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廉政瞭望》2012,(7):25-25
不久前,世界银行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联合发布了《中国2030:建设一个现代、和谐、有创造力的高收1人社会》,把国企改革的讨论引向高潮。而世行行长佐利克在北京举行的报告发布会遭遇所谓独立学者杜建国“踢馆”,也显示出对于国企改革,当下中国存在着异议乃至对立的状况。  相似文献   

2.
《求实》2013,(12)
面对改革"深水区",国有企业不仅加快了进入竞争领域的速度,形成了"与民争利"的局面,而且一些大型、特大型国有企业还出现了变相私有的"诸侯经济"问题。如何破解国企改革中出现的这些难题,成为各方争论的焦点。国企改革既不能走向"私有化",也不能停止,而应该着力解决好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厘清所有制与效率的关系;二是真正实现政企分开;三是从竞争领域相对退出;四是通过立法履行利润上缴的责任;五是相应行政管理体制和政治体制的配套改革。  相似文献   

3.
<正>朱玥颖在3月14日的《人民日报》上发表文章说,从世界银行到普华永道,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到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国际机构今年初以来纷纷发布报告,看好中国经济,让"中国经济崩溃论"再次崩溃,也值得我们进一步解读和客观分析。从20世纪90年代起,一些西方经济学家和政治评论家每隔几年就会陷入"中国经济崩溃论"的迷幻  相似文献   

4.
正我国规模以上的国有工业企业产值比重从1978年的78%,下降到目前的27%左右。是否真的像某些机构和学者鼓吹的那样,这个比重仍然太高,需要通过民营化、私有化,促进国有经济比重下降到所谓的世界通行的10%左右?正如习近平同志所指出的:"深化国企改革是大文章,国有企业不仅不能削弱,而且还要加强。国有企业加强是在深化改革中通过自我完善,在凤凰涅槃中浴火重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  相似文献   

5.
《廉政瞭望》2020,(20):12-12
国家统计局10月19日发布的经济"三季报"显示,疫情大考下中国经济逐季转好、稳定恢复,展现强大韧性。前不久,世界银行发布报告,对中国经济增速预测从6月初的1%上调到2%;联合国贸发会议发布报告,预测全球经济面临深度衰退,但中国经济仍将保持正增长。国际机构投下"信心票",中国经济也确实展现出强大的复苏能量。除了经济增速加快,三季度经济运行还释放出诸多积极信号。  相似文献   

6.
正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近年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辽宁省委、省政府坚持把国资国企改革作为辽宁振兴发展之源,将"四个着力""三个推进"与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和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同贯彻、同落实,进一步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激发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活力。辽宁省国  相似文献   

7.
推进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重要举措。山西省推进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改革实践表明,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关键要围绕"三个优化"实现整体协调推进,即优化国有经济布局,放大国有资本功能;优化社会资源配置,形成协同推进效应;优化经营管理体制,激发国有企业活力。  相似文献   

8.
文摘     
正高粱:为什么私有化不是国企改革的方向理论界的一种流行意见,主张国企应该实行彻底的产权改革即私有化。理由是:私有企业才是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国有制的效率必然低于私有制。而对现实中国有企业效益的提高、在各领域作出的重要贡献,则找出种种理由予以贬低或否认。但事实是国有企业能否在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关系到国家发展的方向、道路,关系亿万人  相似文献   

9.
一、加入WTO对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挑战 1、意识形态方面的挑战。随着我国加入WTO,西方一些国家会借此机会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其主要表现:一是宣扬政治多元化,否定马克思主义在思想领域的指导地位,即鼓吹指导思想多元化;二是宣扬经济私有化,否定国有企业的主导作用,说什么与其羞羞答答地搞私有化,不如公开搞私有化,国有企业没有了,国有企业就搞好了;三是宣传西方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这些错误的思想理论观点在意识形态领域中尽管是支流,但它是对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的冲击和  相似文献   

10.
《前线》1997,(11)
不要乱扣“私有化”的帽子经济学家杨帆最近在《上海金融报》撰文提出,国企改革必须先摘“私有化”的帽子。他说,我国的渐进式改革一直是绕过国有企业和姓“公”姓“私”的理论争论的。但是国有企业的亏损已成为国家的一个大包袱,使用股份制、破产兼并、产权买卖等方法...  相似文献   

