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1 毫秒
1.
若问:社会主义民主的对立面为何物? 许多人会不约而同地回答:资本主义民主。这种似是而非的论点,在相当长的时期望迷惑了许多人,给我们的民主建设带来了不应有的失误。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社会主义是建立在推翻资本主义基础之上的、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理所当然地,社会主义民主是在打碎资本主义民主的基础上建立的高于资本主义的民主。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主义民主对资本主义民主的否定。可历史的进程并不象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预见的那样,社会主义革命并未在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国家发生,却多半是在资本主义还比较脆弱的封建的国家爆发,如俄国、中国和一些东欧国家。无疑,社会主义民主要比资本主义民主先进得多。同样无疑的是,资本主义民主要比封建主义专制先进得多。资本主义革命首先是民主革命,是对封建主专制的猛烈冲击和粉碎。资本  相似文献   

2.
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在理论上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和阐述。正确认识和对待资产阶级民主,就是其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我国是一个有长期封建传统的国家。就整个社会来说,在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真正的资产阶级民主,不少人缺乏对资产阶级民主的清醒认识和正确了解。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诞生还不到四十年的历史,正处在它发展的初级阶段,在许多方面还很不完善,其间,又经常遭到封建专制思想的侵龚和腐蚀。而林彪、“四人带”的倒行逆施又破坏了社会主义民主的声誉。再加上少数人主张“全盘西化”,照搬资产阶级民主的口号和制度。在这种特殊的历史条件和复杂情况下,正确认识和对待资产阶级民主,不仅在目前,而且在今后二三十年内,都是一个特别困难而又非常迫切的问题。资产阶级民主,如果从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算起,已经有了三百多年的历史,经历了产生、确立、发展和走向没落的过程。它的产生和发展,是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近代科学文化的发展交织在一起  相似文献   

3.
论高度民主     
本文通过对民主制的历史考察指出,资本主义及其以前一切阶级社会中的民主制度的狭隘性和虚伪性,只有社会主义民主才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大多数人的统治”。作者认为:从民主是“大多数人的统治”而论,在性质上,社会主义民主同资产阶级民主比较,已经是一种高度民主,即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最高发展程度的民主。同时,在发展程度上,在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上,在人民群众的民主生活中,社会主义民主自身又有一个由不充分完善到充分完善的发展过程。作者从理论与实际两个方面系统论证了:就平等是民主的一个基本原则而言,社会主义民主是权利和义务的统一体;就民主是手段还是目的这一范畴而言,社会主义民主是手段和目的的统一体;就民主作为一种国家形态而言,社会主义民主是民主与专政的统一体。作者通过以上论证指出:社会主义民主的建设还必须在性质上向新的广度和深度发展,在形式上也要使民主高度制度化和法制化。  相似文献   

4.
在东方落后的小农自然经济曾经占居支配地位的国家中建设民主政治,犹如发展商品经济一样,有一个社会历史条件的问题。我国社会主义民主长期以来未能得到充分发展,除了党过去在指导思想上有重大偏差以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原来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先天不足”,即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以前,商品经济很不发展,缺乏民主政治传统: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很低,在这样的社会历史下建设民主政治,会遇到来自经济、政治和文化方面的巨大阻力。因此,在现行的社会主义制度中建设社会主义民主,必须创造社会主义民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一、建设社会主义民主的经济条件形成政治民主的经济条件是商品经济。近代商品经济的等价交换原则从根本上否定了血缘、门第、权利、地域、民族、宗教之间的差别,并推动了和这种经济平等相适应的政治平等的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就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的政治哲学思想一直是国内外学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一些西方自由主义者对马克思的政治思想持异议的态度,如波普尔、哈耶克就认为马克思是民主的敌人,他的社会主义理论意味着奴役和独裁,如果按照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论,就会导致集权和纳粹主义.马克思政治思想到底是专制,还是民主?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论是否会导致集权?本文探讨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正是马克思早期政治思想发展进程中有代表性的文本.通过对<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历史辨认与重新解读,还以马克思政治思想原本的面貌.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变迁中,实现从皇权专制到民主政治的过渡始终是一条历史主线,而政党政治的产生和发展则是瓦解皇权专制、实现民主政治的内在动力。但是,政党政治的正常运转必须有一个好的载体才能支持。不幸的是,民国初年的政党不仅出生在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中,无法得到国家的保护和规范,而且它未能自觉地意识到政党与国家的内在关联,政党之间的竞争突破了政治的底线,这就直接导致了民国初年政党政治的种种乱象和最终失败。后来的政党不同程度地接受了这一教训,都在力争把一个竞争性的政党变成一个整合性的政党,所以它们都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内获得了巨大成功。  相似文献   

