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正似乎是为了考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新中国成立的当月,与北京近在咫尺的察哈尔就爆发了鼠疫!毛泽东和政务院运筹帷幄,亲自指挥,在苏联的帮助和各方面的通力合作下,仅用一个多月就扑灭了鼠疫。用事实向世人证明,新旧社会两重天。鼠疫,从一个村到察哈尔省会鼠疫的致死率居各类传染病之首,如不采取防治措施,感染者是名副其实的九死一生,甚至有死无生。正向北京逼近的这场鼠疫,  相似文献   

2.
疾病,特别是传染病一直是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是人类生存的大敌。历史上传染病流行危害人类健康的例子不胜枚举,人类对于传染病的认识和采取的卫生措施也是循序渐进的。13世纪麻风病流行猖獗,人们认识到了接触传染的危险,迫使人们不得不采取隔离措施,如建立隔离病院等,这些措施对控制传染病起到了一定的作用。14世纪欧洲鼠疫流行,很多港口设立了检疫措施,对预防传染病很有作用,直到现在,仍然世界通用。虽然这个时期,人类对传染病的认识还知之甚少,但也能采取个别积极的措施,尽可能地避免传播。到了文艺复兴时期,1546年意大利的夫拉卡斯托罗…  相似文献   

3.
SARS是一场灾难,它直接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SARS也是一场考验,它挑战官僚作风、不良习惯和迷信思想,深刻影响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方方面面。我们应该吸取SARS危机的教训,从而更好地避免还可能发生的其它危机。  相似文献   

4.
2002年11月始于广东,且在2003年4月中下旬在北京“爆发”的SARS灾难,如嗜血成性的恶魔吞噬着人们的健康和生命。SARS在诸多方面击中了我国原有应急体制的弱点。无论从危机的综合管理上看,还是从综合立法上看,有效应对国家或城市突发公共事件,不但需要《传染病防治法》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条例》,还必须建立国家安全、城市防灾控制的长效机制。一、重新认识城市灾害源对于城市灾害的分类,国家建设部早在1997年公布的《城市建筑技术政策纲要》的防灾篇中强调:  相似文献   

5.
尹媛萍 《党建文汇》2005,(12):46-46
传染病在古代是十分可怕的灾难。东汉末年,传染病肆虐,每隔几年就有一起甚至多起传染病流行。在著名的赤壁之战中,曹操的军队于秋天来到当时的血吸虫病流行区域,冬天作战之时,将士染病近半数。清朝是一个传染病高发期,几乎每隔一年就发生一次疫情。尤其是1910年的东北鼠疫,死亡6万余人,震惊中外。  相似文献   

6.
山公  吕杰  方元 《党风建设》2003,(7):18-19
SARS来了,人们进行着英勇的阻击,这是生与死的战斗,阻击战进行得惨烈、激烈,壮烈,而令人们庆幸不已的是,这次人类与传染病的第十大遭遇战进行得时间最短,胜利来得最快,付出的生命代价最小。  相似文献   

7.
1949年察北鼠疫发生后,北京市在恢复和完善防疫体系的基础上,不仅推行检疫、封锁和注射等措施,而且广泛动员群众积极参与防疫,最后成功地阻止了疫病的侵入。在这次预防鼠疫的实践中,北京具有现代意义的防疫网络雏形已经显现,这为后来应对其他疫病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8.
杨原 《前线》2020,(5):95-96
清末,中国有两次大规模疫情,一次是1894年暴发于香港的腺鼠疫,一次是1910年暴发于东北的肺鼠疫。这两次大规模的鼠疫疫病是中国社会最早以近代科学方法应对的公共卫生事件。当时,即便是在世界上那些医疗水平比较高的地区,此病都是无法攻克的难关,而发生在中国的这两次鼠疫防治,却为世界医学事业发展留下了很多宝贵的经验。通过比较这两次疫病防治的得与失,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在科学防疫的这条路上,我们走得多么艰难。  相似文献   

9.
当前全国范围展开的抗击“非典”斗争,很容易让人回忆起解放战争时期发生在东北的那场肺鼠疫。肺鼠疫是鼠疫的一种,属恶性传染病。那次疫情随时可能波及更大范围,但在中共辽吉省委书记陶铸的直接指挥下,由于我军民采取了及时果断的措施,便有效地将疫情控制在辽吉地区,没有进一步向更大范围蔓延。当年的肺鼠疫控制战,特别是陶铸同志  相似文献   

10.
第一次鼠疫———历史上的首次鼠疫爆发于公元6世纪,几乎波及到当时所有著名国家。疫情持续了约50至60年,肆虐巅峰时期每天有万人丧命,死亡总数近一亿人。第二次鼠疫———即历史上称为黑死病的那一次。此次鼠疫发生于公元14世纪,断断续续持续了近300年,疫区遍及整个欧亚大陆和北非北海岸。直到史称的“伦敦大火灾”烧毁了伦敦的大部分建筑,老鼠也销声匿迹,鼠疫流行才随之平息。第三次鼠疫———第三次鼠疫大流行始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达最高峰,总共波及亚、欧、美和非洲的60多个国家,死亡达千万人以上。此次流行传播速度之快、波及地…  相似文献   

