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4年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以来,省委、省人大、省政府把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法与云南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先后制定了《云南省民族乡工作条例》、《云南省城市民族工作条例》、《云南省促进民族自治地方科学技术进步条例》、《云南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云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等一系列地方性法规和规章,为民族区域自治法在云南的全面贯彻提供了法制保障。特别是2001年民族区域自治法修订颁布后,我省高度重视新法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将其摆在民族工作的突出位置来抓,把学习宣传…  相似文献   

2.
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结合我国国情制定的一项基本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是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上升和法律化。伴随改革开放春风,于1979年11月28日成立的墨江哈尼族自治县,认真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法,促进了全县社会经济发展。———制定了自治条例。制定自治条例,是自治地方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的重要体现。《墨江哈尼族自治县自治条例》,于1986年起草,历时4年,1990年3月,经县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报省人大常委会批准后施行。条例依…  相似文献   

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以下简称《民族区域自治法》)第十九条:“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规定。自改革开放以来,黔东南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十分重视民族立法工作,结合自治州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认真制定立法规划,积极开展立法调研和起草、论证条例的工作,民族立法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4.
1988年元月25日到3月15日,我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有关部门和10个县就民族区域自治现状作了调查。现就如何贯彻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以下简称自治法)及《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自治条例》(以下简称自治条例),谈谈我的认识和思考。  相似文献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对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赋予了自治权。作为实施宪法的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对自治权写了专章共二十七条,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作了全面明确的规定。根据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云南省已先后制定了37个自治条例,27个单行条例,8个变通补充规定以及云南省政府制定的《关于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响若干规定》。这些民族法规的制定和实施,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民族自治地方的关怀和帮助,保障了民族自治地方充分行使自治权,推动了民族自治地方各项事业…  相似文献   

6.
加强云南省民族立法工作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省的民族立法工作,是全省法制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做好这一工作,对于加快云南的经济建设步伐,加强民族团结,稳定边疆,增进与邻国的友好关系,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一、云南省民族立法工作的概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恢复和发展,云南省的民族立法工作有了很大的进展。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以下简称《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十年来,云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等法律为依据,结合民族自治地方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了民族立法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具体表现在:(1)所有自治地方的人大都依法制定了自治条例。至1991年10月,全省8个自治州、29个自治县都已制定出  相似文献   

7.
“到2010年,我们要努力实现少数民族和汉族的共同致富。”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汪洋在执法检查时说。怎样达到这个目标?专家们认为,首先要解决经济信息闭塞、道路“瓶颈”制约、发展资金匮乏、人才资源缺乏等要素。这一切,又以什么为保障?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金烈在检查时给出答案:“贯彻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需要制定相应的配套法规,重庆市抓紧制定民族区域自治法实施办法。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8.
全面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和《贵州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以下简称“一法两规定”),做好修改和贯彻实施我省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条例的工作.是当前和今后全省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9.
重庆市秀山县在《民族区域自治法》修订颁布后,根据上位法率先制定了自治条例,填补了地方法规的空白,对全市少数民族工作的推动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民族自治地方民族立法滞后试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下简称宪法)第一百一十六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以下简称自治法)第十九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自治州、自治县自治条件和单行条例,报省或者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宪法》和《自治法》的这些规定,就是从法律的角度上明确了国家赋于汉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的一种特定立法权,具有特殊而又广泛的自治性,是我国社会主义立法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民族立法作为民族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在云南有特殊的地位。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努力,目前,一个以宪法为基础,民族区域自治法为核心,由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和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等规范性文件构成的,具有云南民族特色的民族立法框架已初具雏形。具体讲,这一框架由以下五个方面构成:一是各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1986年省人大常委会批准了全省第一个自治条例《楚雄彝族自治州自治条例》,1991年批准全省最后一个自治条例《镇源彝族哈尼族技枯族自治县自治条例》。至此,全省8个自治州、29个自治县都全部制定了自治条例,并获得省人大常委…  相似文献   

12.
浅议我省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条例的修订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我省自治条例修订工作的现状 随着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修改,2005年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的出台,  相似文献   

13.
1982年以来,全国民族自治地方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根据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赋予的权力,积极慎重地开展民族立法工作,相继制定了许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这对于保障民族自治地方行使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赋予的自治权利,进一步发挥各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积极性,发展平等、团结、友爱、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巩固祖国的统一,促进民族自治地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坚持和进一步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论民族自治地方的单行条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我国《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然而,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30年中,我国没有批准过一个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经批准实施的民族自治地方的单行条例只有48个,且全是民族自治地方的组织条例。这些条例如今都已不再适用。到1992年底,我国的159个民族自治地方已有118个颁布了自治条例。与此同时,全国民族自治地方通过并  相似文献   

15.
怒江州经济、政治、文化 和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各项建设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到逐步完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以来,怒江州有计划地开展了民族立法工作,民族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先后制定颁布了《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自治条例》、《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自治条例》、《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自治条例》,法律法规的制定和组织实施,对怒江州的改革开放、经济发展、边疆稳定和民族团结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促进和保障作用,为落实“依法治州”战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政治…  相似文献   

16.
《宪法》《立法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都分别规定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 ,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由于自治条例的内容是关于本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制度的或综合性的法规性文件 ,而且一个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只能出台一件自治条例 ,且一旦颁布实施就要保持相对稳定。由此 ,制定自治条例基本上属于一次性立法工作。而单行条例的内容由于主要是调整某一具体事项的法规性文件 ,并且是需要根据民族自治地方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来制定 ,与具有相对稳定性、综合性的自治条例…  相似文献   

17.
一、1994年工作情况在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领导下,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坚持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按照本届民族委员会五年工作规划的要求,以民族立法和执法检查为重点,基本上完成了预定的工作任务。(一)关于民族立法工作修改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制定散居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法已列入《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随着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加快和民族工作的发展,各民族地区的干部群众要求修改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制定散居少数民族平等权益保障法以及制定自治区自治条例的愿望更加迫切。1994年民族委员会抓紧进行了修改民族区  相似文献   

18.
委员长、各位副委员长、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受委员长会议的委托,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 1984年制定的民族区域自治法,以基本法的形式把党和国家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固定下来。这部法律贯彻实施十六年来,在保障民族地方的自治权利,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  相似文献   

19.
简述民族自治地方的变通立法依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宪法》第一百一十六条规定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 ,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报省或者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民族区域自治法》第十九条、《立法法》第六十六条第一款亦然。这些立法除享有一般地方立法的职能外 ,还具有变通职能。作为总的变通立法授权 ,《立法法》第六十六条第二款规定 :“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可以依照当地民族的特点 ,对法律和行政…  相似文献   

20.
宪法、立法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明确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由于自治条例的内容是关于本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制度或综合性的规范性法文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