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校园暴力:一个概念的界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尽管校园暴力现象是社会公众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但校园暴力这一概念理论界尚未形成统一共识.目前对校园暴力界定的各种观点,大体可分为以"校园"为中心的界定模式和以"师生"为中心的界定模式两种.校园暴力宜界定为发生在中小学幼儿园及其合理辐射地域,学生、教师或校外侵入人员故意侵害师生人身以及学校和师生财产,破坏学校教学管理秩序的行为.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校园暴力问题近来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如何建立完善的青少年校园暴力预防系统以防治校园暴力问题,已经成为国内外学者探讨的重点。鉴于青少年心理状态的特殊性,结合心理学研究成果对此进行探讨,以期能起到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校园暴力与学校社会工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校园暴力的发生原因可从学生个人特质、家庭背景和学校有关教育缺失等几个因素去寻找。而在诸多应对校园暴力问题的思路中,学校社会工作有着不可替代的专业优势。因此,学校社会工作应该积极介入学生、家庭和学校,以缓解校园暴力。  相似文献   

4.
校园暴力产生原因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校园暴力的特殊性所决定,学校对校园暴力的产生负有首要责任。教育模式的明显功利性、教师权威的传统性以及教师队伍建设中的漏洞均是校园暴力得以产生的重要原因。而家庭和社会对校因暴力亦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无论是家庭教育的失败、家庭结构的缺陷,还是暴力文化的泛滥、大众传媒的影响等,都是校园暴力的重要致因。此外,主体自身生理、心理素质,对于决定其能否抵御外界各种不良影响,从而实施暴行具有根本意义。因此,防治校园暴力,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协同努力。  相似文献   

5.
校园暴力产生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校园暴力的特殊性所决定 ,学校对校园暴力的产生负有首要责任 ,教育模式的明显功利性、教师权威的负面作用 ,以及教师队伍建设中的漏洞 ,均是校园暴力得以产生的重要原因。而家庭和社会对校园暴力亦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无论是家庭教育的失败、家庭结构的缺陷 ,还是暴力文化的泛滥、大众传媒的影响等 ,都是校园暴力的重要致因。此外 ,主体自身生理、心理素质 ,对于决定其能否抵御外界各种不良影响 ,是否实施暴行具有根本意义。因此 ,防治校园暴力 ,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协同努力。  相似文献   

6.
农村校园色情暴力带来了极其严重的社会危害,呈现出时间长、人数多等特点.当务之急是从教师、学生、家长、社会四方面的原因入手,遏制这种丧尽天良、枉为人师的恶性案件发生.  相似文献   

7.
所谓校园暴力,也称校内暴力,日本法学家将其解释为三个方面:一是对教师的暴力事件(殴打教师);二是以集团或集团的威力为背景而发生的学生之间的暴力事件(如学生之间互相打群架,欺侮弱小学生等);三是毁坏学校设备等事件。 校园暴力是一个国际性的社会问题,在七、八十年代,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校园暴力问题就十分突出。在美国,仅1980年的统计,约有7万名教师受到学生暴力的伤害,学校造成的损失达6亿美元。进入  相似文献   

8.
2015-2017年互联网报道的284起校园暴力案件的统计分析显示,当前校园暴力涉案主体以中学生为主,女生参与率高于男生;暴力发生起因以言语不合与小过节小纠纷为多;校园暴力现场多在封闭的学校内部并拍摄上传网络,校园暴力与网络暴力交织;有近一半的暴力事件报了警,包括当事人报警、目击者报警和学校报警,最终处理以警方调查和学校主导处理居多。治理校园暴力的根本在学校,建议设立校警制度、心理咨询师和教育社工驻校制度,以及考虑降低青少年行政拘留和刑事责任年龄。  相似文献   

9.
10.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转型的不断深化,各种深层次社会矛盾导致的暴力事件频现校园,严重威胁着在校师生的安全,影响着和谐校园的建设和发展。校园暴力从暴力主体的角度可分为自我暴力、学生之间的暴力、师生之间的暴力和他人对师生的暴力四种类型。根据校园暴力主体的类型可概括出三种主体特征,即学生暴力主体特征、教师暴力主体特征以及他人暴力主体特征。  相似文献   

