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4 毫秒
1.
矮壮素(cycocel)是一种植物生产调节剂,属低毒。目前文献未见有关人的致死量报道。笔者曾遇到1例小剂量矮壮素中毒死亡的案例。现报道如下:1案例资料刘某,男,39岁,平素体健,某日中午饮酒50g后,发现酒有异味,并出现站立不稳、口吐泡沫等症状,在送往医院途中死亡。尸体检验见死者发育正常尸僵已形成,角膜透明,瞳孔散大,口唇粘膜未见破损。腹腔内脏器未见明显出血点。提取胃内容物送毒化检验,结果胃内容中定性分析检出矮壮素原形药物。事后犯罪嫌疑人口供证实刘某所饮用的约50g酒中混有50%矮壮素水剂10ml。2讨论矮壮素(cycocel)的化学名称为氯…  相似文献   

2.
<正>矮壮素(chlormequat chloride)属季铵盐类农药,也称三西,氯化氯代胆碱等,化学名为(2-氯乙基)三甲基铵氯化铵,属拟胆碱药。常温下为白色结晶物,易溶于水,可经胃、肠粘膜吸收,进入血液后很快出现  相似文献   

3.
34例矮壮素中毒死亡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矮壮素又称麦稻立 ,是一种防止植物陡长和倒伏 ,增强植物抗旱、抗寒、抗盐碱能力 ,使农作物矮而壮的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上用途广泛 ,故用其自杀导致死亡的案件时有发生。本文就近三年间收集的 34例矮壮素中毒案件的尸检资料报告如下。1 资料分析1 1 一般资料男性 6例 ,女性 2 8例 ;年龄 14~ 4 9岁 ,2 0~ 2 9岁居多 2 4人 (70 5 9% )。均为农民。均为口服自杀 ,其中 2例为酒后口服自杀 ,无误服。1 2 中毒时间及致死量服毒后 10min内出现症状 4例 ,10~ 30min 2 6例 ,30min后 4例。症状出现后 30min内死亡的 7例 ,3…  相似文献   

4.
胃肠外途径投毒的法医学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告13例胃肠外途径投毒的法医学鉴定,其中升汞2例(I.V.),水银1例(I.V.),氰化钾2例(I.M.和乳房下注射各1)、氰化钠1例(I.V.)、一氧化碳2例(吸入)、铬酸酐1例(阴道内塞入)、敌敌畏1例(心包腔内注射)、矮壮素1例(I.M.)、氯丙嗪1例(I.V.)和溴氰菊酯1例(I.V.)。说明经胃肠外途径引起的投毒案例并不罕见,且毒物种类增多,这在法医病理和毒理工作中应引起注意和警惕。  相似文献   

5.
1案情简介案例1:被害人陈某某,女,26岁,农民,健康,因患头痛头晕请本村乡医季某某诊治.季与陈的丈夫,早已勾搭成奸,为达到结成夫妻的目的,两人乘机密谋策划杀害陈.季假装给陈治病,将矮壮素1ml与复方氨基比林2ml、在陈的右侧臀部肌肉注射,约两三分钟后,陈即讲头部剧烈跳痛、浑身无力、四肢麻木,并尖声叫喊,两手紧紧合抱,牙关紧闭,烦躁不安,随即不能讲话,脸色口唇青紫,四肢抽搐,口吐白沫.约经十多分钟,碾转翻滚,未及抢救而死亡。案例2:死者彭某,男,51岁,农民,因患肝癌,求治于乡村医生.经医生查其病历材料,已…  相似文献   

6.
案件报道与检察业务的关系极为密切,正确的案件报道能够对检察业务的健康有序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不正确的案件报道则会为检察业务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检察机关进行案件报道,应依法报道、具实报道、典型报道、有针对性地报道。  相似文献   

7.
周思 《法制与社会》2013,(17):236-237
2008年汶川地震后公益报道如雨后春笋般兴盛于我国新闻报道中。公益报道不仅仅体现着我国公益事业的繁荣,也是媒体承担社会责任的一种方式。但是在我国公益报道中,未成年人的隐私权和姓名权的保护却时时受着威胁。由于公益报道的特殊性,第三人利益、公众知情权与未成年人权益的保护之间的博弈也时时存在。本文拟从汉德公式来探讨在公益报道中,如何认定关于未成年人报道的新闻侵权。  相似文献   

8.
2003年的萨斯危机让人们思考我国传媒为什么会在保护公众利益和保守国家秘密之间处于两难的境地。我国传媒早期没有报道萨斯危机,有其必然性。因为没有党政部门允许,传媒无法报道重大问题。传染病疫情统一发布的法律和法规使传媒无法报道。《保密法》使传媒常常很难自主报道。传媒报道自由得不到应有的保护。扩大传媒的报道自由的两条途径,一是减少行政干预,逐步做到法无禁止即自由,二是确立“公众利益可以作为抗辩理由”的原则。  相似文献   

