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韩文化交流的快速升温及其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韩两国同属东方文明古国 ,都具有悠久的历史 ,两国在建造东方文化的过程中 ,都为人类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 ,中韩两国的文化互相借鉴 ,优势互补 ,共同谱写了灿烂的文化篇章。中韩两国人民在长期的友好交往和交流中 ,彼此都有某种亲近感和认同感 ,尽管在冷战时期曾中断往来 ,但随着两国关系的改善和发展 ,在中国和韩国相继出现了“韩流”与中国热。中韩建交后 ,两国的文化交流很快在深度和广度上得到恢复和发展 ,两国在文学、艺术、教育、社会科学、体育、卫生保健、广播电影电视、新闻出版、图书馆、博物馆、青少年等…  相似文献   

2.
1989年苏联的改革进入第二阶段。经过几年的努力,在经济、社会和精神领域方面,苏联初步摆脱了僵化、停滞状态。社会上出现关心改革、议论改革的朝气蓬勃的局面。在某种意义上说,意识形态的改革超过了经济改革。几年来在活跃社会智力和精神生活方面,在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方面,苏共采取了几项引人注目的政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崛起对美国和东盟均产生重大影响,导致中、美和东盟在经贸、政治和认知方面形成了互动关系。由于经济领域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贸易转移效应和政治领域东亚一体化的排斥效应等因素,中美在东亚的权力关系发生了转移,东亚秩序经历了结构性调整。三方在经贸、政治和认知的互动相互影响并呈正相关关系,使得东亚的权力转移在和平中实现。互动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三方调适和合作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4.
论中国在东南亚的软实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中国在东南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这种变化不是靠恐吓和威慑达到,而是通过中国不断增强的软实力来实现的。以东南亚地区为舞台,中国从援助、外交、外贸与投资、机制建设、自由贸易区建设、关税减让、非传统安全合作、教育、留学生交换、中华文化弘扬等方面展示了自己的软实力及其魅力。当这些得到东南亚各国认可,中国的政策和做法得到理解和支持,中国在东南亚的软实力就获得了提升。中国在东南亚地区软实力的提升进一步密切了两者的关系,保证了中国和东南亚的共同安全。  相似文献   

5.
1954年7月,在奠边府大捷后,日內瓦協議得以簽訂,终止了法、美帝国主义的骯髒战爭,在尊(?)越南、柬埔寨和老撾的独立、主权、統一和领土完整的基础上恢复了印度支那的和平。①但也就在1954年,在印度支那各國形勢中出現了一个新因素,  相似文献   

6.
综述:欧洲应对金融危机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媒体关于欧洲国家和欧洲联盟在应对金融危机挑战方面的报道,试图为进一步的学术研究提供一份比较完整的背景资料。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欧洲国家的经济增长普遍受到了影响,先后采取了应对措施,文中对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瑞士和冰岛等国的相关事态进行了梳理。同时,在欧盟层面上,金融危机对欧洲一体化的发展也提出了挑战。本文根据媒体在这方面的报道与分析概述了欧盟在这个领域中采取一致行动的最新进展,以期展示欧洲在民族国家和联盟两个层面上应对全球性金融危机挑战的全貌。  相似文献   

7.
相互依赖研究评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旨在评述国际政治经济学关于相互依赖的理论和研究方法。文章指出 ,相互依赖的敏感性和脆弱性导致了现实主义和自由主义在基本概念、相互依赖与权力的关系、相互依赖与和平的关系等问题上的分歧。文章概述了相互依赖研究的三种方法 ,预期收益模型、博弈论和实证主义 ,指出了现有的相互依赖理论在方法上存在的缺陷和空白 ,并且提出了今后理论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受援国之一。在二战结束后的60年间,中国接受过来自不同渠道和不同种类的外来援助。流入中国的外援从数额上看远远低于外资,但是其影响力却不亚于外资,其中重要的原因是:外援的活动不限于经济领域,在援助原则和援助方式中凝聚了援助者的国力、社会力和文化力。随着援款流入中国的除了“优惠资本”以外,还有援助者的技术、观念和方法。中国在消化、吸收、借鉴这些技术、观念和方法的同时,进行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制度革新。可见,外援工具的力量超出了传统的外交工具。本文通过对援华的机构及其援助方式的梳理,分析了外援带来的理念、方式和机制的变迁,评价了外援在“中国发展模式”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希望有助于解释外援在国际力量之间相互联系、沟通、帮助、影响的渠道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9.
今年是铁托成为南斯拉夫共产党(南共联盟)领导人五十周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前夕,南斯拉夫的国内生活和发展开始了一个新的纪元,是我国近代史上有决定意义的事件。完全有理由来谈谈铁托所具有的多方面的、创造性的性格。在为争取自由、独立和不结盟的南斯拉夫;在争取世界和平与进步、反对任何形式的压迫、霸权、威胁和在国际关系中使用武力所进行的斗争中,铁托的性格有说服力地表明他的革命坚轫性和有政治家风度的革命远见。在处理对外政策上,铁托也作出了具有深远意义的历史性决定。这些决定使他本人和南斯拉夫、南共联盟在全世界享有崇高的威望。这种威望和影响是在铁托领导下,我国进了一系列斗  相似文献   

