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根据对瓦房店院民行部门对本地区前三年的行政非诉执行案件的审理执行情况进行专项调查,在此基础上对行政非诉执行案件的特点、执行情况与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加强法院与行政机关的协调配合;加强审判、执行力量;加强法律政策调研;强化监督,形成合力。  相似文献   

2.
李福春 《中国监察》2012,(10):50-51
近几年来,吉林省白城市在案件审理工作中注重提高案件处理的综合效果,把好案件处理前和处理后两道关口,积极探索审理辩护制,有力地促进了案件查办工作公平、公正、公开,切实保障了违犯党纪政纪党员干部的民主权利。推行审理辩护,破解难点问题。在一个时期里,有争议的案件定性难、大型群体访案件处理难等问题一直困扰着案件审理工作。有的违纪党员干部由于各种原因,在受处分前不申辩、不善于申辩,在受处分后背地里叫屈发牢骚;有的违纪党员干部由于对法规和政策理解有偏差,对处理结果不服气,心里有怨气,喊冤"找后账",申诉案件时有发生;一些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处理上缺乏党纪政纪依据,不好定  相似文献   

3.
关于司法鉴定实行“双重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2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第一次确定了统一的司法鉴定管理体制,赋予了司法行政部门管理司法鉴定工作的法定职能。作为司法鉴定管理的主体,面对诉讼活动中涉及的诸多鉴定类别以及承担这些类别鉴定的鉴定机构及其鉴定人员,司法行政部门如何才能行之有效的履行管理职能,应该管什么、怎么管,怎样才能管得住、管得好,这是我们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内应当着力研究并解决的课题。结合我省工作的实践,对此问题做一些探讨,希望能对实际工作…  相似文献   

4.
监狱传统的监狱、监区、分监区三级管理体制导致基层警力紧张,不适应监狱体制改革以后监狱工作新彤势的需要。要在监狱内部积极稳妥推行两级管理(即监狱和监区两级管理)试点,缩减管理环节,提高工作效率。实行两级管理有利于增加基层警力,体现从优待警,增强责任意识,提高工作效率。在推行两级管理过程中,要注意处理好六个问题,确保改革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5.
安乐死问题是全世界面临的一个既现实又复杂的问题,也是社会发展进程中所遭遇的不可避免的问题。它涉及伦理学、医学、社会学、法学等多学科的知识,本文试图从刑法学角度对安乐死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且认为,在严格限制实施条件下,安乐死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以下简称《监狱法》)出台之前的几十年里,罪犯在监狱里都是无条件地进行各种劳动。尽管也不同程度地获取一定的报酬,但大都表现在伙食、衣服、医疗、文化生活的改善等方面,有的监狱也发给一定的零用金、奖金、技术津贴等,但各地很不统一。1994年12月29日,我国通过并公布了《监狱法》,其中第72条规定:“监狱对参加劳动的罪犯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给予报酬……。”该条文是我国法律首次对罪犯劳动报酬作出  相似文献   

7.
律师费转付是指在刑事、民事、行政诉讼中,除公诉机关直接进行起诉的案件外,胜诉方聘请律师所支出的费用由败诉方承担的一种诉讼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8.
审执关系的基本原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肖建国 《现代法学》2004,26(5):96-101
基于保护民事权利的近代理想,审判与执行一直被视为两种重要的公力救济方式,遵循着司法权所固有的质的规定性,如程序启动上的被动性、债权人公法性的请求权、对受侵害的权利以诉讼时效的保护等。同时,在执行机构与被执行人之间关系的层面上,民事执行具有不同于审判的构造,二者存在着诸如单向性与多向互动性、不平等性与平等性、主动性与中立性、形式化与判断性、强制性与和平性、职权主义与当事人主义、效率取向与公正取向等紧张关系,这是支撑“审执分立”的法理基础。  相似文献   

9.
关于人民调解工作的思考与实践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一、新形势下人民调解工作面临的问题当前,随着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格局的不断调整,社会发展进入了矛盾多发期,民间纠纷也呈现出和以往完全不同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一方面,传统的民间纠纷大量存在并呈现出与其他纠纷相互交错、互为因果的状态;另一方面,公民  相似文献   

10.
郑鄂 《中国审判》2010,(11):76-77
2008年底,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在“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中,经过深入的调研论证,为破解社会各界和群众反映强烈的“执行难”问题,结合广东法院实际,提出了开展“主动执行”的改革设想。主动执行,是指人民法院依职权能动开展执行工作,依法主动启动、主动推进并主动完成执行程序,将主动意识贯穿于立案、  相似文献   

