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时期中国华侨教育的重点是发展华侨高等教育。从"侨生"到"境外生"教育主体的变化使华侨高等教育的内涵扩大,最终导致办学宗旨、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学科建设、专业和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校园文化构建、教学管理等发生一系列变化,这些都使得新时期华侨高等教育具备了一些新的特点,有别于以往的华侨高等教育。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加快,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境外学生的规模也逐步扩大。中国华侨高等教育体系逐渐形成。  相似文献   

2.
国务院侨办所属的暨南大学,以其"面向海外,面向港澳"的办学特色誉国内外,5年来共接受捐款5560万元,而在香港的董事会教育基金会自1986年成立至今,也收到了近470万港元.从1978年以来,该校已培养华侨,华人和港澳台毕业生7216人现在校学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学生有3400余人,暨大成为海外华侨华人学生报考中国大陆高校的首选学校.群贤共商侨校发展大计@方文  相似文献   

3.
警察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未来人民警察的基本素养。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科学制定培养目标始终是警察高等教育的核心问题。《周易》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有其独特的东方思维魅力及哲学体系,其中蕴含了深厚的法哲学思想,对不同时期国家的法制建设和法治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对警察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警察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提供了有益思考。  相似文献   

4.
在风景秀丽的广州市石牌文化区,有一座新型的、著名的华侨学府——暨南大学。这所以招收华侨、港澳、台湾青年学生和归侨、侨眷子女为主的综合性大学,由于政府的重视和各方面的支持赞助,一九七八年十月复办以来,正日益茁壮成长。几经周折暨南大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它的前身是暨南学堂,创办于一九○七年,校址在南京,主要招收华侨子弟。辛亥革命后停办。一九一八年复校,改名为暨南学校。一九二三年迁上海真茹,一部份仍留南京。一九二七年夏改为国立暨南大学,全部迁至真茹。抗日战争期间迁往福建建阳,胜利后迁回上海。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大专院校调整,它被并入其他院校。直到一九五八年,国家为了满足华侨和港澳学生升学的要求,在广州重建了暨南大学。从此,许多华侨和港澳学生纷纷前来求学,在校学生人数曾经达到三千人  相似文献   

5.
走出“高质量教育”迷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什么是高质量教育?不同国家的人有不同的说法。法国人说,"让学生懂得生活"。英国人说,"不要让学习成为学生负担"。美国人说,"不要试图让学生记住你传授的全部知识"。中国人一般会说,"学生学习成绩好,学校的升学率高"。全国人大代表张志勇一针见血地指出,我国"教育界多年来流行这样一句话:经济发  相似文献   

6.
简析国民党统治时期的民国高等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27年南京国民党政府成立,宁汉合流之后,国民党成为全国的执政党。国民党政权相对稳固之后即着手加强对高等教育的管理。在指导思想上,国民党确立了"三民主义"的教育宗旨,在实践中提出高等教育要培养实才的目标。在国民党执政时期,中国高等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在发展中也存在着一些严重的缺陷和不足。  相似文献   

7.
据暨南大学华侨华人文献信息中心截止2002年4月的统计,全世界共有华侨华人34072632人,集中分布于140个国家。其中亚洲有28175752人,分布在34个国家;欧洲有1618640人,分布在26个国家;非洲有136865人,分布在33个国家;美洲有3570750人,分布在33个国家;澳洲和太平洋岛屿有570625人,分布在14个国家。  相似文献   

8.
丘汉平基于法律视角从事南洋及美洲华侨问题的研究,投身于暨南大学华侨教育并主持南洋美洲文化事业部,抗战期间又积极从事服务侨胞的实际工作,在中国近代华侨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从研究主题和内容来看,丘汉平先生的华侨研究涉及华侨经济与失业救济、华侨教育、华侨文化与社会、华侨国籍、华侨组织与社会、侨民管理与保护等不同方面,表现出对华侨研究不同领域的兴趣,兼具深度和广度,他对华侨问题的研究对民国时期华侨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了公安高等教育的现状、面临的任务、高等教育改革的趋势以后,还有必要了解当前国外警察教育的基本状况,以便更深入地探讨有关公安高等教育发展的模式问题。五、对国外警察教育的认识面向21世纪的中国公安高等教育应当是一个开放的教育体系,并善于向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各种有特色的警察教育体系学习,吸取其精华,从更开阔的视野中发展我国的公安高等教育。因此,有必要对国外警察教育的地位、性质、宗旨进行研究。1.警察教育的地位。警察作为国家政权的重要支柱,各国对于警察的教育、训练一般都给予了极大的重视。许多国家在…  相似文献   

