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十年寒窗苦读后,在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相信所有经历过高考拼战的学子面对自己向往的大学召唤,都会激动不已。与此同时,一个让贫困生忧虑的事实也摆在了他们的面前:大学的高额学费!关爱贫困生,不让每一个贫困生输在起跑线上,国家有关部门推行的助学贷款让这些寒门学子充满期待。国家助学贷款是指商业银行对普通高等学校中经济确实困难的全日制在校大学生发放的由国家财政实行部分贴息的助学贷款。目的是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解决他们在校学习期间的学费和基本生活费问题。从1999年国务院转发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  相似文献   

2.
《时事资料手册》2010,(1):97-97
问:特岗教师算不算在学费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范围内? 答:根据《高等学校毕业生学费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暂行办法》(财教[2009]15号)规定,自2009年起,国家对中央部门所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自愿到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县以下基层单位工作、服务期达到3年以上(含3年)的,实施相应的学费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  相似文献   

3.
《时事资料手册》2009,(5):91-91
问:对应征入伍高校毕业生给予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的内容是什么? 答:从2009年起,国家对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的高校毕业生在校期间缴纳的学费实行补偿。  相似文献   

4.
国家助学贷款最初是由国家指定中国工商银行试点,面向全日制高等学校中的经济困难的本、专科在校学生发放的,用于支付学费和生活费并由教育部门设立“助学贷款专户资金”给予贴息的人民币贷款。国家助学贷款按贷款对象分为一般助学贷款和特困生贷款。一般助学贷款是指由借款人自己选择担保方式,提供符合规定担保的人民币贷款。特困生贷款是指对确实无法提供担  相似文献   

5.
国家助学贷款——高校收费政策的制度保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毅 《理论月刊》2004,(6):89-91
高等教育是非义务教育,学生上大学原则上均应缴费。但是大量贫困生不但交不起学费,生活费也成问题,日益严重的学费拖欠已严重影响了高校的正常发展。笔者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建立以大规模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其他方式为补充的规范化的学生助学体系,并通过建立个人诚信制度、增加还款方式、延长还款期限、建立担保和保险机制等来保证国家助学贷款的顺利实施。国家助学贷款是高校收费政策的制度保障,其发展趋势是让所有学生都能自由选择以接受助学贷款的方式来完成学业。  相似文献   

6.
《当代广西》2007,(12):5-5
●中央继续设立国家奖学金,并与地方共同设立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大力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5年内学费不得高于2006年秋季相关标准  相似文献   

7.
国家助学贷款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充分发挥金融手段支持教育的实践和尝试,是以帮助高校中经济确实困难的学生支付在校期间的学费和日常生活费为目的的财政贴息贷款.北京市属、市管高校自2000年开始施行国家助学贷款迄今已经有四年时间了.  相似文献   

8.
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发展中的症结及瓶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海莉  刘彬  朱兴龙 《前沿》2005,(11):82-83
国家助学贷款是由中央和省级政府共同推动的一种信用助学贷款,由国家指定的商业银行负责发放,对象是在校的全日制高校中经济确实困难的本、专科学生和研究生,目的是用于帮助他们支付在校期间的学费和日常生活费。国家助学贷款从1998年提出,1999年试点,到2000年在全国铺开,走到今天已历时6年,但一直进展缓慢。无论是发放贷款的银行、还是借贷的学生,或是处于“中间人”位置的高校都认为发放助学贷款难。因此,对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发展中的症结及瓶颈研究是大力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助学贷款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9.
助学贷款新政策的几个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助学贷款是国家为了保证公民平等受教育权而推出的优惠政策措施,是由中央和省级政府共同推动的一种信用助学贷款,其目的是帮助普通高校中经济困难的本、专科学生(含高职生)、研究生和第二学士学位学生支付在校期间的学费、住宿费和日常生活费.但是2002年初,随着第一批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的部分学生进入还贷期,许多高校毕业生不如期甚至逃避归还贷款导致助学贷款陷入困境.2004年春,几大商业银行全面停止了大部分助学贷款业务.针对学生不还贷、银行惜贷等问题,教育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及中国银监会四部委出台了新的助学贷款政策,并于2004年秋季新学期开始实行.  相似文献   