11.
所谓“正名制度”,是指检察机关在查清举报失实后,主动为被举报的当事人恢复名誉、消除影响。对于需要正名的当事人,检察机关可以为他提供三个层次的法律帮助:其一,向本人进行通报,让其卸下思想包袱,重新轻装上阵;其二,向当事人的上级领导机关进行通报,让领导机关可以对当事人放心地提拔、使用;其三,召开“举报调查通报会”,向当事人所在单位进行通报,在群众当中为当事人恢复名誉,消除影响。可以说,正名制度切实为无辜者撑起了保护伞。但由于该制度实行的时间不长,尚乏先例可循,加之有人对实行该制度尚存疑虑,担心对当事…  相似文献   

12.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的颁布,使司法鉴定管理的纷争尘埃落定,结束了司法鉴定管理无序的状态.但鉴定行业的广泛性、鉴定主体的多元性、鉴定技术的复杂性,致使司法行政部门的单一管理显得赢弱,这就需要鉴定的业务主管部门配合司法行政部门,共同做好司法鉴定管理工作.本文阐述了"双重管理"的内涵和模式设计,科学届定了"双重管理"部门的职责以及如何协调配合形成合力.  相似文献   

13.
审执冲突有制度性、理论性和实践性原因,主要问题有两类:执行权与原审判权的原生态冲突、执行权与审判权选择的适用性冲突。执行权与审判权虽同为司法判断权,但有着本质的不同。执行制度的改革与优化要回归本质,充分体现效率优先原则等因素。执行权需要被准确界定,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解决执行程序中审执关系难题,要从执行权的司法理念更新入手,完善强制执行立法、设立执行释明权制度和优化执行分权模式等。  相似文献   

14.
为了加强行业作风建设,充分发挥群众监督和社会监督作用,克服和纠正卫生执法监督过程中在服务态度、办事效率、依法行政、收取费用、廉洁自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我们于2000年8月至12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民主评议行风活动。整个过程采取上下联动,面向社会,广泛征集,群众参与的方式,得到了社会各界特别是被监督单位的积极响应。通过民主评议,使行业作风有了明显改观,提高了卫生执法整体水平,收到了良好效果,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15.
16.
近几年来,法学理论界已经开始从执行体制的角度来探寻导致执行难的原因,最高人民法院于1999年10月20日制定的《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纲要》,也将改革执行体制作为解决“执行难”问题的根本出路。由此可见,要解决执行难问题,必须改革现有的执行体制,这已成为法学理论界及司法界的共识。然而,在如何改革执行体制的方式问题上,多数人仍主张立足于现有法院负责执行的体制进行内部改革。但笔者认为,考虑到我国国情及现有执行难的困境,要根本扭转“执行难”的局面,不能仅仅停留在内部的小修小补上,而应当把执行机构从法院中分离出…  相似文献   

17.
1996年2月13日,是农历的腊月25日,这一天,当临朐县七贤镇高家庄村农民高树荣从县法院审判人员手中接过欠款长达5年之欠的大白菜种款804.50元时,激动不已,连声说:“感谢法院为民作主,为我们老百姓讨回了公道。”至此,这起全国罕见的特大集团诉讼案件按照调解协议全部执行完毕,执行标的总额达到80多万元。  相似文献   

18.
王非 《特区法坛》2003,(77):24-25
海南省高级法院立案庭自1998年推行当事人申诉来访的听证制度,至今已有4年多的时间。如何既充分保障当事人的申诉权.又维护法院裁判的既判力和司法权威,理结合实践谈一点认识和思考,以期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关于庭审方式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 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民法院如何充分有效地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为经济建设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是法院近几年来研究探索的大课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等法律的规定,其研究探索的重点应该是加大民事、经济审判方式改革的力度上,充分发挥优势、挖掘潜力,建立和健全一套以加强庭审功能、加强当事人举证责任、加强合议庭包括独任审判员职责为重点、适应民事经济审判任务要求的工作机制。这是人民法院审判方式改革的总思路。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以审判方式改革思路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行的探索已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20.
随着浙江省武义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县民营企业迅速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出自这一领域的矛盾纠纷也随之大量增加。在民营企业建立人民调解委员会,是维护企业和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一项“治本”内容。笔者结合近年来我县在民营企业建立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实践,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加强民营企业人民调解委员会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