9.
试论司法报道与司法审判的关系程德安在报道李谷一诉汤武生一案中,《上海法制报》与南阳中级法院就记者的报道权发生过争执。这看似寻常的争执,实为司法报道与司法审判之间的争论。历史上许多国家的新闻界与司法界曾在采访与回避、报道与阻止报道、报道偏袒与干扰审判等...  相似文献   

10.
佟守琴 《法制与社会》2011,(20):176-177
媒体对物业纠纷的报道中,往往呈现负面报道多,正面报道少;物业服务企业"强势",业主"弱势"的报道多,客观介绍物业行业的报道少的特点,这种舆论导向并不利于物业行业的健康发展。媒体在物业管理中应积极监督物业服务企业,增强业主的相关法律法规意识,增进双方相互了解,并最终促进双方的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11.
如何认定因案例报道引起的名誉侵权□谢庆元案例报道引起名誉侵权的几种情况内容真实的案例报道引起的名誉侵权。有人认为,只有失实的案例报道,才可能构成对当事人的名誉侵权;只要报道内容是真实的,就不构成名誉侵权。笔者认为这种认识欠妥。因为报道内容真实与否,不...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倡导地市晚报影视娱乐报道需要一个正确的报道基调,指出其报道的庸俗化现象正趋严重的现状,来分析和探究其出现庸俗化现象的几个原因,并就如何更好地掌握地市晚报影视娱乐报道的基调这个问题提出个人的观点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审判权的有效运行需要良好的舆论环境,传媒报道应当受到合理限制,否则将可能造成传媒报道左右司法审判的局面,给司法独立、司法公正、司法权威造成消极影响。法官应加强职业敏感和甄别能力,注重对复杂敏感案件的调解,同时应当对传媒报道加以规范,限制传媒对案件报道的范围、阶段和方式,并提高当事人的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促成司法审判和传媒报道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4.
张磊 《天津检察》2009,(1):15-16
刑事案件,特别是重大有影响的刑事案件,是媒体争相报道的热点。媒体基于新闻报道的自由,对刑事案件进行报道,满足了受众了解案件的需要,如果报道得当,对宣传法制理念,提高公民的法制意识,是大有裨益的。但是,当前媒体对刑事案件的报道,存在过多、过细、过俗、过偏、过度等问题,影响了媒体在刑事案件报道领域发挥舆论监督、导向的作用,因此有必要进行分析,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5.
因为一则5万余字的《起底王立军》的封面报道,《南都周刊〉2012年12月第48期杂志洛阳纸贵,仅几天时间便全国脱销。该报道从策划、调查到最后成文历时两年多,以大量的资料描述了前重庆市公安局局长王立军的人生轨迹。报道刊出后,各方评论褒贬不一。本刊第一时间独家专访了《南都周刊》编委、该报道统筹和作者之一石扉客,由他向读者介绍该报道成文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相似文献   

16.
钓鱼报道的真实性与合法性探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华  蒙晓阳 《河北法学》2012,30(1):11-12,13,14,15,16,17,18
钓鱼报道以其揭露黑幕的便捷而受一些新闻媒体推崇,发展势头方兴未艾,其弊端易被忽略.故从新闻传播学理论与法学理论两方面,以真实性与合法性为逻辑主线,深入分析钓鱼报道的弊端及消弭弊端的基本策略,主张钓鱼报道应以浅层诱惑的钓鱼报道为限、新闻媒体不应对被报道对象施加超出多数民众自制力的深层诱惑以致诱发被报道对象违反道德或法律的意图.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经营媒体的角度,而不是从常规的媒体责任和新闻人责任的角度来探讨揭露性报道给媒体带来的影响。论述了揭露性报道带给媒体的正负两方面的影响,阐述了处理揭露性报道应该把握的"度",提出了媒体做揭露性报道时应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18.
为了做好有关东盟的报道,广西的媒体结合广西独特文化特点,及时传递有关东盟的最新报道。从不同角度来深化报道:强化文化意识,用文化视角来解读会展经济;挖掘广西丰厚的文化资源底蕴,进行集群式开发和立体式传播;重视"经济现象的文化视角"和"文化现象的经济视角"的报道经验。  相似文献   

19.
吴卫 《法制与社会》2011,(20):174-175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法制类新闻报道已经越来越多地成为新闻采访的报道对象,其中包括对案件庭审的报道,如何把握好庭审报道,让法庭审判的通过媒体的报道进行延伸和传递,让更多的人通过庭审了解司法工作、学习法律知识,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深入是当下各类媒体都必须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徐一林 《法制与经济》2009,(10):108-109
为了做好有关东盟的报道,广西的媒体结合广西独特文化特点,及时传递有关东盟的最新报道。从不同角度来深化报道:强化文化意识,用文化视角来解读会展经济;挖掘广西丰厚的文化资源底蕴,进行集群式开发和立体式传播;重视“经济现象的文化视角”和“文化现象的经济视角”的报道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