11.
九寨沟县城校园暴力主要体现为学生之间打架时管制刀具的滥用,群体性、低龄化特征明显。教学资源紧张只是诱因,校园受社会打架斗殴氛围影响较大。当地管制刀具屡禁不止与民族性藏刀问题无关,却与地广人稀环境有联系,校园也受其影响。在地广人稀地区“一乡一所”,存在警力负荷不均与警力不足的问题,警力进校园遇到难题。学校加强学生纠纷处理能力培养,公安机关做实事前预防。让公权力主导社会安全的理念深入人心是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关于学生“减负”的争论一直不断,尤其是今年1月“金华事件”以来,出现了一个新的争论高峰。为此,江泽民总书记曾专门做出有关批示。那么,我们究竟应不应该“减负”?应该减哪些“负”?怎样才能做到彻底“减负”?“减负”之后所留下的时间空闲和“功能”(“负”所具有的积极功能)空间又需要那些新的活动来替代?我们经常所讲的素质教育怎样才能在中学生中加以落实?有关专家、学者已经对此发表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和看法,现在我们还是来看看中学生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吧!  相似文献   

13.
随着网络媒体对校园暴力事件的频繁曝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并热议这类校园安全问题,校园暴力不仅危害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更威胁着校园的安全与稳定。引发校园暴力的原因既有学生个人因素、学校因素也有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公安机关是处置校园暴力的重要机关,但它通常的干预手段就是调节、行政及刑事处罚,而且在治理中也存在着思想僵化、处理不及时、警力不足等问题,因此需要建立程序化的处理方案、有效的联动和处理机制,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来提高公安机关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4.
税收制度是政府宏观调控体系和经济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调控的有力工具。经过多次调整 ,现行税制已基本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但随着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 ,税收制度也暴露出一些弊端。为适应WTO规则要求和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 ,要适时进行调整。总的来说 ,调整的税制结构要有增有减。  相似文献   

15.
劳动价值论——经济学界一个永恒的话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中央提出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认识的目的进行了再思考,认为这一探讨旨在解决基本制度变迁中出现的重大问题;文章还就此次讨论的特点与热点、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及应进一步探讨的劳资关系问题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校园暴力的频频发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社会控制理论认为个人与社会的联系薄弱,个人就会无约束地随意进行犯罪行为,校园暴力就是个人与社会联系薄弱的结果。因此,要预防校园暴力的发生,必须加强家庭、学校等方面的社会控制。  相似文献   

17.
校园暴力恐怖事件严重危害师生生命安全,对社会造成恶劣影响。运用Nvivo11.0对48起案例材料和23份访谈材料进行编码分析,得到事件特征及高校应对校园暴力恐怖事件中存在的问题,明确高校共青团在应对校园暴力恐怖事件中为必要参与者及有力配合者的角色,充分运用高校共青团的各项优势,提出高校共青团强化主责主业意识,推动校园安全建设;发挥政治优势,融入安全意识教育;发挥组织优势,"平战"结合动员青年学生;发挥资源优势,优化校园暴恐事件应对网络等措施,协助学校相关部门应对校园暴力恐怖事件,切实服务好青年学生。  相似文献   

18.
校园欺凌和暴力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破坏社会秩序,情节严重的构成犯罪。在监察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检察机关参与构建校园欺凌社会化防治体系,符合检察机关的性质和职能定位,对强化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地位、拓展检察机关职能范围具有积极作用。具体措施包括增加检察建议的刚性,完善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社会调查制度、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等。  相似文献   

19.
文章是对狭义的校园暴力即在校学生之间实施的暴力行为进行的研究与探索.通过对暴力文化的社会学分析及其与校园暴力关系的剖析,重点研究了暴力文化环境对青少年潜移默化的影响,得出暴力文化泛滥是校园暴力愈演愈烈的内在动因,同时以"马加爵案"为例在社会文化环境层面分析了暴力文化的负面作用.最后借鉴国外一些校园暴力的预防理论,提出了我国校园暴力主、客观双向预防的构想.  相似文献   

20.
少年的暴力行为是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其中,网络中的暴力环境对少年暴力倾向的形成和暴力行为的产生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并已经成为现实生活中少年暴力行为滋生的土壤和温床。因而,要预防和减少少年的暴力行为,就必须充分认识到网络的暴力涵化效应,增强少年对网络暴力环境的内在抗拒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