10.
曾庆璋 《前沿》2004,(5):103-106
随着我国高等院校持续扩招,高校贫困生的问题日益突出,并且受到国家、学校和社会的广泛关注。贫困大学生已经成为大学校园里的一个特殊群体。这个特殊群体,不仅身负经济拮据难以完成学业的压力,而且还承受着难以名状的心理负荷。国家相继研究制定了一系列资助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政策和措施,在高校中逐步建立起了以奖学金、勤工助学基金、特别困难学生补助和学费减免以及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的多元化资助经济困难学生的政策体系,基本上缓解了贫困生学习上、生活上存在的问题。但由于贫困生最直接地承受了改革的冲击,所以也相应出现了一些新的…  相似文献   

11.
徐长银 《时事报告》2012,(10):71-73
在美国,很多人面临着这样的窘境:没有大学学历找不到工作,借了学生贷款换到一份大学学历后,却也找不到一份好到足够还债的工作。美国自2008年爆发金融危机以来,失业率一直在8%以上,许多家庭陷入经济困难之中。美国高等教育在这场金融危机中也遭受了重创:私立大学捐款减少、公立大学面临经费削减。美国大学的学费一直在上涨。据报道,美国一些著名大学的学费平均年上涨率为6%;美国全国大学学费上涨速度最快的是加利福尼亚州。在过去的10年里,加州大学每学年的学费从3800多美元上涨到了11000多美元。目前,美国学生的贷款数额已达1万亿美元,并首次超过信用卡欠款总额,成为美国的第一大债务负担。  相似文献   

12.
董丽华  唐彬 《理论月刊》2002,(12):119-120
本文就国家助学贷款发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困难,从银行、学校与学生三方面进行了原因分析,并从银行风险防范角度出发,提出了相关措施,以提高三者对助学贷款的认识,增进银校之间的理解与信任,解决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共同推进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3.
《时事资料手册》2009,(4):97-97
据新华社5月26日报道,为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就业、积极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财政部、教育部、总参谋部制定了新的学费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办法。  相似文献   

14.
美国:在美国的大学毕业生中最流行三件事:找工作,旅行,还贷款。美国的许多大学生都是刚刚走出校门,就成为债务人。大学的高额学费, 完全依靠家庭支付是不可接受的。尤其是近年来,美国大学的学费持续上涨,据美国大学理事会的调查,四年制公立大学一年的字费加膳宿费平均是9008美元,私立学校为23578美元,许多家庭  相似文献   

15.
张雯欣 《人民论坛》2012,(2):100-101
助学贷款政策成为国家帮助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主要途径,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公平。但是随着助学贷款工作的深入开展,部分学生出现恶意拖欠、逃避还贷等违约现象。高校学生助学贷款高违约率制约了助学贷款工作的顺利开展。应针对学生申请助学贷款后高违约率的现状,分析违约原因,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6.
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收费制度的改革,经济困难学生正在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诸多的困难和问题,应进一步完善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制度。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国家推出了助学贷款。旨在让一些贫困学生不会因贫失学,还可以让他们树立“用自己明天的劳动果实来支付今天学费”的自立精神。但眼下,这样一个催人自立自强的政策,却屡遭冷遇。  相似文献   

18.
新学期开始之际,身处小乡村的表姑哭了掺半:既高兴女儿终于考上大学,又对通知单上高达9000元的学杂费一筹莫展。烈日下,她手拿着通知书,奔波于各亲戚家,希望能筹上学费。大家劝她申请国家助学贷款,但她拒绝了。作为一个乡村妇女,她根本就不知道有“国家助学贷款”这样一个词,而且在潜意识里,她认为“哪有那么好的事”。"据了解,截止到2005年7月31日,海南省、天津市、黑龙江省按新机制发放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人数和金额均为零。"以“不让一个大学生因贫困失学”为目标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自2000年正式实施以来,受到了贫困学生的普遍欢迎。但是…  相似文献   

19.
国外中小企业关系型贷款的技术介绍和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系型贷款是国外银行业采用较多的一种中小企业贷款技术。许多国家的实证研究表明:关系型贷款不仅增加了中小企业贷款的可获得性,而且有助于改善中小企业的贷款条件。实证研究还表明,小银行具有提供关系型贷款的比较优势,其对应的政策含义是:发展中小金融机构是解决国内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20.
随着助学贷款发放数额大幅增长,大学生助学贷款信用风险也成为广受关注的社会问题.助学贷款的信用问题反映了我国助学贷款制度和社会信用制度存在的缺陷.有效解决助学贷款中的信用风险,需要从调整还贷制度、完善组织机构、建立信用惩罚机制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