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严贵珍 《江淮法治》2012,(19):42-43
"农村公路建设、养护和管理是改善农村基础条件,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省十一届人大代表,太湖县畜牧兽医局疫控中心副主任童中玉尤为关注农村公路的管理和养护,她欣慰地说:"从2008年开始实施农村公路‘村村通’工程以来,我省农村公路建设发展迅速,‘村村通’  相似文献   

2.
吴星 《江淮法治》2012,(19):42-42
"2006年以来,我省大力实施了‘村村通’水泥路工程,通过几年来的建设,我所在的六安市裕安区农村交通状况就得到了极大改善,成为深受群众喜爱的民生工程、德政工程。"说起这一民生工程,省十一届人大代表、六安市裕安区轻工协会副会长陈静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陈静说:"‘村村通’让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大为改善,但村庄之间的‘断头路’问题依然存在,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也阻断了城乡交通‘一体化’进程。就裕安区来说,其  相似文献   

3.
"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了全力打造三个强省,建设美好安徽的宏伟目标,并就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美好乡村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作为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农村改革的窗口,小岗村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历史机遇。"省十二届人大代表、小岗村村委会主任关友江在谈到对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感受和小岗村发展前景时,自信之情溢于言表。  相似文献   

4.
吴晓锋 《江淮法治》2012,(23):40-41
“作为一名来自农村的人大代表,必须要充分发挥代表作用,让群众看到人大代表的实干精神、表率作用和为民理念,使人心聚集起来,日子红火起来,乡村美丽起来。”这是黄山市五届人大代表、黟县美溪乡庙林村党支部书记王国华时常告诫自己的一句话。正是这份“实干精神”,在履职期间,他身体力行,让他所在的乡村和群众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俞正银  安仁 《江淮法治》2009,(19):46-47
“建设更多更好的‘农家书屋’,满足广大农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对指导农民群众生产生活,保障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近日,省十一届人大代表、枞阳县钱铺镇农民王慧萍深有感触地说。她认为,在建设“农家书屋”工程时,应深挖书屋的“附加值”。  相似文献   

6.
周飞  张丙言 《江淮法治》2013,(15):16-16
生态宜居、兴业富民、文明和谐的美好乡村,是宿州市人民群众的渴求,也成为市人大代表集中关注的焦点问题。在1月召开的市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58名人大代表分别提出5件关于美好乡村建设的议案。市人大常委会对代表议案高度重视,跟踪督办,如今——"好,真好!我们也住上小洋楼了,村里卫生也好了,水也清了,多亏了人大代表为我们建言,太感谢了!"7月5日,家住宿州市埔桥区黄树秦村的秦老汉多次拉着前来督查美好乡村建设议案办理情况的市人大常  相似文献   

7.
"建设农村光荣院,改善老人的生活条件,让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这不仅颠覆了农村传统的‘养儿防老’观念,而且还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在谈及农村光荣院建设时,省十一届人大代表、宿松县北浴乡四吉村党支部书记洪应朝如是说。  相似文献   

8.
"面对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农村青壮年人口大量流入城镇,同时又随着老龄化的加剧,长期以传统家庭养老为主的农村老人面临着‘失地’又‘失儿’的双重危机,农村养老确实比城市更为艰巨。"省十一届人大代表、阜阳市颍东区河东街道办事处訾营  相似文献   

9.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甘溪镇人大代表肩负起全力打好脱贫摘帽决胜战,全面实现"五个强镇""四化建设"的历史重任,瞄准靶心、定向发力,积极主动加入脱贫摘帽的主战场,做脱贫的旗帜,当攻坚的先锋。甘溪镇17000余人民群众中有党员660名,镇村干部137名,仅有人大代表47名,镇人大代表是"关键少数",更有"关键作为"。"我要努力帮助贫困家庭实现一些期待已久的‘小目标’,为甘溪发展创造一些闪耀光芒的‘小美好’。"镇人大代表王仕忠是这样为自己定位的,他积极联系引进社区工厂,为周边群众提供近百个工作岗位,为贫困户送去鸡苗,加入"三治联防"队伍,努力为选区选民创造美好的稳稳幸福。人大代表的努力,就是甘溪的努力, 人大代表的进步,就是甘溪的进步, 人大代表的模样,就是甘溪的模样。  相似文献   

10.
"人大代表是人民群众的‘代言人’,唯有倾心尽力,扎实履职,才能不辱使命。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当看到自己提出的建议给人民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后,有种幸福的感觉。"——合肥市十五届人大代表张家伟"现在合肥市内‘黑头车’频现,安全存在隐患,运营秩序遭扰乱,市民多有怨言,建议政府有关部门要充分整合各方职能,进一步加大‘黑头车’打击力度!"1月6日上午,在合肥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分组审议  相似文献   

