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刑事技术》2006,(1):F0004-F0004
主要特点:①高灵敏度全光谱;光谱响应范围:200-1000nm。②完全实时观察搜索拍照,不存在图像滞后问题;完全实时观察和拍照,实时观察帧频可达30帧/秒,无机械快门,无喀哒声。无须担心机械快门的寿命问题。  相似文献   

2.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于建嵘教授在新浪微博上开设的“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微博引起全国网友、各地公安部门的关注。网友纷纷将乞讨儿童照片上传至微博.希望家中有孩子失踪的父母能借此信息找到自己被拐的孩子。广州市公安局有关方面表示,他们已经关注“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微博。  相似文献   

3.
陈钢 《刑事技术》2007,(1):24-24
物证鉴定工作中经常遇见在柱体表面附着的痕迹,主要是指印,常难于拍照,特别是难于在拍照后对图像进行精确校正,使得技术员面对很多柱面图像要么放弃拍照,要么拍照后不进行展平就直接使用,很大程度影响到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4.
拍照圆柱体相对平面客体上的指印,对光源的配置、防止变形等都有一定的难度。为解决这个问题,十几年前有关部门已研制生产并使用了专门的仪器———圆柱体拍照仪。专用器材具有使用方便,能将所拍照的指印完整、不变形地展现在一个平面上,深受用户的青睐。但是,对于经济欠发达的基层公安机关,遇到圆柱体上的痕迹进行拍照时,只能采用缩小光圈的方法,尤其拍照直径较小的圆柱体上的指印,虽然缩小光圈提高了清晰范围,但指印遗留在较小的弧面上,拍照的指印两侧的纹线压缩变形较大,给检验鉴定造成不必要的困难。经实验,用回转连续照相…  相似文献   

5.
王涛 《刑事技术》2002,(6):39-39
在盗窃变压器和电动机补偿器铜芯的案件中,犯罪分子作案时往往容易在硅钢片上遗留油质减层手印。这类手印纹线反差微弱,直接拍照效果很不理想,并且因为硅钢片上油质较厚,在运输过程中以及保存期间,油质容易流动而损坏手印纹线,给勘查提取工作带来很大的麻烦。在实际工作中,笔者采用“背面烘烤拍照法”和“502”与粉末配合显现拍照法在现场拍照提取,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且拍摄效果很好,现将这两种拍照方法介绍如下:1背面烘烤拍照法将留有纹线的一面朝上,在硅钢片背面与纹线对应部位用火烘烤。烘烤时可以用打火机(最好是防风…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变造图像的压缩率变化规律。方法选择不同数码相机不同分辨率进行拍照,将拍照所得图像经过PHOTOSHOP7.0.1软件分别进行色阶、自动色阶、曲线、锐化、USM锐化、锐化边缘、进一步锐化处理。利用ACDSee6.0查看并记录原图像和处理后的图像的文件大小和压缩率。结果探索经过处理的数字图像压缩率的变化规律,根据其变化规律来鉴定数字图像的原始性。  相似文献   

7.
一、基本案情 2007年4月30日14时许,刘某与王某、董某、吴某、张某五人喝酒后在镇原县平泉镇东岭村核桃树林沟玩耍时,董某看见被告人张A与其同学张B、王C(女)、张Df女)正在拍照,便提议借酒滋事,围追殴打张A等人,其他人表示同意。后王某向张A等四人边喊话边追去,张A等四人遂向街道逃跑.王某等五人在后面追逐。追逐中,吴某捡起砖块甩打张A。但未击中。追至平泉镇牲畜交易市场门口.王某追上张A并上前搂住脖子叫其玩耍,张A推开王某的手,  相似文献   

8.
胡健 《刑事技术》2008,(3):12-12
在现场勘查中,作案人常在玻璃杯上留下汗液、灰尘指纹,对玻璃上汗液、灰尘指纹的拍照,技术人员往往采用配光照相或透射光直接照相等。用这些方法拍照指纹,有时效果不错,但较多时候由于无法消除玻璃的光斑,致使拍照出的效果不够理想(见图1)。经过试验笔者找到了一种方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9.
付强 《刑事技术》2008,(4):20-20
以往对油脂印提取一般都是利用真空金属镀膜拍照、紫外及荧光拍照、烘干后烟熏等方法。但因仪器设备、技术条件等问题,基层工作根本无法实现。为此本人查阅资料、做过大量实验:如对其进行染色处理,但因有油不着色。又用数码相机直接拍照。也因反差弱,矽钢片又反光,很难拍下指印。最终在日常工作实践中找到了一种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10.
在刑事技术工作中,现场勘查到的实物表面留有的花纹图像、手印图像、工具痕迹图像、鞋底花纹图、现场留有的花纹图像鞋印痕迹、袜印痕迹等等。记录上述这些图像通常方法是用照相机对图像花纹进行拍照,现在也常用数码照相机进行拍照记录,方法较烦琐,用起来比较麻烦,拍照、冲卷、洗印等,数码相机用起来虽然方便,但基层单位因经济条件的限制无法普及。  相似文献   

