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相互掣肘为哪般?──法院执行工作现象思考本刊记者戴建志同是司法机关,法院执行案件互不配合,甚至设置障碍,影响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实现,究竟为了哪般?笔者在几个省执行庭了解执行难症因时,所到之处反映最多的莫过于此。有的法院话讲得很难听:“不求执行地法院配合...  相似文献   

2.
惊鸿 《政府法制》2010,(3):19-21
江平:新条例要弥补物权法的遗漏 中国政法大学原校长、物权法专家起草组负责人 到底谁是拆迁的主体?物权法第42条对此的规定并不清晰,征收的主体与拆迁补偿主体是否是同一主体?地方政府认为其是征收的主体,而非拆迁补偿的主体。对此,我们法学界持不同意见,认为征收的主体就应该是拆迁补偿的主体。  相似文献   

3.
一处农村房产,被名人、普通人转卖。为了拿到百万元拆迁补偿款,几任主人先后对簿公堂,盘根错节的案情让人难断孰是孰非。谁是这套拆迁房的主人?谁有权利拿到这笔巨额拆迁款?  相似文献   

4.
律师答疑     
《法律与生活》2010,(19):47-47
赵律师:您好!我父母生前与我弟弟共同居住,当时父亲承租着房管局的四间公房。我父亲于2005年去世,母亲于2007年去世。父亲承租的房屋在2004年被拆,拆迁款由弟弟独占。我想问一下,拆迁时,我母亲还健在,承租权是否应直接转为她?母亲去世后,我有没有权利继承拆迁款?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真正在规模的城市扩张和旧城改造,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开始表现出强烈的城市化渴求:一个个新城的出现,一个个的开发区遍地开花等等,这些都为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拆迁让我们的城市规划更合理,拆迁让我们的城市环境更美丽,拆迁让我们住的房子品质更好、配套更完善、生活更舒适。然而,拆迁——这一发展城市的必要手段,以改善居民居住条件为初衷的造福于民的工程——何以演化成为被拆迁人之痛?政府之忧?  相似文献   

6.
林之松 《检察风云》2012,(10):54-55
一对耄耋老人,半路走到一起,经历半个世纪风雨,成就金婚,却为了唣拆迁款,两年打了三场官司,最终起诉要求将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的拆迁款予以分割。那么,夫妻关系存续期间,能否要求分割共同财产?这起《婚姻法》司法解释(三)出台后的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案又该如何判?半路夫妻金婚情不敌巨额拆迁款,  相似文献   

7.
《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14条规定:“拆迁入与被拆迁人对补偿形式和补偿金额、安置用房面积和安置地点、搬迁过渡方式和过渡期限,经协商达不成协议的,由批准拆迁的房屋拆迁主管部门和同级人民政府裁决。当事人对裁决不服的,可以在接到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对裁决不服提起的诉讼,人民法院是按民事案件还是行政案件受理?有观点认为,拆迁当事人对补偿安置达不成协议,房屋拆迁主管部门作出的裁决,是对平等拆迁当事人之间的民事权益争议而居间做出的行政仲裁,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  相似文献   

8.
张良  王荣文 《中国公证》2009,(12):62-62
近几年,城市房屋拆迁过程中出现的安置问题,是政府“保增长、保民生、保全运、保稳定”工作的难点问题,拆迁涉及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处理不好极易引发群体性上访事件,对社会稳定造成极大影响。如何既保护当事人利益,又能确保拆迁安置公开、公平、公正地顺利进行?记者认为,在今后加快城市综合体开发建设中,让公证服务参与其中,  相似文献   

9.
在房屋拆迁过程中房屋拆迁管理部门确定的对被拆迁人暂停停电、停水期限过后,作为拆迁人的房屋开发人没有申请延长暂停期限的权利,并由此由于其停电、停水行给原告造成的损失,应否作为民事案件予以赔偿?本文以原告时某某、王某诉被告某市泰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某市房屋拆迁管理处财产损害赔偿纠纷案为例解答了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0.
VOlCE声音     
《法人》2014,(2):11-11
“有腐收,就有宫商勾结。房价高企,政府应该负有主要责任。但是,如果开发商没有背景,没有行贿,哪有那么多腐败官员?房价哪能长期居高不下?房地产开发商的利润,哪能用万亿计?”  相似文献   

