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离婚妇女对住房的需求,通过借鉴其他国家有关居住权的规定和对中国传统的婚姻家庭生活模式的分析,通过"倾斜立法"加强对离婚妇女居住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2.
刘俊 《法制与经济》2008,(24):57-58,60
从离婚妇女对住房的需求,通过借鉴其他国家有关居住权的规定和对中国传统的婚姻家庭生活模式的分析,通过“倾斜立法”加强对离婚妇女居住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3.
论居住权     
随着时代的发展,居住权制度也不断的得到完善,其功能已从单一的生存保障扩展到房屋投资领域,越来越适应现代商品经济的发展.从实践情况来看,居住权制度不仅能够满足人们利用房屋形式多样化的需求,而且能够为弱势群体的基本住房权利提供制度保障.因此,我国有设立居住权制度的必要,在物权法定主义之下,应当通过特别立法的形式将居住权纳入我国现有的物权体系.  相似文献   

4.
《法庭内外》2006,(12):58-58
法官: 我和周某5年前结婚,婚后—直居住在周某父母为其购买的—套住房内。今年以来,由于夫妻关系出现裂痕,我准备离婚,但心中又有一些担心,因为,一旦离婚,周某肯定不同意我继续居住现有住房,那时我将无处安身。请问:离婚后,对前夫住房还享有居住权吗?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制定《物权法》的过程中,对于是否规定居住权曾经产生过很大的争议。虽然最终公布的《物权法》没有规定居住权,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关于居住权的讨论就此停止。本文从我国对居住权的讨论谈起,在介绍了居住权的产生及其在法德两国的发展后,得出居住权是一项旨在保护弱势群体的制度,而且不能被其他制度取代。从我国目前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以及房价较高的具体国情来看,我国迫切需要对居住权进行立法,来解决没有房子的弱势群体的居住问题。  相似文献   

6.
《法庭内外》2011,(9):58-59
我是一名退休工人,今年66岁了。我丈夫在2001年去世后我一人一直居住在自己的60平方米的一套单元房内。2005年时,我儿子和儿媳和我商量,将他们的房屋和我的房屋都卖掉,买一个大一些的房屋我们住在一起。我考虑到住在一起互相都有帮助,尤其是我儿子在外地工作,我能接送孙子上下学和给孩子做中午饭吃,给孩子的学习创造一个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7.
居住权基本理论问题反思——评居住权的否定理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大鹏 《河北法学》2006,24(11):106-110
否定居住权的各项理由值得商榷.脱离人役权的概念体系,在物权法中单独规定居住权也是可行的.人役权制度的废弃并非铁板一块的绝对真理.居住权制度具有无法为其他制度所替代的独特功能,它并未放弃对效益价值的追求,要辩证地理解居住权的不可转让性.在居住权法律关系中,保姆一般是间接受益人.  相似文献   

8.
婚姻中的人身保险具有特殊性.离婚应妥善处理婚姻关系中的人身保险问题.以夫妻共有财产投保的人身保险单上的权利应纳入夫妻共同财产范围,离婚时在保险现金价值范围内予以析产和分割.离婚导致夫妻人身关系的终结,彼此不再具有法定保险利益,但不必然影响原设定的配偶受益权.被保险人应依据保险合同的约定变更原受益人或重新指定新受益人,原配偶才依法丧失受益权.同时,为保护被保险人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利益,应限制夫妻一方用共有财产购买人身保险时受益人的指定和变更.  相似文献   

9.
家庭和婚姻是社会中最基本的细胞和最普遍的社会关系.人身威胁这一阴影笼罩着婚姻家庭时,便会给整个社会带来不安定的因素.离婚纠纷中的人身威胁严重侵害了受害方配偶的人身权,也势必附带影响甚至打破未成年人和其他利害关系人的身心发展和安宁生活,影响着我国婚姻家庭的健康发展,因此,我们的法律及执法司法实践应该重视维护受害方配偶的合法权利.本文从人身保全的基本概念入手,着眼于分析我国法律关于人身权保护的相关规定,然后具体探讨执法司法中我国离婚纠纷中人身保全的困境,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完善措施,其最终目的是建立和完善我国离婚中的人身保全制度.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社会的飞速发展和进步 ,以及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的婚姻家庭观念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并对婚姻家庭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家庭是浓缩的社会细胞 ,其稳定程度如何 ,无不对社会稳定产生重要的影响。分析研究离婚现象及其规律性 ,对于正确处理婚姻家庭纠纷 ,维护整个社会稳定 ,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 ,笔者进行了社会调查。对某地区 10 0例离婚案进行分析研究 ,从中发现了新的问题和新的情况。  一、当前离婚案件的特点(一 )原告为女方的比例增多。在 10 0例离婚案件中 ,原告为女方的占 6 7%。女方提出离婚的占了大…  相似文献   

