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有企业改革攻坚必须重点解决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国有资产营运效率和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而实行的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 ,要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完善结合起来 ,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国有大中型企业要建立和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和制衡机制。要努力改善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结构 ,对部分国有企业实行债转股 ,提高国有企业直接融资比重。  相似文献   

2.
国企改革的一项重大措施是实行债权转股权。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就债转股运作中存在的“不良资产”定价、组织机构与治理结构的安排、对债转股企业的税收政策和资产剥离政策在现实中难以如愿、以及未能实现国有股权的分散化等现实问题进行了详尽分析,并提出了债转股过程中亟待完善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赵兴 《理论月刊》2000,(12):53-55
债转股是一项重大决策,涉及许多具体而复杂的问题,必须从理论上作出分析说明。本文分析了国有企业负债过高的主要原因是企业自身的制度缺陷及低效运行造成的,肯定了债转股的积极作用,但这些积极作用不是轻易可以实现的,还必须防止债转股的负面作用。债转股的成效如何主要取决于企业经营机制是否能够根本转变,关键是要建立科学的企业治理结构,而明确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地位和权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当经济发展水平对公司治理及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都有正向影响,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公司治理结构越完善,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程度也越好;经济发展水平通过公司治理的中介效应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正向作用也是显著的。因而,通过渐进的市场化改革,完善制度环境,提高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同时积极引导企业将社会责任的履行内化为公司治理战略管理的主动行为,对于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整体水平的提高及信息披露情况的改善是很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5.
民营企业治理结构的创新与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民营企业在治理结构上绝大多数采取家族治理模式,这有其客观现实性和一定的合理性,但存在明显的缺陷,制约了民营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民营企业治理结构创新与完善的关键是改善产权结构、建立公司治理模式、完善规章制度、形成科学的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实行现代企业制度。  相似文献   

6.
在实现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中,如何解决企业负债过重,改善企业负债结构,增强企业脱贫解困的能力,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债转股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国务院于1999年下半年正式批准的《关于实施债权转股权若干问题的意见》,是搞活大中型国有企业的又一重大举措。据有关部门估计,国企实施“债转股”的总量将可能达到 12000亿元人民币,“债转股”后将直接为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每年减少数千亿元的利息支出。然而,债转股作为一项前所未有的金融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一系列理论和现实问题,要使“债转股”政策效力能得以充分发挥,实现企业和银行“双赢”的局面,在债转股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国有企业的企业制度问题 公司制作为现代企业制度最完善的体现形式得到…  相似文献   

8.
湖北京山轻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有关部门定点生产纸制品包装机械的专业厂家和上市公司 ,有职工3000余人 ,总资产10亿元。多年来 ,特别是1993年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以来 ,公司党委把巩固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地位与推进企业法人制度创新相结合 ,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工作 ,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 ,有力地推进了公司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企业的改革和生产经营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一、以“三权”分离为目标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一是改革领导体制 ,明确责权关系。在党委的积极推动下 ,企业初步建立和完善了以法人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银行不良债权风险加剧和国企资本金不足、债务负担过重问题,1999年中央作出了对符合条件的大中型企业实施债转股的决定。从1999年4月开始步入实际操作阶段到现在,国家经贸委共分四批向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和银行推荐601户实施债转股的企业名单,企业拟转股金额4590亿元,已先后与中国信达、华融、东方、长城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和国家开发银行签署了债转股协议。在这一过程中,债转股对改善企业经营管理、转换机制、实现扭亏,以及盘活银行不良资产、降低金融风险等方面的作用已日益被人们所认知,而操作中出现的企业借机逃废债、银行利息实收率下降等问题也越来越引起大家关注。国有商业银行作为债转股的债权主体,更是必须正视现实,深入解读债转股的重大意义和操作中的问题,并积极探索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0.
当前,国有企业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深层次的问题,企业债务重就是其一。这一问题不解决,国有企业就永远无法减轻负担,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为减轻企业的债务负担,国家已经采取了不少政策措施,如将中央级“拨改贷“资金本息余额和基本建设经营性基金本息余额转为国家资本金,实施“优化资本结构“核销呆坏账等,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又提出了增加银行呆坏账准备金、实施债转股等政策措施,其中的“债转股“被称为国企改革与脱困的三大“杀手锏“之一,这将对进一步改善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结构、扫清国企改革的障碍,促进国企改革的深化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江沂斌 《学习与实践》2000,(12):55-55,59
降低银行的不良资产比率,增强其流动性,是化解目前金融体系中潜伏的金融风险的关键。债转股,就是商业银行按照不良资产的解决顺序,将企业对银行的一部分过度负债,由银行出面委托第三者管理,变成第三者对企业的投资和注入的资本金,由第三者负责盘活资产,目的是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改善银行的资产质量,化解潜伏的金融风险。债转股能否真正地解决银行资产的风险问题,取决于债转股过程中,  相似文献   

