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熊波 《学习月刊》2009,(6):15-16
改革开放以来.与经济体制逐步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相适应.我国的财政体制也逐渐由事权、财权高度集中于中央的集权型财政体制向事权、财权逐级划分的分权财政体制演化。由于没有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与之配合.现行的财政分权体制成为了一种导致地区差距(特别是公共服务差距)扩大的体制。因此.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是通过调整各级政府间事权、财权配置格局,重塑政府间财政关系:同时.科学设计纵向和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均衡地区间财政能力。  相似文献   

2.
熊伟 《新视野》2012,(3):105-109
自分税制实施以来,我国曾实行中央转贷地方、中央代地方发行、中央代地方偿还等三种地方债模式。这三者都有发债规模的控制,且都由中央承担最后偿还责任。导致这个事实的原因不仅仅在于《预算法》对地方发债的限制,更在于我国现行政府间财政关系模式下,财政收支划分和转移支付由国务院单方决定和调整,地方政府无法成为独立的财政主体,进而独立对外偿还债务。今后应由全国人大制定《财政收支划分法》和《转移支付法》,以保障地方的财政自主权;同时,应制定《公债法》,防止地方滥用发债权,让地方政府有机会成为独立的财政主体。  相似文献   

3.
政府间财政体系安排的缺损是造成农村凋蔽、农业停滞、农民深受各种税费之苦的制度性因素之一。不仅如此,经济发展的极不平衡性和在计划经济原有的支出调整机制消除以后没有新的规范的机制替代的财政支出格局将造成对整体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伤害,使目前的财政体系对经济的发展产生高度累退,带来制度性的效率损失。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迫切需要政府间财政体系的根本性改进。  相似文献   

4.
政府间关系是政治学和公共行政的重要课题,因为它能帮助我们理解众多跨越政府层级和部门的政策问题的背景和机理。政府间关系在美国联邦分权体制下,是指各政府层级和部门之间的各种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和互动。政府间关系随着联邦制权力结构的演变而发展变化,但始终以财政关系为核心。本文讨论政府间关系的历史演变和当前政府间关系的发展状况,重点分析当前"财政联邦制"下财政拨款和强制执行等焦点问题,最后讨论问题的成因以及未来的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四代中央领导集体都十分重视政府间的关系。新中国成立以来,对这一问题理论和实践的思考,基本经历了初步探索、有效突破、继续发展和不断创新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理论认识和实践侧重点。对其进行回顾与分析,有利于政府间关系的完善。  相似文献   

6.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财政分权化已经成为趋势.就我国而言,改革开放初期的“减税让利”到1 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再到《中共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的“在统一税制的前提下,赋予地方适当的税政管理权”,我国的财政体制改革充分说明了财政分权对于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经济能力的作用.因此,在财政分权的视角下,如何采取恰当的途径来实现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一个关键问题.要强化对地方政府的财政激励,优化财政分权的结构,使中央集中财权与地方财政分权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7.
李金龙  武俊伟 《求实》2016,(9):38-45
中央与地方政府财政体制一直是我国改革关注的重点领域。历次财政体制改革,特别是1994年以来的分税制改革,更多的是在调整中央与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所占的比例关系,唯"占有比例"式的财政体制改革模式似乎被"锁定",带有制度变迁路径依赖的某些鲜明特征。要消解财政体制改革路径依赖的困境,可以从实现中央与地方政府财权、事权复位;跳出中央控制与地方积极性的二元思维,发挥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实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三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8.
中国府际财政关系研究——宪政分权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自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府际财政关系首先出现变化,一方面唤醒了沉睡的地方利益,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制度外意想不到的结果.地方保护主义出现,交易费用总量不平衡;预算外资金、非税收入大量存在;基层政府收入来源有限,公共服务能力亟待提高.府际财政关系的变动既是体制改革的突破点和契机,但又受到制度性分权滞后和原有体制的约束.因此,可以认为我国府际财政关系的发展,必然向着宪政分权的方向进行.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国内外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的财政逐渐从生产建设型财政向公共财政和现代财政转型。与财政转型相适应,新中国财政体制70年变迁也经历了几个大的发展阶段:一是国民经济恢复时期高度集中管理的体制;二是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直至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央与地方分成制为主的财政体制;三是改革开放初期至1993年的中央与地方财政包干体制;四是1994年开始推行的分税制财政体制以及分税制财政体制的改革与完善。财政体制70年变迁的基本经验主要有:中央政府是中国财政体制70年变迁的主导力量,服务国家中心工作是财政体制变迁的主线,财权与事权相一致是财政体制变迁的原则,法治建设是财政体制变迁的重要保障,统筹兼顾是财政体制变迁的成功做法。  相似文献   

