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治     
《台声》2017,(10)
<正>蔡英文执政一年改革惨败逾8成民众认为岛内经济不好蔡英文执政届满一周年前夕,岛内带有亲绿色彩的《美丽岛电子报》5月2日刊出其所做的"蔡英文执政一周年"民调,并分析指出,该民调结果出现了3个严重警讯,且都指向一个事实,就是蔡英文执政首年,全部改革确定惨败。民调数据显示出的3项警讯为:第一,蔡英文上台后所推动的重大政  相似文献   

2.
《台声》2016,(17)
正蔡英文执政至今百日,时间虽不长,但其民调支持度却直直往下掉,根据台湾指标民调最新公布的数据来观察,民众对蔡英文的信任度与满意度皆首次跌破50%。其中,对蔡英文的执政表现只有45.5%满意,不满意达39.8%。蔡英文民调大幅度下滑之表现,至少说明当前台湾民众对蔡英文及其执政团队过去3个来月的执政表现并不认可,失望情绪有所增加。就台湾岛内政治情势发展及政治生态而言,蔡英文执  相似文献   

3.
<正>"小英南北行,抗争如影随形",台湾媒体如此评价蔡英文执政一周年之际的窘况。无论是台北国际龙舟锦标赛,还是首度移师蔡英文老家屏东举办的音乐会,都有大批民众云集场外抗议。不过一年的工夫,蔡英文已遭全台跳脚抗议,无怪乎岛内有人讽刺说,"陈水扁花了6年才办到的事情(2006年岛内"倒扁"风暴),蔡英文只花了1年就办到了。"  相似文献   

4.
正蔡英文上台以来,拒不承认"九二共识",导致两岸关系陷入僵局。在台湾岛内,蔡英文当局执政无力,政策多变,对国民党展开政治清算,对军公教进行抹黑、污名,引起民怨沸腾。特别是蔡英文当局在两岸关系上交不出合格的答卷,使得大陆居民赴台旅游锐减,对台湾渔民、旅游业者等基层民众的生计造成重大损失。据台湾媒体报道,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今年9月台湾民众连续爆发抗议浪潮,表达对蔡英文执政不力的强烈不满。  相似文献   

5.
《两岸关系》2021,(9):37-38
正近年来,蔡英文当局频繁通过社交媒体对外发声,意图建立"可控"的舆论传播阵地,影响民众价值判断。尤其在新冠疫情期间,蔡英文当局根据岛内舆论变化动态调整传播目标,其具体操作手法也呈现出阶段性特征。本文通过对蔡当局社交媒体传播手段进行分析,揭露其在疫情期间操控岛内舆论走向的意图。  相似文献   

6.
<正>1月7日至15日,台湾当局领导人蔡英文展开"英捷之旅",赴拉丁美洲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危地马拉和萨尔瓦多四国访问,往返期间过境美国休斯顿和旧金山。蔡英文此行意在化解"邦交"危机,并借机提升对美关系,同时还想利用出访来转移岛内民众注意力,掩盖岛内乱局。但台湾舆论普遍认为,蔡英文此次出访似乎正走回李登辉、陈水扁时期"金  相似文献   

7.
12月6日,“台湾2019代表字”票选结果出炉,“乱”字当选,拔得头筹。正如这次票选产生“乱”字,2019年,蔡英文当局执政乏力,导致岛内乱象丛生、民怨四起。蔡英文在岛内又制造“绿色恐怖”,千方百计压制希望两岸关系走近走实走好的岛内主流民意,引发“寒蝉效应”,但越来越多的台湾民众认识到台湾的前途在大陆、两岸关系好台湾才会好。  相似文献   

8.
《两岸关系》2021,(6):17-20
正近期,岛内针对蔡英文连任满一年的民调相继出炉,结果是一致的,即满意度大幅降低,蔡的执政走向崩盘边缘。台湾TVBS电视台民调显示,岛内民众对蔡英文执政的满意度由2020年5月就职时的61%降至41%,大幅下滑20个百分点,不满意度由25%升至44%,爆增19个百分点;亲绿的"台湾民意基金会"民调显示,民众对蔡执政满意度较就职时下滑25.5个百分点、跌至45.7%,不满意度增加25.7个百分点升、至41.3%。  相似文献   

9.
正5月20日是蔡英文就任台湾地区领导人两周年,据岛内民调机构民意调查显示,蔡英文相较于就职时的满意度60%左右转变为不满意度60%左右,出现了大翻盘的局面。它不仅体现了蔡英文在岛内社会基础的丢失,也动摇了民进党的政治基础。经济发展低迷,两岸关系不佳是主因近期,岛内4大报纸媒体针对蔡英文执政满两周年进行施政满意度民  相似文献   

10.
<正>针对涉嫌在台杀人的香港居民陈同佳有意赴台投案,台湾蔡英文当局态度屡现"发夹弯",演出了一场令人叹为观止的"反送台"闹剧。蔡英文当局冒天下之大不韪,凌驾司法、损害公义、挑衅良知,为的是选举算计和一己私利,看似匪夷所思的行为背后,是继续利用香港事态"政治提款"、蒙蔽岛内民众骗取选票的险恶居心。一、蔡英文当局朝令夕改,陈同佳投案无门  相似文献   

