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选取2003~2009年间中国与东盟各国贸易和直接投资面板数据,用实证方法研究中国和东盟各国间的贸易与对外直接投资(FDI)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国对缅甸、印度尼西亚、老挝、新加坡、越南的FDI及新加坡对中国的FDI促进进口贸易、出口贸易、进出口总贸易;中国对文莱、柬埔寨、菲律宾的FDI及文莱对中国的FDI促进出口贸易;中国对柬埔寨的直接投资促进进出口总贸易;泰国对中国的FDI与进口贸易、出口贸易、进出口总贸易间存在替代效应。此外,对外直接投资和贸易具有极强的双向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2.
王勤 《东南亚》2007,(2):16-20
近年来,新加坡在中国的直接投资发展迅速。目前,新加坡已成为中国吸引外资的第六大来源地。随着中国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程的加快,新加坡企业积极调整投资与经营战略,未来新加坡企业对华投资将呈现出新的格局。  相似文献   

3.
中国—新加坡经济走廊途经8个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各异的国家,这8个国家的贸易和投资也各具特点。把握中国—新加坡经济走廊建设加快的机遇,进一步深化经济走廊上各国的贸易与投资合作发展,对促进沿线国家经济发展,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俄相互投资现状及其促进政策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扩大相互投资是历次中俄总理会晤提出的重要合作方向。2004年中俄总理第九次定期会晤期间,首次提出了到2020年中国对俄投资达到120亿美元的明确目标,与此相联系,怎样落实和实现这一目标成为近期以来学术界和实业界议论的热门话题。本文将着重分析国际资本对俄投资现状和特点,为我国对俄投资提供国际背景,指出中俄相互投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中国对俄投资政策的建议。一、国际资本对俄投资现状和特点———中国对俄投资的国际背景据俄罗斯国家统计署的资料,到2005年3月底,俄罗斯累计吸引外资已达851亿美元。由于伴随着资本外逃,俄罗斯…  相似文献   

5.
新加坡是东盟区域内重要的经济体,也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主要成员国之一。高度开放的经济发展模式促使新加坡深度嵌入全球和区域价值链体系,国际投资和贸易成为新加坡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对新加坡参与国际生产分工的方式产生了极大影响。本文利用国际投入产出表,在新的全球价值链(GVC)分解框架下对新加坡的价值链活动和上下游主要经济体进行了测算和分析。研究发现,新加坡的全球价值链活动高度活跃,并主要表现为投资驱动型价值链。投资相关GVC活动主要通过上下游均为跨国公司的生产模式进行,但跨国公司与本地企业分工合作的生产模式正在逐步加深。新加坡的贸易和投资伙伴相对集中,上游经济体主要分布在西欧、北美和日韩地区,下游经济体则主要包括中国、东盟和其他RCEP成员国,中国已经成为新加坡重要的贸易和投资伙伴。探究新加坡价值链活动的特征及其上下游关系,对于了解RCEP协议下东南亚区域价值链的发展,优化中国与新加坡在RCEP框架下的经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王勤 《东南亚》2004,(1):16-20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化进程的加速,新加坡积极推动与中国的经贸合作,大力拓展中国这一新兴市场,使中新经贸关系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一、近年来中新经贸关系发展的特点近年来,中国与新加坡的经济关系发展迅速,两国经济关系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由于中国与新加坡双边政治关系友好,经济互补性较强,双方在进出口贸易、相互投资、承包劳务等领域合作成效显著。自1 990年中新建交以来,中国与新加坡的双边贸易增长迅速,1 0年来两国贸易年平均增长率达1 2 %。据中国海关统计,1 990年中新两国贸易额为2 3 2 5亿美元,1 995年为6 8 98亿美元,2 0 …  相似文献   

7.
1990年中国与新加坡建交以来,两国的经贸关系迅速发展。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新加坡商家掀起了“投资中国热”。目前,新加坡成为中国第四大外资来源,至1999年底,新加坡在中国的累计投资金额达332.6亿美元,实际投入金额148.2亿美元。本文将介绍一些新加坡商家如何拓展中国市场,如何在中国一些新领域运用新手法展开活动,以及他们在中国经商的酸甜苦辣,这对于投资中国的商家和中国有关部门会有诸多启迪。 一、在那做生意的好地方 新加坡捷成地毯老板陈鹏源,谈起在中国投资,他说“难,也很辛苦…  相似文献   

8.
中新双边贸易在过去10年的平均增长率约10%。1998年的总贸易额达149亿新元。中国目前是新加坡第6大贸易伙伴,新加坡则是中国第7大贸易伙伴。新加坡是中国第4大外资来源,排在香港特区、台湾地区和美国之后。新加坡在中国的累积实际投资额达210新元。吸引最多新加坡投资的5大中国省市依次是江苏、福建、上海、广东和山东。中国与新加坡贸易现状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香港和台湾在中国大陆的投资已引起学者们的极大关注,而来自新加坡的投资却受到少得多的注意。新加坡在中国的投资虽比香港或台湾的投资少,但在90年代因得到北京的鼓励而迅速增加。中国也一直扩大它在新加坡的经济活动。 新加坡具有三个特点,使得它同中国的经济交往令人关注。第一,新加坡的居民以华人为主。在1993年年中,新加坡的人口约为287.38万人,其中的77.5%是华人。虽然李光耀和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政府一直努力树立新加坡的民族特性并坚持认为新加坡居民是新加坡人而不是华侨,但新加坡的华人特性仍是不可否认的。第二,新加坡是国际社会承认的一个独立国家。  相似文献   

