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智能信息系统是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的信息系统,可以对信息进行智能分析,实现信息挖掘,从而提升信息的价值。智能信息系统面临的主要挑战在于如何能够在使用个人数据的同时,确保个人身份信息和个人隐私得到保护。智能信息系统隐私权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国家和政府应当在保护个人信息方面更加积极有力。司法机关在保障公民隐私权方面扮演着平衡各方利益的角色。保护公民隐私权,应当强化技术创新。互联网企业应承担起个人数据保护的主体责任,加强自我约束。社会组织收集个人信息不能超过必要的限度与合目的性。个人隐私权遭受侵犯时应积极主动地运用法律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
2011年发生的高速不雅照事件,引起了舆论关于电子眼与个体隐私保护的争论。对于公安机关来说,诸如非法窥视、监听、披露私人活动,非法收集、使用、公开私人信息,非法搜查、监视、监控私人空间等现象非常普遍,但人们更多关注人身自由权、生命健康权、财产所有权等基本权利。随着社会的发展,个人自主意识的增强和国家公权力的扩张,制约和防范国家公权力以保障公民的隐私权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和法治价值。我国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已于2005年启动了立法程序,这种通过从政府掌握的私人信息的保护入手是一种重点突破的做法,立法内容的重点应该放在对政府机关的规制上。  相似文献   

3.
日本的隐私权保障机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隐私权是公民重要的权利,尤其是在现代社会,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公民隐私权遭到侵害的威胁更加突出,如何加强隐私权的保障也成为各国关注的课题。而本文立足于日本关于隐私权保障的有关判例以及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状况,对日本隐私权保障机制作了简要的介绍,并对我国隐私权保障的问题等作了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隐私权是现代社会最为重要的新兴基本人权之一,日本虽然是欧陆法系代表性国家,但其在隐私权刑法保护方面气力之单薄超乎想象。日本隐私权刑法保护条款稀少,无从形成以私人生活为轴心的隐私权刑法保护体系。同时,其隐私权刑法保护规范缺乏时代性,且隐私权刑法保护规范存在漏洞。种种不足使得日本刑法难以对隐私法益形成有效之保护。  相似文献   

5.
行政公益诉讼对个人信息保护有其内生必要性与外生必要性,且在立法技术、立法保障与政策支持上均具备广阔制度空间。但是,个人信息保护行政公益诉讼仍存在配套机制供给不足、立法有所失范、相关概念不够明确与监督相对滞后等缺陷。鉴于此,应以行政公益诉讼的预防价值、衡平价值、补位价值为导向,从保护范围、监督空间与配套机制三方面做到拓展保护范围、拓展监督空间和完善配套机制,以构建完善的个人信息保护行政公益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6.
澳门地区民法上个人资料(个人信息)保护权的体系定位,乃是这项权利相关理论的起始点,意义重大,应予厘清。这个问题牵涉三个维度,亦即这项权利的概念本身、其上位概念,以及其下位概念。具体言之,三者分别涉及以下三方面问题:首先,个人资料保护权何以被定性为资讯自决权(资讯自主权);其二,它如何逐步被学说纳入其上位的隐私权体系、这种传统见解面临何种隐忧、其可能的解决方案为何;其三,根据澳门地区个人资料保护的立法现状,个人资料保护法所确立的其各项子权利,如何被梳理成体系。  相似文献   

7.
日本德育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时代的发展,日本德育的内容日益扩大。其重视个性教育,突出群体意识,重视民族传统,强调道德实践和国家利益至上。日本德育的途径多样,通过编订新教材、采取实践化和活动化的德育途径、发挥家庭和社区的德育作用、营造有利于学生成长的环境等途径加强德育教育。日本德育具有明显的特点:既立足本国传统,又对外吸收借鉴;既重课堂教学,又重家庭和社会配合;既设立全方位的德育课程,又注重素质的提高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既高度政治化,又高度组织化,尤其重视爱国主义教育。研究日本的道德教育,我们可以得出很多有益的启示,对我们今天进行德育工作有很强的借鉴和思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个人信息的开示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利于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也会造成对公民隐私权的侵害。构建一个合理的个人信息保护体系,需要从完善立法、规范公权等方面加以努力。  相似文献   

