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新媒体的"超时空性""多媒体性""普及性"等特性便利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使新媒体成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得以广泛传播的有效平台。专业数据库的建设,可以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宣传者群体随时随地查阅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文献资料、最新研究成果、最前沿的研究课题,促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发展。在课堂之外,通过建立在线交流群如"马列经典著作读书会""马克思主义青年论坛"等,推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的普及、传播。  相似文献   

2.
为了宣传和普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组织团结工人开展一系列的"五一"劳动节纪念活动。其纪念活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既有正面影响又有负面影响。正面影响是找到了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立足点,为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传播主体,营造了宽松适宜的环境;负面影响则体现在对马克思主义部分理论的错误理解和错误运用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传入中国的不同步。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是救国救民的真理,也是青年成长成才的真理。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用马克思主义教育和引导青年,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一代一代青年,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为国家富强和民族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越来越多的青年认识到,认真学习和掌握科学理论,是他们的立身和发展之本。但是,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的传播也有一个与时俱进的问题。当代马克思主义发展、研究和传播取得了哪些新成果,当代青年认知和接受马克思主义呈现出哪些新特点,当代传播方式的更新对青年马克思主义教育提出了哪些新要求……这些崭新的现实课题,迫切需要广大理论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作出科学的回答。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作为共青团中央的最高学府,始终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青年中的传播和研究。2006年12月8日,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组建成立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并联合举办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的传播”学术研讨会。本期刊登的文章是研讨会发言中精选出来的。我们诚挚地期望由此引出更多的富有理论与实践意义的真知灼见,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养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提供有益建议。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是救国救民的真理,也是青年成长成才的真理。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用马克思主义教育和引导青年,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一代一代青年,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为国家富强和民族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越来越多的青年认识到,认真学习和掌握科学理论,是他们的立身和发展之本。但是,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的传播也有一个与时俱进的问题。当代马克思主义发展、研究和传播取得了哪些新成果,当代青年认知和接受马克思主义呈现出哪些新特点,当代传播方式的更新对青年马克思主义教育提出了哪些新要求……这些崭新的现实课题,迫切需要广大理论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作出科学的回答。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作为共青团中央的最高学府,始终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青年中的传播和研究。2006年12月8日,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组建成立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并联合举办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的传播”学术研讨会。本期刊登的文章是研讨会发言中精选出来的。我们诚挚地期望由此引出更多的富有理论与实践意义的真知灼见,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养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提供有益建议。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是救国救民的真理,也是青年成长成才的真理。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用马克思主义教育和引导青年,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一代一代青年,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为国家富强和民族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越来越多的青年认识到,认真学习和掌握科学理论,是他们的立身和发展之本。但是,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的传播也有一个与时俱进的问题。当代马克思主义发展、研究和传播取得了哪些新成果,当代青年认知和接受马克思主义呈现出哪些新特点,当代传播方式的更新对青年马克思主义教育提出了哪些新要求……这些崭新的现实课题,迫切需要广大理论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作出科学的回答。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作为共青团中央的最高学府,始终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青年中的传播和研究。2006年12月8日,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组建成立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并联合举办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的传播”学术研讨会。本期刊登的文章是研讨会发言中精选出来的。我们诚挚地期望由此引出更多的富有理论与实践意义的真知灼见,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养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提供有益建议。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是救国救民的真理,也是青年成长成才的真理。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用马克思主义教育和引导青年,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一代一代青年,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为国家富强和民族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越来越多的青年认识到,认真学习和掌握科学理论,是他们的立身和发展之本。但是,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的传播也有一个与时俱进的问题。当代马克思主义发展、研究和传播取得了哪些新成果,当代青年认知和接受马克思主义呈现出哪些新特点,当代传播方式的更新对青年马克思主义教育提出了哪些新要求……这些崭新的现实课题,迫切需要广大理论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作出科学的回答。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作为共青团中央的最高学府,始终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青年中的传播和研究。2006年12月8日,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组建成立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并联合举办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的传播”学术研讨会。本期刊登的文章是研讨会发言中精选出来的。我们诚挚地期望由此引出更多的富有理论与实践意义的真知灼见,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养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提供有益建议。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是救国救民的真理,也是青年成长成才的真理。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用马克思主义教育和引导青年,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一代一代青年,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为国家富强和民族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越来越多的青年认识到,认真学习和掌握科学理论,是他们的立身和发展之本。但是,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的传播也有一个与时俱进的问题。当代马克思主义发展、研究和传播取得了哪些新成果,当代青年认知和接受马克思主义呈现出哪些新特点,当代传播方式的更新对青年马克思主义教育提出了哪些新要求……这些崭新的现实课题,迫切需要广大理论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作出科学的回答。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作为共青团中央的最高学府,始终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青年中的传播和研究。2006年12月8日,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组建成立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并联合举办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的传播”学术研讨会。本期刊登的文章是研讨会发言中精选出来的。我们诚挚地期望由此引出更多的富有理论与实践意义的真知灼见,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养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提供有益建议。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对青年成长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是救国救民的真理,也是青年成长成才的真理。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用马克思主义教育和引导青年,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一代一代青年,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为国家富强和民族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越来越多的青年认识到,认真学习和掌握科学理论,是他们的立身和发展之本。但是,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的传播也有一个与时俱进的问题。当代马克思主义发展、研究和传播取得了哪些新成果,当代青年认知和接受马克思主义呈现出哪些新特点,当代传播方式的更新对青年马克思主义教育提出了哪些新要求……这些崭新的现实课题,迫切需要广大理论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作出科学的回答。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作为共青团中央的最高学府,始终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青年中的传播和研究。2006年12月8日,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组建成立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并联合举办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的传播”学术研讨会。本期刊登的文章是研讨会发言中精选出来的。我们诚挚地期望由此引出更多的富有理论与实践意义的真知灼见,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养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提供有益建议。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传播的几个前提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是救国救民的真理,也是青年成长成才的真理。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用马克思主义教育和引导青年,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一代一代青年,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为国家富强和民族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越来越多的青年认识到,认真学习和掌握科学理论,是他们的立身和发展之本。但是,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的传播也有一个与时俱进的问题。当代马克思主义发展、研究和传播取得了哪些新成果,当代青年认知和接受马克思主义呈现出哪些新特点,当代传播方式的更新对青年马克思主义教育提出了哪些新要求……这些崭新的现实课题,迫切需要广大理论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作出科学的回答。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作为共青团中央的最高学府,始终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青年中的传播和研究。2006年12月8日,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组建成立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并联合举办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的传播”学术研讨会。本期刊登的文章是研讨会发言中精选出来的。我们诚挚地期望由此引出更多的富有理论与实践意义的真知灼见,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养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提供有益建议。  相似文献   

