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台声》2018,(6)
正摘编自2018年2月28日台湾《中央网络报》据报载,曾经担任过陈水扁时代台湾陆委会副主委与主委的台大教授陈明通,即将回锅担任台湾陆委会主委,台湾《中央网络报》2月28日发表评论文章指出,虽然陈教授对两岸关系非常熟悉,经验非常丰富,人脉也非常雄厚,但倘若蔡英文当局大陆政策不改,  相似文献   

2.
正6月13日,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马晓光就"31条惠台措施"落实工作、第十届海峡论坛、美国官员访台、民进党当局限制两岸交流、大陆游客赴台游热情锐减等议题回答媒体提问。"31条惠台措施"的最新进展有记者请发言人介绍"31条惠台措施"的最新落实进展。马晓光回应说,6月1日,上海市发布《关于促进沪台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实施办法》,共55条,涉及经济领域28条,文化社会  相似文献   

3.
<正>9月22日上午,厦门市台联"相聚厦门"台湾陆配创业研学营开营式在厦门帝元维多利亚酒店举行,来自台湾的40名陆配参加了活动。厦门市台联党组书记、会长苏甦作开班仪式动员致辞。他表示,厦门是大陆离台湾最近的城市,是两岸融合发展的前沿平台。去年以来,厦门率先落实中央"31条惠台措施"和省"66条惠台政策",出台了60条惠台政策,为广大台胞在厦门学习、创业、就业、生活提供  相似文献   

4.
正近来,我们从有关方面获悉,岛内各界人士以及台湾学生等,谈起大陆惠台措施多表示非常"有感",纷纷表达自己对惠台政策的感想;有些媒体同行还专门给我们撰文谈及"31条惠台措施"的感受。为此,记者专门连线岛内台湾新党新闻发言人王炳忠先生,请他谈谈自己的看法。是拯救台湾变"笨岛"的及时雨  相似文献   

5.
《台声》2016,(20)
正摘编自9月30日台湾《中央日报》网络报台湾陆委会副主委张天钦日前曾对媒体表示,马当局时代承认"九二共识",但申请加入亚投行时仍未成功,"我想很多东西大概都是一种借口"。换句话说,在他的认知中,有没有"九二共识"都没有关系,那只是一个借口而已。如果台湾陆委会只是想要为蔡当局脱罪硬拗,那倒也罢,但若心中真做此想,那就真令人忧心了。马英九时代申请加入亚投行未果,的确与"九二共识"  相似文献   

6.
台情扫描     
<正>蔡英文当局兴起新一波破坏两岸交流的恶浪随着2020年台湾地区两项选举选战炽热化,蔡英文当局和民进党阻挠两岸交流、升高两岸对立的意图更为露骨。一是出尔反尔,毁弃"本会期不处理中共代理人修法"的说辞。10月29日,台"立法院"民进党团强行将"中共代理人"相关修法草案交付委员会审查。台陆委会扬言要借此"有效对应中共各种渗透干预行为"。二是大肆污蔑"26条措施"。蔡英文、台行政机构和民进党倾巢出动,极力诋毁大陆最新惠台举措。诬称这是"逼迫台湾接受‘一国两制’台湾方案","企图将台湾‘国内化’"。认为"大陆意图影响台湾选举"。称"名为惠台,实为锁台","以此框住台湾"。称"台湾同胞可寻求领事保护,申请旅行证件"意在"营造台湾民众接受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假象",威胁、恐吓"违法者将被取消户籍"。三是再次进行"台独"挑衅。民进党台湾地区副领导人候选人赖清德重申自己为"务实台独工作者",重弹"台湾已是主权独立国家"的旧调。  相似文献   

7.
《台声》2017,(7)
<正>摘编自3月18日台湾《中央日报》网络版最近,蔡英文当局一连串的作为,包括研订"保防工作法"或"反渗透法"、台湾陆委会发函要求台湾公务员赴陆转机须报备等,为已低迷的两岸关系增添变数,有人认为蔡当局是得了"恐中症"。蔡英文不同于陈水扁当政时,采取"正名制宪"加入联合国等挑衅行为,而是仍维持一定程度的民间  相似文献   

8.
正4月25日,国台办举行例行发布会。新闻发言人马晓光主持,并就"31条惠台措施"落实、解放军台湾海峡军演等热点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让惠台措施遍地开花,生根结果针对有记者提问的"31条惠台措施"最新落实情况,马晓光回应说。"31条惠台措施"发布后,各地各有关部门积极推动各项落实工作,取得积极进展。4月20日,第二届"英才汇聚·沪上逐梦"台湾优秀博士(生)与上海高校交流会在上海举行,吸引了复  相似文献   

9.
正2020年以来,南昌市深入贯彻"31条措施""26条措施"、助力台企"11条"和"江西惠台60条"、南昌"惠台40条"落地见效,并推出一系列保障举措,克难而上推进昌台经贸合作交流深入开展,协助在昌台企经营发展逆势上扬,投资项目数和投资总额位列全省前茅。借助媒介平台宣传,提升惠台政策"知晓度"一是搭建信息宣传平台。中央、省、市出台系列惠台政策后,南昌市第一时间在市级媒体发布,利用《南昌日报》《南昌晚报》、南昌日报微直播、  相似文献   

