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保护生态环境,关系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中华民族发展的长远利益.“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云南的宝贵财富,也是全国的宝贵财富”——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的重要讲话精神指引下,全省各级各部门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狠抓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实施“生态立省、环境优先”战略,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  相似文献   

2.
《创造》2013,(3):34-35
在"美丽中国"的版图中,作为西南生态屏障的云南,从来都是一片绚丽的风景. 5年前,习近平同志视察云南时曾提出"切实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努力使‘七彩云南’放射出更加耀眼的光芒","耍使云南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努力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排头兵".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建设"美丽中国". 3月5日上午,政府工作报告中,又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具体的安排部署.这一次次震撼的话语,都印在了云南人的心中、梦里. 3月5日下午,在云南代表团全团会议上,代表们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生态文明建设"一词被多次提及.山美、水美的云南,保护好、发展好各族人民赖以生存的美好家园,走上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五位一体"的发展之路;"加快推进‘美丽云南’建设,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排头兵,努力绽放‘美丽中国’最美的风景"这一观点在讨论中逐渐明晰.  相似文献   

3.
本刊综合 《创造》2014,(8):76-77
正承担着"生态屏障"角色和任务的云南,其"工业强省"之路,注定充满争议。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生态资源极为丰富的省份,承担着"生态屏障"角色和任务的云南,其"工业强省"之路,注定充满争议。在外人印象中,云南是个鸟语花香、四季如春的公园省,理所应当将旅游产业作为优先发展的战略。实际情况并不尽然。"云南什么资源都很丰富",不光有全国最为丰富的生态资源,还因位于怒江、澜沧江、珠江等水系上游,水资源位居全国第二;同时,云南还是"有色金属王国",已发现矿产142种,  相似文献   

4.
《今日民族》2014,(2):25-26
<正>云南省2006年就提出坚持"生态立省、环境优先"的重大战略思想,2007年全面启动实施"七彩云南保护行动",2009年制定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2013年8月,又出台了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决定》。云南省建设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的目标要求中,将"生态文明示范"建设作为十大示范内容之  相似文献   

5.
正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是全国十二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之一,是云南唯一一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近年来,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积极抢抓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云南"两强一堡"和现代新昆明建设等重大机遇,大力推进"规划引区、生态立区、产业强区、旅游兴区"发展战略,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全域城市化建设和特色产业体系建设等各项重点工作不断取得新进步,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已经成为云南最  相似文献   

6.
易水 《创造》2019,(5):65-68
把云南建设成为中国最美丽省份,这是云南省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立足于云南省情实际和未来发展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这一决策最近迎来具体的规划和行动——云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努力将云南建设成为中国最美丽省份的指导意见》,并发出通知。《指导意见》明确,云南要立足于努力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战略定位,落实最高标准、最严制度、最硬执法、最实举措、最佳环境的要求,着力实施空间规划大管控、城乡环境大提升、国土山川大绿化、污染防治大攻坚、生产生活方式大转变等五大行动,到2035年,全面建成中国最美丽省份。  相似文献   

7.
《创造》2013,(3):32-33
3月7日上午,云南代表团举行媒体开放日活动.来自国内外43家中外媒体的87名记者到场采访,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七彩云南.热烈的提问,坦诚的回答,云南团代表的透明、真诚,给记者留下深刻的印象.美丽、开放、自信的云南形象,再一次展现在世人面前.谈美丽云南 "‘美丽云南’的内涵是什么?有何措施?"人民日报记者的提问聚焦云南代表团最热的话题.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全过程,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署,这是我国发展理念的革新,是中国发展战略的新选择,是执政理念的新提升,彰显了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任的态度."秦光荣代表回答说,云南是"美丽中国"的重要窗口,是西南绿洲、生态屏障、物种宝库、民族文化大观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净土.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坚持"生态立省、环境优先"的理念,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文明"的新型发展路子.  相似文献   

8.
《创造》2015,(1)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云南重要讲话中,要求云南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努力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着眼新的时代背景和全国发展大局,对于云南在新的起点上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既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赋予云南的新的历史使命,也是推动云南跨越发展、实现富民强滇和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选择、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9.
自然保护区建设和野生动物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全国保护母亲河行动生态教育基地","全国林业科普教育基地".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周边的中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担负着保护自然环境,建设漓江源的重任.他们的生态道德观念及环境保护意识如何,直接关系到猫儿山森林资源保护及美丽漓江的未来.  相似文献   

