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天玺 《创造》2009,(1):8-11
彝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彝文经典集中反映了彝族人民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反映了他们的整个精神世界。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已经形成了浩如烟海的彝文经典。  相似文献   

2.
以龙云、卢汉为首的民国彝族上层统治集团崛起后,在他们的家乡滇川黔边兴学、劝农、发展经济、建设地方,给本地区彝族社会的发展带来了较大影响。本文爬梳史料,在详尽考察该集团上述事迹的基础上,从政治、经济、文化、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方面分析了彝族社会的变迁。认为民国时期的滇川黔边彝族社会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由于阶级出身的限制和统治者之间的利益争夺,这种由民族上层的个人行为带来的社会变化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3.
可顺祥 《创造》2013,(1):64-67
峨山是新中国成立的第一个彝族自治县,也是云南省最早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在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生活着86912人彝族人民,占峨山全县总人口的57.1%和少数民族人口的83.3%. 峨山彝族分聂苏、纳苏、山苏三个支系,民族风情浓郁,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是峨山县最悠久、代表峨山县民族文化主流、最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深刻地影响着当地各族人民的生产生活、社会交往.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城市社会经济条件和城市居民的思想价值观念、精神文化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些因素对我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与此同时,由于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使得城市问题和社会矛盾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5.
彝族人居贵州历史悠久,主要聚居在毗邻滇蜀交界的黔西北乌蒙山区,世代沿袭传统的农牧经济生活,并在此基础上曾经建立过地方政权。它有自己创造的民族文字,遗留有大批的彝文典籍和金石碑刻传世,绚丽多彩的彝族传统文化,”又以毕摩文化构成为其重要的特色,精深秘奥,源远流长。在贵州高原多民族多元化的文化百花园中,彝族的毕摩文化可以说是兀立群芳而独树一帜。但是,毕摩文化仅是彝族文化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份,它在彝族文化发展史上的影响十分深厚,可以说不了解毕摩文化,就难以窥奥理解博大精深的彝族文化体系。(一)毕摩和…  相似文献   

6.
秦莹  李昶罕  罗边伍各 《传承》2013,(11):102-104
四川凉山是最大的彝族聚居地,当地人民生活朴实简单,拥有着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婚姻习俗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由于受外来文化冲击,彝族本土文化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前所未有的困扰。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并对彝族婚俗变迁的实情进行对比梳理分析,可为保护彝族文化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入世”,对中国的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等诸多领域将产生重大而深刻的影响,中国的人才开发也同样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四川凉山是最大的彝族聚居地,当地人民生活朴实简单,拥有着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婚姻习俗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由于受外来文化冲击,彝族本土文化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前所未有的困扰。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并对彝族婚俗变迁的实情进行对比梳理分析,可为保护彝族文化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不仅影响和改变着高校师生的经济生活,也必然引发高等学校师生的意识形态和文化需求的深刻变化,对大学校园文化也会产生深刻的影响。面对市场经济的大潮,校园文化表现出如下几种特征与功能。一、方向性特征与引导功能大学校园文化是高等学校生活存在方式的总和,是精神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不是孤立的、脱离社会的,而是与社会有着紧密的联系,具有鲜明的政治方向性特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给大学校园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带来了希望,大学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又会对社会的进步产生能动作…  相似文献   

10.
归根到底,文化总是由生存在特定环境中的特定人群,在特定时间因为特定目的而创造的.因此,文化的意义和生命力只存在于其被创造、传承的特定生态环境中,离开这一特定的文化生态环境,该文化的意义与生命力或将丧失,或将发生转变.作为彝族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毕摩以及毕摩信仰,在彝族社会生产、生活和社会组织以及文化传承中处于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毕摩及其信仰的存续有其特定的文化生态环境,只有在其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彝族现实社会生活和生产这一环境中,毕摩及其信仰才具有现实的意义和生命力.一旦脱离特定的文化生态环境,毕摩以及毕摩信仰无论在意义的层面,还是现实的层面,都必将丧失其生命力.围绕着楚雄市彝人古镇一位德高望重的彝族毕摩死亡原因所发生的主、客位争议,深刻地揭示了毕摩及其信仰存在的意义和生命力之所在.  相似文献   