11.
东北解放区的鼠疫流行及救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47年至1949年,东北解放区鼠疫流行,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当地党和政府把鼠疫防治工作当作重大政治任务,实施鼠疫预防注射、疫情报告、疫区隔离和封锁等一系列科学防疫举措,成功地控制了鼠疫的流行和蔓延,并积累了丰富的防疫经验,为其后新中国的卫生防疫事业和社会进步事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王崇一 《奋斗》2009,(6):48-49
1918年前后,俄国红军在与白军激烈交战中,突然暴发了急性传染病——斑疹伤寒,严重削弱了红军的战斗力,列宁发出了“不是虱子战胜社会主义,就是社会主义战胜虱子”(虱子是斑疹伤寒的传播媒介)的号召,经过集中全力除害灭病,最后消灭了虱子、疫病和白军。1947年,东北解放战争十分紧张之时,辽北和哈尔滨发生鼠疫大流行,仅通辽、开鲁两县就死亡5万多人,当时,东北局主要负责人向东北卫生部两位部长传达毛主席和中央军委的命令后下了军令状:“前方的国民党我负责,后方的鼠疫你们负责”,经过一年多的奋战,取得了解放战争和消灭鼠疫的双胜利。  相似文献   

13.
3月底,塞外草原。小草张开惺忪的睡眼,杨柳刚刚吐翠,春姑娘正要向人们展示自己的妩媚。突然,一位可怕的恶魔降临———SARS冠状病毒,它直击人的生命,打击人的心灵。3月27日夜,从北京陪床回来的2名高烧患者刘俊明、刘凯华父子,住进了丰镇市医院。诊断表明:患者白细胞不高,胸片有片状阴影。急诊大夫敏感地意识到,他们可能是SARS患者。值班大夫立即报告了院长陈建堂,陈院长果断决定:“采取隔离措施,组织抢救。”并立即上报盟局。至此,一场维护全盟270万各族人民身心安康的战斗在乌兰察布打响了!“SARS”,让你躲无可躲,藏无处藏疫情就是命…  相似文献   

14.
在全国人民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60周年所取得巨大成就,高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时候,自然就会想起福建解放前后许多对比中的巨大变化,最能说明这种变化的是解放初就消灭了在福建流行68年、危害人民生命安全的烈性传染病鼠疫这件事.  相似文献   

15.
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华民族造成了深重的灾难,细菌战是其中最惨无人道的一幕.1940年10月27日,臭名昭著的日本731细菌部队远征队在宁波制造了一场惨绝人寰的悲剧:将带有鼠疫杆菌的跳蚤投到这个地区,导致鼠疫流行,上百名无辜百姓暴死.对此次鼠疫,国内外各专家已获得了此较丰富的研究成果,本文想对人们很少涉及到的鼠疫来源、特点等问题作进一步的分析研究,以揭露日军的暴行,并期望悲剧不再重演.  相似文献   

16.
截止6月15日9时止,呼和浩特地区非典疫情连续20天零报告。从此,这座拥有240万人口的首府城市的SARS阻击战将转入常效管理阶段。人们不会忘记,2003年,我们走过一个没有春意的春天。人们不会忘记,在这个不同寻常的春天,肆虐中国、席卷全球的SARS疫魔让我们饱尝了空前的苦难,铭记了痛彻心扉的教训。呼和浩特地区是于2003年3月24日发现首例输入性非典型肺炎病例的。截止6月15日9时,全市累计报告非典诊断病例143例;诊断病例治愈出院127例;诊断病例死亡14例;疑似病例6例。全市现住院的两例非典病例均在内蒙古胸科医院接受治疗。回首呼和浩特地…  相似文献   

17.
用西医来解释SARS比较单纯,非典型性肺炎,源于冠状病毒感染。但是同仁堂医馆馆长关庆维认为,SARS在广州和在北京不一样。用中医的视角看,SARS在广州表征是风瘟夹  相似文献   

18.
SARS危机:公共问题走向前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持续半年的SARS危机,经过中国各级政府、全体人民乃至全世界的共同努力,目前已初步得到了有效遏制,人们逐渐从危机的恐慌中解脱出来,恢复了正常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然而,只要导致“非典”的病毒依然存在,科学家在短期之内还不能研制出对付SARS的疫苗,人类仍然不能掉以轻心。即使人类找到了对付SARS的办法,在当今疾速发展的世界,一些人类尚无法预见的其它各种危机仍然会以未知的形式爆发。由危机引发的社会公共问题,如果政府处理不当,不仅仅会使国家在经济上造成重大损失,更可能使公众的信心丧失,从而导致政府的合法性危机。一、现代政…  相似文献   

19.
1973年正式出版的《福建省鼠疫流行史》一书,宣告福建省自1953年无鼠疫病人、无发现致病的鼠疫杆菌已经20年了。按照国际标准,流行鼠疫的病区,出现无鼠疫病人、无发现鼠疫杆菌的"二无",并且经过20年的检验,才称得上鼠疫被真正消灭。到2006年7月止,"二无"已不是经历20年的检验,而是经历53年的检验。  相似文献   

20.
2003年春天,一场突如其来的SARS狂潮让全世界30余个国家和地区身陷其中、8000余人感染、700余人罹难。也正是这场肆虐一时的急性传染病让中国站在了全世界抗击非典的最前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