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加班费的工资报酬体现在《劳动法》的法条里。《劳动法》第44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报酬:(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相似文献   

2.
问:用人单位如果发生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或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或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或解除劳动合同后未依照《劳动法》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劳动者应当怎么办?答:如果发生上述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劳动者有...  相似文献   

3.
来 信“五·一”的前两天 ,公司接到一份订单 ,因此几名员工在“五·一”期间一天也没休息 ,连续加班。这份订单完成后 ,公司给我们补休7天。当我们要求发加班工资时 ,领导说已经安排补休了 ,就不发了 ,并声称这是《劳动法》规定的 ,请问 ,公司的这种做法是否符合《劳动法》的规定 ?读者  侯某复 信你们公司以补休为由不发节假日加班工资的做法是不符合规定的。按《劳动法》第 44条规定 ,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不能安排补休的 ,支付不低于工资的2 0 0 %的工资报酬 ;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 ,支付不低于工资的 3 0 0 %的工资报酬。国…  相似文献   

4.
喻靖文 《法制与社会》2012,(33):164-165
针对我国目前顶岗实习大学生劳动者权益难以获得劳动法律保护的实际情况,本文从我国《宪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规定以及相关法理视角分析,认为顶岗实习的大学生"学生"身份并不排斥"劳动者"身份,大学生顶岗实习关系具有劳动关系属性,将"顶岗实习"简单地视同"勤供俭学"而否认顶岗实习关系的劳动关系性质是错误的,顶岗实习大学生劳动者权益应当受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5.
陈媛  王倩兮 《当代法学》2011,(6):113-117
试用期规则是劳动合同约定条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用人单位经常滥用试用期的规定,例如延长试用期的期限、约定不止一个试用期、压低试用期劳动者工资、在试用期结束后解除劳动合同等等做法,严重的侵害了劳动者的劳动权和依法取得劳动报酬权以及其他合法权益,这是严重违反劳动法律法规和违背劳动法公平法益的。《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对试用期有严格的界定,其目的就是为了避免用人单位利用见习期、学徒期等其他方式代替试用期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6.
法律解读     
“五一”加班多付酬4月30日,在江苏南京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工作的祝明谦表示,今年的“五一”劳动节七天长假自己恐怕得在加班中度过。“五一”前夕,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提醒劳动者,“五一”长假期间如果用人单位安排员工加班,应征得工会和员工的同意,如果用人单位拒不支付或未依法足额支付劳动者加班工资的,员工可向劳动保障部门申请仲裁;或者拨打劳动保障热线12333举报;或直接到各区县劳动监察机构举报。根据《劳动法》第44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一)安排劳动者延…  相似文献   

7.
一、工资的定义: 根据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53条规定,我国《劳动法》中的工资是指用人单位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相似文献   

8.
以《妇女权益保障法》(以下简称《妇权法》)为主体,包括《婚姻法》、《继承法》、《劳动法》和《母婴保障法》等法律、法规在内的一整套保障妇女权益合法权益的法律体系,在诸多权益的保护上为妇女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但是,由于法律条款的原则化,特别是部门与部门之间如何加强衔接,如何协调到位似乎没有具体规定,以致执行时"各就各位",体现不了合力的保护。为此,本文从妇女权益保障中存在的不足出发,就强化妇女权益保护的机制和措施做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专用性投资、劳动者保护与劳动合同解除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劳动法要实现专用性投资和劳动者的双重保护,而不能仅仅强调劳动者保护绝对主义。目前主流观点将《劳动法》第31条理解为赋予劳动者单方解除权的观点是有缺陷的,其没有认真对待专用性投资保护以及劳动合同自身要求的对合同期限的合理规定。涉及专用性投资的劳动合同的当事人解除劳动合同,必须向对方支付合理的补偿,否则法律可以对其进行适当的限制。同时,法律法规也应当确立补偿费的标准。  相似文献   

