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买官卖官是权钱交易的典型表现,也是人事腐败最为恶劣的形式。近年来,买官卖官问题屡屡发生,而且买官卖官者的胆量和伎俩较之古人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严重损害了我们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败坏了党风、政风,毒化了社会风气。买官卖官问题严重从近年来查处的案件看,买官卖官问题呈现以下特点:1.从个别趋向多发。买官卖官现象在九十年代初还是极个别的现象,但近年来一些地方却有愈演愈烈之势:数量增多,层次提高,速度加快。其原因在于,从贪官手中买官的官员必然也是贪官,一旦官位到手,必然要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想方设法捞…  相似文献   

2.
对丁"买官卖官"这样一种被公认为"腐败源头"、"最大腐败"的腐败形式,多年来党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视,不断出台有关文件和规章制度,但纵观现有用人体系,漏洞仍在,"买官卖官"的土壤还没有从根本上铲除.  相似文献   

3.
一 买官卖官这种龌龊勾当是腐朽的旧社会旧制度的产物,千百年来都被世人唾弃。但是让人们料想不到的是,在乾坤朗朗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竟还有人干着买官卖官的卑劣交易。何建林在任广西合浦县县委书记期间,县海防办主任、县财政局局长、县糖厂厂长、县劳动局局长、县工商局局长等24人先后向他送钱后,都谋到了各自的官位。福建省政和县原县委书记丁仰宁,在不到3年的任期里,收受“红包”款多达上百万元,其中相当部分与买官卖官有关。河南省原周口地区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曾锦城受贿33.2万元,参与卖官15起。河南省原安阳市市…  相似文献   

4.
时政中组部发通报严惩三名买官卖官干部。中央组织部上月就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原副秘书长甘雏仁“买官”案。河北省平山县原县委书记刘秀田“卖官”案、山西省吉县原副县长姜建仲“贿选”案发出通报。通报指出,甘维仁、刘秀田、姜建仲身为党的领导干部,本应廉洁奉公,恪尽职守,严格按照党的原则办事,却利令智昏,徇私枉法,大肆买官、卖官、搞贿选,  相似文献   

5.
媒体     
正人民日报:以刚性制度遏制"买官卖官"切实封堵买官卖官歧途,树立正确用人导向是基础。封堵官位买卖之路,规范权力尤其是"一把手"的权力至为关键。公道正派来自严格程序,清风正气源于严明法纪。让制度更完善,让执行更严格,让问责更严厉,就能织密反腐"天网",使跑官要官者没有市场、让买官卖官者寸步难行,为净化用人风气释放正能量。  相似文献   

6.
随着信息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日益显现,一种新的腐败类型逐渐浮现,这就是信息腐败。信息资源的独特性,使得信息腐败与备受公众关注的贪污挪用公款、卖官买官等腐败行为相比,更具隐蔽性,是一种难以察觉的腐败新"黑洞"。  相似文献   

7.
买官卖官行为,给执政带来风险,给事业带来危害"使用人导向发生偏移,挫伤了有真才实学、勤勉工作的人的积极性。导致买官卖官行为发生的原因很多,如,落后“官念”作祟。长期以来,不少人把当官作为光宗耀祖、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要途径。通过正当途径无法如愿,有的人便通过跑官、要官、买官等实现目标。另外,规章制度没有得到很好落实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防治买官卖官行为发生,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建立廉政档案,实施常态监督。廉政档案是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平时在党风廉政方面的记录,它可以为干部任用提供党风廉政方面的情况。因…  相似文献   

8.
从法律角度讲,“买官”是行贿行为,“卖官”是受贿行为。众所周知,行贿、受贿均属违法犯罪行为。那么,“买官”、“卖官”理所当然地也属于违法犯罪。与其他违法犯罪不同的是,“买官”、“卖官”现象产生于“官场”之内,而且往往是“一对一”,因而有较大的隐蔽性。《政府法制》1997年第10期刊登的《揭开廉洁书记的面纱》一文,写的就是一个素有“廉洁书记”美誉的地委书记因“卖官”受贿被处以刑罚的事,读来感触颇多。  相似文献   

9.
中组部曾对四起卖官案件进行通报,这一举措非同寻常,是给全党敲响了警钟,要求严厉整治在用人方面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卖官者,竟敢将领导职务当作商品出卖,中饱私囊。而买官者,则为得到“乌纱”,不惜重金,暗中进行交易,当然是肮脏的交易。买卖双方才构成了“乌纱市场”,理应都该得到不同惩处。握有用人提拔干部大权的人,滥用权力,卖官图财,毫无疑问是党的败类,对他们严厉惩处,必然深得人心。心术不正者才会花钱买官,是市场经济行为侵蚀政治生活的一种表现,他们的投入是要求有产出的,投资是要讲回报的,买官花钱是要达到升官发财之目的的。…  相似文献   