10.
付莉萍 《创造》2015,(9):54-56
<正>"跨越式发展是实现富民强滇、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选择。"习总书记在云南省考察指导工作时,殷切希望云南用"四个全面"引领各项工作,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来,努力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着眼新的时代背景和全国发展大局,习总书记为云南的发展明确了新定位、赋予了新使命、提出了新要求。李纪恒书记在讲话中指出,"跨越式发  相似文献   

11.
《创造》2013,(7)
生物产业大会虽然已经落幕了,但云南的绿色生态产业如何发展,却引起了各方人士的深思.云南素有"动物王国"、"植物王国"、"药材宝库"、"香料之乡"等美誉,以占全国4.1%的国土面积囊括了全国60%的高等植物、70%的中药材和59%的脊柱动物种类,微生物更是包揽国内外已发现的所有种类.森林覆盖率达5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倍以上,是我国绿色、有机农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经济并不发达的云南,独特的生态资源是云南最突出的优势,也是未来发展的潜力和希望.把丰富的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需要靠产业发展来实现,生物产业和旅游业将是云南绿色生态产业未来的发力点和突破点.云南也许不敢与沿海地区拼GDP,但"拼生态",云南一定有信心.  相似文献   

12.
万泳延 《创造》2019,(3):76-78
追根溯源“最美云南”建设的萌芽始于2015年1 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立足全国,为云南各级干部群众明确了指引,寄予了殷切希望,“一定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努力使云南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排头兵。”随后,遵照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生态文明建设的定位要求,云南采取政策支持、资金投入、理顺管理机构、立法保护等多项措施。  相似文献   

13.
本刊 《创造》2014,(1):50-53
正"丰富多样、生态环保、安全优质、四季飘香"是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四张名片"。打造成全国重要的"菜园、花园、果园、保健园",是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努力的目标。"放心云南"、"健康云南"、"品质云南"、"人文云南",是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理念优势。"品牌、市场、企业、基地、科技、食品安全可追溯、物流冷链"是云南高原特色农业不可多得的发展优势。走过跌宕起伏的特色产业长路,在求变、破局、突围和超越中,云南农业呈现出一抹抹夺目的亮色、一个个耀眼的金秋,为全省经济社会的大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云南特色农业逐渐走出了自己的绿色有机发展之路、市场营销创造之路和高原特色品牌塑造之路。  相似文献   

14.
新型工业化的生态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绍敏  向翔 《创造》2004,(1):8-10
建设生态大省和实行工业强省战略,二者之间,可否协调起来?完全可以.其前提是在发展理念上要有生态视角.这对必须在全国甚至世界传统工业化既有教训基础上设计自己工业化道路的云南而言,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刘兵  张凤祥 《创造》2015,(10):64-66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从构想到实践,体现了中国和沿线国家、地区对世界和平发展的强烈愿望.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强调,云南要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来,努力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文山背靠大西南,面向南亚东南亚,在国家"一带一路"和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的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走生态文明建设康庄大道,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是中央领导同志和云南省委、省政府直接关注的重大问题,亦是云南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大项目。它对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21世纪云南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及两强一堡发展战略,确保与推进云南和全国的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云南人大》2007,(10):F0003-F0003
云南是一个森林生物资源大省,多样的气候类型、丰富的生物资源使云南成为地球上一个不可多得的绿色宝库,是万种植物的王国,千种动物的家园,是世界生物遗传物质极为丰富的天然基因库。丰富的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成为全省、全国重要的生态屏障,是建设绿色经济强省的资源基础。  相似文献   

18.
声音     
《创造》2017,(Z1)
<正>云南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禀赋,作为西南生态安全屏障和生物多样性宝库,云南生态文明建设的起点应该是:维护区域、国家乃至国际生态安全。要完成国家赋予云南保护生态的光荣使命,云南必须坚持绿色发展、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排头兵,大力推进"美丽云南"建设。——中共云南省委党校教授、经济学博士谭鑫  相似文献   

19.
正"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成为近年来全国两会的热门话题。2014年3月,重庆市的全国政协委员在十二届全国政协会议上联名提交集体提案呼吁,将重庆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纳入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是由国务院决定选择100个代表性的地区开展该示范区建设,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生态文明建设模式。渝东北生态涵养区地处三峡库区、秦巴山区连片特困地区,是长江流域重要生态屏障;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地处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与重要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因此,若将"两区"地区纳入国家首批国家生态  相似文献   

20.
《创造》2013,(7):46-47
云南是一块净土,独特的生态资源是它最突出的优势,也是未来发展的潜力和希望。一旦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云南的核心竞争优势将丧失,作为支柱产业的旅游业、生物产业也将失去生存和发展的载体。云南要做的就是保护和发展好独特的、不可替代的生态资源,探索"绿色生态"的产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