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本最高法院2009年2月5日就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状告<南京大屠杀的彻底检证>一书作者和出版社侵害名誉权一案作出终审判决,判定原告胜诉,判令被告赔偿原告400万日元.  相似文献   

2.
■南京法院判决夏淑琴诉日作者侵犯名誉权胜诉8月23日,南京市玄武区法院一审判决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起诉日本作者东中野修道和松村俊夫侵犯名誉权案胜诉,这是中国法院首次受理和判决涉及南京大屠杀事件的涉外民事案件。■广州“苏丹红案”主犯一审被判15年罚金230万因生产的食品添加剂含有“苏丹红”成分而被社会广泛关注的原田洋公司总经理谭伟棠、总经理助理冯永华制假一案,8月25日在广东省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2被告人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被判刑15年、10年,并被各处罚金230万元、100万元。■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监督法等三…  相似文献   

3.
《中国律师》2007,(3):39-39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在中国起诉东中野修道、松村俊夫和日本辗转社侵犯名誉权案胜诉后.夏淑琴老人在日本反诉东中野修道和日本辗转社的案件进展顺利。2006年6月30日,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曾前往日本东京地方裁判所应诉,东中野修道和日本辗转社当庭撤诉,案件变为夏淑琴的反诉案。半年来,此案已进行了四次庭审,最近的一次审理在今年1月19日结束。  相似文献   

4.
从2000年至今,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名誉权案可谓跌宕起伏:先是夏淑琴老人为了维护自己的名誉在中国的南京法院起诉《南京大屠杀的彻底检证》和《对南京大屠杀的大疑问》的作者——日本右翼历史学家东中野修道、松村俊夫和出版机构——日本展转社,时隔4年法院开庭审理,被告置之不理;后是在中国法院尚未判决之时,东中野修道、展转社在日本东京地方裁判所起诉了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夏淑琴在作出应诉的决定后,又反诉了东中野修道和展转社。夏淑琴之所以如此愤怒,不仅仅为自己被污蔑为“南京大屠杀的假证人”使名誉受损,更是为了  相似文献   

5.
2000年11月28日,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在京召开中外记者新闻发布会,宣布组成以该会高级专家顾问委员会顾问、我国著名哲学家、史学家任继愈先生为团长,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长高宗泽先生为法律顾问、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会长白介夫先生为抗日战争史顾问的诉讼援助团,支持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女士依法维护名誉权。此前,夏女士已就日本右翼人士东中野修道、松村俊夫和日本展转社侵害其名誉权向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这是针对日本少数右翼分子侵犯我历史见证人名誉权而在我国境内进行的首例法律诉讼。 诉讼援助团团长任继愈…  相似文献   

6.
不久前,辽宁省抚顺市公证处为“平顶山惨案”幸存者莫德胜、杨宝山二位老人提供法律援助,并免费进行义务公证,将两份“保全证据公证书”分别颁发给二位老人。至此,那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以及莫德胜、杨宝山二位老人的“平顶山惨案”幸存者的身份终于被以法律的形式予以认定和证明。这也是继江苏省南京市公证处、黑龙江省哈尔滨审公证处分别为“南京大屠杀”幸存者、“713细菌部队”受害者办理司法公证后,又一例为在“二战”期间惨遭日本侵略军野蛮杀戮,劫后余生的幸存者和历史见证人办理的司法公证。记者闻讯后,采访了年已74岁的莫…  相似文献   

7.
南京大屠杀,这是留在中华民族心中永远的痛。1937年12月13日,大约30万无辜南京市民命丧侵华日军屠刀之下,一时间,六朝古都处于血泊之中,幸存者寥寥无几。日本侵略者这一灭绝人寰的罪行早在战后审判战犯的军事法庭上得以认定,成为无法更改的历史。而幸存者夏淑琴也作为南京大屠杀的证人载入历史当中。如此确凿的史实,在60年后的日本,竟有人打着“学术研究”的幌子提出质疑,他们从质疑幸存者的身份入手,臆想推测其中的细节,达到否认南京大屠杀存在的目的。这种行为不仅对幸存者夏淑琴的名誉造成侵害,也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就在幸存者夏淑琴…  相似文献   

8.
今年80岁的夏淑琴老人终于等来了这一天——2009年2月6日,当全国人民还处在春节的喜庆中,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传来,日本最高法院第一小法庭对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名誉侵权案作出了终审判决。驳回了上诉人东中野修道和日本展转社的全部请求。判决的主文为:“驳回本案上诉,不受理本案的上诉审理,上诉费及申述费由上诉人兼申述人承担”。  相似文献   

9.
相关连接文档: 2006年7月1日晚,日本“维护南京大屠杀史实会”的朋友在东京举行了“南京大屠杀不容否定”的群众集会,王竟成、谈臻、朱成山在集会上分别作了发言。各位日本朋友:夏淑琴作为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和我们一行是被东中野修道请到日本东京地方裁判所的。作为被告,我们必须向法庭表明:出庭作证的,包括坐在席上的夏淑琴就是当年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夏淑琴,东中野修道把自己制造的谎言强加在夏淑琴身上,把事实当成谎言是不能允许的。  相似文献   

