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踏上阔别6年之久的故乡的红土地,真的就应了古人那句“近乡情更怯”的话,故乡的影子既陌生又熟悉。忍不住,走到山脚下大树旁的小井边,掬一把山泉水。啊,故乡的水真甜。故乡四面环山。我在这里生活了整整17年,目睹的都是光秃秃的山和父辈们收获不尽的贫穷和落后。可眼前,荒凉的山头哪儿去了?分明是葱葱茏茏的绿意自眼角涨起,那一排排、一行行青松和杉树朝气蓬勃地随风摇曳,满眼皆是绿了。这就是故乡的山吗?我努力睁大眼睛搜寻着。好一片绿,似一道蜿蜒的长城,林间掀起了千重浪,万层波;有小鸟悠扬婉转的欢唱送入耳际。山上…  相似文献   

2.
绿的呼唤     
世界上的事情常常是非常奇怪的。如在夏季,满眼的墨绿、翠绿、嫩绿杂乱地交织着,大自然的杰作显示出生机勃勃、葱葱茏茏的美丽景象,人们却往往视而不见;而面对刚刚萌发的四月的绿,那零零散散、朦朦胧胧、似有似无的绿,却别有一番钟爱。这也许是因为这绿——是春天的使者,是大自然勃勃生机的前奏,是人们度过漫长的严冬之  相似文献   

3.
五月一日一页普通的日历五月一日一个不普通的节日从钢花飞溅的炉前到纱海布浪的车间从尘土飞扬的大街到洒满汗水的跑道从机声隆隆的田野到“神舟”号腾空而起的戈壁滩那满是油污的大手那汗珠滚动的面孔那智慧闪烁的眼睛疲惫中透着真诚真诚中饱含幸福今天,幸福不再是遥远的奢望是每个充实快乐的日子是每个辛苦重复的劳累是每晚香甜沉醉的酣睡今天,奉献不只是高尚的词汇是周而复始的交接班是枯燥乏味的数据库是朴实无华的敬业魂于是,天空为今天蔚蓝今天,世界为劳动者喝彩为劳动者喝彩@乔靖鸿  相似文献   

4.
《党课》2011,(13):116-117
2011年的遵义古城,一座二层建筑前人来人往,但嗜杂的人流声依然掩盖不住里面那穿越70多年时空传出的争论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命运,就在此发生了改变。我们转移到哪里去!934年10月10日,中央苏区的红军在丧失了大部分根据地后,最终决定放弃中央苏区,进行军事转移。许多红军战士心中充满了悲壮:他们不知道,这条路会通向哪儿?他们也不知道,此行将成为中国革命史上著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相似文献   

5.
正"妈,周未我们有事不回去吃饭了,您俩自己吃吧!""那、那、那,乐乐回来吗?"电话那头母亲着急地问。"他和同学一起吃,不回来了,您就别管我们了,挂了哦!""哎!"挂电话的一刹那,我清晰地听见电话那头传来一声叹息,心里瞬间充满了愧疚。我和父母住得很近,一出门转个弯,走200米左右就到了。周一到周  相似文献   

6.
有人说你土生土长于茅台,不!你从历史的长河中走来,你从汉武帝的宫廷而出,翻越秦岭,沿牂去了夜郎。一声“甘美之”,把你的至尊记载。鸿门宴是否与你无关?赵太祖是否用你释了兵权?这些后人不须明白。你陪郑和下了西洋?你为邓世昌呐喊?帮林则徐销烟?依你的个性,不会袖手旁观。你以自己的执着,攀登自己的高峰。你顺赤水河而下,融入了长江,飘洋过海。扛着巴拿马那尊沉甸甸,金晃晃,令全球眼花缭乱  相似文献   

7.
史继忠 《当代贵州》2007,(15):50-50
半面山楼,半面江楼,书画舫,容我掀髯大笑,邀几个赤松、黄石、白猿来,一评古今;数声横笛,数声渔笛,翠微天,尽他拍手高歌,听不真绿水、明月、清风引。万象空潆。 这就是我们日日见惯的甲秀楼,还记得那熟悉的夜景吗?河水、灯影、古楼。仿佛历史重现。  相似文献   

8.
彭靖 《廉政瞭望》2009,(2):50-51
朱华珍五十出头,短发,微胖,最大的特征就是她那爽朗的笑声。25年的经商之路,似乎并没有在她身上留下多少岁月的痕迹。上到河南省副食品行业商会会长,下到公司员工、分销商,都习惯叫她一声“朱大姐”。这声“朱大姐”不止是一种亲昵,更是一种尊重。如果从社会标签上解读,这位“朱大姐”是河南信阳固始县某商贸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固始县副食品行业商会会长,  相似文献   

9.
1050公里,这是河南和汶川的距离;0公里,这是河南人民和灾区人民的距离。从2008年5月12日那一天,当一声惊天霹雳撕裂了九州大地,当一场特大地震摇撼着万里河山,同一场震颤让9800万中原儿女与8800万四川人民的身躯紧紧拥抱在一起。  相似文献   

10.
许光达,1908年生,湖南长沙人。先后任装甲兵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中共八届中央委员。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作为共和国开国大将,作为在共和同武装力量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建树、功勋卓著的一位革命家和军事家,那不容侵犯的神圣与庄严,却在十年“文革”的浩劫中被亵渎了……  相似文献   

11.
安龙县龙广镇纳桃村,自开展生态家园文明村创建活动后,面貌大变.如今走进纳桃村,一幅生机勃勃的图画便展现在人们面前:一个个农家生态庭院干净整洁,鲜花簇簇;一条条村组硬化道路纵横交错,直通农户;一架架果树大棚遍布庭院,葱葱茏茏.整个村掩映绿树丛中,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和谐.  相似文献   

