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这是中国青年运动的时代主题,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为之接续奋斗。当面对不同的时代境遇和历史任务时,中国青年始终紧紧围绕这一时代主题,并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神圣使命驱动之下,对历史任务有了更加深刻的思想认识,对担当奉献有了更加强烈的主体意识,对建功立业有了更加明确的奋斗路径。因而,使命驱动成为中国青年运动的鲜明特点。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新形势新任务对共青团组织在青年运动中发挥作用提出了新要求,具体而言就是要坚持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把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作为政治责任,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工作主线,将新时代中国青年所肩负的使命更加具体化,从而推动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继续朝着正确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是中国青年运动的时代主题,青年一代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追梦圆梦,为中国梦增添青春能量,青年运动从一开始就展现出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底色和时代亮色。准确认识和把握新时代青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科学阐释新时代青年理论自信的内在关涉、理论自信的源泉、理论自信的主体、建构自信的路径,是学深悟透习近平青年思想的必然要求,也是在新时代更好地代表青年、赢得青年、依靠青年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3.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离不开中国青年的不懈奋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新时代新思想新征程,中国青年要肩负起党和人民的重托,更加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把个人的理想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结合起来,不忘初心、志存高远,牢记使命、勇于担当,不断学习、善于创新,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砥砺前行、奋斗不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贡献青春和力量。  相似文献   

4.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着天然的大国情怀与必然的大国逻辑。青年群体敏感于时代变化,常常在民族复兴的节点上最先呐喊。而先进政党始终能够调控青年运动的方向,从而成为青年运动的定盘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青年运动不断从自发走向自觉。纵观历史,中国青年运动的轨迹与实现中国梦的历程相互交织,其内在逻辑的二元归一存在历史与现实的必然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是中国青年运动的时代主题。  相似文献   

5.
<正>习近平青年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的征程上,如何更好把青年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动员起来,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是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和青年工作必须回答的重大课题”,“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  相似文献   

6.
强化五四运动研究是做好新时代党的青年工作的题中之意。五四时期青年群体"出场",充当了推进中国早期现代化的"生力军"角色。浙江青年作为五四运动中涌现的先进地方青年群体,积极应援北京青年运动、传播马克思主义、构想中国革命出路、创设进步团体组织,塑造了"勇立潮头"的青年群像。与此同时,浙江青年之于青年运动的认知层次、行为动机、实践场域及价值旨趣呈现历时性的嬗变与提升。从发生机制论,该时期浙江青年以先进样态"在场",根植于近代浙江发达的物质与文化之中,探寻马克思主义的真理魅力,亦蕴涵着青年主体的内源性动力。以史为鉴,五四时期浙江青年的先进性,或可从价值认同、政党认同和自我认同维度,启迪新时代青年践行奋斗使命。  相似文献   

7.
新时代共青团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要牢牢把握共青团的政治属性,结合青年自身成长与认知发展规律,回应青年成长需求,引领一代代中国青年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营养、砥砺品格,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8.
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将中华民族精神总结为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和伟大梦想精神。新时代抓好民族精神的认知与实践就需要系统理解民族精神的内涵要义,充分认清民族精神的理论价值,找准选好传承弘扬民族精神的实践路径。系统梳理新时代民族精神的内涵要义、理论价值和实践基础,有利于我们理解民族精神的伟大意义,从而为推动新时代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精神支撑与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9.
在纪念五四运动七十五周年的日子里,作为青年研究工作者我们尤其珍视毛泽东同志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生涯中为我国青年运动留下的宝贵财富。毫无疑问,无论是青年毛泽东对社会与人生的思考与探索,还是作为成热的政治领袖的毛泽东对青少年运动的精辟论述,都曾经影响过,正在影响着,并将继续影响一代又一代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为祖国的前途英勇奋斗。本文仅就毛泽东对中国青年运动的深刻影响谈点粗浅的认识,并以此与立志弘扬五四传统的各界青年朋友共勉。  相似文献   

10.
发生在80年前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爱国运动和思想解放运动,它以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群众运动的崭新姿态,拉开了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80年以来,一代又一代的有志青年继往开来、英勇奋斗,实践着中华民族独立富强的理想,铸就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探索着中国青年运动的正确方向和中国青年知识分子健康成长的道路。“五四”运动留给我们的财富是丰富而深造的。在这巨大的历史文化宝库中,爱国主义始终闪耀着娼忽光L。在五四先辈那里,内乱外侮、列强环伺、生灵涂炭,爱国就是救国、唤起民众、拯救民…  相似文献   