10.
中国地方政府间的竞争是客观存在的。财政体制改革为地方政府提供了恣意行政的空间,激发了地方政府谋求经济发展以获取较大的财政收益的冲动,导致了地方政府间的竞争行为。追求职位晋升是地方政府官员目标函数的集中体现,对上负责的官员选拔机制和晋升路径的"淘汰制"激化了同级政府官员之间,以及不同部门、单位和区域官员之间的攀比和竞争。这两种制度安排相互牵制,形成共振,构成了中国地方政府竞争的制度逻辑。  相似文献   

11.
12.
中国共产党四代中央领导集体都十分重视政府间的关系。新中国成立以来,对这一问题思考,基本经历了初步探索、有效突破、继续发展和不断创新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理论认识和实践侧重点。对其进行回顾与分析,有利于政府间关系的完善。  相似文献   

13.
从央地关系角度理解中国经济奇迹,需要与财政激励变迁的主线相衔接,在制度和激励机制的演进上探寻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研究表明,财政包干制时期,放权让利与财政收支自主权成为地方政府“经营企业”的直接动力;分税制改革后,在所得税、营业税和增值税分成收入的激励下,“经营开发区”成为地方政府行为的主要特征;所得税分享改革之后,对营业税和土地财政的倚重成为地方政府“经营城市”的主要动因;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双重压力下,债务扩张成为推动城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动力,进一步激励地方政府行为向“经营债务”的嬗变。展望未来,应依据新发展理念确定改革路径,加快推进现代财政制度建设,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不断释放央地关系作为国家治理体系骨架的制度效能。  相似文献   

14.
构建中央与地方合理分权体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薄贵利 《新视野》2006,2(2):47-49
进入新世纪,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积极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迫切需要进一步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构建中央与地方合理分权体制,即在横向合理分权的基础上,依法明确划分中央与地方的职责权限,非依法不得随意变更和调整。  相似文献   

15.
陈曙红 《唯实》2003,(12):36-38
综观改革开放的 2 0多年 ,中国当代的经济改革是与政府的介入分不开的。中央政府的放权 ,给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中发挥巨大作用提供了条件 ,但是 ,放权也导致了很多的问题。研究以地方政府为代表的各利益集团如何实现自身的利益 ,如何通过政策和行为的调整来实现博弈的最优结果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6.
当前,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的公共服务严重失衡。从财政的角度看,其最根本原因是没有形成均等化的财政支出能力和科学的财政投资结构。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必须改革现行的财政体制,建立均等化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确定科学的财政投入结构。  相似文献   

17.
徐清  李朴成 《实践》2006,(4):38-39
当前,随着反腐败斗争力度的不断加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如何顺应新的形势,按照新的要求, 研究新的对策,牢牢把握反腐败斗争的主动权,不断提高预防的能力和水平,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几年,我区各地和各部门在体制改革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切实提高预防腐败能力和水平,做了有益的积极探索,取得了明显效果。但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也暴露出在体制创新方面一些不完善、不规范的地方,需认真研究和对待,重点是在规范政府的事权、财权、人权上要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县乡财政负债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形成原因,产生的危害及目前面临农村税费改革和基础教育发展所受到的新压力.从加大政府间转移支付力度的重要性和政府改革角度出发,认为政府体系有从五级层次走向三级层次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是始于1994年的财政分权式改革、赋予地方政府独立的财权,无疑是很关键的因素。它使地方政府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主体,形成强有力的激励机制。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公共品供给不足与地方政府的行为方式关系极大。而地方政府的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20.
利率市场化后,利率水平将上升、利率波动性将加大,这必将对我国财政稳定产生巨大的压力。文章基于财政跨期预算恒等式,系统地分析了,利率市场化是如何通过利率水平渠道和波动率渠道来影响财政稳定的,指出,未来我国公共财政将面临"四大隐患",并进一步提出整饬公共财政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