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父爱无言     
吴健 《新青年》2004,(9):14-14
父亲不是我理想中的父亲形象.我心目中一直渴望有这样的父亲,他儒雅,有一股书卷气.我很容易把与父亲年龄相仿的老师看作父亲.我一直以为父亲于自己是不可依赖的,一直以为正是父亲的不可依赖成全了我,造就了我,使我独自去面对,去解决.父亲不善表达,他沉默得近乎冷漠,但他一直是健壮的.直到有一天,在我不经意的一瞥间,忽然发现父亲老了.  相似文献   

2.
《新青年》2009,(9)
父亲是在他生命的第49个年头上去世的,那一年,我正好考上大学.父亲得的是肺气肿.父亲跑了一趟官厅的医院,没几天就回来了.父亲说,那个地方,贵巴巴的,咱们住不起.  相似文献   

3.
父亲的规定     
自从母亲去世后,父亲一直独守着老屋.我们兄妹四个都在异乡漂泊,终日陪伴父亲的只有他那孤独的影子. 半年前,父亲忽然把我们兄妹四个召集回来,开了一次家庭会议.  相似文献   

4.
总有一些东西,终究是要在风中逝去的。比如炊烟。比如村庄上空的鸟声。比如父亲,像一朵柳絮,在村庄的枝头上悄然逝去的父亲。父亲说,我怕黑,我怕停电。父亲是怕无边的黑暗把他给吞噬了,怕在暗夜之中被死神牵住他的衣角,他怕寂寞,他怕冷,怕这样一个人孤零零地离去。尽管此刻我还守在他的身边。旁边,还有我的姐姐和我的母亲。现在,我们还是完整的一家人。但这种完整已经是非常的脆弱了,现在父亲努力地维持着这种完整,以他的抱病之躯,尽管另外的三个支撑点还顽强的坚持着,但仍旧显得无济于事。父亲说,我是有儿有女的命。父亲说…  相似文献   

5.
以爱的名义     
我们的父母是农民,他们生养了我们兄妹三人. 我们出生在改革开放的年代,但父亲并没有融入其中,他是个重感情的人,所以他从没想过要把我们丢下外出打工,他舍不得我们;他是一个做事过于谨慎的人,他复员之后,曾有人劝他开个修理自行车的小店铺,不用出钱只出力就可,可父亲并没有同意.这个决定使他错过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相似文献   

6.
在我们这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圣人、贤人、英雄、模范层出不穷,他们的思想、品质、业绩通过各种传媒教育、感染、熏陶着我,使我受益非浅。但在生活中,以实际行动教育、感染、熏陶着我的是我的父亲,他用实实在在的言行展现着一个共产党员的风范,一个知识分子的情操,一个纯粹的人的品质。他就是我心中的圣者,是我做人的楷模。父亲对他所从事的工作是全身心投入的,可以说他把一生都献给了他所热爱的教育事业。他1953年从东北农学院畜牧兽医系本科毕业后准备再读研究生,但由于家庭生活困难,放弃了继续深造的机会,留校任教,一直在这所大学里工…  相似文献   

7.
六岁幼童,成了小"乐器王" 南卫东是安徽省濉溪县人,小时性格活跃,聪明伶俐.6岁那年,他迷上了民间乐器.他父亲是个老师,业余时在家吹拉弹唱,他坐在父亲旁边,被那优美的二胡迷住了.  相似文献   

8.
《新青年》2007,(4)
女人的身体只对爱过的男人有记忆,而男人的身体好比一头奔跑的狮子,永远对下一个没有到手的猎物感兴趣。这些年,坏男人一直占据情爱市场的主角,让女人受尽只为他一人守身如玉的苦楚。聪明的女人回头是岸,纷纷对坏男人说不,也来一次喜新厌旧的情爱革命,理由是:坏男人可爱不可靠。不如嫁个好男人,不求大富大贵,但求平淡是真。感冒了他是  相似文献   

