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笛 《台声》2018,(10)
正海峡两岸电影的交流基础是电影文化,民族特色是两岸电影共有,也是华语电影走向世界的基础,在电影的交流中,我们能够不断地感受到两岸电影观众血浓于水的情谊。通过一场场光与影的变幻交织,海峡两岸电影"交换空间",为观众们呈现一次次精彩绝伦的视觉盛宴的同时,共同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并推动两岸文化交流,凝聚起两岸同胞的感情。2018年春夏之交的北京和山西,电影文化氛围非常浓厚,第八届北京  相似文献   

2.
正两岸文化,一脉相承。电影交流是有温度的交流,这个温暖就来自于人心和情感。在两岸电影同仁的共同努力下,两岸文化的交流和合作也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两岸电影秉承着中华传统文化的脉络,兼具思想性和人文性,以其深厚的人文情怀和浪漫清新的风格受到观众的欢迎。现介绍几部两岸代表性影片供大家欣赏。  相似文献   

3.
<正>7月25日,由北京市台联主办的"2019首届两岸电影人交流合作座谈会"在北京台湾会馆召开。此次活动是北京市台联首次与电影界人士合作,倾力打造的两岸文化交流品牌。北京市台联相关领导表示,华语电影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民族风格、文化底蕴,是彰显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是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文化方式,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着强有力的精神支撑。希望两岸电影届同仁以此次座谈会为平台,密切交流、加强合作,加强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促进两岸电影产业的发展与繁荣,共同努力推动华语电影走向世界,为不断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做出新的更大  相似文献   

4.
《台声》2017,(24)
<正>摘编自11月27日台湾《中国时报》电影既是第八艺术,往往也是一个时代背景的反射,透过编、导、演与后制的共同合作,呈现很多人生的悲欢离合与人间百态。尤其随着时代进步与电影拍摄技术的提升,电影工作者更应透过交流互动,以注入更多的新元素,为观众带来新的视觉享受。近年,随着两岸交流的开放,大陆影视进入台湾市场,台湾的影视也输入大陆。这些年,两岸演员更  相似文献   

5.
《台声》2015,(14)
<正>160.此次参加全国台联台胞青年千人夏令营与台胞青年的近距离接触让我感受到,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中华儿女始终会坚守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道、仁义、坚韧、博爱等等,这些优良品质在两岸同胞的身上都是相通的,这也是为什么中华文化可以历经五千余年而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一清华大学(志愿者)李亚强161.两岸电影的交流是两岸文化繁荣发展的体现,通过电影这一载体,两岸同胞可以更好地了解彼此、扩大共识、增进友谊。通过优秀华语电影的输出,我们可以扩大中华  相似文献   

6.
《台声》2017,(2)
<正>影视已成为当今世界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之一,文化艺术通过影视传播,不仅能得到广泛传播,还能引起大众共鸣。2016年,两岸在影视文化交流方面可谓成果丰硕,影视交流也逐渐成为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金马奖的"大陆年"2016年11月26日晚,第53届台湾电影金马奖颁奖典礼在台北举  相似文献   

7.
刘筱燕 《台声》2014,(7):32-33
<正>2014年首届海峡两岸青少年新媒体文创论坛6月15日在厦门开幕,来自两岸电影、动漫、网络等新媒体行业的专家学者、两岸青年代表共襄盛会,探讨新媒体、文化创意与青少年交流。李国杰在会上致词说,"彭帅与谢淑薇的‘海峡组合’能够频频夺冠,是两岸年轻人携手合作获得成功的最有力证明"。并且指出,两岸青年不能仅停留在交流阶段,应该在更加具体细致的合作中逐渐走向融合,如何开展实质性合作,不  相似文献   

8.
正两岸共同的春节文化习俗,反映出两岸同根同源的文化特质和文化内涵。在两岸进入新的历史时代下的今天,文化的交流最能够促进两岸同胞的相互了解和尊重、增进彼此的情感和理解,得到了两岸同胞越来越广泛的认同,也应该积极鼓励和支持。新春之际,两岸以新年传统文化交流为依托,希望透过两岸春节各种民俗庙会,凝聚台湾与大陆人民的手足之情,宣传大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蓬勃的发展势头,提升大陆各地方文化对台湾民众的吸引力,促进大陆与台湾民众的心灵契合,推动两岸交流合作。  相似文献   

9.
4月1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博鳌会见了萧万长先生率领的台湾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代表团一行,就两岸经济交流合作问题交换意见。胡锦涛强调,当前,两岸经济交流合作面临着重要的历史性机遇,需要双方共同努力,大力推进。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将继续推动两岸经济文化等各领域交流合作,  相似文献   

