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勇 《党史纵览》2004,(10):54-55
对上个世纪50年代的"潘汉年、扬帆"冤案,今天的人们并不陌生.1955年4月3日,公安部在向最高人民检察院提出请求逮捕潘汉年的报告中,主要列举他的"罪行"有两条:一是说他在抗战时期曾经背着党同汪精卫勾结,并长期隐瞒、欺骗组织;二是说他在饶漱石、扬帆"包庇掩护特务分子和反革命分子"问题上负有直接责任.  相似文献   

2.
扬帆与潘汉年的相识与情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0年代轰动一时的“潘扬事件”的当事人之一扬帆,于1999年2月20日去世了,享年87岁。潘汉年、扬帆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已经彻底平反,案件的历史经验教训,报章杂志曾发表过一些文章。而扬帆与潘汉年的相识及其情结,是耐人寻味的。 一、特殊条件下相识 扬帆和潘汉年初次相识,是1943年在淮南根据地。那是在一个十分特殊的条件下相识的。当时扬帆正被用脚镣手铐关押在新四军军部的一个临时监狱里。而潘汉年则作为华中局情报部长,扬帆案件的审查小组成员之一来审查的。 扬帆是怎么被关押起来的呢? 原来扬帆原名石蕴华。19…  相似文献   

3.
潘汉年和刘晓,是上海地下斗争中的两位杰出领导人。一位是情报系统负责人,一位是地方党组织负责人。从抗战到解放战争时期,他们相互配合,相互支持,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中共七大时.毛泽东在口头表扬上海地下工作时,特别称赞了潘汉年和刘晓两人。在长期协同作战中,潘汉年和刘晓结成了深厚的革命情谊。 最初的接触 潘汉年和刘晓相识,是在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他们都曾先后参加党领导的群众组织反帝大同盟工作。1930年底,潘汉年任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长,当时刘晓是省委秘书长,两人没有直接的工作交往,但…  相似文献   

4.
说起潘汉年和扬帆.人们首先想到的便是1955年轰动全国的“潘扬事件”一把他们两人及其全家的命运联结在一起的,也是解放后潘汉年担任中共上海市委第三书记、常务副市长,主管由杨帆任市公安局局长的政法工作那一层关系、然而.潘扬两人的生死缘份和知己之交,却要追溯到那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追溯到延安“整风运动”中扬帆所身受的另一场冤情。近日,当笔者登门拜访了现年84岁的扬帆和他75岁的妻子李群时,才知晓了潘扬二人初次见面时,一个为审讯官、一个为冤囚却互传诗词、以诗言志的传奇经历、以及解放后二人共回工作时的同志之情、知…  相似文献   

5.
魏敬民 《党史纵横》2002,(11):28-31
扬帆,建国后上海市第一任公安局长。因为在1939年曾经向中央反映过江青的历史,建国后不久,即受到了江青的报复而成为“潘扬反革命集团”主犯。前后受了二十几年冤屈,直到1982年才平反。在上海市青浦“福寿园”中扬帆的墓碑上刻着这样一句诗:“高堂此日悬明镜,功罪何妨絮絮论”。斯人已逝,其功罪自有后人评说。扬帆很早就参加了革命,从事地下工作。“延安抢救运动”中,扬帆被捕。负责审理此案的潘汉年发现扬帆是被冤枉的,写诗安慰扬帆。解放后不久,潘、扬二人被错定为“潘扬反革命集团”扬帆,原名石蕴华,字炎,又名殷扬…  相似文献   

6.
<正>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在上海郊区奋起抗击日寇,双方相持20余日。第十天——8月23日,中共中央华中局情报部部长潘汉年收到一份十万火急的密电:"日军已调至上海10个师团,舰艇80余艘,飞机200余架。今早6时,日军第18师团、114师团陆续到达吴淞口,从华北调来的第6师团明日到达川沙港。日军在此集结兵力已达30多万人……"潘汉年感叹:"情报真及时!‘影子’总是神出鬼没!"潘汉年向延安总部汇报情况以  相似文献   