11.
别人离婚,可能最多只打一起官司,可是身为“富人”的卢蓉离婚,却前前后后打了六场官司。作为专门处理婚姻家庭案件的律师。贾明军和吴卫义表示,对于“富人”而言,他们的“富有”不仅反映在财产的数量上;在面临离婚时,他们通常还会拥有比普通人更“丰富”的坎坷离婚之路。“富人离婚诉讼,归根究底,都是围绕着‘争财产’的主题。”两位专业律师一语道破天机。经济寒冬下,中国式富人离婚又出现了哪些变化?  相似文献   

12.
离婚过错损害赔偿制度是指配偶一方因重大过错给另一方造成损害,并导致婚姻家庭关系破裂的,离婚时有过错的配偶应赔偿配偶另一方所遭受的财产损失和精神损失的制度。这是修正后的《婚姻法》在第五章新增加的一项规定,这一规定完善了我国  相似文献   

13.
离婚后一方给生活困难的另一方提供适当帮助,不仅仅是道德义务,也是法律义务。提供帮助以帮助方具有经济负担能力为前提,提供帮助的方式可以是短期的,也可以是长期的,帮助费用可以一次性支付,也可以分期支付。提供适当帮助的数额以维持困难方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水平为限,但提供帮助方自愿提供更多数额帮助的除外。  相似文献   

14.
所有夫妻在喜结连理时都希望能够幸福相伴,白头到老,正如古人所云“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总有一些夫妻之间的感情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发生变化,最终各奔东西。而离异时,又往往因财产分割、子女抚养、共同债务等问题发生争执,引来无限烦恼,由此还会引发一些社会问题。所以,夫妻双方在感情触礁后,了解自身的合法权利与义务,并用法律来保护自己,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论离婚自由的限度——兼论我国离婚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主要通过引导性条款和保护性条款对离婚自由作出必要、合理的限制。引导性条款包括协议离婚时的限制性条款和离婚弹性条款,其主要目的在于引导当事人朝着婚姻成功的方向努力;保护性条款主要包括离婚保障性条款和离婚苛刻条款,其主要目的在于保护婚姻家庭中弱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16.
论构建我国的离婚扶养制度——从比较民法的角度出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关于离婚后的扶养制度尚未形成完备的体系,相关规定不甚详细。本文通过研究我国相关的立法现状,比较各国的扶养制度以及对离婚扶养制度理论基础的分析,认为我国立法应在扶养的构成条件、扶养的方式以及扶养费的给付标准、终止条件等方面作出规定,从而加强对离婚后弱势一方的保护,进一步促进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17.
离婚损害赔偿诉讼是近年来才出现的诉讼形态,如何真正地保护在离婚诉讼中无过错方的合法权益,实现惩治过错方的立法目的,必须把握好证据这一关。但在司法实践中,往往面临无过错方举证难的问题,从而制约了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有效实现。为此,笔者认为,要解决离婚损害赔偿诉讼中举证难的问题,一是针对隐秘的婚外同居,要着重运用证人证言来连环证明事实,也可根据民诉讼法有关规定,申请由法院负责收集;二是针对受害者身受的家庭暴力,要强化各种证据证明力;三是针对虐待遗弃行为,应充分运用证人证言来证明事实。而从根本上说,要解决举证难问题,立法上应对无过错一方举证问题有特别的考虑,对举证责任要求不能过于苛刻,从而更好地保护无过错方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8.
新婚姻法在第四十六条规定了离婚损害赔偿制度,这是我国婚姻立法的一大进步,但是我国的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在立法上仍然有一些不足,在实践中也存在着问题,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完善已经成为理论研究的必需和司法实践的必然要求。本文结合学界关于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最新研究,对离婚损害赔偿的两个突出问题及完善措施进行初步分析与探讨,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梯度思维下,依据建造和流转行为的不同“小产权房”可以做出不同类型的划分,部分合法建造的“小产权房”买卖行为与现行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具有协调之处,法院应该根据具体情况有限度地确认买卖合同的效力,作为对司法保护的确认,居住权的重新设计将使购买人的占有物权化,从而对抗所有权人.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