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自5月17日民众党正式提名柯文哲参加2024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以来,白绿阵营之间竞争关系日益凸显。民众党及柯文哲集中抨击民进党两岸政策、对外政策和内部施政,同时强调所谓“台湾主体意识”,与民进党争夺中间和泛绿选票,遭后者猛烈反击。  相似文献   

2.
《台声》2017,(1)
<正>曾几何时,街头民粹成为民进党再次执政的动力,柯文哲也在"白色力量"的推波助澜下登上台北市长宝座,而今,民进党面对昔日街头伙伴的反噬,蔡英文执政团队的民调支持度与柯文哲执政能力的满意度都一跌再跌,还持续探底。不过,值得省思的是,在野的国民党却未因民进党执政步调错乱而受到较大支持。上月中"立委"讨论"公投法"部分条文  相似文献   

3.
《台声》2018,(11)
正摘编自2018年5月11日台湾《旺报》台湾《旺报》5月11日发表社评文章指出,当柯文哲向民进党低头,为"'两岸一家亲'言论所造成的不悦"道歉后,原本对柯文哲期待甚高的两岸仿佛被重重槌了一记,柯文哲的表现让两岸中国人失望,这确实让人遗憾。那个自称"白目"、天不怕地不怕的柯文哲已信用破产。  相似文献   

4.
《台声》2018,(6)
正摘编自2018年2月27日台湾《中央网络报》台湾《中央网络报》2月27日发表社论指出,台湾世代智库日前公布台北市长选举最新民意调查,显示民进党支持者有76.9%认为民进党与柯文哲的价值理念不相同,另有78.8%认为民进党应该提名自己的候选人。此份民调似乎已在明示,民进党在台北市应  相似文献   

5.
<正>2014年12月25日,柯文哲就任台北市长。上任以来,柯文哲频挥改革大刀,展现雷厉风行办事风格,其独立特行的素人特质一改以往政治人物圆融之风,成为岛内民意追捧的宠儿。台湾TVBS最新民调显示,高达68%的台北市民满意柯文哲的施政表现。台湾指标民调《政治人物好感度》调查也显示,柯文哲以71%的好感度拿下全台第二名。但柯文哲清算所谓前朝弊案,缺乏兴  相似文献   

6.
<正>"柯文哲现象"的崛起台湾政党政治长期陷于造神怪圈,民众、媒体、舆论每逢僵局、焦虑、泥沼,便会追逐传奇,热衷神话。"柯文哲现象"就是台湾各界期待政治强人、突破"闷政治"困境的心理投射。2014年11月台湾"九合一"选举中柯文哲与民进党达成政治交易,获得新媒体与年轻世代的加持,轻易摘取台湾公民运动成果,形成柯文哲旋风现象,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击败连胜文,夺取台北市长。这不仅颠覆了台北传统的蓝绿基本盘6:4的政治版图,创造了25万票的差距,而且塑造了  相似文献   

7.
<正>近期,岛内绿营政客掀起一股"组党热"。自8月6日"墨绿"出身的台北市长柯文哲组建台湾民众党后,以陈水扁为代表的极端"台独"势力以及前民进党籍台南县长苏焕智相继宣布组建"一边一国行动党""台湾维新党",招兵买马准备进军2020年"大选"与"立委"选举。这波"小绿"组党热缘于"大绿"民进党执政不佳,丧失民众信任,让"小绿"看到抢食"立委"选票与席次的机会,尤其是让柯文哲看到了"蚕食蓝绿、逐梦大位"的绝佳良机。从影响上看,这些"小绿"政党若投入2020年"大选",一定会对民进党的选情造成冲击,拉低民进党的选票,但是  相似文献   

8.
《台声》2018,(4)
正民进党今年是否再和柯文哲结盟,先决条件似乎是柯文哲得先再一次确认蔡英文口中的"台湾价值",不料柯却反呛蔡英文:"很想知道她的‘台湾价值’是什么?"台湾《中时电子报》1月29日发表评论说,老实说,台湾民众和大陆民众也都想知道,蔡英文的"台湾价值"是什么?如今蔡英文口中的"台湾价值",显  相似文献   

9.
《台声》2015,(4)
<正>台湾老百姓对于新世代的岛内政客能不能树立典范、能不能开拓新局,显然还有期待。台北市市民用85万选票挺出一个很不一样的市长:柯文哲。从其上任前到上任后,不断以其不随流俗、不符惯例的行事和语言风格引发各式各样的争议。有人喜爱他的耿直,有人鄙夷他的白目(闽南话意指不识相、乱讲话);有人期许他提振魄力揭弊廓清、摧枯拉朽,或许能示范一局廉能之政;也有人忧心他仗恃民气一意孤行、嚣张无礼。  相似文献   

10.
《台声》2016,(13)
正摘编自6月21日香港《大公报》民进党当局上任"满月"。据台湾最新民调显示,"行政院长"林全的施政满意度相较上月履新时大跌16%,有33.8%的民众不满意林全的管治表现,满意者只有38%。此外,"内阁"的满意度也只有三成。民进党当局"5·20"后交出的第一份成绩单不如人意,并不让人意外。自"5·20"后这一个月来,民进党当局引发争议的政策和举措不胜枚举:国民党时期把日本冲之鸟定性为  相似文献   