10.
《台声》2019,(4)
<正>摘自2月19日《大华网络报》台湾高雄市长韩国瑜近来频频被蔡当局围剿,从蔡英文、苏贞昌到台陆委会,都对韩所提的两岸政策重炮抨击,显示民进党当局已对明年选举展开战略布局,选战议题就锁定在两岸关系上。民进党对韩国瑜下重手,有远因,也有近因。远因是去年地方选举,韩在高雄市掀起的"韩流",不仅席卷全台,促成国民党赢得15个县市长,同时也把"九二共  相似文献   

11.
吴宜 《台声》2018,(14)
正国台办联合多个部门于2月28日发布实施的《关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简称"31条惠台措施"),充分体现了大陆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和全局出发,"以民为本"作为大陆新时代治国理政理念的突出特征,体现在对台政策上即强调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更加自信和从容应对台湾问题的崭新思维。"31条惠台措施"涉及范围之广、力度之大、落地之实,前所未有,是大陆对台政策的重要里程碑,必将为两  相似文献   

12.
《台声》2018,(7)
正@台声杂志官方微博本期话题#大陆送出惠台"大礼包"台当局却阴阳怪气:有风险#2月28日,国台办发言人安峰山发布了重磅消息,大陆29个部门联合送出惠台"大礼包",发布《关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共31条。进一步为台湾企业、台湾同胞提供与大陆企业、大陆同胞同等待遇,给他们带来实实在在的  相似文献   

13.
<正>"31条措施"发布后,上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及时出台实施方案,积极推进"31条措施"在沪落地工作。2018年6月,上海市政府办公厅批转发布《关于促进沪台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实施办法》(简称"上海惠台55条"),成为"31条措施"出台后第一个省级层面出台的地方性惠台政策。一、"上海惠台55条"出台过程(一)上海近年来对台胞台企服务工作的积极探索,为"上海惠台55条"的出台提供了必要条件。上海是两岸经贸、文化往来的重点地区之一,也是台湾同胞  相似文献   

14.
正4月13日,江苏省昆山市召开了贯彻落实"31条惠台措施"工作推进会,昆山将加快给予台胞、台企同等待遇,进一步推动惠台措施落地,促进昆台融合发展。据介绍,"31条惠台措施"已经有17条措施在昆山实施。在推进会上,昆山集中发布了最新一系列台企享受同等待遇的政策文件,涉及企业技术改造、总部经济等多个领域。作为两岸交流最密切的地区之一,目前昆山市已累计批准台企超4800家,投资  相似文献   

15.
台情扫描     
正民进党当局继续插手香港事务、推动"渐进台独"一是肆意污蔑"港区国安法"及其第43条《实施细则》,采取相应"反制"措施。6月18日,台陆委会公布"香港人道援助关怀行动项目",宣布在台港策进会下成立执行该项目的"台港服务交流办公室"。7月1日,该办公室正式运作,"彰显台湾关怀港人的决心与善意"。"港区国安法"实施后,台陆委会建议民众"应避免过境或前往港澳、大陆",并称将提醒公务人员赴港澳要"提高警觉",后续相关机制也会做"必要检讨",并扬言"考虑反制措施"。  相似文献   

16.
《台声》2016,(22)
正摘编自10月28日台湾《旺报》蔡当局执政以来,陆客赴台人数急冻,9月比去年同期减少13万多人,即使日、韩、东南亚游客增加,也难补大陆游客减少的缺口。对此,台湾"观光局"研拟放宽陆客个人游赴台限制。其实,大陆游客"火烧车事件"后,陆客团骤减是必然趋势,台湾"观光局"早该松绑对个人游的限制,此时  相似文献   

17.
《台声》2018,(24)
正摘自12月13日台湾《大华网络报》台湾"九合一"选后迄今,蔡当局与民进党似乎还无法从败选中警醒。大家看到的是,自我反省与民意仍然脱节的台湾地区领导人,以及检讨报告显然流于空泛的台行政机构负责人。一般皆认为,蔡英文之所以"执政"失利,关键在于她刚愎、专断的领导风格,绝不是所谓"改革的进步价值没有错,只是没注意到社会大众跟不上"。从选民在选举中投下不信任票,否定其改革路线的正当  相似文献   

18.
《台声》2018,(12)
正摘编自2018年5月31日台湾《中央网络报》台当局领导人蔡英文就职两周年的5月,是两年来台湾在国际场合最为挫败的一个月,包括再度被拒于国际卫生大会WHA门外,以及被多米尼加、布基纳法索"断交",使得台湾连续两年遭WHA所拒,并使蔡的一半任期就丢失了四个"邦交国"。台湾《中央网络报》对此发表评论文章说,问题恐怕不会到此为止。如果蔡英文的两岸政策仍不调整,  相似文献   

19.
《台声》2016,(16)
正摘编自8月4日台湾《旺报》陆客团"火烧车事件",大陆方面极其克制,除了基本的要求彻查以外,大陆方面并没有对蔡当局的处置方式多所置评,更没有严词批评。大陆网络上批评声浪此起彼伏,但新闻媒体还是保持了基本的克制,没有推波助澜。大陆并没有将此次事件引导成仇台气氛的触发点,反而处处低调克制,尽量避免大陆民众对台湾产生过度的负  相似文献   

20.
<正>2018年6月,宁波市结合当地实际,率先在浙江省制定出台旨在贯彻落实"31条措施"的《关于进一步深化甬台经济社会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简称"惠台80条")。如今,"惠台80条"出台已有1年,台商投资宁波意愿明显增强,在甬台胞台企的获得感明显提高。一、台胞来甬投资的意愿更高宁波是台商在大陆投资的重要集聚地。目前,已有11家台湾制造业百强企业和45家台湾上市公司在宁波落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