11.
《台声》2015,(11)
<正>蔡英文即将赴美访问,行前她表示美方除了两岸政策等政治议题外,也想了解未来民进党对台湾经济发展的规划与想法。就此而言,岛内民众应更有权了解民进党与她未来的财经政策在哪里?事实上,蔡英文虽非财经科背景出身,但其曾主导经贸谈判,备受历练,算是民进党内领导阶层少数尚谙财经发展者。4月中旬民进党提名蔡英文参选2016年台湾地区领导人,其发表以《找回自信·点亮  相似文献   

12.
《台声》2015,(23)
<正>两岸领导人会晤不经意间完全打乱了蔡英文的阵脚。所以,近段时间蔡英文情绪化严重且毫无建设性的发言,除了重弹什么"违反民主程序""国共黑箱作业"之类的老调外,在最根本的问题上,如如何维持两岸现状、继续两岸和平发展等,皆含糊其词。局势令蔡自暴其短,也让岛内民众进一步看清了蔡英文和民进党"台独"本性。两岸问题上,蔡英文正陷入模棱两不可的困境。为选票不惜颠倒黑白。2000年8月,时任台湾陆委  相似文献   

13.
正2016年1月16日,台湾地区两项选举结果揭晓,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民进党也首次在立法机构赢得多数席次。岛内媒体和专家学者纷纷对这次选举作出分析和解读,期待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良好局面不要因为岛内政局变动而发生变化。选举不是对两岸关系的"公投"坚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路线的国民党在这次选举中惨败,一些别有用心者据此宣称,这是台湾民众否定  相似文献   

14.
《台声》2016,(12)
正蔡英文上台十余天,岛内可谓是乱成一团。先是林全宣布撤销对"太阳花学运"分子的提告,紧接着废除"课纲微调",之后又对冲之鸟礁持"无特定立场",拟开放含瘦肉精的"美猪",以及下一步拟有条件地开放日本福岛的食品等。为此,民众的抗议声、谴责声一片,整个岛内闹得沸沸扬扬,不得安宁。从蔡英文当局这些动作来看,一个方面,打着所谓的"转型正义"的旗号,继续"意识形态"挂帅,只看蓝绿,不问是非,只图一党之私。另一方面,积极向美日示好靠拢,不顾岛民众利益,坚持走亲美日、拒大陆路线,想通过抱美日大腿,增强与大陆对抗  相似文献   

15.
<正>2016年民进党上台执政后,比蔡英文更加欣喜若狂的莫过于党内各派系以及依附、支持民进党的岛内"独派们",他们眼中瞄准的是台湾地区那多达万余可供蔡英文直接任命、且无须严格考核出任者的重要职缺。在庞大的利益诱惑面前,蔡英文曾经标榜的所谓"民主""谦卑"沦为笑话,政治酬庸、任人唯亲、权力寻租变得"正大光明"。近年来,岛  相似文献   

16.
《台声》2017,(22)
<正>蔡英文在民进党全代会上抛出所谓12项执政新论述,其中包括启动"宪政体制改革工程"。蔡英文声称,台湾已历经3次政党轮替,为让权责更相符、分工更清楚,她将从党内开始讨论,为台湾打造能完善运作的"民主宪政体系"。蔡英文刚刚抛出"宪改"风向球,就遭到岛内社会舆论的挞伐,认为蔡英文表面上宣称要打造什么"可以完善运作的民主宪政体系",实际上此举意在为台湾走向"独立"量身订做一套新的"政治体制"。岛内  相似文献   

17.
常工 《台声》2011,(8):48-48
谁是“台湾人”?随着岛内“大选”临近而又被一些人炒热。最近,民进党为蔡英文参加“大选”拍了一一个广告,广告最后蔡英文说:“我是台湾人,我是蔡英文。”  相似文献   

18.
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揭晓,民进党候选人蔡英文连任,民进党在立法机构获得过半席位。海外华侨华人关注着台湾岛内的政治生态变化和台湾将何去何从,更加感到台湾问题的复杂和岛内政治舆论环境的诡异。这场选举,民进党蔡英文为争取连任,用尽一切卑劣手段,主导一场不公不正的肮脏选举。这也是20多年来,李登辉"两国论"、陈水扁"一边一国"以及蔡英文所谓"维持现状".  相似文献   

19.
《台声》2018,(17)
正摘编自8月10日台湾《中国时报》为了选举,民进党开始玩弄数字游戏,赖清德说"平均薪资4.8万元(新台币,下同)",蔡英文说"经济成长率破3%赢韩国",还喜滋滋地问反对者"你是不是数学不好?"拆穿民进党的话术并不困难,赖清德说的平均薪资4.8万元,是"名目薪资",并没有考虑到物价上涨的因素。当我们改以减去物价上涨的"实质薪资"作指标后,发现今年的实质薪资成长率只有0.87%,而  相似文献   

20.
陈文 《统一论坛》2020,(1):23-25
1月11日,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及立法机构选举结果出炉。虽然国民党候选人韩国瑜拿下550多万票,却不敌蔡英文的810多万票。民进党也继续维持立法机构单独过半优势。此次韩国瑜败选原因很多,最重要的是选民结构与选举主轴不利。选后,国民党将面临持续动荡和压力,但民进党并非高枕无忧,岛内政局势必进入新的博弈周期。选举结果简介一是蔡英文实现连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