10.
吴意 《中国律师》2005,(1):30-32
“我今年已经75岁,丈夫去世后,我抚养三个孩子,尽管艰难,但我还是走过来了。现在他们都已经长大成人,我也有了孙子,生活得很幸福。2000年以后,我的生活压力突然增大,日本有人出了一本书,说我是南京大屠杀的假证人,是培养出来的,我受不了了。在南京大屠杀中,我家死了七口人,我就是见证人,我有权利、有责任说出真相。”法庭上,75岁的夏淑琴老人情绪激愤,呜咽的话语断断续续。2004年11月23日、25日,南京市玄武区法院受南京市中级法院的指定,公开开庭审理南京市民夏淑琴诉日本国民松村俊夫、东中野修、日本展转株式会社名誉侵权案。这是新中国成…  相似文献   

11.
日前,辽宁省抚顺市公证处为“平顶山惨案”幸存者莫德胜、杨宝山二位老人提供法律援助,并免费进行义务公证,将两份“保全证据公证书”分别颁发给二位老人。至此,莫德胜、杨宝山二位老人作为“平顶山惨案”幸存者的身份和那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终于被以法律的形式予以认定和证明。闻知此讯,记者采访了年已74岁的莫德胜老人,莫老向记者回忆了当年他从尸骨成堆的杀人屠  相似文献   

12.
真的假不了     
昨天下午1点15分,在东京地方裁判所门前,听到一位日本的年轻人说,“夏淑琴说的是假话,是假证人”。这句话让我们听起来非常刺耳,也很生气。我想,这绝不是这位年轻人头脑中固有的,而是东中野修道对他的毒害和影响所致。对一位战争幸存的孤儿,当着她的面,仍然在说她“说假话”,起码的良知何在?值得我们思考。说谎话的究竟是谁?说假话的究竟是谁?也值得我们思考。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成百上千,东中野修道为什么只选李英秀和夏淑琴两位?而且肯定地说她们是假证人,是说假话?我想这是有预谋的。因为,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是一个群体,我们对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调查有严格的时间概念和地域概念。即:时间一定  相似文献   

13.
留下历史铁证———南京市公证处为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办理公证纪要□陈平以中、日两国学生首次携手寻访“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为主题的“留下历史的见证夏令营”,8月15日上午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开营。江苏省副省长王珉出席了开营仪式并为营员代表授营旗...  相似文献   

14.
在法官及其他公职人员的权力与权利发生碰撞的问题上,有这样一个典型案例:某基层法院的一位法官,状告案件当事人在其申诉书中侵犯了自己的名誉权,结果胜诉,并获得5000元“精神损失费”的赔偿。此事在当地引起轩然大波,多数人对该法官  相似文献   

15.
谈臻 《中国律师》2001,(1):32-32
2000年11月9日下午,夏淑琴老人来到我们南京法德律师事务所,要求聘请律师为其讨回公道,帮助她起诉两名诽谤她是假冒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日本作者。 她向律师陈述了1937年12月13日这天在她家里所发生的悲惨事件。1937年夏淑琴当时只有8岁,随父母居住在南京市中华门内新路口5号(现地名为马道街110号)。当时家中有外祖父母,父母亲,两个姐姐,两个妹妹,连她一共九口人。当时住在同一个院子里的还有哈国梁一家四口人。1937年12月13日,多名日本侵略军人闯入夏淑琴的家中,用残忍的手段杀死了姓哈的邻…  相似文献   

16.
风险代理又称胜诉收费,是律师收费方式的一种。其基本内容是:律师与当事人签订委托合同,约定案件胜诉后按照涉案金额的一定比例收取代理费,如果败诉则不收费,由律师承担必要费用和报酬都不能收回的风险。风险代理起源于美国并迅速流行起来。在日本,按照《报酬等标准规程》的规定,民事诉讼,非诉案件,行政案件,仲裁案件等应按争议金额收取一定比例的“手续费”,如胜诉加收同样比例的“成功报酬”。但在欧洲一些国家,胜诉收费是被禁止的。我国1997年颁布的《律师服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未对胜诉费做出规定,只规定了记件收费和…  相似文献   

17.
东中野修道撤诉了!这位日本亚细亚大学的教授以这样的方式在东京地方裁判所的法庭上结束了他提起的诉讼,一点没有了已往的气势,这让中日两国律师都没有料到。其在《南京大屠杀的彻底检证》一书中污蔑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是“假证人”的谎言随着夏淑琴的出庭不攻自破,本想再次掩盖事实、挽回颜面的起诉在东京成为一场颜面全失的闹剧。事情要从8年前说起。  相似文献   

18.
《中国律师》2006,(9):47-47
2006年8月23日,期待已久的夏淑琴名誉权案终于在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法院宣判,夏淑琴胜诉。法院判决东中野道、松村俊夫及为二人出书的日本展转社侵权成立,判令三被告在中国媒体和日本媒体上向夏淑琴赔礼道歉,并赔偿人民币160万元。判决结束后,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和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即刻在南京市律师协会召开新闻发布会。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副会长林伯承和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李大进分别代表主办方作了发言。  相似文献   

19.
七旬老农胜诉记郭维浩,沈家映1994年9月的一天下午,天气晴和,秋阳普照。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人,急步走到重庆市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处报告喜讯,他的案件终于经市人民法院再审终审判决胜诉了。其激情难抑之状颇使不明就里的人想探个究竟。来人姓李名思奇,已年近...  相似文献   

20.
孙敏 《法治研究》2006,(11):4-6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起诉日本作者东中野修道、松村俊夫及日本展转社株式会社名誉侵权案,8月23日经南京市玄武区法院一审判决胜诉。这一消息立即占据了当日各大媒体和门户网站的显要位置。这是自上世纪末开始的中国民间对日索赔中,首次在国内打赢的官司,被认为是中国司法史上首次用法律手段确认历史事实的案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