9.
父亲与山     
魏鹏 《新青年》2004,(12):16
离开苏北老家来到省城,转眼间已3个年头了。3年来,我无时不在思念年过花甲的父亲。3年前,母亲病故,父亲退休,我是他们惟一的儿子,又外出谋生,家中空荡荡的。父亲一人在家,让我放心不下。我曾想方设法让他来城里生活,但他不肯。2002年春天来城里一回,不到一周就回去了。他说他要  相似文献   

10.
母亲去世后不久,他把父亲接到了城里。父亲一开始不愿意,说城里太远,他一走,怕母亲在乡下孤单。他知道父母感情很好,母亲的去世让父亲很伤心。父亲的年纪也不小了,身体也不太好,他说:“就到城里去散散心,过些日子再回来。”父亲这才没有坚持。他在家陪了父亲两天,然后就上班了。他很忙,在一家很大的公司做着部门经理,事情千头万绪,烦杂缠人。他想请个保姆,但父亲没有同意,说又没有什么事,不必花那个钱,再说,自己还不习惯有人伺候。“要不你下班的时候带份报纸来。”父亲说。他上班的时候,父亲就在家里看电视,有时也会下楼,到附近走走。他生…  相似文献   

11.
1…… 他是我的同父异母弟弟. 母亲在我3岁时病逝,我5岁时父亲另娶,一年后的一个细雨绵绵的清晨,他出生了.是剖腹产,所以,他在医院里呆了5天.第六天早上,父亲送我上学时告诉我,今天下午他会去接他回家,可能会迟一些来接我放学,我说好的.但是,那天下午,直到夜色降临,父亲一直没有来接我,是老师把我送回家的,然后,我才知道,父亲出事了.  相似文献   

12.
父亲的张望     
王宪中 《新青年》2005,(10):7-7
离家3年的朋友要从外地回来,朋友的父亲从早晨开始就趴在窗口向外张望,一直张望到傍晚朋友进家门。朋友无意间说起此事,却勾起了我对父亲的回忆。父亲养育了我们6个儿女,在艰辛的生活中,却把我们一个个像风筝一样从偏僻的村里放飞,每个子女回家的时候,他都要像朋友的父亲一样一直站在村口长时间地张望。记得我考上师范的时候,报到的时候是个雨天,父亲打着赤脚,背着几十斤重的行李送我到十几里以外的县城坐车,到车站后饭没吃,歇没歇,就在我迷蒙的泪雨中又走进了雨中。第一年寒假,在一个飘雪的晚上,我回到了家中,母亲说:“你父亲听说你要回来,…  相似文献   

13.
马德 《新青年》2005,(10):6-6
父亲是个搓澡工,打我记事起,父亲就在城南李记澡堂给人家搓澡。我已经长了很大了,也没有人喊我的大名。只是说,他啊,是搓澡工家的小子,学习不赖。即便是在夸我,只要别人说到我是搓澡工家的儿子,我就会远远地走开。记得有一年夏天的晚上,我在旁边冲凉,父亲在槐树底下坐着抽烟,冲到一半的时候,父亲站起来说,小子,来,我给你搓搓背。我有些不冷不热地说,你给别人搓去吧,我用不着你搓。说完后,我把剩余的水一下子兜头浇下来,一转身,就进屋去了。黑暗中,只剩下父亲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那里。我很为有这样一个父亲而丢人现眼。上初中的时候,语文老师…  相似文献   

