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2009年浙江经济出现了很大的震荡,经济走势呈明显的“V”型,2008年四季度起明显下滑,至2009年二季度初探底,然后迅速回升。从改革开放到现在30多年,经济有三次大起,浙江也是一样,但是同前两次相比,浙江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就是震荡的幅度在很短的时间内出现这么大的起伏是绝无仅有的。  相似文献   

2.
济时彦 《今日浙江》2011,(22):30-30
今年前三季度浙江经济同比增长9.5%,是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第四个年头经济增速在全国排位靠后,与2008年前近30年以高达13%以上的年均增速在全国领跑的局面形成了反差.  相似文献   

3.
过去5年,浙江开放型经济在克难攻坚中奋力前行,取得了显著成绩,开放大省地位进一步巩固。与此同时,开放型经济发展环境和条件发生根本性变化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凸显,迫切需要以新思路、新举措,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系、新格局,打造浙江开放型经济升级版。发展现状2008年至2012年,浙江开放型经济取得了显著成绩,进出口总额连续跨越2000亿美元、3000亿美元两个新台阶,达到了3122.4亿美元,居全国第4位;出口位居全国第3;服务出口年均增幅达22.5%,达到173.5亿美元,居全国第4位。  相似文献   

4.
《今日浙江》2014,(11):30-30
正近年来浙江的服务业增速基本上快于GDP增速,其占GDP比重已从2007年的40.4%提高到2013年的46.1%。但同期全国水平亦从39.1%提高到了46.1%。面对新环境和新要求,浙江亟需创新思维,推进服务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在经济转型升级中更好地  相似文献   

5.
2008年,在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异常复杂和日趋严峻的形势下,浙江政银企同舟共济,联手保稳促调,全力克难攻坚,加快转型升级,全省经济呈现结构调整有新进展、自主创新有新加强、节能减排有新成效、社会民生有新改善的积极变化,为浙江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2010年以来,中国经济环境呈现出“三上三下”现象。其对浙江经济的发展已造成重大影响,尤其是对浙江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影响逐渐加剧。  相似文献   

7.
金国娟 《今日浙江》2010,(19):18-19
文化产业作为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重要支撑力,正在成为浙江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引擎。2008年,浙江省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687.6亿元,占GDP比重3.2%;2009年,实现增加值807.96亿元,占GDP比重3.5%。  相似文献   

8.
产业集群造就浙江经济 浙江企业以小起步,最后却聚小成大,造就了经济强省,在浙江经济崛起过程中,块状经济或者说产业集群的贡献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9.
应雄 《今日浙江》2016,(13):44-45
浙江经济要强大,浙江制造务必首先强大;浙江制造要领先。创新驱动必须领先;实现“浙江经济升级版”,必须打造“浙江制造升级版”。德国制造历经国际金融危机屹立不倒、愈加强大,保持了60多年的经济奇迹,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浙江经济要强大,浙江制造务必首先强大;浙江制造要领先,创新驱动必须领先;实现“浙江经济升级版”,必须打造“浙江制造升级版”。  相似文献   

10.
民营经济比较发达是浙江经济的特色和优势.经过改革开放28年的发展,浙江民营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改革开放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成为工业化、城市化的生力军,成为就业和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最大来源,成为繁荣城乡市场的主体力量.1978-2005年,浙江生产总值增量的71%来自于民营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1.
杨琦勋 《今日浙江》2006,(16):38-40
“既快又好”:浙江经济表现出强劲发展势头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持续多年实现既快又好的增长势头。28年来,浙江省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为13.1%,比全国GDP年均增长率高出3.5个百分点。由于增长速度快,浙江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重不断攀升。统计显示,在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浙江经济占全国经济的比重仅为3.4%;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这一比重提高到5%左右的水平;2005年,浙江经济占全国经济的比重为7.33%。伴随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浙江在主要经济指标上与全国平均水平逐渐拉开差距,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排名中的位次不断前移。2005年,浙江…  相似文献   

12.
国家发改委明确2007年宏观调控取向为“稳政策、推改革;降能耗、调结构;重民生、促和谐”。经济高增长周期的惯性和稳健的宏观调控取向,将促进2007年浙江经济的持续平稳较快增长。综合各方面因素研判,预计2007年浙江生产总值增速将在12%左右。浙江从供给角度看,农业将保持平稳增长。工业生产在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中仍将保持较快增长,预计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左右,增速将略低于2006年。随着各地加大力度支持第三产业发展,预计2007年第三产业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增速将高于GDP,三产比重将继续上升。从需求角度看,2007年是“…  相似文献   

13.
2008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全球经济衰退,外部需求下降,贸易保护主义加剧,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浙江经济也面临严峻挑战,经济转型升级成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战略选择。经过诸多努力,2009年浙江经济形势出现了积极变化,经济下滑势头得到初步遏制,总体上出现了企稳回升态势。形势的好转离不  相似文献   

14.
历经三十年高速发展.以低成本劳动和低层次产品为支撑的浙江经济,正面临着一系列重大转型。这既是客观约束和激励因素发生变化下的新环境使然,也是浙江经济达到较高发展水平后的必然变局。  相似文献   

15.
金国娟 《今日浙江》2007,(24):20-22
又好又快,这是对2007年浙江经济形势最简洁的概括. 根据省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今年前三季度,全省生产总值为1298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7%,财政总收入2496.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271.3亿元,分别增长27.2%和28.2%.  相似文献   

16.
潘海平 《半月谈》2004,(24):32-33
作为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标志性字眼.“浙江经济”是全国关注的焦点。然而。伴随着逐步显山露水的“成长的烦恼”。“浙江人经济”这个乍看大同小异的概念浮出水面.而它受关注的程度绝不亚于“浙江经济”。“浙江经济”概念的立足点在地域。是指在陆域10余万平方公里和海域26余万平方公里的浙江省范围内.浙江人和非浙江人创造的经济总量:而“浙江人经济”概念的立足点在“人”.是近4700万浙江人在浙江以及浙江以外任何地方创造的经济总量。  相似文献   

17.
三个阶段划分:全面看待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快速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体制改革不断推进,浙江经济发展潜能不断得到释放,逐步成为全国经济增长最快、发展态势最好的省份之一,1978~2005年GDP年均增长13.2%(按可比价格),从1978年的全国第12位提升到第4位.浙江经济以其迅速崛起和强势后劲成就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成功的"经济奇观".浙江也成为了全国各地区中发展潜力巨大且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18.
指标升降折射浙江经济“理性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浙江经济出现了理性回归的迹象,表明浙江已经步入经济增长方式持续转变的轨道.可以说浙江经济发展出现了"又好又快"的局面,2006年是"好"盖过了"快".  相似文献   

19.
刘亭 《今日浙江》2008,(1):18-20
最近召开的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2008年浙江经济工作的走向。 2008年浙江经济工作总体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的部署,深入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坚持稳中求进、好字优先、改革开放、以人为本的要求,紧紧围绕加快转型升级,着力推进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着力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着力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着力加强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着力促进改善民生和社会和谐,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上半年浙江经济出现高贷款、低增长格局是因为浙江以前赖以高成长的路径被金融危机阻断,后危机时代,浙江如果希望继续成为中国经济的领头雁与风向标,则必须选择、确立新的增长引擎与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