10.
丁宇 《两岸关系》2011,(6):26-28
今年的六月,海峡两岸美术交流涌现出新的成果,6月1日,带着两岸文化艺术界和广大公众企盼的"富春山居图"在台北故宫合璧展出,成为两岸文化艺术交流的一大盛事。  相似文献   

11.
《台声》2015,(11)
<正>当前,三农经济的发展越来越被海峡两岸所关注,农经合作已成为海峡两岸经贸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岸农业各具优势、互补性强,交流基础宽泛,合作空间广阔。"中央一号文件"为两岸三农经济合作带来了新的商机。为进一步为两岸农经交流合作搭建平台,自本期起,《台声》杂志《两岸时经》版将开辟《两岸农经》  相似文献   

12.
陈燕 《青年探索》2013,(5):39-43
文化认同影响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因此构建两岸青少年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是实现两岸和平统一的重要基础。福建与台湾关系源远流长,分析两地文化形态和两地青少年文化认知的异同,进而探索两地青少年的交流路径是构建青少年对中华文化认同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李立 《台声》2007,(12):24-26
今年是两岸交流20周年。20年来,两岸交流犹如滚滚洪流,势不可挡,在两岸人员往来、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得到了蓬勃发展,成为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因泰。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两岸同胞耍加强交往,加强经济文化交流,继绩拓展领域,提高层次,推动直接‘三通’,使彼此感情更融洽,合作更深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努力。”可以乐观地预见,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交流将以此为动力和契机,获得新的更大发展。  相似文献   

14.
文化是一个民族根之所系、脉之所维,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基础,文化交流是海峡两岸交流的基础。河南是文化资源大省,河南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决定了河南的历史文化,具有“源头”、“缩影”与“朝圣”等其他地域文化所不具备的特点,以河南境内的文化为主要内容的中原文化在两岸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当前促进两岸交流大发展的新形势下,以中原文化引领豫台文化交流的方向,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当前,中华文化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中国经济实力的显著提高,为文化复兴提供了基础.国家层面的大力推进,为文化复兴提供了保障.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为两岸文化交流创造了条件. 2008年6月,海协会与海基会恢复中断9年之久的制度性协商。截至2014年2月,两岸两会已经成功举行了十次会谈,签署了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等21项协议。两岸大交流的格局已然形成,交流层次、领域有空前的发展,文化交流更加丰富多彩。两岸文化交流呈现出多元化特点,交流深度、广度不断扩展加深,交流人数和频度大幅上升,交流区域不断扩大、互动性更强。  相似文献   

16.
《时事资料手册》2008,(3):80-80
4月1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博鳌会见了萧万长先生率领的台湾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代表团一行,就两岸经济交流合作问题交换意见。胡锦涛强调,当前,两岸经济交流合作面临着重要的历史性机遇,需要双方共同努力,大力推进。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将继续推动两岸经济文化等各领域交流合作,继续推动两岸周末包机和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的磋商,继续关心台湾同胞福祉并切实维护台湾同胞的正当权益,继续促进恢复两岸协商谈判。  相似文献   

17.
《台声》2017,(22)
正近日,诚品书店2017两岸大学阅读交流暨诚品青年大讲堂活动在苏州启动,到11月16日结束。活动连袂两岸17所大学出版社搭建两岸阅读交流平台,透过阅读、电影等形式,吸引两岸青年交流,共同体验无功利读书的"无用之书"。诚品书店联手两岸出版社促交流据介绍,本次两岸阅读交流活动锁定"理想的一年"概念,启发读者思考如何在真空时间里重新计划自己  相似文献   

18.
《两岸关系》2014,(2):8-9
<正>2013年,在两岸同胞共同努力下,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基础继续巩固和深化,尤其是两岸人员往来和经贸交流再创历史新高,为两岸同胞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实践证明,两岸关系继续改善和发展,顺应中国梦的  相似文献   

19.
2014年,两岸关系克难前行,稳中有进,保持了和平发展的良好势头,取得了一系列新的进展。两岸政治基础和互信进一步巩固深化,双方两岸事务主管部门建立了常态化联系沟通机制,制度化协商稳步推进,经济交流合作健康有序发展,两岸大交流蓬勃开展,岛内民众和国际社会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基本格局没有改变。一、两岸政治基础不断巩固,政治互信进一步增强年内,两岸关系突出的亮点之一就是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阐述了一  相似文献   

20.
声音     
“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将继续推动两岸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交流合作,继续推动两岸周末包机和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的磋商,继续关心台湾同胞福祉并切实维护台湾同胞的正当权益,继续促进恢复两岸协商谈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