11.
“三”,作为一个成数,在彝族文史典籍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无不浸透着它的神秘影响,从古史到当代现实生活,神秘的“三”无所不在。“三”作为彝族文化的一个突出特征,代表了从古代社会到当今彝族生活各领域的一种文化脉络。探寻“三”的文化意蕴,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彝族文化。  相似文献   

12.
试论彝族传统禁忌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俗作为人们意识、情绪和重复规范行为的综合体系,内容丰富。本文通过对彝族传统禁忌具体分类、整理分析,探讨彝族传统文化中产生的禁忌及发展原因,并提出正确认识彝族传统文化禁忌与现代化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基督新教在不平等条约的帮助下强行深入中国内陆传教。19世纪末、20世纪初,基督新教在川滇黔等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展开活动。基督教的传教活动对川滇黔三省彝族社会产生了较深远的影响: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彝族民众困苦的物质生活;促进彝族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彝族近代知识分子的培养;促使彝族地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使彝族的宗教观念、生活习俗、社会观念发生了重大改变。  相似文献   

14.
文化全球化与文化主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睿 《长江论坛》2002,(6):57-59
全球化浪潮正以波涛汹涌之势迅猛发展,对当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生产、生活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全球化进程的主线是经济全球化,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随着各国之间交流的扩大和频繁,必然带来国际间政治、文化的交往,经济的全球化必然带来文化全球化趋势。文化全球化是人类创造的文化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配置,是文化的国际化、世界化、多样化,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交流、激荡、融合的过程。它包括:第一,在平等交流条件下不同文化传统之  相似文献   

15.
李胜渝 《求索》2010,(9):172-173
彝族民事习惯法以法律的形式反映出彝族社会经济生活的状况,它既遵循民法一般具有的等价有偿、诚实信用、公序良俗等原则,同时具有自身历史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6.
彝族古歌是彝族人民用彝语传唱、内容古老、符合彝族诗歌格律且嵌合于生产生活祭祀娱乐活动中的彝族诗歌。彝族古歌至今仍“活态”传承于彝族民众生活中,为地域文化持有人提供了重要的人文精神养分,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重要的精神支撑。论文从彝族古歌的歌词韵式、行文特色、结构特点探讨彝族古歌的诗学意义,认为彝族古歌有着自身的格律和创作规律,句首韵、句间顶韵、句内韵、句尾韵和赋、比、兴等修辞手法的交替使用,五言三段式等较为固定的结构,使古歌唱诵起来朗朗上口。优美的韵律,婉转动人的曲调,提升了古歌的感染魅力,为彝族诗学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谢玉亮 《前沿》2011,(11):177-180
当代中国文化版图呈现出多元共生的格局,并对现实社会生活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随着文化大规模地扩展、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文化领域已成为政治斗争和意识形态较量的主战场,意识形态领域也因此出现一些新趋向。适应这一发展变化,意识形态建设需要探索新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8.
杨矿 《新重庆》2007,(2):40-42
城市是人类文化的容器,在承载建筑、经济的同时,更承载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一座城市的发展演变过程,就是一种文化产生、形成、繁荣的演绎过程,并由此深刻地影响着这座城市的人民生活和经济水平。可以说,城市因文化而生、因文化而立、因文化而兴,人类创造和发展的城  相似文献   

19.
一、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发生深刻变化 经济全球化时代,信息网络文化、多媒体技术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思维方式,同时也改变了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当今中国社会正处在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发生了深刻变化。  相似文献   

20.
闫峰 《前沿》2008,(7):85-87
佛教之于大理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巨大影响。一方面,佛教依附于大理统治者,与云南多民族复杂的社会政治体制相结合,形成了政教密切联系的政治体制,并成为大理国统治的精神武器和思想基础;同时,由佛教为主体宗教内容而衍生出来的寺院经济和庙会,则是西南民族经济中最有典型意义的经济形态。另一方面,佛教与云南固有的丰富的巫教、本主和土主崇拜等原始宗教与文化相融合,成为云南多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云南各民族的文化、教育、习俗以及社会生活起到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