10.
携手共建中国—新加坡经济走廊,有利于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有利于共同打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有利于中南半岛共同繁荣发展和增进沿线各国人民的福祉。建议沿线各国加强友好磋商,构筑互信,凝聚共识,以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以开放包容、共商共建、共赢共享为基本原则,以互联互通、经贸合作、产业合作、相互投资、金融合作、人文交流、城市合作、生态环境合作、机制建设等为重点,合力把中国—新加坡经济走廊打造成为开放包容、友好合作、互利共赢的普惠经济带,造福沿线各国人民。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发展中国家,目前,中国与印度的相互投资呈现投资数额少、领域窄的特点,这是因为市场经济体制不够完善、内外因素干扰印度对两国合作或竞争关系的判断以及两国文化差异较大.本文在进一步分析中国与印度相互投资潜力的基础上,展望两国相互投资的前景.  相似文献   

12.
新加坡对华投资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中国与新加坡两国相对比较优势及地缘人文因素的角度探析新加坡对华投资的动因 ,并就新加坡对华投资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的透视 ,进而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新加坡是东南亚国家中最早与我国开展经济合作的国家。自中新两国 1990年建交以来 ,新加坡工商界对华投资热情高涨 ,实际对华投资一直保护较好的发展势头。 1993年至 1998年 ,新加坡在华投资成效显著 ,合同金额累计达 310亿美元 ,实际投入外资 12 1亿美元 ,在中国吸收外资的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五位。截止 2 0 0 0年底 ,新加坡在华投资累计项目达 9111个 ,合同金额 35 3亿美元 ,实际投入外资金额 16 9亿美元。中国是新加坡海外投资金额最多的国家。两国间的重要投资合作项目有苏州工业园区、无锡工业园、上海三林城住宅开发项目、大连港集装…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与作为"世界办公室"的印度,目前两国间的相互投资虽然仍处于初始探索阶段,但在后危机时代两国的相互投资合作拥有较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前景。本文从中印两国相互投资的现状入手,深入分析制约两国目前相互投资的因素,并在进一步分析中印两国相互投资潜力的基础上,展望两国在信息产业、基础设施、制药业、资源开发产业相互投资的前景。  相似文献   

15.
一、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增强了促进双边投资发展的因素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能够给予中国和东盟10国现有的经济合作以新的推动力,更有效地促进中国对东盟各国的贸易和投资的发展。具体集中在扩大区外资金的流入以及促进区内国家的相互投资方面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新双边贸易在过去10年的平均增长率约10%。1998年的总贸易额达149亿新元。中国目前是新加坡第6大贸易伙伴,新加坡则是中国第7大贸易伙伴。新加坡是中国第4大工业资来源,排在香港、台湾(台区)和美国之后。新加坡在中国的累计实际投资额达210亿新元。吸引最多新加坡投资的5大中国省市依次是江苏、福建、上海、广东和山东。中新贸易现状  相似文献   

17.
"投资便利化"发展趋势越来越引起国际投资政策领域的热烈讨论,其原因是各个国家都期望利用"投资便利化"这一政策工具完善国内投资环境以吸引更多外国资本,并且通过良好的政策引导维持东道国与外国投资者可持续发展的国际投资关系。在这样的趋势下,对国际投资争端解决机制改革的呼声也日益高涨,因为目前双边投资条约中主要的投资者—国家争端解决模式过于偏向投资者保护的特性一直颇受争议。巴西在"投资便利化"发展趋势下对国际投资争端解决机制的改革提出了自己的方案,即投资争端解决三阶段模式。本文在"投资便利化"与国际投资争端解决机制改革的大背景下,阐述投资争端解决三阶段模式的具体运作方式,并分析巴西投资争端解决模式的优势与受到的质疑。最后,在阐明中国与巴西都是"投资便利化"政策工具支持者的立场下,论述了巴西投资争端解决机制中的投资争端预防模式对中国未来投资争端解决模式选择以及改革的启发。  相似文献   

18.
人力资源是新加坡的唯一资源。充分发挥教育在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的巨大作用并坚持大力投资教育,建立完善合理的用人机制构成了新加坡人才立国战略的"三步曲"。  相似文献   

19.
随着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如期建成,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济交往日益密切.中国对泰国的直接投资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在此新的背景和契机下分析和研究中国对泰国直接投资环境,对于中国企业实现“走出去”的战略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中泰投资现状的基础上,构建了泰国直接投资环境评价指标,并运用2009年的数据对泰国与东盟各国的投资环境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泰国投资环境在东盟主要的引资国直接处于中间位置,投资环境不及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提出了提高经济开放度、降低运营成本和重视教育投入三方面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前苏联的崩溃,冷战的结束,海湾战争的爆发,世界政治经济秩序的重新调整等一系列重大变革,使印度对外关系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冷战后,印度与新加坡的政治经济关系有了令人瞩目的发展,印度的“东向”政策同新加坡“加强区域化投资”经济战略政策相互呼应,为双方经贸合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印新两国开展了广泛的经贸合作。了解并借鉴他们之间发展经贸关系的经验,对中国发展对印、对新的经贸关系大有益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