7.
民主是一个既现实又古老的问题。纵观民主发展史,可以使我们看到,民主一词常常在两种意义上使用,一是指作为国家制度的民主,它是与专制相对称的;一是作为方法或手段的民主,它与集中相对称。从历史上看,作为政治制度的民主不仅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有范围的,而且它和作为手段的民主又常常相互交错,它可以是一部分人  相似文献   

8.
(一) 两千多年前,古希腊的“历史之父”希罗多德在《历史》中首先使用了“民主”(demoeratia),到了今天,人们已赋予了它更深刻的内涵和丰富的外延。但民主始终是与专制相对立的。民主与专制有一个根本的区别  相似文献   

9.
邢慧丽 《求知》2004,(1):13-15
我们党对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发展党内民主的探索由来已久。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指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对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没有党内的民主,党的生命就要停止;如果党内民主不充分,党的生命就会不健康。把党内民主提到党的生命的高度来认识,这在  相似文献   

10.
民主是20世纪使用最多、最广也是最具歧义的概念之一。美国学者萨托利在《民主新论》一书开篇就说:"民主的概念注定会产生混乱和歧义"。因此,从学理上厘清民主理论特别是西方民主理论的发展脉络,对于我们充分认清西方民主制度的本质,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在这方面,辛向阳研究员的《20世纪西方民主理论论析》一书  相似文献   

11.
"民主与集中的统一"是毛泽东民主集中制的实质,然而它的运用又可能生成不同的形态,而民主集中制的正宗形态只有一种。具体而言,如果只顾民主而无集中,不可避免导致极端民主制;如果只顾集中而无民主,不可避免导致极端专制。这两个极端都是专制,正好与共和相对立;民主集中制处于两个极端之间,自在地具有共和要义。继承和发扬毛泽东民主集中制思想,就是要批判和反对极端专制与极端民主,敬重和守护民主集中制的共和要义。  相似文献   

12.
本刊一月十七日发表《新权威主义:痛苦的两难选择》一文以后,引起了读者的注意。今天我们再发表黄万盛同志一文,对这个问题进行讨论。作者认为,新权威主义的基调是专制主义的旧梦重温。新权威主义提倡加强专制权威的选择并不正确,中国历史最根本的经验教训是权力太过集中,因此,改革的重要课题应当是权力社会化、民主化。民主首先是目的,是社会原则,而不是策略手段。只有实践民主,才能学会民主,运用民主。当然,作者的观点,也是一家之说。对这个问题展开讨论,应当说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3.
工人阶级是历史上最先进、革命最彻底、最有发展前途的阶级,中国的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就社会各阶级而言,只能由工人阶级来领导.因而中华人民共和国从立国伊始,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就明确指出:"中国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及其他爱国民主分子的人民民主统一战  相似文献   

