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北方区委在精心培养一批蒙古族干部的同时,即着手开辟内蒙古地区的革命工作。1925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北方政局出现了有利革命的局面:随着孙中山先生的北上,在国共合作的旗帜下,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在北京主持召开了国民会议促成会全国代表大会;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从广州迁至北京,以李大钊和国民党左派力量为主占据了该委员会的主导地位。这样,整个中国北方大地出现了人民革命的高潮。1925年3月,国民会议促成会全国代表大会结束后,李大钊委派北京蒙藏学校学生吉雅泰、李裕智回绥远和包头,派陈镜湖、张良翰回热河和察哈尔,…  相似文献   

2.
谷新德 《党的文献》2012,(1):121-122
1927年4月6日,奉系军阀张作霖在北平逮捕了中国共产党北方区委书记、中国国民党在北方的主要负责人李大钊。在狱中,李大钊留下了两份珍贵的文献资料——《狱中供词》和《狱中自述》。《狱中供词》是李大钊被敌人审问时的回答,而《狱中自述》则是他以书面形式向敌人作出的回答。文中李大钊以国民党人自称,从未谈及中国共产党。李大钊为何要以国民党人的身份写自述呢?  相似文献   

3.
他是国民党员。他远在1922年冬就由孙中山先生提议加入国民党。后成为西山会议派最年轻的骨干分子,太子派的核心成员,南京国民政府的立法委员,国良党中央候补执行委员。 他是共产党员。他远在1933年就由卢涛、王世英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单线联系的特殊党员。  相似文献   

4.
北京的“西山会议”,在史学界几乎人人皆知,而浙江的“东山会议’却鲜为人知。“东山会议”是由共产党员主持,联合国民党左派,为维护国共两党合作,执行孙中山“三大政策”反对右派分裂,即与“西山会议”针锋相对而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 1925年11月23日,一部分国民党右派在北平西山碧云寺孙中山灵前,召开了所谓“国民党一届四中全会”(又称“西山会议”)。时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浙江临时省党部负责人的右派头目沈定一,也参加了“西山会议”。12月7日,沈定一回浙江召集国民党浙江临时省党部的部分人召开所谓“第七十八次执行委员会”会议,议决开除共产党员、国民党浙江临时省党部执行委员俞秀松、宣中华、安体诚,候补执行委员倪忧天、唐公  相似文献   

5.
孙中山逝世后,以"元老"自居的国民党中央执、监委员会中的老右派分子邹鲁、谢持、居正、张继、林森等,于1925年11月在北京西山碧云寺召开所谓"国民党一届四中全会",另立中央,形成西山会议派.他们反对国共合作,反对三大政策,破坏统一战线,公开制造分裂.1926年3月,他们在上海召开了所谓"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会上通过的宣言对孙中山的三大政策和国民党"一大"宣言、决议作了全面修正,提出了一套反动的政治主张.  相似文献   

6.
1922年8月,为了贯彻共产国际关于党内合作的决定,中共中央在杭州西湖召开特别会议,李大钊出席了这次会议。会上发生很大争论,据与会者回忆,李大钊基本上赞成共产国际的意见。他认为有条件地加入国民党和中共少数领导人加入国民党为两党合作的桥梁,是实现中共二大既定政策的好办法。西湖会议最后决定同国民党采取党内合作的形式,成为中国共产党关于国共合作的转折点。在这个转折中,李大钊发挥了  相似文献   

7.
正李大钊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是中共北方党组织的重要奠基人。鲜为人知的是,李大钊也曾关注过距北京有上千公里之遥的皖西地区的革命发展。党史资料表明,1925年,时任中共北方区委书记的李大钊曾派乐天宇到皖西从事革命活动。  相似文献   

8.
《天津支部生活》2014,(7):31-35
中共天津地方执行委员会成立大会旧址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随着革命形势的不断发展,为加强对北方革命的领导,中共中央决定在天津建立地方党组织。1924年1月,李大钊代表党中央向出席国民党一大会议的于方舟、江浩、李锡九等人指示,返回天津筹建中共天津地方组织。  相似文献   

9.
每月要事     
1923.2 “二·七惨案”发生。 1924.2 李大钊担任国民党北方地区领导工作。 1926.2 中共中央特别会议决定,我党应从各方面准备北伐战争。 1927.2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上海工人总罢工发展为第二次武装起义。 1931.2 王明的《为中共更加布尔塞维克化而斗争》小册子正式出版。这是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的总政治纲领。  相似文献   

10.
与李大钊一起英勇就义的革命英烈范鸿劼,在北京大学求学时,参加过五四运动、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共产主义小组.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任中共北方区委宣传部部长,主编《政治生活》周刊,组织领导北方革命群众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军阀的斗争.1927年4月被捕,28日,与李大钊等一起面对绞刑架,镇定自若,从容就义.  相似文献   