7.
从1949年5月至1955年3月,潘汉年在上海工作的6年时间里,为改造上海、建设上海作出了非凡的贡献,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在纪念潘汉年诞辰90周年之际.深切缅怀他所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将激励人们为重振上海雄风.在21世纪再造辉煌而努力奋斗。打击投机稳定市场上海解放后,市场上存在着严重的投机活动和物价飞涨两大关税突出的问题。潘汉年在与市工商局干部蔡北华、杨延修等分析这两大问题时、曾说过: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制度下的上海工商业,具有很大的依赖性,盲目性.疯狂投机的金融证券市场.穷奢极欲的餐厅酒店、舞场妓馆,钻头…  相似文献   

8.
王岚 《党史文苑》2006,(8):16-19
今年是中共隐蔽战线卓越领导人潘汉年诞辰100周年.潘汉年是这一战线无数优秀儿女的杰出代表,其实,还有许多革命战士惊心动魄的故事长期不为人知,尤其是解放后,受"潘汉年、杨帆"案牵连的人达数以千计.关露,这位当年受党指示打入敌伪组织内部的党的忠诚战士、一代才女就是其中一位.  相似文献   

9.
廖承志与潘汉年相识,是在1928年,当时潘汉年是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所属文化工作支部的支部书记.有一次,潘汉年召集日本留学生回国人员会议.廖承志刚从日本回国,入党不久,参加了这次会.两人开始有了一些接触和交往.……  相似文献   

10.
香港当年为何不解放解放初期任上海市副市长的潘汉年在香港问题上表现了一位政治家的远见卓识。1949年,人民解放军进驻海南岛,大陆全境解放。当时,在香港问题上存在着两种意见:一种认为应一举收回香港;一种则认为应保持现状。当时,潘汉年向周恩来建议,军队不宜...  相似文献   

11.
陈云出川     
<正>长征出发前,中央与共产国际的联络中断。遵义会议后,中央决定派潘汉年和陈云秘密到上海恢复组织并与共产国际取得联系、汇报工作。潘汉年先行一步,是混在一群烟贩子里走的;陈云随后从泸定出发。当时,蒋介石正坐镇成都追剿红军,到处增岗设哨。为确保顺利出川,陈云装扮成收账先生,化名廖家骏,由地下党员席懋昭、陈梁奉命护送。到成都后,陈云在报上刊登启示,称"家骏此次来省,路上遗失牙质图章一个,文为廖家骏印,特此登报,声明作废。"暗语向中央报告了行踪。不久,按事先约好的接头方式,陈云与潘汉年在上海顺利会合,随后前往莫斯科。  相似文献   

12.
慕安 《党史纵横》2011,(6):33-37
华克之,中国共产党隐蔽战线上的杰出战士。早年是国民党左派,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从事反蒋活动,1935年策划和主持了刺杀汪精卫的事件。1939年进入潘汉年的情报系统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潘汉年在香港和上海工作的得力助手。在隐蔽战线上坚持斗争数十年,  相似文献   

13.
1937年12月25日,潘汉年在上海登上了开往香港的英国客轮,领导香港地下党开展工作。1941年底日军攻陷香港前夕,他又回到上海。抗战胜利后,他再赴香港,继续在香港从事统战、情报工作。  相似文献   

14.
王伟 《党史文苑》2005,(8):44-46
引子 1955年3月21日,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的中心议题是解决高岗、饶漱石反党联盟问题.时任中共上海市委第二书记兼统战部部长、上海市常务副市长兼财经委员会主任、市政府党组书记、市政协副主席的潘汉年作为代表,并以上海代表团负责人之一的身份出席了会议.在会议讨论中,一些曾受高、饶影响或和高、饶有牵连的人,先后作了自我批评和交代.毛泽东对此表示充分肯定,并要求高级干部本人历史上有什么问题要交代的,应当向中央讲清楚,以便好做人,好做工作;会上没来得及讲的,或是不想在会上讲的,会后还可以写成材料,中央一律采取欢迎的态度.会议印发的材料中,涉及上海市公安局工作中的一些问题,潘汉年看了材料,触发了长期埋藏在心底的一件往事.  相似文献   