11.
青年是民族的希望和国家的未来.在新时代,引导广大青年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是伟大梦想的召唤,是青年代群的责任,是时代使命的担当.投身中国梦的伟大实践,广大青年需要正确厘清青春梦与中国梦的辩证关系,把握中国梦是青春梦的凝炼升华、价值引领和根本前提,青春梦是中国梦的生成基础、具体表达和实践支点,在奋斗中努力实现青春梦与中国梦的同频共振交相辉映.为此,广大青年需要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矢志艰苦奋斗,勇于创新创造和锤炼高尚品格,才能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中绽放青春光彩!  相似文献   

12.
结合新的历史方位、新的发展目标、新的奋斗征程,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有了新的含义和意义,即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谋和平与发展。在新时代,秉持初心、肩负使命,不负人民重托、兑现庄严承诺,根本是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共产党人走好新时代"进京赶考"路,破解历史周期律难题,必须时刻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发扬锐意改革的精神、自我革命的精神和永远奋斗的精神。  相似文献   

13.
五四精神与青年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五四运动彰显了青年青春的主基调,高扬了民主科学的旗帜,开启了现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先河,体现了青年一代强烈的社会担当精神.研究五四运动,不仅要挖掘五四精神的精髓,而且还要把握五四精神的特征.五四精神具有开创性、求真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等内在特征.这些特征对此后几十年的青年运动有着车辙般的引导力和影响力.在现代中国的三次革命中,历代青年继承了五四精神的精髓,勇于担当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伟业的重任.当代青年弘扬五四精神,必须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坚定理想信念,必须积极投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不断开拓进取;必须以开放的眼光观察世界,始终走在创新的前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五四精神,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深刻挖掘五四精神的时代内涵,并将之转化为当代青年发展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4.
"红船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是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成长成才的思想指南。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肩负马克思主义传承和发展的历史使命,要善于从"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中吸取精神力量,形成鲜明群体特质。要以首创精神为指引,树立"创新型"特质,以奋斗精神为激励,造就"奋斗型"特质,以奉献精神为引领,培育"奉献型"特质。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我,成为合格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九大宣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不仅开启了新征程,而且赋予了大学生在新时代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时代使命和中国梦的感召都要求大学生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自觉的担当精神。培育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首先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其次要夯实理想信念"压舱石";再次要做实思想政治教育,明确政治方向。要把强化责任意识,培育担当精神统一于中国梦的宣传教育全过程。  相似文献   

16.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时,西北国棉一厂的全国劳动模范赵梦桃再次被评选为"最美奋斗者",她敬业奉献、团结向上、开拓进取的精神滋养了一代又一代"梦桃小组",成就了陕西纺织战线上的一面旗帜。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更需要传承梦桃精神,在奋斗中成就新梦想、引领新风尚、树立新标杆,在创造美好生活的同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7.
2020年10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铭记伟大胜利捍卫和平正义——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主题展览"时强调,在新时代继承和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2020年10月23日,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必须永续传承、世代发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必将引领激励新时代的中国人民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一往无前的斗志和坚毅执着的姿态奋进新时代。  相似文献   

18.
青年是社会发展中的个体,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青年价值观总是适应不同时代变化特征,在不同历史阶段呈现出了不同特征.新中国成立初期,青年的价值观初步建构,集体主义与马克思信仰成为青年价值的新追求;改革开放后,青年不断觉醒与反思,在理性和现实激荡中确证自我价值:21世纪初期,经历了冲突与重塑后,青年价值观在多元化挑战中走向整合.进入新时代,青年不断自我调适与超越,其价值观在与社会共振中趋于进步与成熟,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着青春的激情和力量.  相似文献   

19.
传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家国天下思想,赋之以新的时代内涵,实现对"身、家、国、天下"的在境性认识,进而用"修齐治平"思想涵养新时代中国青年个人情怀、家国情怀和天下情怀,是破解当下青年"三观"树立过程中面临的精致利己主义、盲目崇洋思想、狭隘民族主义等错误思想的重要途径,是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奋斗姿态。  相似文献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青年一代的成长与"雷锋精神""志愿服务"密切相连。具体可分三个阶段:"雷锋精神"成为新中国成立后青年成长的激励;"志愿行动"成为改革开放后新时期青年成长的历练;"学雷锋志愿服务"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青年成长的指引。青年志愿者要学习雷锋、郭明义、罗阳等先进典型身上体现信念的能量、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进取的锐气,在创造人民的美好生活、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为国家做出贡献,并且在奋斗过程中成长成才,成为国家建设的栋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