10.
过去40年来,关于族群冲突的研究呈现爆发式增长,其首要的研究问题是:在什么样的文化、社会、经济、政治和国际条件下,更容易出现族群冲突或和平?本文将2012年前的研究分为四个波次,据此批判性考察其理论和实证上的研究进展。文章认为,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证上而言,该领域已经取得了令人印象深刻的进展。在理论层面上,该领域早已超越了三大范式的辩论(原生论、工具论和建构主义),形成了新共识,即研究需要从三大范式和其他路径中抽取有效的元素来加以整合。此外,新制度主义已经(再次)崛起为该领域内一种主要的研究路径。在实证层面上,在诸如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日益精致的方法和技术以及更多、更好的可用数据集的联合推动下,学界对族群冲突原因的探索不但产生了新的研究领域,而且收获了更为深入、更加丰富的知识。随后,本文着重介绍了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新研究,它们整合了理论和实证,代表了未来优秀研究的方向;同时指出了当前研究还存在精细化甚至有些碎片化的两种趋势。最后,文章在方法、数据和研究议题等方面指出了未来若干可能的研究领域和方向。  相似文献   

11.
“治理”一词,古已有之。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治理”作为一个学术词汇和专业用语被广泛使用。社会主义思想与治理思维在逻辑上相契合,无产阶级思想家的思想展现了明显的治理思维。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一些前社会主义国家长期存在严重的干部官僚主义、主观主义、命令主义、特权主义和群众的积极性、能动性、责任感不强等问题。由于治理思维缺失,它们虽然采取了改进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等举措,但始终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治理问题,反而造成了治理和管理错位及“增层化”的结果,建起了一个假大空金字塔体系。而中国则在治理方面不断探索,在公司治理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社会主义国家只有走治理之路,才能打破一些前社会主义国家那样的国家治理上的治乱循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12.
敦煌学的研究起源于 1 90 0年 ,此年的五、六月间 ,在中国西北甘肃敦煌附近的莫高窟 ,一位名叫王元禄的道士在很偶然的情况下打开了第 1 7号洞窟 (即藏经洞 ) ,在这一洞窟中 ,发现了大约五万件不同材质的档案材料、写本、书籍和经卷 ,其文字包括汉文、吐蕃文、回鹘文、梵文、粟特文和于阗文等 ,它们在那儿被保存了近九个世纪 ,同时发现的 ,还有几百件帛画、纸画及印刷的书籍和绘画艺术品。由于此后不久各种名目的考察队的到来 ,这些物品今天被分散保存在欧洲和东亚的许多地方。这一事件 ,导致了一门对这批材料进行综合研究的学科———敦煌…  相似文献   