14.
我国宪法规定,民主集中制是国家机构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如何正确理解这一制度,对政治体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观念认为,民主集中制就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集中指导下的民主”,民主与集中是一个统一体中两个矛盾着的侧面,不可以没有民主,也不可以没有集中,不能强调某一个侧面而否定另一个侧面。这种提法貌似辩证全面,其实并不科学。首先,民生与集中并非一对矛盾,民主的对立而是专制,而非集中。民主是“形式上承认公民一律平等,承认大家都有决定国家制度和管理国家的平等权利”的一种“国家形态”(《列宁选集》第3卷257页),从组织和活  相似文献   

15.
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是一个历史过程,对这个问题人们的认识很不一致。本文就这个问题,谈谈我们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一、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是一个 历史阶段性的持续发展过程 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具有阶段性。从社会主义民主历史的发展过程看,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即,夺取政权之前的争得民主阶段和之后的建设民主阶段。第一阶段,人民首先要争得民主。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工人革命的第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民主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基础是什么?这在理论上似乎是不言而喻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民主的内在动力和基础,长期以来不曾有人提出过异议,然而随着社会主义的历史发展,这种曾经“毋容置疑”的结论不得不引起人们的重新思考.笔者认为,民主制度只与商品经济联系,没有商品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就不可能产生民主制度,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民主.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主政治,其性质是属于社会主义的,因而是历史上最高类型的民主政治,但是从它的发展程度来看,还是属于不成熟、不完善的.这种最高类型和不成熟性的矛盾,使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建立起了历史上最先进的政治制度.但实行民主的形式还不完备.具体制度上还存在弊端. 虽然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还不发达.但是,同资本主义民主相比,巳经具有资本主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这主要表现在:(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主是绝大多数劳动人民的民主.民主的主体比资本主义的更为广泛;(2)从民主内容来看.社会主义民主比资本主义民主更全面.它不仅包括政治民主.而且包括经济、文化教育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民主;(3)从民主的真实性来看,社会主义民主是有名有实而非虚假的民主.如我国宪法就为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作了法律上和物质条件上的保障规定.因此.我们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主政治.在本质上比资本主义民主政治要优越得多。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主政治,其实现程度还不充分,实现形式也很不完备。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逐步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主政治在实质上是最高类型和在形式上不完备的矛盾,使劳动人民充分发挥国家管理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国家权力具有完善的运行机制和充满活力。2、社会主义民主还没有完备的法制保障。  相似文献   

18.
1 在现代社会及现代人眼里,民主这一词眼似乎越来越与现代化已不可分离。除了科学与现代化的关系,现在看来,民主与现代化的关系亦正日趋明显地呈现在世界人们的面前。可以这样说,科学和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这是社会“物质世界”的现代化,而民主的高度发扬,则是人的“精神世界”的现代化。科学或生产力和民主这二者的充分发展,同为现代化世界发展的趋势和前提。没有科学,就没有社会的现代化,同样,没有民主,也不可能是现代化了的社会。那么,什么样的民主又算是现代化了呢?民主在其现代  相似文献   

19.
梅宁华 《求知》2009,(3):47-47
北京日报社社长梅宁华在《红旗文稿》撰文提出,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要立足国情、循序渐进。第一。走中国式民主之路,是立足我国国情做出的科学选择。我国是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社会、经济、文化尚不发达,区域间发展不平衡;经历了两干多年的封建专制社会和百余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有特定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政治结构:社会主义民主发展历程只有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又经历了“文革”的曲折。目前,经济体制改革正迈向“深水区”,政治、文化、社会体制改革不断推进,利益结构不断分化,  相似文献   

20.
民主这个概念,从其产生以来,就一直是为人们所争论不休的一个问题。但是,翻开政治思想史,这种争论的轨迹显得简单,它往往表现为不是民主就是专制,一些社会科学词典这样解释:“民主,与专制相对称的一种政治制度。”“原意指人民的权力,民主用于国家形式,即成为一种国家制度”。“民主不仅是指政体,首先是指国体,指哪个阶级掌握国家政权,管理国家,对其敌对阶级实行专政”。(《简明社会科学词典》第286页。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应当指出,对民主概念的这种规定,是符合民主发展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