11.
在素有"天下第一难事"之称的拆迁工作中,暗箱操作、暴力强拆、补偿过低等问题时有发生,饱受各方诟病。近年来,重庆、山东德州、湖南江华等一些地方开始探索"阳光拆迁",人们关心:"阳光拆迁"如何让各环节信息披露由"暗箱"变为"阳光"?利益补偿,如何换位思考、及时到位?城镇化进程,如何让征地赢得民心?  相似文献   

12.
《法庭内外》2011,(8):59-59
法官:在与丈夫结婚前,我有一套三室两厅的住房,并以我的名义办理了产权登记。去年6月,因国家建设用地需要,该住房被拆迁,我因而获得46万元拆迁安置费。现我与丈夫由于感情破裂而准备离婚,丈夫以我获得拆迁安置费的时间为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当属夫妻共同财产为由,要求对半分割。请问:丈夫的理由成立吗?  相似文献   

13.
复旦大学博士生孟建伟网络日记记录了暴力拆迁案处置全过程和清华大学博士生王进文给山东老家市长有关拆迁问题的公开信,相继在网上引起热议。博士生维权是个案,但在相近时间内两个名校博士生同样因为强拆而借助网络诉诸公众,不南得不让网民深思——是什么迫使王进文、孟建伟分别选择了以清华、复旦博上生的身份抗争暴力拆迁?  相似文献   

14.
郎咸平 《法人》2010,(3):40-40
我从来不预言的,但是我不得不提醒大家,2010年的经济是不容乐观的。首先消费这一驾马车,我也不用说大家心里都很清楚,老百姓哪敢消费!用什么去消费?这一驾已经跑不动了。出口,讲出口就不得不讲奥巴马,这个家伙来中国带来了三个“礼物”:贸易大战、汇率大战和成本大战,这三个大战之后我们的出口马车还能跑多远?这个问题给大家思考。现在还有一驾马车拉着中国经济向前走,那就基础建设。告诉你,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能靠持续投资基础建设而成为经济强国的。  相似文献   

15.
帖梅 《法制与社会》2011,(20):161-162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城市房屋拆迁中产生出诸多拆迁矛盾。如何更有效、合理地解决这些拆迁矛盾,是修改现行《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还是制定新的法律来规范拆迁行为?笔者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只有建立真正有效的公众参与制度,让公众从规划阶段、征收阶段再到具体实施拆迁阶段全程参与,建立平等的对话机制,使各自利益达到平衡化,有效化解拆迁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6.
地方政府把本地发展成就、政策举措、成长机理等故事讲得动听、感人的诀窍在哪?人民论坛"特别策划"组精心选择以下典型案例,并约请专家进行深入点评,指出这些"故事"上下支持、外界认同、群众满意的关键因素所在。  相似文献   

17.
北京朝阳区北苑家园5号院的拆迁,拆掉的不仅是房子,还有著名书画大师娄师白遗孀与继子的母子情分。房产归谁?娄师白珍贵的书画作品去哪儿了?所有问题都在等待法律的判决。  相似文献   

18.
高哲 《法律与生活》2010,(15):17-17
北京的大规模拆迁,开始于2000年之后。在此之前,拆迁的范围还比较小,以昌平为例,大约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拆迁,主要是为了建设天通苑和回龙观两大居住区。  相似文献   

19.
这些年,我到处宣扬民主,有些朋友觉得很不可理解,有些朋友认为我是在说空话、喊高调,甚至认为这样做不着调。他们会说:你为什么不关心民生?你为什么不去帮农民争取土地?你为什么不去反对拆迁、反对征税、反对贪污腐败?你为什么空谈民主?中国没有几个人在谈民主,大家都在做实事,那才是真正的民主……  相似文献   

20.
我朋友的父亲高某于201年去世,他的奶奶于今年4月去世。现在高某父亲所在的村子进行旧村改造拆迁.分得了一笔拆迁款。我朋友的叔叔及始姑提出要分得高某补偿款中的一部分。我朋友则认为他的奶奶已经去世,他作为高某唯一的儿子应当继承高某所有的财产。请问,我朋友的叔叔、姑姑能否分得高某的拆迁补偿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