11.
《江淮法治》2013,(21):45-45
日前.望江县鸦滩镇组织在该镇的县人大代表和镇人大代表开展美好乡村建设调研活动。代表们先后深入三联村董屋、望马楼村老虎林、鸦滩村方家嘴等美好乡村建设示范点进行实地察看。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代表们对该镇近年来在农村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也指出了在建设过程中所存在的短板,并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了许多有针对性的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王斌 《江淮法治》2013,(13):46-46
"人大代表是人民群众和政府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其作用发挥的如何,直接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人大代表,绝不能‘只挂名,不履职,只开会,不讨论’,要时刻把群众冷暖需求放在心上,练好履职基本功,做好履职有心人。"有着长期基层工作经验的省十二届人大代表、砀山县梨产业中心主任田娟接受采访时开门见山。田娟说:"在人代会期间,要对各项报告和有关事项进行审议,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闭会期间,要参与人  相似文献   

13.
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被纳入民生工程,作为一名基层文化工作者,省十一届人大代表、无为县文化旅游局副局长赵玉莲非常兴奋,她说:"‘早上听鸡叫,白天听鸟叫,晚上听狗叫’,仍是现今许多农民文化生活的真实写照,也从另一侧面反映出当前农村文化生活的  相似文献   

14.
春节前夕,宣城市宣州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希治又一次来到孙埠镇刘村进行走访慰问和指导美好乡村建设工作,2013年以来,王希治已是第三次到刘村蹲点。同样是区人大常委会联系示范点的嵇村党总支书记桂英说:"嵇村的群众几乎没有不认识区人大常委会领导的,老百姓都把你们当成‘娘家人’了。"桂英书记一语道出了百姓的心  相似文献   

15.
马任达 《江淮法治》2013,(23):30-30
“原来的舒城县河棚镇龙骨村绝大部分地处山区,居民生产生活极其不便.现在新建的龙骨新村依山傍水,初具规模,各项基础设施已建设完毕,成为舒城县首批美好乡村建设村之一……”日前,舒城县组织各乡镇书记以及美好办主任组成美好乡村建设观摩团,视察舒城县美好乡村建设进展.当观摩团莅临龙骨新村时,听完解说人员的讲解后,对龙骨新村建设成绩赞不绝口.回顾龙骨新村建设,并非一帆风顺.镇人大及该镇的部分人大代表积极发挥作用,协助解决相关问题,赢得了群众的赞誉.  相似文献   

16.
吴星  曹雨欣 《江淮法治》2013,(11):46-47
"能够当选省人大代表,我深感荣幸,心情非常激动,但随之而来的压力让我感觉丝毫不能放松,必须要尽全力履行好代表职责。"省十二届人大代表、无为县福渡镇福渡社区党总支副书记孔小藤在当选省人大代表以前,在当地就是颇有名气的大学生村官,他勤奋、细致、务实、谦虚的工作作风,不仅让他在建设美好乡村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也让他在代表工作中很快进入了角色。孔小藤说:"在参加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之前,我特地召集部分  相似文献   

17.
初冬的宿州,严霜遍地。2013年11月26日至29日,宿州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在宿州市的58名省十二届人大代表,围绕宿州市项目建设、美好乡村建设、文明城市创建等方面,开展了集中视察活动。  相似文献   

18.
吴星 《江淮法治》2013,(11):14-15
"通过这次培训深感当选人大代表,不是什么荣誉,也不是什么光环,更多的是责任。""听省人大常委会负责同志和有关专家作的高水准专题讲座,与老代表亲密交流、学习请教,机会难得,收获良多。""培训之后,感觉履职思路清晰了很多,履职有了‘准心’"。……人大代表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应当如何履职尽责、怎样当好人民利益的"代言人"?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臧世凯在省人大代表培训班上强调:人大代表作为人  相似文献   

19.
《江淮法治》2009,(3):38-39
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被纳入民生工程,作为一名基层文化工作者,省十一届人大代表、无为县文化旅游局副局长赵玉莲非常兴奋,她说:“‘早上听鸡叫,白天听鸟叫,晚上听狗叫’,仍是现今许多农民文化生活的真实写照,也从另一侧面反映出当前农村文化生活的单调、乏味,所以,我认为这项工程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时丽 《江淮法治》2012,(5):39-40
“担任省人大代表期间。我一直在思考.理清了当好人大代表的思路,决心加强调研、了解民情,‘寻医问药’、‘对症下药’,努力当一位称职的省人大代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