11.
郭正亮 《台声》2014,(2):43-44
<正>迈入马年的台湾政坛,注定不得安宁。作为岛内权力交替的重要节点,也注定这一年无论民进党或是国民党内部都将再次上演内部权力斗争的老戏码。可以说,2014年注定是台湾政坛面临剧烈变革的一年。依序而言,今年3月至5月民进党将进行党主席改选,其间台北市长选举早已自去年年底延烧至今。台湾大学医学院医师柯文哲以无党籍身份参选台北市长,能否与民进党整合成功,尚有变数。依照目前情势,其加入民进党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党内也有越来越多的声音支持其跨党派联盟的诉求,但这也考验民进党能否在艰困选区创造出跨党联合参选的新模式。对民进党而言,更为关键的政治对决,无疑是从3月直至5月27日的民进党主席改选。依情势而言,  相似文献   

12.
蔡玲 《台声》2019,(12)
<正>民进党初选一再延期修改,蔡英文终于胜出,下一步,她将全力打压国民党的政治明星韩国瑜,美国大打"台湾牌",意在施压大陆,台湾只不过是美国利益的一张牌,一直就是赌桌上的交易筹码。柯文哲是真聪明或假迷糊?蓝绿2020年党内初选打得不可开交,但两阵营都没忘记一旁以逸待劳的台北市长柯文哲,朱立伦不断停醒蓝军战将不要内讧,让柯得了渔翁之利;赖清德忙着车队冲凯道之际,还是不忘"叮咛"柯  相似文献   

13.
孙冬雪 《两岸关系》2014,(12):20-20
<正>11月29日,台湾县市长选举结果出炉,在22个县市长中,国民党获6席,民进党获13席,无党籍获3席。国民党得票率为40.70%,民进党得票率为47.55%。当选情况如下:台北市:无党籍柯文哲当选。得票率57.16%,得票数853983票。新北市:国民党籍朱立伦当选。得票率50.06%,得票数959302票。桃园市:民进党籍郑文灿当选。得票率51.00%,得票数492414票。台中市:民进党籍林佳龙当选。得票率57.06%,得票数847284票。  相似文献   

14.
正5月以来,台湾第二波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民进党当局疫情防控不力、疫苗采购政策错误,致使疫情在岛内持续蔓延。受此影响,岛内社会民意发生剧烈变动,蔡英文及其执政团队施政满意度大幅下跌,岛内政党政治版图与政治人物声势重新洗牌。目前看,民进党支持度大幅下降,国民党支持度微幅上升,中间选民比例增加;侯友宜、赖清德、柯文哲政治声量及支持度领先,郑文灿、朱立伦、陈其迈等人落入"第二梯队",2022年、2024年选举态势在近期发生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5.
民进党候选人上台执政后,国民党籍的台北“市长”马英九顿处于民进党“绿色执政”县市的“重重包围”之中,不和谐的争议渐多,首当其冲的便是争议已久的中文英译系统。民进党执政县市以推动“本土化”为借口,要推行“通用拼音”,而台北市政府支持采用国际通行的“汉语拼音”。 过去台湾使用泛称的“罗  相似文献   

16.
, 《两岸关系》2013,(5):34-35
李登辉曾主政台湾12年,在下台前后,走向比民进党还要"台独"的"台独"路线;但是,民进党如今全力倡议停废核电,李登辉却迄今未改其支持核电的立场。此中差异,耐人寻味。李登辉的"台独"路线与民进党同,但李的核电思维却与民进党异。李登辉几度质疑蔡英文的"非核家园",他说"非核要怎么非?",  相似文献   

17.
<正>5月25日,民进党第15届党主席选举结果出炉,蔡英文以93.71%的得票率当选。这不仅创下民进党主席选举以来最高得票数,也显示民进党人对蔡英文重掌党权,带领民进党打赢未来两年一系列选战高度期待。然而,蔡英文上任后,将面临应对2014年"九合一"选战,凝聚派系团结,推动党务及"宪政"改革,处理与公民团体关系等诸多挑战。蔡英文能有多大作为,各界拭目以待。  相似文献   

18.
台情扫描     
<正>蔡英文当局及民进党煽风点火,唯恐香港不乱一段时间以来,蔡英文当局及民进党公然插手香港事务,在多起暴力事件背后扮演着极其不光彩的角色。继8月表态"将以人道救援方式协助来台港人"后,蔡英文当局及民进党不断推波助澜,刻意诋毁"一国两制",力图借以捞取选举利益。一方面,加紧与"港独"势力勾结,煽动台湾民粹。蔡英文以"支持追求民主自由"为借口为暴力分子撑腰。民进党主席卓荣泰妄称香港修例风波和"二二八事件"一样,是"低文明族群统治高文明族群的冲突"。民进党  相似文献   

19.
陈水扁亲信与“第一家庭”的弊案风波使民进党的民意支持度跌至最低,反映出来的,不只是陈水扁个人的危机,而是整个民进党的危机。不论未来形势如何发展,民进党短期内难以摆脱困境。关键是执政无能其实,弊案只是激化民怨的导火索。弊案使得民进党标榜的清廉、改革形象濒临破产,让台湾人民看到,在陈水扁执政下,是如何官商勾结的。但是,弊案并不是一切,甚至不是激化民怨的根本问题。与弊案相映衬的,是陈水扁执政无能所导致的台湾政治、经济、社会问题丛生的现实。过去,多数台湾民众尽管对民进党不放心,但对政党轮替有着憧憬,一旦民进党执政,都…  相似文献   

20.
《台声》2015,(4)
<正>无可讳言,经过去年底岛内地方"九合一"胜选后,民进党已自认踏上"最后半哩路"。但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如果真的相信赢得选举大陆方面就会朝向其调整方向,那么她根本无需急于重启"中国事务委员会"。显然她也意识到随着2016年选举的临近,民进党两岸政策论述的迫切性愈来愈高,有必要通过这个机制来凝聚党内的共识。但从其上任后主持召开的"中国事务委员会"首次会议来看,民进党对两岸关系的总体判断与思考模式仍停留在错觉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