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文化的力量     
马黎 《创造》2012,(7):38-40
金碧街道办事处依托文化的力量,打造"平安金碧、和谐金碧、文化金碧",为昆明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发挥了历史性积极作用文化力量是人与文化结合产生的能量,文化力量包括促进社会发展的智力因素和精神因素。文化力量不仅秉承经济发展,又对地区发展起推动作用。一个城市有什么样的文化,就有什么样的经济形态、文化形态和社会形态。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  相似文献   

2.
在企业中,薪酬实际上是文化的重要决定因素,往往是企业中有什么样的薪酬体系,就有什么样的文化。.薪酬文化本身就是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企业组织的价值观、期望员工表现出来的理想行为以及为引导企业员工实现某些理想结果而提供的各种诱因,它实际上界定了员工和企业之间关系的性质以及这种关系的构建方式。  相似文献   

3.
王庆奖 《思想战线》2004,30(4):84-87
文本是现实存在与人类理解之间的中介 ,而阅读行为是文本与人类的理解之间的桥梁。有什么样的阅读方式 ,就会有什么样的理解方式 ;有什么样的理解方式 ,就会有什么样的存在方式。在特定文化背景下阅读所形成的集体记忆最终构成了其文化的一部分 ,且通过对民族文化的语文经验的解读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思想  相似文献   

4.
闫同英 《青年论坛》2002,(4):121-122
坚持什么样的文化方向 ,推动建设什么样的文化 ,是一个政党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就必须研究先进文化的深刻内涵和先进文化发展的中心内容 ,不断推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可持续发展是企业最为关注的问题。我国不少企业存在着"流星现象",短期内迅速发展起来,但由于各种原因而逐渐衰落或破产。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世界上一些著名企业之所以"基业常青",就是因为都有其独特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一、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力"的功能意蕴1.理论意蕴:文化力的媒介研究表明,人类社会的运行结构实际上是生产力、经济关系、文化力、政治关系之间错综复杂的  相似文献   

6.
楚晗 《今日民族》2003,(11):44-46
作为一个正在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省会城市,文化建设应贯穿整个新昆明规划建设的始终。要在继承本土历史文化的基础上,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兼容外来文化,形成一种宽容、进取、合作的新文化氛围,以文化形态的多样性和文化市场的开放性,组合成新昆明色彩斑斓的“文化力”优势。  相似文献   

7.
做好宣传工作,需要对宣传工作有一个质的认识。我们经常讲“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其实,支撑经济建设的是文化,支撑文化建设的是思想。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文化,有什么样的文化就有什么样的经济。宣传工作,原本就是思想工作。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宣传工作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8.
当今社会,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深深地熔铸于社会生产力之中,影响着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助推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文化经济由此应运而生。文化经济为何能够如此蓬勃发展?究其原因,是文化力及文化生产力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换言之,文化力及其衍生而来的文化生产力是文化经济的现实立足点。  相似文献   

9.
一个民族的文化蕴含着一个民族的特质,也是衡量一个民族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在当今世界,文化力和经济力、政治力及军事力一起,构成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日益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人为本,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10.
本期推介     
<正>现代市场经济中的消费行为不仅是一种经济活动,而且是整个社会文化活动的内在驱力,是整个社会文化中各种价值观念的主要表现形态。因此,对消费形态的研究已经成为当代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视角。南京大学教授高小康在《大数据时代的消费文化与空间冲突》一文中认为,集体消费的都市地理空间与大数据构建的云空间混合造成了都市空间的混杂化和每个人生存环境的双重空间并  相似文献   

11.
文化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积淀和产物。文化力就是指文化因素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它是由一个地区的文化积累、文化潜力、文化活力和文化发展水平构成的。本文拟就文化力对于欠发达地区发展的特殊意义以及如何发挥文化力作用等问题进行初步的分析。  一、文化力对于欠发达地区发展的特殊意义文化力作为一种软国力,历来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从很大程…  相似文献   

12.
从文化传播学的视域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是一个单向度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而是一个双向的文化选择与互动的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从本土文化的视域看,它既是一个中国文化如何选择吸收借鉴马克思主义的内化过程;从外来文化的视域看,它又是一个马克思主义如何适应中国文化而融合创新的过程,这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的任务,我们必须全面认识马克思主义作为文化客体和文化主体的双重角色和地位,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本土文化的关系,才能有效超越两种文化差异所产生的文化阻滞力,真正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生根。  相似文献   

13.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政党的精神旗帜。建设和发展什么样的文化,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前途未来。  相似文献   

14.
漆玲 《湖湘论坛》2009,22(1):61-63
文化生产力作为许多规定的综合意味着必须从多视角去看待它。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看,文化生产力是专属于人的观念能力;从内涵看,文化生产力是创造力、竞争力和持续力的统一;从实质看,文化生产力是观念形态的人的本质力量。而在与物质生产力的对应关系中,文化生产力从性质与形式两方面表现出主观性特征。但是由于物质生产力的基础和决定作用,文化生产力与物质生产力同构,从而使文化生产的过程也表现为一个物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李晓明 《传承》2011,(31):52-53
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发展都必须通过文化的相对稳定的代际传承与变动不居的创新这两种基本形式来实现。传承与创新的辩证运动构成文化发展的基本表现形态。民族文化的生命力主要体现在其传承力与创新力上。民族地区乡村文化的发展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正面临着传承难、创新更难的"两难"境地。  相似文献   

16.
王泽民 《群众》2000,(4):38-38
在创建文明城市活动中,许多地方提出以弘扬传统文化为内涵。那么现代文明城市到底应把传统文化摆在什么样的位置?如何处理城市发展与文化的关系?这些无疑是文明城市创建中的深层次问题。一、传统文化内涵的挖掘与弘扬弘扬传统文化首先要挖掘其内涵。传统文化的内涵也可以说内核,就是其人文价值观念。这种人文观念深深根植于人们的头脑中,构成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  相似文献   

17.
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这三个问题,涉及以什么样的视角认识文化,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文化,以什么样的思路发展文化。我以为,解决好这三个问题,对确立文化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文化·先进文化·中国先进文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卯生 《前进》2002,(10):15-17
坚持什么样的文化方向,推动建设什么样的文化,是一个政党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帜。准确、深刻地把握“我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科学内涵,对于我们提高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做好各项工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9.
张广才 《前沿》2012,(3):167-169
现代化经济对民族经济的影响能够改变民族文化的形态,而民族文化的改变与否,决定着本民族经济转型与民族文化内质变化。如何认识经济发展与文化变迁的关系,关系到在经济发展中能否保持原有民族文化特质、发展多样性民族文化,这是一个重要的理论与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在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时,把“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作为一项重要内容鲜明地提出。并强调坚持什么样的文化方向,推动建设什么样的文化,是一个政党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帜。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内容,也是这种发展进步在精神领域里的反映和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