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周国平 《法制博览》2010,(10):79-79
做什么样的男人?我从来不考虑这种问题。我心目中从来没有一个指导和规范我的所谓男子汉形象。我只做我自己。我爱写作,我只考虑怎样好好写我想写的作品。我爱女人,我只考虑怎样好好爱那一个与我共命运的好女人。这便是我作为男人所考虑的全部问题。  相似文献   

2.
王树军 《法制博览》2010,(10):50-50
最近,读到这样一段文字:“我渴望力量,上帝却给我困难,让我强壮;我渴望智慧,上帝却给我问题,让我解决;我渴望勇气,上帝却给我危险,让我克服;我渴望财富,上帝却给我体力和头脑,让我劳动;我渴望爱,上帝却给我一个遇到麻烦的人,让我去帮助……”  相似文献   

3.
我是一名14岁的中学生,我的父母在我一岁的时候就因为感情不合而离婚,我一直随母亲生活,我的父亲每月都支付给我母亲800元钱用于我的生活开支。虽然我不在父亲身边生活,但他经常来学校看我,并非常关心我的学习和生活,所以,我和父亲的感情还是很深厚的。最近,有一件烦心事一直困扰着我,  相似文献   

4.
亲爱的青少年读者朋友们,当我以一名罪犯的身份向你们讲述我的人生历程时,我很惭愧。我相信大家在听了我的故事之后一定会为我感到惋惜。从一名在校大学生沦落为可耻的囚犯,我觉得最对不起的是养育我的父母、教育我的老师以及帮助过我的同学。  相似文献   

5.
石童 《法制博览》2010,(10):44-45
在美国留学的我,一天走进一家银行申请信用卡。接待我的是一位手托着下巴、满面愁容的中年男子。 我递上申请表格,他瞅也不瞅,突然抬头直愣愣地盯着我说:“太累了,你知道吗?我太累了!”没等我回话,他接着说:“多少年来,我一直以为是我的高血压、我的体重、我的糖尿病使我体力不支、精神憔悴。今天我才明白,原来是我的工作使我痛苦万分、生不如死。”  相似文献   

6.
我5岁那年,家里在苞谷还没有成熟时断炊了。而恰恰在这时,我又得了急性肺炎,高烧烧得一连三天人事不醒。家家(外婆)抱着我,和我的父母以及我的两个姨坐在火垅里,唉声叹气,暗自抹泪。婆婆,我饿。我叫我的家家为婆婆。醒来之后,我见我躺在婆婆怀里,所以我的第一句话就是向婆婆讨吃。要知道,那个时候,我可是三天三夜没进过一粒米了。  相似文献   

7.
章剑锋 《南风窗》2011,(16):50-55
我从来没有要求别人听我讲的。我没有本领改进社会,我从来没有认为自己可以影响社会。我算什么呢?不是什么大人物,是小人物。你要听就听,不听就不听。我是从事经济解释的,解释什么政策会有什么效果,但我不是改革者,这不是我的专长。  相似文献   

8.
另一种创伤     
《工会博览》2013,(1):56-56
我在黑暗中时间太长我已习惯在黑暗中辨别方向如果没有光亮我自信也不会转向但我心中始终充满着对光明的渴望我始终充满着对光明的渴望所以当太阳闪电般跃上山岗我像重回故乡的游子一样急切地张开双臂迎上脸庞体验它的光亮承受它的灼烫可当我转过身想看看被太阳点亮的村庄我的眼睛却冒出了金光我由此懂得了另一种创伤它来自给过我温暖的太阳  相似文献   

9.
王晋东 《工会博览》2005,(18):76-76
自从长大,我就有了自己的密码,自从上了网,密码更是与我形影相随。我已离不开密码,我生活在了密码纵横的世界当中。最早的密码是我的银行账号,在账号后加上一个密码,我以为一切就在我的掌握当中了,因为除了我自己,没有人再知道我的密码。有了密码钱就保险,放在哪里都不用担心。密码成了我的保险柜。  相似文献   

10.
我可以骄傲地宣布:我一下子创造了两个世界记录。第一,我敢说我的婚礼是全世界最隆重的,焰花怒放!彩灯闪烁!向我祝贺欢呼的人成千上万!第二,我是先举行婚礼,后拿结婚证。  相似文献   

