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世界主要国家族群关系的模式可以概括为集权控制型、平等融合型及族群联邦制,族群联邦制的成败是关注的重点.中国及各国相关经验表明,族群自治是维持社会和谐与国家统一的制度保障.要长期保持族群关系的和谐与稳定,只是依靠严厉惩罚或优惠政策是不够的.中央意图再好、政策再理性,执行过程也会走样.要从根本上消除族群矛盾,必须从完善制度入手.不论在联邦制还是单一制国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族群矛盾,而妥善解决族群问题的关键在于合理的制度安排.尤其是族群联邦制的经验和教训表明,族群政策必须建立在国家统一、地方自治和个人自由有机结合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2.
列宁将马克思主义的宪法思想和国家结构理论与俄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具有俄国特色的国家结构理论。在俄国的国家结构形式问题上,列宁经历了一个由反对联邦制到赞成联邦制的转变过程。列宁在强调民族自决权问题的同时,把实现各民族一律平等看作是解放被压迫民族的重要原则。列宁主张的中央集权制并不是封建专制而是民主集中制,它并不排斥而是要求地方自治和区域自治。  相似文献   

3.
主权与分权——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基本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主权概念将继续长期存在,但是主权的意涵却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它不再是终极的、神秘的、不可名状的权力,而只是政府或人民在实际统治过程中行使的具体权力之总称。在不同类型的国家,"主权"也具备不同的结构和特征,但是一旦进入具体制度领域,主权概念就失去了用武之地;单一制国家的"主权原子"可以和联邦制国家具有同样复杂的结构,甚至可以比联邦制国家更"分裂"。关于主权理论的探讨表明,"主权"在当代基本上只是表征国家核心权力的一种方便的称呼。在传统的民族国家日益衰微、新型国家之间的关联日益紧密的国际环境下,主权概念的实际意义必然不断下降。与其在理论上纠缠不清,不如将研究重点转移到国家权力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的复杂分配。无论是联邦制还是单一制,都必须谨慎考察和处理地方自治和中央集权的关系。单一制和联邦制的最大区别在于地方自治是否具有宪法地位。实践表明,单一制国家完全可以通过立法赋予和联邦国家同等程度的地方自治。究竟联邦制还是单一制更能促进地方自治,目前并无定论。只有告别传统主权的概念范式之后,中央与地方关系问题的研究才能开启一个实证主义和实用主义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4.
早期的国共两党无论是少数民族概念来源还是民族政策都存在差别。中国国民党的少数民族概念源自清末排满革命思想;中国共产党的少数民族概念则来自共产国际的民族与殖民地理论,从"被压迫民族"、"弱小民族"转变而来。在民族政策上,国共两党虽然都主张各民族一律平等,但二者又存在显著的差别:国民党要求实现单一制的统一国家,在汉族为主体的民族同化下形成大中华民族;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则经历了从民族自决、联邦制政策向少数民族区域自治政策转变的曲折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5.
美国是共和党和民主党轮流执政的联邦制国家.受传统上秉持的价值理念和意识形态的差异,两党派的教育观点有明显的分歧.然而,随着政党局势日益复杂,受追求选民支持最大化、教育自身的特性以及党派内温和势力扩张等因素的影响,执政党的教育主张呈现“趋中间化”.具体表现在:强调教育公平与教育质量;支持增加联邦政府在教育上的投入;给予州和地方教育权的自主性;均鼓励学校选择和教育市场化.  相似文献   

6.
<正> 孙中山先生在长期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上,不仅有着丰富的革命实践,还就创立民主的国家和建立“全能”的政府,提出过诸多政治设计。在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关系上,孙中山先生的主张是均权制。按照他自己的解释,就是“凡事务有全国一致之性质者,划归中央,有因地制宜之性质者,划归地方,不偏于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孙中山均权制思想的形成,有一个历史过程。辛亥革命前后,孙中山还是联邦制的倡导者。有鉴于中国数千年来饱受专  相似文献   

7.
独立战争开启了美利坚合众国的建国之路,但是在美利坚的政府结构方式上,开国先贤们却颇费周折,进行了一番艰苦的探索。从邦联政府到联邦政府,直至美利坚合众国1787年宪法的诞生,无一不是各方力量的博弈。这种博弈的过程集中的体现在1787年的修宪会议之上,联邦党人和州权主义者做出了针锋相对的斗争,最终也是因为新生的合众国的现实情况而不得不签署新的联邦制条例,组成联邦制政府。在美国建国初期联邦制政府确立的历程中,各方势力的角逐和较量也开启了美国建国以来权力制衡的先河。  相似文献   

8.
联邦制导论     
该书封底文字:全球人口的40%生活在联邦制国家。28个采行联邦制政府体系的国家令人惊异地存在多样化:它们不仅包括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美国——也包括像密克罗尼西亚与圣基茨和尼维斯这样的小岛国。  相似文献   