11.
正戴季陶(1890-1949),国民党右派成员。早年留学日本,参加中国同盟会。辛亥革命前,主编《天锋报》;辛亥革命后,反对袁世凯帝制。在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并任宣传部长。孙中山逝世后,参加"西山会议派",形成了"戴季陶主义"。1927年参与策划"四一二"反革命事变。后历任南京国民政府委员、考试院院长等职。戴季陶与中共之间有着很深的渊源。  相似文献   

12.
《广东党史》2013,(1):57
惠州红色旅游资源丰富,有高潭苏维埃遗址,叶挺、廖仲恺、邓演达的故居,以及罗浮山东江纵队纪念馆、粤赣湘边纵队纪念馆等。廖仲恺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活动家、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国民党左派领袖、中国共产党挚友。国民党"一大"以后,与国民党右派破坏"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行径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与李大钊等以及国民党左派团结合作,维持国共合作,发表了《革命派与反革命  相似文献   

13.
李大钊是我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是北京共产党小组的发起者和组织者.在党的创立和大革命时期,李大钊曾先后任过中共北京地委书记、中共北京区委兼地委委员长、中共北方区委书记.他还曾任中共中央北方局书记和中共中央驻北京委员.中共北京党组织的创建并在斗争中发展壮大,都是在李大钊的领导下进行的.本文试就李大钊对北京党组织的成立和发展的贡献做一简要叙述.  相似文献   

14.
李大钊与孙中山,分别为共产党和国民党的领袖。他们为国共第一次合作走到一起。他们相见及至分离的时间并不长,但感情却非常真挚。孙中山称李大钊是真正的革命同志,亲自主盟介绍李大钊加入国民党;李大钊对孙中山十分仰慕和敬重,他盛赞新三民主义,积极参与改组国民党,由衷地高呼“中山主义万岁”。  相似文献   

15.
李大钊和孙中山,分别为共产党和国民党的领袖。他们为国共第一次合作走到一起。他们相见及至分离的时间并不长,但感情却非常真挚。孙中山称李大钊是真正的革命同志,亲自主盟介绍李大钊加入国民党;李大钊对孙中山十分仰慕和敬重,盛赞新三民主义,积极参与改组国民党,由衷地高呼“中山主义万岁”。  相似文献   

16.
一、李大钊遇害始末1926年3月12日,日本军舰进入天津大沽口挑衅。16日,日本又纠合英、美、法等八国公使,向段祺瑞政府发出最后通牒。此举激起中国民众的强烈愤慨,李大钊适时地发动群众开展反帝斗争。17日,李大钊率领游行队伍到段祺瑞执政府门前示威时,和部分群众一道遭到军警殴打。18日,在中共北方区委和李大钊领导下,3万多群众召开反对“八国最后通牒”示威大会。北京10万余人举行大示威,在执政  相似文献   

17.
海原县是集革命老区、回族聚居区和干旱山区为一体的农业大县,境内存有4000多年的菜园新石器遗址、闻名全球的"环球大地震"遗迹和众多红色遗址。千年古风积淀了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光荣传统铸就了红色的革命热土,这片土地上播下了革命的火种。1930年5月,国民党北伐以后,汪精卫联合西山会议派、地方军人和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张发奎等,联合发起挑战蒋介石中央政府的内战。因  相似文献   

18.
李大钊和陈独秀,是中国最早传播马列主义和宣传十月革命的先驱人物,是他们首先提出和设计中国共产党的建立。然而这两位党的创始人,却没有出席党的“一大”。原因之一:李大钊、陈独秀当时正忙于公务,无法分身“五四”运动后,李大钊继续领导着北方的爱国民主运动。1921年3月至10月,以北大为主的八校教职员向反动的军阀政府提出了增加工资的要求,这次斗争又叫“索薪  相似文献   

19.
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也是党的自身建设的早期探索者。在领导北方党组织的实际工作中,李大钊将党的建设理论与革命实践结合,重点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方面入手,要求在党内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倡导广大党员深入民众,联合各种统战力量,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他强调在实际斗争中发展组织,尤其重视组织的实效而非组织形式的完备,并要求严明政治纪律,提倡民主团结的作风。李大钊的党建思想既与其民国初年政党观念一脉相承,又在领导北方革命的实践中进一步与中国实际结合,展现出了相当的务实性和战略性。  相似文献   

20.
一、各地上报的党史专题资料的情况从已上报给中征委的117个专题资料看,大部分是达到了预定的要求,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表现在:1.弄清了一些过去没有弄清的问题。例如:我党领导的最早的农民运动——肖山衙前农民运动。它的领导人是沈玄庐,他是上海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后来堕落为西山会议派,被清除出党。党领导的这次最早的农民运动长期不被提起,关于它的情况很少为人所知。中征委下达这个专题后,浙江省在两年时间内征集到百余篇资料,走访了三十四个乡,访问了一百多个当事人、知情人,弄清楚了肖山衙前农民运动是我党在1921年春夏至1922年初领导和组织发动的最早的一次农民运动。沈玄庐成为西山会议派是后来的事,他在1928年被国民党刺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