10.
推动马克思主义在大学生中的有效传播,是高校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必然要求。推动马克思主义在大学生中的有效传播,关键在于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主体、传播内容、接受主体、传播媒介等方面建构有效的传播要素;从马克思主义传播信息的有效选择、有效传递、有效接受三个环节探索有效的传播过程;从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信仰马克思主义、践行马克思主义等角度强化有效的传播结果。  相似文献   

11.
从青年发展的视角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克思主义是救国救民的真理,也是青年成长成才的真理。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用马克思主义教育和引导青年,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一代一代青年,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为国家富强和民族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越来越多的青年认识到,认真学习和掌握科学理论,是他们的立身和发展之本。但是,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的传播也有一个与时俱进的问题。当代马克思主义发展、研究和传播取得了哪些新成果,当代青年认知和接受马克思主义呈现出哪些新特点,当代传播方式的更新对青年马克思主义教育提出了哪些新要求……这些崭新的现实课题,迫切需要广大理论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作出科学的回答。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作为共青团中央的最高学府,始终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青年中的传播和研究。2006年12月8日,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组建成立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并联合举办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的传播”学术研讨会。本期刊登的文章是研讨会发言中精选出来的。我们诚挚地期望由此引出更多的富有理论与实践意义的真知灼见,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养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提供有益建议。  相似文献   

12.
自身求新求变的心理特点及高涨的爱国热情,使得五四时期的进步青年在诸多思潮的比较中选择并在实践中逐渐坚定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成为接受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体.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的传播,无论对青年人自身还是对中国社会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新时代青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的继承者和传播者。以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是树立青年科学理想信念的思想武器,是掌握青年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根本需要,是青年茁壮成才的行动指南。中国共产党遵循以理论建设武装青年、以宣传教育推动理论武装、以制度建设巩固理论武装、以创新传播载体丰富理论武装的要求。新时代加强青年理论武装,必须以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推进理论创新、坚持顶层设计和实践探索相结合、以落实学习制度为抓手推进党的理论知识学习常态化、依托互联网提高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在各个层面进行不断的探索。基于传播学视角,研究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路径,是一个全新的研究视角。当前、基于传播学视角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包括: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者的综合素质;凸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先进理论特质,综合运用多种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方式,充分尊重大学生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中的主体地位;重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传播效果的反馈等。  相似文献   

15.
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特殊地位,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普及的新变化,以及新时代河南省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普及的现实困境,要求河南省在新时代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普及的工作中必须创新传播路径,转变传播方式.为此,既要优化宣传主体、关注受众需要、搭建双向互动的传播关系以实现对传播关系的创新,又要回应大众关切...  相似文献   

16.
网络信息时代维护意识形态和文化安全的思路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便利,为主流意识形态的发展传播提供了机遇,也对我国意识形态建设和文化安全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针对网络信息时代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有所滋长以及思想理论领域的噪音杂音时有发生的现象,必须按照"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大力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互联网上的传播,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切实维护我国的意识形态和文化安全。  相似文献   

17.
灌输是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方法。列宁的马克思主义灌输论在当今互联网的时代不仅没有过时,反而应该进一步加强。如何利用网络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灌输是影响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8.
(括号内数字前者为期号,后者为页码)青少年研究从青年发展的视角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陆士桢(1,1)不断提高当代青年的马克思主义素养韦建桦(1,3)让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扎根赵曜(1,5)让青年接受马克思主义是政治理论教育的核心杨瑞森(1,6)马克思主义要在高校掌握话语权王学  相似文献   

19.
强化五四运动研究是做好新时代党的青年工作的题中之意。五四时期青年群体"出场",充当了推进中国早期现代化的"生力军"角色。浙江青年作为五四运动中涌现的先进地方青年群体,积极应援北京青年运动、传播马克思主义、构想中国革命出路、创设进步团体组织,塑造了"勇立潮头"的青年群像。与此同时,浙江青年之于青年运动的认知层次、行为动机、实践场域及价值旨趣呈现历时性的嬗变与提升。从发生机制论,该时期浙江青年以先进样态"在场",根植于近代浙江发达的物质与文化之中,探寻马克思主义的真理魅力,亦蕴涵着青年主体的内源性动力。以史为鉴,五四时期浙江青年的先进性,或可从价值认同、政党认同和自我认同维度,启迪新时代青年践行奋斗使命。  相似文献   

20.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是中国青年运动的时代主题,青年一代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追梦圆梦,为中国梦增添青春能量,青年运动从一开始就展现出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底色和时代亮色。准确认识和把握新时代青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科学阐释新时代青年理论自信的内在关涉、理论自信的源泉、理论自信的主体、建构自信的路径,是学深悟透习近平青年思想的必然要求,也是在新时代更好地代表青年、赢得青年、依靠青年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