9.
联邦制是美国的政治传统和现实 ,但联邦与州及地方的权限关系 ,则随着美国政治、经济的形势变化而不断发生变化。无论是共和党还是民主党执政 ,在联邦与州两者之间的权力划分上都主张实行联邦主义 ,即必须在中央和地方进行分权。不过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 ,是以中央集权抑或中央放权为价值取向 ,象驴两党的政治哲学却存在着明显分歧。尼克松主张要改变罗斯福“新政”以来所形成的中央集权的倾向和态势 ,还权于州、还权于民 ,并实行税收分享 ,是为“新联邦主义”。本文拟对“新联邦主义”的提出及发展过程、实质和影响进行阐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论中央与地方关系法治化的实践和理论误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法治化在立法、司法方面成就与不足并存,在行政方面法治化程度最低。加快中央与地方行政关系的法治化是解决当前我国诸多重大问题的客观需要,是当前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法治化问题在实质上就是国家结构形式的完善问题,在推进中央与地方关系法治化的过程中,应当注意走出国家结构形式的几个理论误区: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是单一制;联邦制奉行的是"双重主权"原则;单一制与联邦制相比,中央更具权威;完善国家结构形式,我们必须坚持单一制。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早期战略观形成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战略思想.中国共产党早期战略观形成的国际因素,是共产国际的战略思想.中国共产党是在共产国际的帮助和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党的二大又决定加入共产国际,二者的这种密切联系决定后者对前者的影响是巨大的,其中包括共产国际战略思想的影响.中国共产党早期战略观形成的实践沃土,是党自身的革命实践,这一点具有决定性意义.党成立后对中国近代革命实践进行了深刻的战略反思,对党领导的革命实践不断进行战略上的思考,从而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战略现.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是各种政治力量争夺的对象,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青三党高校青年工作的实践证明,党的执政地位要不断巩固,基础是要扩大党的群众性。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要对大学生在巩固和扩大党的执政基础中的特殊地位进行前瞻性的思考,科学建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提高高校党建工作的吸引力;有效发挥共青团组织的后备军作用,增强高校党建工作的凝聚力;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彰显高校党建工作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13.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的中国共青团,在团内民主建设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着重团的集体领导,反对和避免个人崇拜;着力于力内民主制度化、规范化,避免随意性、盲目性;着眼于团员主体地位和权利的保障,注重权利与义务的统一;立足于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务实团的基层组织建设。系统地总结和研究这些特点和经验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4.
早期的中国共产党探索了一条依规实现组织有效管理的路径。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内法规实践的发展呈现出系统化、整体化推进的特点;党内法规承担了更多的政治伦理重塑的功能,既体现了规范伦理的要求,同时也反映了美德伦理的内涵。此外,党内法规实践也对党内法规理论研究提出了迫切需求。基于党内法规实践和党内法规学科的特点,未来党内法规理论研究需要把握明确政治性,在学科融合的基础上勇于创新,为实践提供先导的原则。  相似文献   

15.
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步步展开中形成的新概念。新时期它指的就是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中共党员理想信念具有理想与信念、组织与个人、目标与过程的统一性三个显著特性。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中共党员的理想信念是否坚定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必须要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6.
党员身份是党员内化党章、准则、政治信念和价值系统等为自我思想体系并进行自我认知和确认的独特标识,是新时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主体的事实或理论概括,身份管理是其力量生成和团结的思想和观念基础。自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党员身份从起初的信念约束状态到阶级属性再到政治身份管理过程,呈现出不同阶段自我管理的具体形式。从主体意识、现实经验来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主体沿着"我是共产党员、真正懂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共产党员、正确对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共产党员"等路径形成和发展身份认同,是团结一切力量和保证"党的在场"的关键所在,对于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工农联盟问题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这个"农民国度"里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现实问题,在找到并确认"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中国革命新道路之前,毛泽东也曾受到"城市中心论"的影响。在中国革命的重心从城市向乡村转移的过程中,毛泽东积极探索并正确处理好工人运动与农民运动、城市与乡村的关系,逐步形成和完善了工农联盟思想,最终催生了中国革命新道路并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相似文献   

18.
苏联共产党的党内民主怎样被破坏殆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联共产党的党内民主制度是在列宁领导下建立起来的 ,但苏共在斯大林执政时期逐步演变成为个人集权制政党。苏共的消亡 ,其主要根源在于过度集权的体制积重难返 ,难以寻求、开拓一条从发展党内民主着手 ,取得体制内改革成功之路。可以说 ,苏联东欧各国共产党即是因为缺失党内民主而消亡的。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承担起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历史重任,是中国社会现代化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具有先进性、纯洁性的理论品格。中国共产党充分运用党组织的现代性推动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努力建造以党组织为组织实体的价值共识核心发源地的功能主体,以党组织公有属性为价值关系的社会网络,以人民实践为中心的价值生成的主体,以中国社会现代化推动世界社会现代化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发展方向,是中国历史上社会发展最重要的变革者与主导者,为推动中国社会现代化的结构、内容、功能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中国共产党所倡导的理念与实施的政策充分说明,大力加强社会建设成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