9.
平民保护问题通常是武装冲突法关注的内容,但是在国家层面的落实通常在武装冲突还未发生之时就需要在国防动员的阶段加以考虑了。日本国防动员的法律体制中对于平民保护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并且制定了专门立法,值得我国完善国防动员法律体系时参考借鉴。一方面,国防动员应将平民保护问题作为国防动员法制的价值取向之一,立法中予以重视;另一方面关于平民保护的立法宜采取可操作性强、直接融合国家承担国际义务的方式,有效实现国际法与国内法的衔接运用。  相似文献   

10.
刑法第253条之一规定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但这一规定并没有为隐私权提供有力的刑法保护。通过分析隐私权在刑法中的应有地位和刑法对其保护的现状,可看到刑法对隐私权保护的不足。应通过对刑法第253条之一进行解释,以弥补这些不足。  相似文献   

11.
日本泡沫经济的破裂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泡沫经济有其形成、发展及破裂的过程.总结日本泡沫经济破裂对日本经济的影响,分析我国当前面临的经济金融形势,可以提出以下应对金融风险、防范泡沫经济的措施:必须稳妥积极地处理好人民币汇率问题;引导投资者合理预期的形成;加强金融监管,综合运用各种工具,引导证券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提高服务意识,加强内部风险控制;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抵御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12.
隐私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其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人们隐私意识的提高,其内涵不断丰富,外延不断扩展。政治上,公私领域的划分是其存在和发展的前提;经济上,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其存在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心理上,人们对本能、自我保护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为其存在和发展创造了动力;文化上,不同的文化传统使其存在和发展更具多样性。隐私是一种事实状态,不等同于隐私权的客体,更不等同于隐私权。  相似文献   

13.
日本能源战略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万菊 《理论前沿》2009,(13):30-31
日本从20世纪70年代起开始制定正确有效的能源战略并顺利实施,为日本解决环境问题、能源安全问题,摆脱依赖石油型的传统能源政策束缚,构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社会奠定了基础,并使日本发展成能源多样化的国家。我们应认真研究日本能源安全战略,从建立全球能源供应体系的角度,制定、实施并不断完善自身能源战略,以确保我国长治久安和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互联网上,用户可以自由地进行交流,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开展跨国界的交易等。互联网的全球性特征,使其影响越来越大,在促进社会进步、解放思想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网络实名制的提出,大多数网民却反映出实行网络实名制后,自己的隐私遭到泄露,也不敢随意在网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网络实名制,这种制度本身就是要净化网络环境,把我们从虚拟的网络世界带入到一个"现实"的世界。实行网络实名制在我国一直是争议比较大。  相似文献   

15.
刘明君  李宏玉 《工会论坛》2008,14(6):125-126
金融隐私权是基于保护个人金融信息而产生的隐私权。通过对我国金融隐私权立法现状及其缺陷的分析,并借鉴欧美国家两种典型模式的立法经验,建议我国尽快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6.
17.
中国与日本在农业经济的客观条件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然而不同的是日本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借鉴日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经验,对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一、农民必须获得土地使用权或经营权,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这是现代农业的制度基础和重要前提;二、日本农协是世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管理小规模农户的一个创举,是帮助小农进行现代农业建设的很好的组织形式;三、工业化、城市化迅速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推动农业实现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四、发展自立型专业农户;五、走以生物技术进步为主要方向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18.
浅谈我国法律对隐私权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私权作为一项独立的民事权利一直没有在我国法律中得到确认和保护,而世界各国对隐私权的法律保护体系已日趋统一。鉴于我国的国情与现状加强建立保护隐私权的法律制度已十分必要,这应是充分完善我国人权保护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我国正处于高速城市化进程中,过失犯罪危害严重,主要体现在交通、环境污染、生产安全等领域.我国过失犯罪对策不稳定,社会接受程度低,过失的认定存在漏洞又过于严苛;责任追究机制不完善,对于监督者过失责任的追究不力.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过失犯罪问题与日本相似,应在三个方向借鉴其经验:加强推进法制框架内的应对,积极发挥司法功能,顺应社会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日本是亚洲最早建立现代警察制度的国家,对于我国台湾地区、韩国等国家和地区警察体系的构建和运作具有深远的影响。日本独具特色的警察教育培训模式是其现代警察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日本培养高素质的警察人才和保持良好的社会治安态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在警察教育培训方面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和做法。通过对日本现行警察教育培训模式的介绍和分析,旨在为我国警察教育和培训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与思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