10.
从公安教育的特殊性看公安院校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跨入新世纪,展望未来,不少公安教育工作者又在思考这个问题:面对新世纪的发展需要,公安院校应该走向何处?本文尝试从公安教育特殊性的角度,探讨公安院校的发展方向。 一、对公安教育特殊性的认识 公安教育是国家投入、政府举办的为公安机关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一项专门教育。不容置疑,与一般高等教育相比较,公安教育确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从教育的培养目标、人才使用、教育投入、培养形式等方面看,笔者以为公安教育具有以下特点: 1.培养目标的唯一性。公安教育是为国家公安机关培训在职公安民警和培养后备专门人才的,是为国家专政…  相似文献   

11.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一切教育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推进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围绕在校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现状、主要影响因素、各影响因素的影响力、创新培育路径四个研究问题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在校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度很高,但对其内涵的理解仍需加强。在主要影响的因素中,新闻媒体是重要外因,父母是第一影响源,其次是"国家宣传的各类模范榜样"、"老师榜样"。影响力最强的是学校的德育教育。调查显示,"网红"传递的正能量较低,并没有给予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带来什么红色养分,建议学校引导学生思辨甄别。结果还显示,传统的教育方式仍然是有效的,不可一味地追求新颖而抛弃一些传统的经典做法。  相似文献   

12.
一所高校要取得更快更好发展,关键在于做好自身定位,并据此制订符合高等教育规律并适合学校特色的发展战略。作为中国第一所由国家创办、具有99年历史的“华侨最高学府”,暨南大学在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大学后,逐步确立了“侨校 名校”的发展战略。“侨校”特色鲜明,才有可能向海外华侨华人社会及港澳台地区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名校”声誉卓著,才能吸引更多优秀的海外华侨华人及港澳台同胞的孩子们来校学习,二者是不可或缺相互促进的一个整体。  相似文献   

13.
教育是根据一定社会的需要所进行的培养人的活动,这是任何教育的本质属性。作为培养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的干部的干部教育,随着每一个历史时期我们党的任务的变化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而清晰地打上了每一个时期历史的烙印。进入新的历史时期,面对  相似文献   

14.
公安高等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具有高等教育的特点,受高等教育一般规律的制约。但它又有自身的特点,而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研究公安高教特点,即揭示特殊规律,目的是更全面地认识和掌握公安高教规律,正确指导公安高教的建设和发展。不同专业类型的高等教育担负着不同的教育任务,有不同的服务方向,因而有不同的培养目标。而不同的培养目标,要求有与各自相适应的专业教育和教育对象。因此表现出不同专业类型高等教育各自的特点。如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初,我国的高等教育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跨越式发展,进入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的历史时期。1998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还只有9%,普通高校在校生总规模为643万人。但是,1998年后世纪之交的短短几年,情况却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我国的高等教育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2003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7%,普通高校在校生增加到1900万人,这表明我国的高等教育已进入了"大众化教育"时代。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  相似文献   

16.
印度驻华大使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向印度驻华大使馆致意,并就印度政府惨无人道地迫害旅印华侨申述如下:中国政府对于印度政府无端迫害华侨,特别是大批逮捕和拘禁和平守法的华侨,曾多次提出抗议。但是,印度政府却百般狡办和抵赖,把逮捕华侨作人质说成什么由于"安全和防务的需要",把虐待华侨说成什么"被拘禁的人受到了很好的照顾"等等。为了  相似文献   

17.
<正>育人为本是高等教育的根本宗旨,人才培养是高校办学的根本任务。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作为培养公安专门人才的教育组织,公安院校应当从教书育人、管理育人、训练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实践育人、合作育人等方面不断强化育人功能,把育人工作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各方面,渗透到学生学习  相似文献   

18.
公安本科院校增设"公安法制"专业,是落实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实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和满足培养公安法制专门人才的需要,是"服务需求,就业导向"的选择,因依托的学科知识已比较成熟且具有鲜明的公安法制岗位特色,也具备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和一定的实验实训设施,专业基础良好,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应制定好"公安法制"专业的人才培养理念、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使之具有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对其自身乃至经济社会的永续发展意义重大。西方经典"需求理论"所倡导的"需求即人的本性"、"需求的层次性"以及"需求的无限性"等理论表明人的需求与人的可持续发展间存在着某种内在关联,表现为需求的满足程度决定着不同的人格、素质及能力。高校通过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构建"需求导向式"的教育服务体系,满足学生合理的多层次需求,突出学生自我培养,实现学校、社会及家庭的协调与配合,可有效助推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最近一个时期,江泽民同志多次强调讲政治。这不仅仅是针对领导干部,对全党、全国人民都有其广泛而深远的重要意义。人民警察学校由于它自身的性质特点,决定了从事于人民警察教育工作的工作者,更应从讲政治的高度来统一认识,明确方向,努力提高政治素质,完成培养目标。一、讲政治是人民警察学校的性质特征。人民警察法明确规定:人民警察学校是公安机关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培养基层公安干警的基地。这就决定了人民警察学校的性质特征是由公安机关的性质所决定。我国宪法第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