10.
劳动法意义上的工资,即用人单位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经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一般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第一款规定了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及时足额发放劳动报酬,实际包含三层意思:1.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  相似文献   

11.
为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劳动关系稳定、和谐发展,我国已经制定颁行了以《劳动法》为基本法的一大批劳动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无不体现着保护劳动者权益的精神。  相似文献   

12.
劳动合同法实施以来,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被认为是最大的突破之一,也是引起社会争议较多的条款之一。虽然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是表面上是对原有劳动法相关内容的规范和落实,但在深层次上体现了近一段时期我国劳动法立法宗旨的变化,是近年来对劳动者权益"平等保护"和"倾斜保护"两种理念博弈的结果,以及新时期我国促进和谐劳动关系,稳定劳动者就业的治国理念的体现。本文从对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引发的社会争论入手,引出对现阶段我国劳动法立法理念的思考,并结合依法治国理论提出了相应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许勇 《中国律师》2006,(3):85-85
如果单从法律的角度出发,农民工应当与城市职工平等地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既然《劳动法》对适用的主体已规定的如此明确,既然《劳动法》并没有以身份区别劳动者,为何我们在适用《劳动法》时对来自农村的劳动者仍然区别对待?显然问题不在《劳动法》本身。《劳动法》是依据《宪法》制定的,具体体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宪法》中应享有的劳动方面的权利。《宪法》的规定中我们找不到以身份或地域划分劳动者的规定。我们在《宪法》中是以公民的概念规定相关的权益。《宪法》对公民劳动权利的规定,从1982年修订的《宪法》到2004年的《宪法》规定都是相同的。但是,  相似文献   

14.
1995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从条文而言.其维护劳动者权益的宗旨和规定赢得了众多掌声.当时许多评论认为,其保护力度在国际上都属前列。但十余年来,其执法力度受到了普遍质疑,一些研究表明.在沿海地区.约70%的企业行为与《劳动法》的规定相抵触。  相似文献   

15.
我国劳动法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然而在实际执行中,人多岗位少的现状决定了实质上的劳资双方的不平等,导致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无法真正得到实现。近年来损害低阶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案例时有发生,劳动法在当前这种人多岗位少的现状下究竟怎样才能切实维护低阶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本文将结合有关案例探析我国劳动法对低阶劳动者的保护现状思考和探析。  相似文献   

16.
《司法业务文选》2013,(8):46-48
1.2013年1月16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2.法释〔2013〕3号3.自2013年1月23日起施行为依法惩治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有关规定,现就办理此类刑事案件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第一条劳动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法律的规定应得的劳动报酬,包括工资、奖金、  相似文献   

17.
徐雷 《法制与社会》2014,(8):104-105
在电子支付中,金融消费者往往处于弱势地位,由于自身法律知识的缺失、信息不对称以及相关的权益保护法律制度的不完善,经常导致其合法权益遭到不法侵害。因此,关于如何在电子支付中切实有效地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成为全球性研究课题。本文对电子支付、金融消费者以及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在行政法层面保护制度的概念进行界定,并指出了电子支付中的金融消费者权益行政法保护制度的基本原则,针对当前我国在电子支付中的金融消费者权益行政法保护制度存在的缺陷提出相关的完善措施的。  相似文献   

18.
第五管辖权是作为调整国际航空运输某些规则的1999年《蒙特利尔公约》对华沙公约体系进行现代化和一体化过程中的创新因素之一,其功能在于能够更加全面、公平地维护航空旅客运输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以体现该公约制定的宗旨和原则。借鉴第五管辖权的创新性规定及对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特有属性,我国在未来修订《民用航空法》时亦应适时加入相应条款。  相似文献   

19.
一、我国工资权利分配现状 中国大陆《劳动法》中的“工资”是指用人单位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规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一般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工资问题是劳动法律关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我国工资权利分配现状如下:  相似文献   

20.
问:关于“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劳动法》中是怎样规定的?答:用人单位的“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动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用人单位可以“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但“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