15.
黄禹康 《党史纵览》2005,(12):23-26
潘汉年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忠实执行并多次出色地完成党交给的任务,对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特别是在对敌隐蔽斗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中共中央华东局统战部副部长和中共上海市委社会部长、统战部长;上海市委常委、副书记,上海市副市长等职.1955年4月,他被冠以"内奸"的罪名而遭逮捕,并被判刑,开除党籍,成了共和国历史上一大冤案的受害者.1975年,潘汉年被遣送到湖南茶陵县洣江茶场劳改.1977年,他因长期的监狱生活和久病未能治疗,终于含冤去世.洣江茶场成了他人生的最后一站.  相似文献   

16.
正文媛,安徽金寨籍"红色女特工",她曾和潘汉年、陈赓、邓颖超、邹韬奋、周恩来等人一起工作。为了人民的幸福、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她贡献了自己的热血和青春,谱写了烽火岁月中的一段温情的特工故事……机智多谋传递情报1911年,安徽省霍山县一个礼教森严的赵氏门宅里又添了一个女孩子,取名叫文媛。长大后,文媛来到霍山城唯一的一所女子高小求学。霍山女子高小有一位  相似文献   

17.
1937年12月25日,在上海一处码头上,两个不大引人注目的中年男子登上了一艘开往香港的英国客轮,他们就是潘汉年和夏衍。抗战爆发后,潘汉年肩负党交给的重任,前往香港领导当地地下党开展工作,为我军民抗战提供情报、物资等多方面的支援。1941年底,日军攻陷香港前夕,他回到上海。抗战胜利后,他再赴香港,继续在香港从事统战、情报工作,为党的抗战和解放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情报专家,神龙见尾不见首 抗战爆发初期,神州大地到处弥漫着硝烟烈火,笼罩着战争的阴  相似文献   

18.
潘汉年,江苏宜兴人,生于1906年。在长期革命斗争中,他忠实执行并多次出色地完成党交给的任务,对党的文化工作、统一战线工作,特别是在开展对敌隐蔽斗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上海解放后,历任中共中央华东局和中共上海市委社会都长、统战部长,上海市委常委、副书记,上海市副市长等职。1955年4月,他突然以“内奸”罪名被捕,并被判刑,开除党籍,酿成了共租国历史上的一大冤案1982年,中央为潘汉年平反昭雪,恢复名誉。1975年,潘汉年被遣送到湖南茶陵县江茶场。1977年,他走到了人生的尽头。湖南成为他人生的最后驿站。1975年5月,…  相似文献   

19.
袁殊的经历称得上是独特而富于传奇。他1931年刚满20岁时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即受中央特科负责人潘汉年的派遣潜入敌穴,开始了他的情报生涯,直至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奉命撤离,转移到解放区。十几年间,他巧妙从容、顽强机智地周旋于国民党、日本人和汪伪政权的特务机关之间,为党做了大量的工作,获得了很多重要的战略情报。但是他的后半生又非常不幸。1955年袁殊因潘汉年案被逮捕,1965年最高人民法院以叛变革命、充当军统特务、日本特务和汉奸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直至1982年随着潘汉年的被平反才被宣告无罪,恢复政治名誉。1987年病逝于北京。  相似文献   

20.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一批文化工作者集聚到上海,形成以知识分子和文化工作者为主要成员的党支部,为中央文委的建立提供组织基础。当时,解决上海"革命文学论争",推动创造社、太阳社等左翼文化团体与鲁迅、茅盾等组成联合战线,是中央文委成立的重要原因。中共六届二中全会提出加强党对文化工作领导的要求,中央文委最终成立。时任中央文委书记潘汉年积极谋划"左联"筹备工作,充分发挥旗帜性人物鲁迅等作用。中央文委对"左联"、左翼文化运动的贡献与作用,推动了左翼文化的发展,强化了党对文化战线的领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