11.
我叫张君平,今年20岁。现在是石柱县看守所的在押人员。我出生在一个偏僻、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在我11岁那年,父亲丢下我、妹妹和妈妈母子三人。撒手西去。为了维持家庭生活,我不得不缀学回家,帮助妈妈干农活。第二年。我有了一个继父。他开始对我很好,把我送进了学校的大门,可平静的日子没持续多久,却显示出了他粗暴性格,动不动就对我的母亲吵骂,特别是喝酒后经常动手打我母亲。那时的我还小,不懂事。可这一切,却使我幼小的心灵受到伤害。给撕开了一道口子。  相似文献   

12.
李承鹏 《法制博览》2011,(14):52-53
我从我妈肚子里出生之前,我妈难产了一整天。后来她忽梦一只吊睛白额的老虎扑来,吃了一惊,我就出来了。我知道大人们很希望我像其他新生儿一样大哭,这表示健康。可我拒绝哭,因为我讨厌那个女医生。她浑身膻味,满脸雀斑,  相似文献   

13.
汤礼春 《工会博览》2008,(16):57-57
我可以骄傲地宣布:我一下子创造了两个世界记录。第一,我敢说我的婚礼是全世界最隆重的,焰花怒放!彩灯闪烁!向我祝贺欢呼的人成千上万!第二,我是先举行“婚礼”,后拿结婚证。  相似文献   

14.
《工会博览》2013,(29):13-13
没有工会,我不知该怎么办 我是北京环集团环卫服务公司的一名老职工。去年年底,我的妻子被查出了患宫颈腺癌,我的月收入只有2000多元,而光住院化疗自费部分就花费了6万多元。爱人已退休,孩子正上学,我这个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就在我最困难的时候,公司工会想尽办法帮我申请到多种困难补助。对我来说,这每一笔钱都是救命款。没有工会,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15.
阮直 《法制博览》2009,(14):23-23
我从懂事起被人强制相信的东西太多了,当我的相信还坚定不移时,被我相信的事情却已变异了——我相信能让我一生吃饱饭的人民公社解体了;我相信的“一大二公”并没有优势;我相信的国有企业也贱卖了;我相信的“十月革命”在它的故乡就遭到了遗弃;我相信,甚至还崇拜的一位老领导也被抓了起来,估计临死之前是走不出吃饭“供给制”的那间小屋了;  相似文献   

16.
乔健 《工会博览》2006,(4):44-44
从邰嘴里得知陆死的消息的那个晚上,我哭了。我和陆是十几年前结的婚,陆很宠我,让我感到了婚姻的幸福和甜美。这样的日子持续了7年,直到我发现他有了外遇的那天才算终止。办完了离婚手续回到家,望着屋里我熟悉而又陌生的一切,我有些手足无措。结婚7年,我从来没为家里的事操过  相似文献   

17.
我被中国教育逼疯了,我不清楚自己是怎样走到今天这种地步的。 五年级是痛苦的开端:我考入了强化班,父亲便开始注重我的名次。六年级,为让我考入好初中,父亲将我送往离家较远的地方上学,在校外租了间房子,我一人自理生活。每逢暑假父母较忙(父母没有什么文化,双双务农),我就揽下所有家务,还得看弟弟。我认为农民子女就应该这样。读书几月没人探望,我走了两个多小时回家。见到父母时,第一句话竟是问成绩,临别还是,我意识到成绩的重要性了。  相似文献   

18.
我承认,我是天底下最为窝囊的男人,这不仅因为我现在的残疾,更主要的是,残疾之后,我把男人的尊严彻底丧失了,尽管表面上我是那样的从容与平静。  相似文献   

19.
张宇宏  何新民 《法制博览》2008,(10):F0002-F0002
我的底层特色 我发现生活在城市中的我时常算计生活,而这种算计足以暴露出我的底层特色。  相似文献   

20.
我出生在农村,小时候在老家拉过犁,种过地,赶过车,织过布,许多农活都干过。我大概14岁开始织布。我记得那时我的个儿小,织布的坐机板高,脚够不着,家里还专门为我做了一个凳子。17岁时,我到北京做小工。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去给木工班扫刨花,当时有个木工工长,名叫王锡田,他说我很灵巧,让我学木匠。我就这样从一个普通的木匠开始,一步步成长为党和国家的领导干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