10.
在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75周年座谈会上,江泽民总书记说:“在一些地方和部门……跑官要官的人还不少,买官卖官的也有,甚至还有骗官当的。”本文揭示的就是一例典型的骗官案——  相似文献   

11.
木林森 《检察风云》2008,(14):22-23
涉嫌贪污2566万余元,被中央组织部点名买官卖官,58岁的田忠被指控的罪名上可极刑.   在2006年夏天之前,田忠是吉林省长春市委的专职副书记,其排名紧靠着长春市委书记与市长.由于分管人事与组织工作,可谓权倾一时.然后,正是当时的新一轮换届工作,田忠被中央组织部点名涉嫌买官卖官,田忠的仕途由此坠入深渊.   ……  相似文献   

12.
新华 《政府法制》2014,(34):48-48
据了解,十八大以来,中央巡视组已开展四轮巡视,涉及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7家中央单位、6家中央企业和2所部属高校.巡视发现,有8个地方干部任用存在领导打招呼、拉票贿选、跑官要官、弄虚作假之风,有5个地方甚至存在着严重的买官卖官问题.那么,买官卖官这些见不得光的交易究竟是怎样进行的?  相似文献   

13.
法制信息     
建国以来最大的卖官案 根据有关法律,受最高人民检察院指定,北京市检 察机关近日已经完成了对黑龙江省绥化市原市委书记 马德涉嫌受贿案的侦查工作,进入审查起诉阶段。据 悉,此案是建国以来最大的卖官案,绥化市有一半多的 处级以上干部卷入其中。透过这起案件,我们可以窥见 目前一些地方买官卖官的猖獗。  相似文献   

14.
2009年4月12日,湖南省永兴县原县委书记杨文因买官卖官被湖南省郴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8年零6个月。消息传来,朱玉月、甘莉荣和温燕芬喜不自禁。原来,她们都曾是杨文卖官的受害者——她们的丈夫虽然都花钱买到了孜孜以求的“乌纱帽”,却把沉重的经济包袱和心理包袱留给了妻子:家里债台高筑,她们还得时刻担心丈夫为了捞本而堕落、腐败,甚至毁了原本温馨、幸福的家庭。  相似文献   

15.
正近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印发《关于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的意见》,提出坚决防止"带病提拔",对违规使用干部"零容忍",严厉惩处。用人的腐败是最大的腐败。中组部此次印发的《意见》,直指"带病提拔"、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等干部选拔任用上的不正之风、腐败之风,旨在严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纯洁选人用人风气,把选拔干部的权力率先关进严密的制度笼子。一段时间以来,"带病提拔"、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现象  相似文献   

16.
阿计 《政府法制》2005,(7):42-44
选民为何出售选票在探究贿选者行为动机的同时,我们也有必要挖掘一下受贿选民的深层心理。为什么区区一点物质甜头,选民或代表就会心甘情愿地出售自己的民主权利?难道神圣的选票真的如此低贱吗?难道民众的民主素质真的如此低下吗?其实,与买官卖官相比,贿选虽然也是以金钱购买权  相似文献   

17.
毛磊 《行政法制》2001,(5):38-38
目前,这样一种现象确实值得注意。跑官要官、买官卖官这类事现在开始进入一些地方的人大,一些人拉选票,搞贿选,把黑手伸向了这个国家权力机关,企图通过人大选举的方式,利用人民代表手中的权力来达到自己的私欲,他们认为自己一旦选上,造成既定事实,只要不被抓住把柄,组织上也不好说什么,因为这是“民意”呀。  相似文献   

18.
一个小科员想发财,一个处长想当官,于是签订了一份“卖官协议”,荒唐的是,卖官的是远离省城的偏远小市的科员,买官的是四川省某二级局副局长(正处级),官帽单价,由正处升任副厅级40万元。当一个人的欲望无以节制的时候,他就会变得非常弱智!  相似文献   

19.
用人歪风遇利剑 近几年,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中央对于干部队伍中出现的买官卖官问题特别重视,并逐步将其上升到制度反腐的层面寻求解决的良策。  相似文献   

20.
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强调:“严肃组织人事工作纪律,严肃查处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拉票贿选和突击提拔干部等行为,坚决反对和纠正用人上的不正之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