14.
幽默精品屋     
《新青年》2003,(1)
残酷人生两个人在餐馆吃饭,桌上放着一杯热芥末。其中一个人认为芥末是甜的,于是舀了满满一勺放进嘴里,立即泪如泉涌。不过他紧闭嘴巴,没说一句话。他的朋友迷惑不解:“怎么了?”“我想起了我的父亲,就在2年前的今天,他上吊了。”他的朋友安慰了他一番,也舀了满满的一勺芥末放进嘴里骤然,泪水如泉。第一位佯装无事地问他:“你怎么也哭了?”“我在想,你父亲20年前上吊的时候你为什么不上吊?”第二个答道迟钝有个农夫跌断了腿,去看医生。医生问他是怎么把腿跌断的,他说:“25年前,我在一个财主家当长工。有一天晚上,财…  相似文献   

15.
小荷 《新青年》2004,(3):30
不久前看了倪萍的《聊天》,那一期节目,我一直在哭。是跟着那个贫穷的父亲在哭。他老实巴交的样子,穿着中山装,每个扣子都扣得很严,下面是一条看上去很新的裤子,脚上一双千层底的布鞋,一看就是手工做的,头上是一顶有些旧的帽子,他是来自甘肃的一个家里有着3个男孩儿的父亲。是为了供大儿子上大学一直在卖血的父亲,是整整卖了4年血、用6万多块钱供一个大学生的父亲。  相似文献   

16.
颜面     
他考上大学那年,在外地打工的父亲除了带回他急需的学费以外,还带了一块两百多元的手表.这个手表在那个年代算得上奢侈之物.母亲当即就喝斥父亲,说肥料钱都还欠着人家的,你居然买这么贵的手表,况且这娃儿要表有什么用!没怎么读过书的父亲却字正腔圆地说出两个字:颜面.  相似文献   

17.
刘德良 《新青年》2004,(2):20-21
事实上,父亲和母亲是没有爱情的,如果说有,那也只能算是一种亲情和责任,是一种自然而又质朴的情感流露。也许,父亲和母亲就像是两株生长在同一块土地上的庄稼。他们相互守望,相互搀扶,然后,再一起走完那艰辛而又坎坷的一生。总之,父亲和母亲不会像现在的人那样甜言蜜语和山盟海誓。他们更不会说“我爱你!我想你想得要死!”之类的话语。在父亲的眼里,母亲只不过是他的一个女人,是一个能够为他生儿育女和同葬在一个坟墓里的人。而在我母亲的眼里,父亲也不过就是她的一个男人,一个能够与她共担风雨和同撑起一个家的人。父亲就像是一片天,能够让我的母亲活得踏实和知足,而我的母亲也会给我的父亲滋养和快乐。  相似文献   

18.
15年前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当张延平随父亲张雨卿先生第一次踏上故乡的黄土地时,“故乡”两字便从他的心灵深处凸现出来,而他对故乡的爱也从此愈加炽烈。十几年来,他虽身居海外,但心中一直装着故乡这片热土,也一直牵挂着故乡的老乡亲。那年张延平还很年轻,他随父亲回甘肃泾川老家寻根问祖。站在丰台乡广袤的原野上,父亲指着周围郁郁葱葱的庄稼地,深情地对儿子说:“这就是咱们的家乡,是咱们要寻的根呀。你要记住这里,以后要常来常往。”延平会意地点着头。两年后,父亲溘然长逝,而他如同父亲在世时一样,依然年复一年关爱着故乡。一个生长于台…  相似文献   

19.
我是个坏孩子.初中时,逃课后无聊,一个同学劝我抽烟.他说,使劲吸,然后咽在肚子里,很好玩的.我照着他说的做了,就真的学会了抽烟.我把这个坏习惯一直带到了高中.  相似文献   

20.
父亲后来常常和她提到这件事,那些微小的细节,在父亲一次次的重复中,被雕刻成一道风景.每次父亲说完,都会感叹:"你说,你才那么小个人儿,还昏迷了那么久,怎么就突然清醒了呢?"这时候,父亲的眼睛里满满的都是温柔和怜爱.说得次数多了,她便烦,拿话呛他,父亲毫不在意,只"嘿嘿"地笑,全是快乐和满足.她的骄横和霸道,便在父亲的纵容中拔节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