13.
《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作为国家关系明确有力的法律支撑和保障,确立了世代友好理念和新型国际关系原则,最大程度维护和保证了主权国家之间应有的相互尊重和平等相待,是国际关系史上的一大创举。本文站在该条约签署20周年的历史节点上回望,观察其强大生命力和示范效应在当前国际形势下的持续显现。尤其在边界问题、维护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开展双边互利合作、促进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等多个方面,该条约起到了积极作用并大大推动了中俄关系的发展,使两国关系成为新型国际关系的典范。在中俄关系已达到历史最好水平、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进一步发展的当代情势下,中俄两国超越所谓结盟的定义,持续合法、合理、合情地进行有效务实合作,在打破西方话语垄断、维护国际秩序客观公道、维护世界和平等方面共同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中韩两国一衣带水,是友好邻邦。两国建交25年来,两国关系在两国政府和民间的共同维护和推动下,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如今中国是韩国最大贸易伙伴、最大出口市场和最大进口来源国,韩国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国;两国互为对方最大留学生来源国;两国年人员往来已突破1000万人次……由于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全面快速的发展,两国关系常常被学界、外交界描述为创造了外交史上的奇迹、树立了和平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互联网在全球政治、经济、军事和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影响日趋扩大,美国和欧盟都认识到双方在数字空间展开合作刻不容缓。2010年以后,以里斯本美欧峰会《联合声明》为契机,双方在网络安全领域进行了广泛的合作,而且成果显著。然而,斯诺登事件给欧盟及其成员国以沉重的打击,大西洋两岸间的战略互信受到了严重的质疑。虽然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重建欧洲盟国信任,但未来美国和欧盟的合作仍将面临挑战。美欧在网络安全理念上的分歧、数据安全流动的矛盾和美国的双重标准,不利于美欧合作的顺利进行。美国和欧盟在互联网领域的合作和竞争将持续下去。  相似文献   

16.
自2001年九一一事件至今,美国政府共发布了五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调整动向。2017年12月18日,特朗普政府首份《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出台,阐述了特朗普政府对美国国家安全环境的判断,提出了美国国家安全的四大支柱和六大地区战略。相比小布什和奥巴马政府,特朗普政府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在整体理念、地区战略、对华定位,以及新兴战略领域重视程度等方面都有了重大转变。整体理念变为"美国优先"和强调"大国战略竞争",地区战略尤其注重"印太地区"战略,对华定位转为"战略竞争对手",在新兴战略领域更加重视网络、太空和人工智能的发展。特朗普政府国家安全战略的调整在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领域都将对中国带来一定挑战。  相似文献   

17.
战后日本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发展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导产业的选择和发展,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对经济发展历史机遇认识、判断、选择和把握的过程。这对于一个国家和地区来说,不仅在经济方面,而且在国家安全方面,都是一个生死攸关的问题。战后日本政府根据本国工业化后进性特点,集中有限的资本和劳动力,着力培育和发展了主导产业(又称战略产业),从而带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以较少的代价和较短的时间,赶上了先进的工业国家,取得了“后发性利益”。  相似文献   

18.
马强 《俄罗斯学刊》2022,12(2):30-47
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场剧烈的变革,深刻地影响着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这一进程被称为数字化转型。俄罗斯积极应对数字化浪潮,将数字化转型作为国家的发展战略,构建数字化转型的基础设施,推动数字经济发展。而在政治和社会领域,数字化转型的基础设施在网络空间促进了网络公共领域的生成,对政治参与和社会交往的方式、路径产生重大影响,推动了民主政治、市民社会、社会自组织的发展。与此同时,数字化转型也带来诸多风险,包括网络空间的无政府主义以及外部势力和政治反对派对现政权的威胁。在俄罗斯,网络空间建立秩序和规避风险的需求推动国家权力进入网络空间。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是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和地区面临的共同性议题,俄罗斯的数字化转型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生动的案例。  相似文献   

19.
一九八三年苏联在科技领域里,继续完成科学技术纲要和与经互会成员国签订的合作纲要的任务,登记注册的发明就有十六项,它们反映了苏联在核物理、天体物理、硬金属物理、化学、地球物理学、生物学和医学方面的巨大成就。科学工作者人数超过了一百四十万人。  相似文献   

20.
2006年3月2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所和中国欧洲学会在北京召开了“纪念罗马条约50周年”暨欧洲形势研讨会。在上午进行的罗马条约纪念会上,欧盟轮值主席国德国驻华大使史丹泽、欧盟驻华大使安博、下任欧盟轮值主席国葡萄牙驻华大使桑托斯应邀做主题发言,多数欧盟成员国驻华使馆都派员参加了会议。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主席陈昊苏、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陈佳贵应邀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所所长周弘主持会议。在京主要欧洲和国际问题研究机构、高等院校、政府有关部门和新闻媒体的专家学者参加了上午的会议和下午的学术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