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鹰远 《法治与社会》2013,(10):14-14
"您认为条例实施后,广州市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状况是否有所改善?""对破坏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现象,现有规定能否有效解决问题?"《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施行已逾14年,为了掌握法规的实施效果,广东省广州市人大常委会近日对条例进行立法后评估民意调查。(7月19日《法制日报》)立法后评估又称立法效果评估,就是法律法规实施后对其进行立法质量评估,官方有种通俗的说法叫立法回头看。在我国,它于本世纪初试行  相似文献   

2.
新事评点     
《江淮法治》2012,(23):5-5
广东广州市:首试网络听证立法从11月28日起,广州市民可以就他们关心的医保问题在网上"拍砖"——广州市人大常委会举行的《广州市社会医疗保险条例(草案)》首次网上立法听证,18名从社会公开征集中产生的听证陈述人,将围绕《条例》中的一些热点问题与网友展开互动,市民可上网  相似文献   

3.
立法前评估是一项提高立法质量的有效措施。当前广州市学生托管行业处于无人监管、无序竞争、学生无安全保障的状况,市民要求立法的呼声颇高。立法前评估能够分析法律的供求关系,预测立法的成本效益及可能产生的影响,为立法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吴斌  李庆国 《江淮法治》2010,(15):49-51
在地方立法实践中,立法后评估有诸多不同的称谓,如:“立法评估”、“立法评价”、“立法测评”、“跟踪问效”、“立法质量评估”、“立法效果评估”、“二次立法”、“立法回头看”等等,但实质却很明了,从人大角度讲,就是通过选择对现行地方性法规的质量和实施效果进行考察、分析、评价、估量,对地方性法规的基本价值作出判断,为地方性法规的立、改、  相似文献   

5.
立法后评估:法律体系形成后的一项重要工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我国立法迎来从数量型发展向质量型发展的转折,立法后评估成为提高立法质量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本文以对重庆市地方性法规的评估研究报告为依据,阐述立法后评估的特点、主体、对象、内容、标准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并就克服当前立法后评估遇到的制度困境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立法     
《江淮法治》2008,(23):6-7
浙江省:请专家论证明年立法计划项目;内蒙古包头市:首次开展立法评估工作;广东深圳市:率先出台和谐劳动关系法规  相似文献   

7.
立法后评估理论与实践初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年来有关地方立法机关不断探索提高立法质量的方法和途径,自2000年以来,对法规的实施情况进行了立法后评估.立法后评估,是指法律施行一段时间后,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调查研究,对法律的实施绩效进行分析评价,对法律中所设计的制度进行评判,并针对法律自身的缺陷及时加以矫正和修缮.由于立法后评估在我国的实践时间尚不长,相关的统一规范也未形成,因此有必要对立法后评估的评估主体、评估内容、评估方法、评估原则和评估实效等关键问题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8.
广州市相关网站日前发布公告称,广州市人大常委会5月6日至7月15日期间,向社会公开征集2014年立法计划建议项目。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向广州市人大常委会提出2014年度广州市立法计划的建议项目,如能同时提出法规草案文本则更好。广州向社会公开征集立法计划的建议项目,注意吸纳民意的做法,在当下有着十  相似文献   

9.
青海省人大常委会与青海民族大学、青海师范大学合作设立地方立法研究评估与咨询服务基地两年来,受委托起草地方性法规案3件、规范性文件1件,对4件地方性法规进行了立法后评估,参与50余部法律法规草案的论证和修改工作。为了总结基地运行以来的工作经验,保障基地科学规范运行,青海省人大常委会制定出台了《青海省地方立法研究评估与咨询服务基地工作规范》,从不同方面对立法基地规范运行作出规定。  相似文献   

10.
现在,从国家到地方,建章立制包括立法,都越来越注重发扬民主。5月7日,广州市府网站贴出相关公告称,广州市人大常委会5月6日至7月15日期间。向社会公开征集2014年立法计划建议项目。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向广州市人大常委会提出2014年度广州市立法计划的建议项目,如能同时提出法规草案文本则更好。(5月8日《南方都市报》)广州市向社会公开征集立法计划的建议项目,注意吸纳民意的做法,在当下有着十分积极的  相似文献   

11.
前不久,《上海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草案)》在媒体公布,并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特别邀请青少年可以通过写信、打电话及参加座谈会等方式,对这部与自身密切相关的法规提出看法和修改建议。按照以往的惯例,为立法“出谋划策”的主角历来都是成年市民,而此次人大立法首度让未成年人参与进来,  相似文献   

12.
立法后评估的“利益相关者”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立法后评估是指法律实施一段时间以后,有关政府部门、组织或人员对其实施效果等进行评估,根据法律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立法上的原因,从而进一步完善立法。立法后评估的“利益相关者”模式是指受法律直接影响的组织或个人参与的法律实施效果的评估模式。该模式的采纳能够让立法者对立法实施状况获得真实、全面、客观的评估意见,从而获得相对科学与客观的评估结论,  相似文献   

13.
立法     
《江淮法治》2008,(15):6-7
广东深圳市:拟实行立法辩论机制;云南省:率先出台法规保护无线电电磁环境;上海市:向代表征求立法规划项目建议.  相似文献   

14.
对地方性法规进行立法后评估,是地方人大为改进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作出的一种新探索,采取的一种新形式。据统计,7年来,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先后对20多部地方性法规进行了立法后评估。据介绍,2004年,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建立了法规跟踪评估制度。  相似文献   

15.
受青海省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和常委会各工委邀请参与22部法规110多人次的座谈论证,提出意见建议1000多条,受委托开展3部法规评估工作;受各市州、自治县邀请参与21部法规90多人次的座谈论证,提出意见建议900多条,参与6部法规调研及起草……近日,青海省人大常委会立法智库专家座谈会召开,这是会上介绍的两年来立法智库工作情况。  相似文献   

16.
郭建 《政府法制》2008,(9):12-13
2008年2月,《广州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条例》(草案)在网上公开征求意见和点评引发全国网民热议。据悉,在门户网站上进行地方性法规立法的公开民调,在广州立法史上尚属首次,在全国也不多见。而促成广州市人大常委会痛下决心“开门立法”的直接动因是今年年初在全因上下掀起波澜、让国人心情复杂的“天门城管打人事件”。  相似文献   

17.
去年12月1日,我国首部由未成年人代表全程参与起草的地方性法规——《广东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条例》正式通过。立法过程中,广州市11名未成年学生代表不仅自始至终全程参与,而且提出的8项建议被立法机关吸纳,整理归纳成为法规条文。  相似文献   

18.
新事评点     
《江淮法治》2009,(5):4-5
湖南省:今年起将网上公布法规草案;云南昆明市:舆论监督有法“撑腰”;广东广州市:立法尊重网络民意;辽宁省:公民旁听可提书面意见;河南省:法官未及时回复代表意见遭处分;  相似文献   

19.
论我国立法的公众参与制度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论我国立法的公众参与制度陈斯喜一、建立立法的公众参与制度的意义立法的公众参与制度就是法律、法规、规章的制定过程中,允许立法机关以外的人员参与发表意见的制度。立法的公众参与制度是国家机关的民主选举制度的补充,是民主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的重要方面。建立立法的...  相似文献   

20.
立法评估制度又称立法效果评估,指立法主体根据一定的标准、方法和程序对已经颁布的行政立法的实施效果、总体质量和基本价值进行分析和评价的制度,其目的是为法规、规章的修改完善提供依据,不断改进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