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非正规就业——大学毕业生就业新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和就业形式不断变化。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非正规就业作为缓解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方式,已经初显端倪并将日益发展。大学毕业生参与非正规就业不仅具有非正规就业的一般特点,还具有就业层次较高、人力资本利用程度相对充分、流动能力较强和创造性与发展性突出的特点。要促进大学毕业生非正规就业,必须转变大学生就业思想观念,增强其就业能力;改革劳动人事制度和大学毕业生就业户籍管理制度,消除各种就业制度壁垒;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非正规就业氛围。大力鼓励大学毕业生参与非正规就业,形成正规就业与非正规就业并存、相互促进的就业格局,是解决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兼具前瞻性和现实性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2.
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高等教育发展现状以及劳动力市场上供需双方的认知心理特点及大学毕业生自身综合素质、能力的差异造成了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马太效应",增加了大学毕业生总体的就业难度,极易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应从构建现代化社会流动模式、加大政府宏观调控,调整高等教育结构,引导劳动力供需双方树立正确观念、引导大学生提高素质能力三个方面着手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就业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也是一个严峻的社会现实。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让我们的大学毕业生早日走出就业的困境,已成为党和政府以及全社会关注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4.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持续扩大,以及我国经济体制与结构的转型,大学毕业生供需失衡,导致总量性失业;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在一定程度上与社会需求脱节,导致结构性失业;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不健全,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完备,导致摩擦性失业;城乡二元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和城市内部主要市场和次要市场的分割,导致自愿性失业。要解决大学毕业生待就业问题,当务之急是要从就业政策、就业岗位、就业服务以及失业保障等方面构建待就业大学毕业生就业援助制度,并付诸实施。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就业能力与职业素养需求调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纲 《新东方》2009,(12):46-49
近年来,我国就业形势非常严峻,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更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党中央国务院、海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新形势下的大学生就业工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加大了对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支持力度,为大学毕业生就业提供了较好的客观条件。同时,教育工作者也需要从理论和实践层面继续加大对大学生就业能力与职业素养的研究,以期帮助大学生从主观条件上增强个人实力,从而成功就业。  相似文献   

6.
金融危机形势下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高校大学毕业生数量的逐年增加及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进一步严峻,贫困大学生就业更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难点.本文侧重从外在因素和自身因素两方面分析贫困生的就业问题,并面对多变形势针对性地提出解决贫困生就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路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俊民  赵硕 《人民论坛》2013,(10):174-175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持续增长,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成为党和国家关注的重要民生问题.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需要全社会全方位的力量整合,其中,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一个重要维度.文章从就业能力的视角,针对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探究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过去,我们从未意识到作为社会精英群体的大学毕业生会遭遇“待岗”问题,更没有意识到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会如此严峻。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与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市场化转向,我国大学毕业生总量大幅扩张,大学毕业生待岗人数也大幅攀升,据有关部门统计,当前我国大学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平均约为70%,目前累计已有数百万人以上的无业待岗大学毕业生,大学毕业生待岗问题已成为当代中国社会转型面临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9.
贺平 《青年论坛》2011,27(1):72-76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哲学层面上,大学生就业问题实质上是生产力的分配问题,帮助大学毕业生找到适合自己的、能发挥自己最大潜能的、同时能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岗位,这需要政府、高校、社会用人单位和大学生的共同努力,也需要调动各方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全面科学的推进,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也才能使学历教育真正成为学力教育,从根本上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10.
杨志群 《人民论坛》2011,(11):160-161
作为稀缺资源的大学毕业生就业为何如此难,这一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可以从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进行分析。从对学校教育培养层面、教育投资回报预期层面和就业市场的制度性分割层面三方面分析了大学生就业难现状与归因,进而提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1.
米晓 《现代人事》2000,(4):15-16
在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逐步深入、机关事业单位精简机构的社会背景下,就业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女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大家共知的现实问题,笔者多次参加各种毕业生洽谈会,就此问题作一分析,以期为女大学生就业提出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作为稀缺资源的大学毕业生就业为何如此难,这一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可以从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进行分析。从对学校教育培养层面、教育投资回报预期层面和就业市场的制度性分割层面三方面分析了大学生就业难现状与归因,进而提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3.
李玲 《半月谈》2003,(12):9-12
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212万人,大学生就业问题尤为突出。如何跨过今年这道“就业槛”?各高校对毕业生就业工作有何新思路、新举措?本刊记者电话采访了4所大学分管就业工作的负责人,他们的做法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4.
2014年,727万大学毕业生涌入就业市场,这一群怀揣梦想的千里马能否马上找到工作?驰骋千里?连续几年大学毕业生供大于求的就业市场会让他们对就业有什么样的期待?2014,迈入就业市场的大学生将面临哪些新的机遇和挑战?今年的大学生就业市场又有哪些新的动向?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2013年全国大学毕业生达699万,被一些人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2014年,高校毕业生有727万,  相似文献   

15.
对大学生就业软实力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妙荣 《前沿》2010,(12):176-178
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实际上是大学生软实力的较量,大学生的软实力决定其就业的竞争力。高等学校要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软实力,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力,这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因素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宋笑平 《前沿》2004,(5):107-110
从理论上讲大学生就业的难度不会很大 ,但在现实中为什么人们普遍感到大学生就业难呢 ?本文在调查的基础上对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各种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 ,从而对大学生就业这一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以及如何推进大学生就业工作进行了理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岳瑞霞  刘笑燕 《前沿》2007,(5):144-145
随着改革的深化,我国高等教育市场化水平的不断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过去的国家统一分配转变为面向市场公平竞争。这样,一方面,社会为大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挑战。本文试图从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原因以及解决就业问题的途径进行较为深刻的阐述。  相似文献   

18.
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学术界考虑到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各种因素,从不同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剖析。但是在转型期的中国,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社会资本在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中发挥出越来越明显的作用。本文旨在阐释社会资本的相关概念,分析社会资本在就业过程中的运作模式。  相似文献   

19.
眼下,虽然已临初春,但还是春寒料峭。面向应届毕业生的各种招聘会也正开得热热闹闹,然而奔波在求职路上的大学生们仍感到就业的艰难。众所周知,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进入一个高等教育大发展的新阶段,大学毕业生人数成倍增长。2002年,已有145万学生毕业,2005年,将有212万大学生毕业,2004年又将有250万毕业生,2005年将达到275万。在今后几年,每年都将有200万人以上的毕业生。但是,在当前和今后若干年内,我国总的就业形势仍将相当严峻,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总体难度会进一步加大。在这种情况下,积极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就业形势,转变就业观念,以多种形式和灵活方式实现就业,鼓励和提倡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就成了当前一项十分重要的形势政策教育。为此,我们特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和官员,一起来深入探讨这个问题,以引导同学们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鼓励和促进大中专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逐步使人才智力分布趋向一定程度的均态,这是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以及“三农”问题、西部建设等诸多社会问题的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