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法治与社会》2003,(6):4-6
“平等就业”是公民劳动权的基本内容,也是“人生而平等”这一人权理念在劳动法上的体现。“就业”关乎个人的生存与发展,每一个有劳动能力又愿意工作的人都应有获得工作的权利,并且这一权利不因个人性别、年龄、民族、宗教信仰、国籍的不同而有所区别。歧视是社会的不公正现象,就业歧视则使一部分社会成员减少应得的收入,丧失较好的工作机会,以致被剥夺就业的权利,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2.
宁波大学一位22岁的女大学生前往报考某省公务员时被拒之门外,原因是她身高仅1.48米,而该省人事部门录用公务员时明确规定“身高低于1.50米的女性不允许报考”。反对一切形式的就业歧视,这早已是文明社会的基本共识,然而在我国当前以“买方市场”为特征的人才市场上,  相似文献   

3.
“就业”关乎个人的生存与发展,每一个有劳动能力又愿意工作的人都应有获得工作的权利,而且这一权利不因个人性别、年龄、民族、宗教信仰、国籍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平等就业”是公民劳动权的基本内容,也是“人生而平等”这一人权理念在劳动法上的体现。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就业歧视的问题日益严重,刚刚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在这一问题上也作出了相应规定,但条款仍过于抽象,缺乏操作性。亟待我们作出进一步的细化规定。  相似文献   

5.
打击劳动力市场上所存在的就业歧视现象,促进就业,是立法者制定反就业歧视条款,并将其写入就业促进法(草案)的初衷。然而,如果对反就业歧视条款持这种工具主义的理解,则容易使得这类条款遭受违宪的指控。同样,学界普遍的观点——认为就业歧视侵犯了公民平等就业权,也存在法理上的误区。因为,平等仅指国家对公民的平等对待,并不禁止私人间的歧视。事实上,就业歧视侵犯的客体是公民的个人尊严。所以,宪法第38条人格尊严条款构成了反歧视条款真正的上位法依据。  相似文献   

6.
参加过应聘、艰辛地找过工作的人都有体会.在用人单位"买方市场"的今天,求职者常常受到就业歧视,理由五花八门,甚至荒唐可笑.  相似文献   

7.
8.
岁末年初,又到大学生求职季。一名女大学生扮成花木兰模样站在人才市场门前,以此呼吁消除就业市场上的性别歧视。就业歧视形式繁多,除性别外,还有年龄、学历、身高等。我国《劳动法》明确规定":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因此,就业歧视有违法之嫌。但企业和求职者的地位是平等的,是一种双向自由选择。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有的大学生就业只愿意进国企,算不算所有制歧视?有的大学生找工作只去"北上广",算不算地域歧视?更多大学生只想当白领,不愿当蓝领,算不算职业歧视?似乎歧视无所不在。  相似文献   

9.
尽管对于就业歧视,社会的关注度很高,但是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缺失的法律后盾,更多的人面对歧视选择了忍受。今年3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草案)》公布,向社会征求意见。据媒体报道,在短短的一天时间内,全国人大常委会就收到了社会各界意见和建议1021件,其中多数直指就业歧视问题。  相似文献   

10.
荷兰在反就业歧视方面的理论和经验具有代表性,其经验和教训足以为解决中国目前普遍存在的形式各异的就业歧视现象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黄晖 《法制与社会》2014,(1):271-272
近年来,我国就业市场供需矛盾尖锐,劳动力市场供给数量激增,但伴随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增速下滑,市场无法提供更充分的就业岗位,就业市场呈现买方格局。用人单位在选择新员工问题上获得充分自由选择权,其能够运用各种显性或隐形的手段对求职者进行带有歧视性的甄选,这种歧视现象之一就是性别歧视,女性在求职时远比同等条件的男性困难。随着女性劳动者增加,女性就业歧视现象越发严重,不仅破坏就业市场公平竞争,而且威胁社会稳定和法治进程。本文试图从立法层面分析女性就业歧视泛滥原因,并探讨就业歧视的界定,同时就完善反就业歧视立法体系提供可资借鉴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自有文明以来,书写便成了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因为文字承载着文化。尽管在我们现在看来,书写是一件再普通不过的事情,然而,不仅文字的内容极为重要,文字的形式也是作用无限。平日里三天两头我们就会碰到需要签名的情况,如签订契约、协议、合同、领取汇款等。文字本身俨然成了个人的化身,与个人的经济和隐私密切相关,由此衍生而来的“笔墨”官司也甚为普遍。从涂改姓名盗领汇款、伪造名人日记到造假钞、伪造邮票邮戳等,我们的生活中不断地出现这种“文字游戏”,于是,一门专门研究笔墨和纸张的法庭科学分支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3.
正广受社会关注的江苏省首起、全国第五起反艾滋病(ADIS)就业歧视案在历经10个/月后终于以和解结案,被告对原告进行口头道歉,原告同时获赔4万元。"艾滋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偏见与歧视。"原告的一句话,道出了因艾滋病而受到就业歧视的被歧视者  相似文献   

14.
论就业歧视的狭义界定——我国就业歧视法律规制的起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姝 《当代法学》2011,(4):108-115
我国的反就业歧视法只有简单的立法框架,关于认定标准和界定规则等核心问题仍没有解决,受社会文化价值理念的影响不能完全照搬西方国家的作法。遵循基本法理并以解决我国实际问题为导向,提出就业歧视的狭义界定标准,不采纳直接歧视与间接歧视的类型划分,并将就业歧视限定在劳动者获得工作机会的行为阶段,其法律关系清晰简单而便于操作实施,可以作为推进我国就业歧视法律规制的起点和基础。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就业歧视之浅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就业歧视在我国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其中,大学生就业歧视尤为突出。本文试从我国大学生就业歧视的现状入手,分析其背后的原因,主要从思想上、经济利益上以及教育体制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对策,着重从完善立法的角度进行阐述,以期对我国反就业歧视的相关立法作出些许贡献。  相似文献   

16.
2002年1月7日,四川大学法学院学生蒋韬将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告上法庭.事缘2001年12月23日被告在成都某报头版刊登广告招录行员,规定招录对象为"男性身高1.68米,女性身高1.55米以上",蒋韬身高只有1.65米,被排除在报名对象之外.  相似文献   

17.
就业歧视认定标准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就业歧视是我国的热点问题。本文主要针对就业歧视问题,从认定方面作一些探讨,如什么是就业歧视,它的构成要件或者认定的标准和原则是什么,以及就业歧视的主要类型等。  相似文献   

18.
有调查显示,近些年,有超七成的求职者曾遭遇过就业歧视。2010届毕业生新一轮求职大战早已拉开帷幕,而新的就业歧视依然不断上演。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的就业歧视问题十分严重,这损害了求职者的平等就业权,破坏了公平竞争环境,不利于劳动力市场的健康运行,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完善我国反就业歧视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20.
国家人事部张学忠部长指出,抓紧制定有关法律、法规,及时修改和废止不合时宜的政策法规.要认真搞好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坚决查处档案管理中弄虚作假等问题.要加强对人才市场活动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违规经营、虚假招聘、乱收费、就业歧视等侵犯个人和单位合法权益、扰乱市场秩序行为,保证人才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