12.
豫政办〔2 0 0 1〕 87号 (二○○一年八月二十三日 )  实施债转股是国家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与发展的重大决策 ,是实现国有企业改革脱困的一项重要措施。债转股在我省实施以来 ,经过各有关部门和企业的精心组织、认真协调 ,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今年以来 ,债转股工作进入公司章程谈判、资产评估、工商登记、新公司成立阶段 ,遇到不少新的问题。为了进一步规范债转股工作 ,促进债转股企业的改革、管理 ,加快企业债转股工作步伐 ,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规范操作 ,确保债转股工作质量1.债转股签约各方要严…  相似文献   

13.
公司治理结构的问题,作为理论界广泛关注的一个世界性的前沿课题,一直以来都是主流经济学研究领域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最重要的制度创新。公司治理结构的改革与完善,关系到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的成败,也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因此,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次把“完善公司治理”作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首要举措写进了党的决定。然而,在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践中,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的问题,不仅严重地扭曲了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机制,极大地影响了国有企业的经营业绩和治理绩效,而且延缓了现代企业制度的规范建立。因此,探索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的问题,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国家计委主任曾培炎提出,债转股能否真正见效,达到这项政策的目的,关键在于两个方面:一是严格按照规定的条件选择可以实行债转股的企业;二是实行债转股的企业必须深化改革,切实转换经营机制。尤其是后者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退出机制及通道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红 《岭南学刊》2001,(3):43-46
面对国有企业债转股这一热门话题 ,笔者认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进入债转股企业是必要的 ,而建立健全退出债转股企业的股权通道也是必要的 ,它们均关系到债转股这一重大举措的成败 ,而且后者更是关系到确保国有资产保值与增值 ,关系到建立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重大问题。在此文中 ,笔者重点研究和探讨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退出机制及通道。  相似文献   

16.
宋志国 《湖湘论坛》2007,20(6):43-45
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演进与国有企业改革进程密切相关.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变迁历程大致可以分为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改革、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改革、以企业制度创新为重点的改革等几个时期.与此同时,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演进也大致经历了公司治理结构的探索、开始形成、实质发展等几个阶段.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17.
论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与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申琳 《前沿》2003,(7):46-48
完善公司制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本文分析了我国目前在公司治理结构建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并且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私营企业内部治理结构正在不断完善,但企业决策、激励和约束机制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缺陷.进一步完善我国私营企业内部治理机制研究,要完善产权制度,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大力推进企业决策的科学化、合理化和制度化;要突出以人为本,完善激励方式,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加强共同治理,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切实维护企业利益相关者的权利和利益.  相似文献   

19.
目前 ,我国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已取得积极进展 ,但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仍不完善 ,影响企业的运营效率。本文结合实际 ,对建立和完善我国国有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进行考察、分析。  相似文献   

20.
完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正成为当前国企改革和发展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公司治理结构的内涵出发,指出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的意义,分析了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要确立国有企业公司化改制的产权多元化目标,建立规范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和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