12.
听见最后一声惊雷那是夏日关门的声音一片稻香悄然漫过诗人的纸张蛙声在镰刀的起伏中收割进农家的小院村姑的最后一件红衬衫压进了箱底秋天如期来临每一片叶子是一张张秋天远航的票根离别了枝杆的码头作为一叶轻舟在秋野里漂泊豆荚在秋风的摇曳中喜悦地炸响每一声都是饱满的辉一把枷从早上动身将山乡平静的日子拍打成黄灿灿的希望倦鸟从山岭上退去了不知名的草木让山峦穿上迷彩服暮色在炊烟上升腾归来的老牛站在屋檐下又把来年的收成哞成一声长长的兴旺黄土地掬一捧黄土洒向阳光茂盛的田垄让心与土地一同呼吸然后与十月的庄稼一起成熟在黄土…  相似文献   

13.
南昌、修水、萍乡、永新、铜鼓、井冈山——如同一颗颗殷红殷红的珍珠,镶嵌在祖国江南绵延不断的崇山峻岭之中,无处不在的红色遗址,演绎着中国革命史上那最为辉煌的一幕。驻足在一幅幅画面前,80年前那惊心动魄的一幕幕,裹挟着腥风血雨,伴随着枪炮声、搏斗声、厮杀声,一次次强烈地撞击着我们的心灵。我们不断被震撼着、被感动着:  相似文献   

14.
正"天下竹子数不清,井冈山竹子头一名""红米饭那个南瓜汤"……江西井冈山被誉为"革命摇篮",那里的一茏茏竹子、一个个南瓜,曾被中国的作家和艺术家反复描绘和歌唱。今天,根据重庆搪瓷厂美工谢绍章的回忆,我们来看看井冈山名门望族谢氏家族的八角楼和三角炉。三角炉很少有人知道,1970年代曾  相似文献   

15.
锤声赋     
锤声赋尚春生锤声不断锤声不断一篇创业者青春的宣言一群男子汉生命的礼赞红得灿烂亮得耀眼──那是我们赤心的锻件同太阳一块儿升起在时代的砧面于是有惊蛰雷炸响有流星雨飞溅有国,在臂膀上造型凸现有力,在车间里蒸腾回旋锤声里,每一缕思绪都深邃而幽远铁砧上,每一个...  相似文献   

16.
《党课》2012,(2):116-118
太空中的天籁之声 1969年,美国宇航员登月返回时,意外地听到了天籁之声:那是地球发出的“剌啦刺啦”声,如同撕心裂肺般的“哭泣”。后来,欧洲航天局发射的卫星在太空中又录下了地球的“尖叫”声。而今,各国卫星录下的“地球之声”已经有1万多条,它们往往与极光同时产生。  相似文献   

17.
读得一遍《红楼梦》,意想不出曹雪芹笔下的“娇杏”那“眉目清明”的样子。想来,倒不是不用功读书,而是老先生语焉不详。见“贾雨村风尘怀闺秀”目下,云:“这里雨村翻弄书籍解闷,忽听得窗外女子嗽声。雨村遂起身往窗外一看,原来是一个丫环,在那里撷花,生得仪容不俗,眉目清明,虽无十分姿色,却亦有动人之处。雨村不觉得呆了。”  相似文献   

18.
1952年,姜和平出生在南昌县一个农民家庭,因家境贫寒,年仅16岁的他通过招工进入江西造纸厂当上了一名造纸工人。先后干过化浆工、扛料工,这虽都是又苦又累的工种,但从小就吃苦耐劳惯了的姜和平从未叫过一声苦,工作干得有声有色。他那踏实肯干的作风赢得了同事和领导的好评,之后,他从班长干起,一步步走上了领导岗位。  相似文献   

19.
一声土腔土韵的牛阵从大山深处飘浮而来如一只长长的热情手臂把我们揽过剪纸般的乡村跑在前面的那只小花狗用夸张的声音报告主人山民一声亲见的咒骂顿时使我们与狗化敌为友只有那只戴红冠的公鸡若无其事一心追逐着它火热的爱情悠闲的白鹅伸长脖颈仰天高歌壮如小牛的肥猪仍在呼吁大睡屋檐下那一串红红的小辣椒点燃满屋关不住的滚烫激情房顶上那摞摞玉米笑裂了口金色的牙齿包不住丰收的欢欣一缸浓浓的老鹰茶递过来一份热腾腾的乡情一群打着赤脚的村童好奇的目光把我们看成风景我们从城市走进乡村仿佛从复杂回归到单纯在鸟语花香的青山绿水中拾…  相似文献   

20.
王光荣 《湘潮》2004,(5):51-53
从延安清凉山出发,溯延河北上近20公里的山坳中,有一个名叫王皮湾的小村庄,抗战时期的新华广播电台就诞生在这里。这是党中央交给的一个极其重要的任务当时,王皮湾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只有十几户人家,环境却十分幽雅、恬静。夏日里,小村庄被那一摊摊枣林和挂着沉甸甸果实的桃树所掩映,被那盛开的芝麻花、荞麦花和绿茵茵的庄稼所簇拥,充满了山乡的野味,荡漾着田园的温馨。在这里,除了偶而听到人喊和狗吠声之外,唯有那随风摇摆着的树叶发出的沙沙声了。1940年夏末秋初的一天,王皮湾的山峦上,突然传来几声闷雷般的炮响,震得满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