11.
<正>今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既有中流击水的激荡,又有乱云飞渡的风险。未来的发展蓝图,应如何绘就?更深层次的改革,该如何推进?站在新的起点上,如何把握中国的现在、创造中国的未来?"五大发展理念""四个没有变""两个来自于""五个更加注重""三个不会变"……近期,习近平总书记在G20与APEC"双峰会"上,就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向国际社会传递出"中国信心"。《人民日报》推出了系列  相似文献   

12.
葛家德 《江淮》2012,(3):26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出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在社会经济全面转型的大背景下,如何推进国企改革,促进经济更快发展,我谈谈个人体会。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在经济转型中发挥着引领作用。深化国企改革,重中之重就是要构建  相似文献   

13.
我国国企改革的最大成果是搭建起了国企市场化的制度平台。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不是私有化,而是进一步市场化;在市场化条件下,国企应坚持做大做优做强;同时,也需要按照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进一步理顺关系,厘清逻辑,加快推进关键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明确提出了跨世纪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主要目标、指导方针和政策措施,既全面深刻,又富有创意。其中,《决定》在"调整国有经济布局"的措施中,第一次提出"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这是国企改革理论的一个新突破。首先,"有进有退"体现了微观与宏观相结合推进国企改革的原则。《决定》在阐述国有企业存在问题时,明确指出国有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经济效益下降"等,如何正确认识这个问题呢?我认为,国有企业效益低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企业自身的问题,即微观经营机制僵化,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二是缺乏平等竞争的外部环境。多年来,国有企业创造的利润都毫无保留地上缴国家了,而现在却要背负沉重的债务,并要支付大量离退休职工的养老金等,在进入市场等价交换的环境和条件均等的情况下,国有企业的产品成本显然要比非公有制经济单位的成本高得多,这是效益低下的重要因素之一。三是国有经济布局分散,导致国有企业资产实  相似文献   

15.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快国资国企改革,推动国有资本优化调整;制定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提升国资国企改革综合成效。2020年,国有企业新一轮改革再出发,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任重道远,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以新时代的眼光审视国有企业干部工作,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建设“对党忠诚、勇于创新、治企有方、兴企有为、清正廉洁”和适应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的干部队伍,是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6.
当前,公司治理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我国在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进程中,把构建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视为改革的中心环节。本文回顾了中国国企改革的简要历程,剖析了改革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产权改革中的思维误区,指出私有化并不必然带来经济绩效的提高。相反,企业竞争力的来源是组织能力,只有实现组织转变和管理控制才会从根本上改变国企的效率低下问题。本文认为,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应该能够产生创新企业,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时代背景下,发展创新企业、打造企业竞争力将会成为深化国企改革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7.
梁军 《先锋队》2012,(14):14-16
迄今为止,关于国企改革的理论未能形成完整、科学的理论体系,也未能从理论和实践上支撑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建设。以所有制为核心分歧,国企改革理论形成两大阵营:一方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另一方要推行彻底的私有化。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一方,对改革大方向的判断无疑是正确的,但在理论阐述上依然未能走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本本",未能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特征,结合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给出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真正意义上相结合的制度设计。推行彻底私有化的一方,其理论支撑是新自由主义理论体系。该理论体系挟垄断资本主义的强  相似文献   

18.
正国企改革是近年来颇受争议的一个话题。美国前财长保尔森在博鳌论坛上指出,中国国企改革事关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成败,是中国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然而,改革国企绝不是消灭国企。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国企都是崛起中国家的支柱。在我国当前国有企业改革的"顶层设计"中,主要涉及分配问题、思路问题、垄断问题、效率问题和体制问题。  相似文献   

19.
最近,施密特在接受中国学者专访时说,国有企业是中国人民的命根子,应该否决私有化。中国国有企业改革涉及上百万亿资本的所有制改革问题。改革不会有理想化的结果,必须学会设定底线和目标。当年,中国的国企改制采用了抓大放小的策略,总体上是成功的。中国对一些不关乎国家根本的国有企业大胆进行私有化,而对十几个重要领域的国有企业采用资产剥离、兼并、重组等办法,既保证了效率低下的国企不再成为国家的负担,也在重要领域保证了国家对经济的掌控。剩下的国企大体是垄断性的,关乎国家安全,其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20.
艾德文  孙丽华 《求实》2001,(3):59-61
搞好国有企业的关键在于其领导班子 ,而在调整企业领导班子时又常会遇到“难找”企业家的问题。企业家为什么会稀缺 ,怎样去化解稀缺矛盾 ?这是国企改革必须直面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