11.
1案例2000年3月1日,长沙市一居民小区发生一起盗窃案,犯罪分子翻动过程中,在一本彩色画报封面上留下一枚汗液指纹,经用黑色磁性粉显现,反差较小,且背景干扰严重。后找来一本同种类画报,按相同拍照条件各拍照一张(图1、2见彩插18页),再采用Photoshop软件进行处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图3见彩插18页)。2原理根据色度学有关原理,当原色与它的补色按一定比例相加时,变成灰色。当遇有杂乱背景上的指纹时,将该指纹与杂乱背景一并拍照下来,再找一个不含指纹而有同样杂乱背景的客体拍照一张,进行反相处理,然后两者…  相似文献   

12.
注水法提取皱缩尸体指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尸体人像多以平躺的方式进行垂直拍照,鉴于我市前不久出现的碎尸案,笔者才悟出这类人像照相应将其头部竖立进行垂直拍照。原因是:当人的头部所处不同角度时,脸部有关部位,尤其是脸颊及下颌部肌肉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位移,以至造成其所拍出的脸部照片与正常生活照所反映的睑部照片有一定的差异(一般的生活正面照片所反映的人体头部以自然竖立拍照为主),  相似文献   

13.
刘勋 《公民与法治》2014,(16):33-33
允许记者对其他人员进行拍摄取证,却不允许对自己拍照,称自己有“肖像权”。近日,黑龙江省鹤岗市一位副市长的霸道作风令记者十分不解(7月20日《广州日报》)。当记者表示,核查矿难过程是正常采访,需要拍照留证时,这位副市长依然态度蛮横地说:“我有自己的肖像权,我怎么没有资格要求你删照片,你有什么资格随便拍我?”这位副市长拒绝拍照的辩词虽然只有寥寥数语,却传递着丰富的信息。  相似文献   

14.
《刑警与科技》2008,(18):104-105
NDC 360A百万像素网络拍照摄像一体机是北京同业兴创控制技术有限公司NDC系列中一款结构紧凑、集成度高的专为机动车辆超速违法抓拍而设计的工业级百万像素网络拍照摄像一体机,在道路监控领域使用时,能够提供强有力的车辆超速违法行驶证据。  相似文献   

15.
梁玉琼 《检察风云》2010,(20):42-44
在印度,贪污是大面积的,甚至是系统性的,连低层的公务员都有可能借职务之便揩油水。记得我去中央邦的一个博物馆,里面明令禁止拍照,参观的游客并不多,博物馆的管理员竟然暗示:如果我给他十个卢比就可以拍照。不知道这跟印度公务员编制庞大、收入不高有没有关系。  相似文献   

16.
在提取现场灰尘痕迹时可直接拍照,未曾见过有关其他提取方法的报道,而现场灰尘痕迹有的直接拍摄反差微弱无法检验,有的受所处位置、角度等条件的限制,无法直接拍照。在实践中,笔者摸索出一种较为简便有效的方法。既可以加强灰尘痕迹的反差,消除灰尘痕迹背景表面的图案干扰,又能直接提取拍摄,使现场灰尘痕迹的提取利用率有了极大的提高,介绍如下。1适用范围1.1平面上的灰尘加减层手印、足迹应以平滑坚实的平面上的灰尘加减层手印、足迹为主。而且平面承受客体上的灰尘均匀细薄。比如平面上的灰尘减层指印,平面承受客体被细薄灰…  相似文献   

17.
中国北方汉族男性鼻尖位置的推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获得太地区汉族男性鼻外形的一些基础数据,本文就鼻尖位置与颅骨的相互关系,应用多元逐步回归的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本研究所用材料为大连及烟台地区汉族男性(20~25岁),头面部五官端正,即无任何残疾或畸型的头面部测位X线片,共30例。参照文献方法,令被检者呈上姿,头部用耳服平面(法兰克福平面)定位仪固定,拍照侧位X残片。采用国产X—G200型X线机,X线管球的焦点至暗片盒距离为150cm,头部正中矢状面至胶片的距离为10cm,管电压力80kv.管电流为100rnA,自动曝光时间为2.5s,放大倍率为外0.07根据测量项目,设定基准点(…  相似文献   

18.
冯建格 《中国公证》2009,(10):56-56
公证机构可对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及行为过程和某种事实进行保全.为当事人保留证据。财产清点公证就是其中一种.办理财产清点公证。公证人员要随当事人和有关人员共同到现场核实被清点物的数量、种类、特征、价值等,对物品进行分类登记、造册,以封存、拍照、摄像等方式对财产现状及其存放环境等事实进行提取、描述、固定。  相似文献   

19.
德国刑事诉讼法证据禁止制度分为证据提出的禁止和证据使用的禁止,在其中又有更加详细的2级分类。其中独立性的证据使用禁止,由于侵害了公民的宪法权利而导致实践中争议频出。实践中,通过目记,录音磁带.秘密拍照,录像以及私人侦探所获得的证明材料以及“二手证据”是否在诉讼程序中能够合法地使用,我们要着重关注。  相似文献   

20.
没有长枪短炮的摄像机、没有左拥右簇的随行者,自己排队埋单、自己端盘找座、就餐坚持“光盘”……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家包子铺用餐的消息,因偶遇者拍照上网不胫而走,引来如潮跟帖和好评点赞.“和气,没架子”,顾客的描述凸显国家领导人亲民形象;“俭朴,不浪费”,舆论的评价折射中央领导同志清新作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