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议要求:"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一些地方人大积极响应,率先践行,将这一制度落到实处。宪法宣誓是一项制度要求,更是一种庄严、高尚的行为,不能马虎应付,必须有一整套程序和规则。可是,从各地的实践来看,却是五花八门,各自为政,极不规范,必须加以完善。要规范宣誓程序。宣誓应该选择在选举或任命程序结束,主持人宣布选举或任命结果之后进行。宣誓程序由人民  相似文献   

2.
正宣誓,是一份保证书,也是一份执行书,促进宣誓人启动内心的道德资源,把外在的法律规范、职业要求内化为个体的需要。时间滴答滴答地响着,一个重要的日子正向我们走来——12月4日,国家宪法日。2014年11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明确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而在之前的10月23日,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这项举措:"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在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设立"宪法日"与确定宪法宣誓制度。这是建党以来第一次通过仪式的表达来体现宪法文化,在全民族层面上培育宪法精神和树立宪法权威。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关于实施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标志着中国首次以立法形式明确实施宪法宣誓制度。法律仪式能够强化宪法的神圣性,增强宪法认同感,推动宪法信仰确立。因此,需要规范法律仪式,普及法律仪式,创新法律仪式,以此培育宪法信仰。  相似文献   

4.
<正>(共102件,调整项目以黑体字标注)(2015年6月1日)第一类项目:条件比较成熟、任期内拟提请审议的法律草案(76件)法律名称1.关于建立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修改)3.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修改)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修改)  相似文献   

5.
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提出建立宪法宣誓制度,明确要求"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本文就实施宪法宣誓制度的几个具体问题略陈管见。一、宪法宣誓的缘起和我国宪法宣  相似文献   

6.
<正>目前,地方人大协同履职机制尚处于自发状态,亟需向规范化、实质化、深层次、宽领域、多渠道方向发展。我国宪法和地方组织法等法律,都对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履职范围作出了明确规定。宪法第九十九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在本行政区域内,保证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的遵守和执行;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通过和发布决议,审查和决定地方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公共事业建设的计划。"地方组织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常务委员会  相似文献   

7.
<正>(2015年11月20日吉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第一条为彰显宪法权威,激励和教育全省地方各级国家工作人员忠于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加强宪法实施,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选举或者任命的国家工  相似文献   

8.
正三、地方实施宪法宣誓制度办法的结构(一)地方实施宪法宣誓制度办法的外在结构地方实施宪法宣誓制度办法的外在结构,是指地方实施宪法宣誓制度组织办法对所列内容采取的排列组合形式,即通过什么方式把所要表达的内容呈现出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采取的是条款贯通式。地方宪法宣誓制度实施组织办法与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在外在结构方面绝大多数是一致的,但也有所差别,主要有两种结构形式。1.  相似文献   

9.
正在宪法宣誓制度实施前,各地不乏先行先试的探路者。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和各省的实施办法,从今年1月1日开始,向完法宣誓统一"格式"。从2016年1月1日起,从无论是国家主席、国务院总理,还是基层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就职时都要公开向宪法宣誓。宪法乃九鼎重器。如何真正通过宪法宣誓对特定的公职人员形成法律和道德约束,有一个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长期过程。  相似文献   

10.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全会的要求,已经出台了实行宪法宣誓的决定,并自2016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同时,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规定了地方人大及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地方"一府两院"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要进行宪法宣誓。具体组织办法由省级人大常委会参照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制定,报备案。因此,由省级人大常委会制定宣誓的具体组织办法,是宪法宣誓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制度"落地生根"的必然要求。目前,各省级人大常委  相似文献   

11.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于2015年7月1日审议通过了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规定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一府两院"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同时提出所有宣誓人员适用统一的70字誓词。在我国,建立宪法宣誓制度意义重大,正如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韩晓武作草案说明时说:"落实四中全会决定精神,以立法形式正式规定实行宪法宣誓制  相似文献   

12.
目前,地方人大协同履职机制尚处于自发状态,亟需向规范化、实质化、深层次、宽领域、多渠道方向发展。我国宪法和地方组织法等法律,都对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履职范围作出了明确规定。宪法第九十九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在本行政区域内,保证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的遵守和执行;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通过和发布决议,审查和决定地方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公共事业建设的计划";地方组  相似文献   

13.
宪法宣誓制度是国家元首及高级公职人员在就职前向宪法宣誓效忠的制度,包括宣誓主体、宣誓内容、宣誓程序等要素。梳理外国宪法对宣誓制度的规定,宣誓对全社会普遍尊重宪法起到重要作用。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后,全国各地普遍开展了宣誓实践,但较为零散,因此当前我国迫切需要从地方的个别性宣誓实践发展为统一的公职人员宪法宣誓制度。  相似文献   

14.
宪法知识     
正宪法宣誓制度宪法规定2018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宪法第二十七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三款:"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誓词内容"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  相似文献   

15.
3月11日闭幕的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决定. 地方组织法是关于地方人大、地方政府的组织和工作制度的基本法律,是宪法关于地方政权建设规定的立法实施,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行使职权、履行职责的重要制度保障.地方组织法于1979年7月五届全国...  相似文献   

16.
去年10月28日,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文发布。我当天一大早就拿到报纸认真学习《决定》。当看到"将每年十二月四日定为宪法日,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这段文字时,难以抑制内心的激动和喜悦,用钢笔在报纸的这段内容处圈上了重重的一笔。早在十年前,我  相似文献   

17.
正宪法宣誓制度是世界上大多数有成文宪法的国家所采取的一种制度,是法治社会的鲜明标志。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建立宪法宣誓制度",要求"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2015年7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实行宪法宣誓制度。至此,我国成为世界上第98个规定相关国家公职人员必须宣誓拥护或效忠宪法的国家。  相似文献   

18.
正安徽省立法中就重点规范明确—类事项——人大常委会讨论决定的事项,而对其他类事项——人大常委会讨论可以作出决定的事项和讨论而不作出决定的事项则不再作出规范,突出了应当由人大常委会讨论决定的重大事项范围,突出了重点,也便于操作。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讨论决定本行政区域内各方面工作的重大事项,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宪法第一百零四条中规定:"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讨论、决定本行政区域各方面工作的重大事项。"地方组织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规定:县  相似文献   

19.
正(四)地方实施宪法宣誓制度的宣誓仪式及其形式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对宣誓仪式作出明确规定:宣誓仪式根据情况,可以采取单独宣誓或者集体宣誓的形式。单独宣誓时,宣誓人应当左手抚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右手举拳,诵读誓词。集体宣誓时,由一人领誓,领誓人左手抚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右手举拳,领诵誓词;其他宣誓人整齐排列,右手举拳,跟诵誓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宪法宣誓制度实施组织办法,除了沿用全国人大常委  相似文献   

20.
<正>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通过科学民主程序形成的国家根本大法。从今年起,我国将每年12月4日定为国家宪法日;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通过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强化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这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