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大学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教育的凸显以及大学生自身主体性的增强,旧的以灌输式为原则的照本宣科和事例说明教学法都已不再适用于课堂教学中。采用"语义上行"教学法,对学生进行严格概念系统训练,既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理性思维水平,又可以促进大学生主体性参与,客观上有利于研究式教学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针对大学生德育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多层次复杂结构特征,设计了多层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分别运用支持向量机和灰色关联分析对大学生德育综合素质进行了定量评价,并将评价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这两种定量分析方法均可用于评价大学生德育综合素质,且结论基本吻合,从而验证了本文所构建的指标体系能够适用于各类高校在校大学生的德育综合素质等级评定,保证大学生德育综合素质评价的客观性和精确性。  相似文献   

3.
文章旨在编制一个适用当代大学生具有良好信效度的测量理想信念的工具,从不同纬度既能测出个体又能测出总体的情况,以便于教育者评估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特点和现状。通过对721名大学生进行施测,并对结果进行了验证性因素分析,最终形成了包含4个维度26个项目的“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调查问卷”,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笔者使用同样的方法对870名大学生进行再测,证明“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调查问卷”是信效度较高的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4.
主导产业有其变动的规律性、形成的条件性和结构的层次性。以往的“需求的收入弹性”理论工具对主导产业的选择只适用于少数发达国家 ,而不适用于多数发展中国家 ,更不适用于发展中国家的欠发达地区。实践呼唤理论的创新 ,“社会需求局部供给弹性”概念和公式的提出 ,为各国各地各层次主导产业的选择提供了一个普遍适用的新的理论方法  相似文献   

5.
榜样教育法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法。通过榜样教育法来发挥在大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效性,需要深入了解榜样教育法的基本内涵,分析其应用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现实依据。从而积极探索榜样教育法引导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路径,最终实现榜样教育法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相似文献   

6.
榜样教育法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法。通过榜样教育法来发挥在大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效性,需要深入了解榜样教育法的基本内涵,分析其应用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现实依据。从而积极探索榜样教育法引导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路径,最终实现榜样教育法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金融服务的迅速发展,大学生网贷逐渐兴起,其既有利又有弊。通过对2018—2022年H省的大学生网贷案件的研究发现,案件总体类型上公安机关直接查处的占大多数,法院判决的刑事案件比重最高,经济相对较发达地区的大学生网贷案件最多,性质最为严重的大学生网贷刑事案件犯罪行为人主要特征上呈现出犯罪行为人男性化、年轻化和学历较高等特点。其背后的原因包括法律适用存在一定程度空白和模糊性、防控主体存在单一割裂性、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和网贷自身的高技术属性。防控大学生网贷风险,要从宏观层面进行有针对性的大学生网贷立法,中观层面突出多重管理措施的灵活运用,微观层面实施多层次前瞻性精准防控。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价值航标。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着力于增强理论认同、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解决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内化、精神信仰和行为外化问题,真正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审美人格的自我构建对大学生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它不仅有利于大学生远离病态人格、追求理想人格,也关系到大学生的求职择业乃至人生幸福。审美人格源于大学生返身审美创造,具有契于真善、合乎中道的性质。主体超越论、学习积淀说是大学生审美人格自我构建的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10.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迫切任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新时代大学生的核心素养教育,对于增强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引导大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而为国家培养出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运行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之中,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说什么"和"怎么说"的统一。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相比,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需要在生活根基、管理聚焦和文化实践中展开,以有效表达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其实,这一古老而深刻的法理不仅适用于军事,同样适用于各行各业,适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山西省第六、七次党代会代表、阳城一中党总支书记陈坤瑞,之所以能在这片花繁叶茂的园地里,取得令人击节赞叹的辉煌成果,正是因为...  相似文献   

13.
感恩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作用及实施途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湘潮》2007,(8)
开展感恩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助于思想道德教育和素质能力提升。通过有效的措施途径对学生进行知恩、感恩、报恩教育,使大学生做到知恩于心,报恩于行。  相似文献   

14.
<正>首创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连续举办21年,成为重要文化品牌始创于1993年的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以"大学生办、大学生看、大学生评"为特色,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科技节、读书节、文化节、体育节等成为靓丽的校园风景线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有什么样的荣辱观,不仅关系到自身的成长成才,还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大学生的荣辱观属于道德观念范畴,是由知、情、意、行四个要素构成的。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过程就是培养大学生的知情意行相结合的过程。因此,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让大学生养成合乎社会道德的行为习惯。针对目前大学生荣辱观存在的问题,高校教育要加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认知,将认知上升为情感,发展于意志,贯穿于行为,才能使大学生更好的成为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相似文献   

16.
《江淮》2009,(5)
读者来信:我于2006年初受聘于某事业单位从事保洁工作。最近,因福利待遇问题,我与单位发生纠纷,多次找到单位,要求按劳动法的规定给予相应的待遇。但单位领导以劳动法只适用于企业,而不适用于事业单位为由,拒绝了  相似文献   

17.
科学准确地把握当前大学生的道德状况,是切实增强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基本前提。为此,我们于近期对我校大学生的道德状况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查。本次调查采取无记名问  相似文献   

18.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音乐教育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和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生的成长和学习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对学生完美人格的塑造起着重要的作用。面对没有接受过系统音乐知识学习的非音乐专业大学生,快速有效地提升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开发适用的教材;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充分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  相似文献   

19.
高校要把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方面的内容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正进入大学生头脑、扎根于大学生内心深处,进而真正转化为广大大学生的自觉行动。  相似文献   

20.
李志国 《世纪桥》2008,(6):129-129,134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音乐教育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和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生的成长和学习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对学生完美人格的塑造起着重要的作用。面对没有接受过系统音乐知识学习的非音乐专业大学生,快速有效地提升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开发适用的教材;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充分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