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法律制度的作用日益突出,法治建设是我国基本的战略国策,近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推动及倡导下,公民法律意识不断加强,法律体系不断完善.作为信用保障法律保障的公证法律制度制度,其核心内容是诚信,完善的公证诚信法律制度对我国国民经济、社会及民事活动具有重要的推动和保障作用,基于此本文以公证法律制度为基础,探讨完善公正诚信法律制度的有效途径,以期待为我国公证行业的效能性发展以及法制建设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
介于法律信用保障下的公证制度,诚信是公证制度的最大特点和价值所在,是保证我国各项经济民事活动公正合法的有力保障。公证制度发挥作用的基础也是建立在诚信之上,作为社会体系的一项重要部分,公证制度的建设应该不断地加以完善,以建立诚信制度为基础,发挥公证行业的真正作用,成为群众信赖的行业。本文从完善公证法律制度出发浅谈如何构筑公证诚信制度,提出完善意见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3.
公证在保护隐私权和公权介入中是一项相对特殊的活动。在国际法制中,公证制度是同样扮演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并起到着法律制度的预防作用,更是一个国家司法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我国,从公证制的建立以来,伴随着全国的经济全面复苏,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发展,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作用性不断加强,为维护公民利益、市场秩序等其他各种组织交易的公平公正权益起到了必不可少的作用,并起到了一定性的积极作用。但是在公证制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在改革中出现了问题。在本文中,根据公证的界定以及公正改革的回顾分析,针对我国公证制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看法,要实时监控公证改革的发展趋势,深度强化公证制度机构和有关公证制度公证人员进行合理有晓得定位,使其中的不必要缺陷得到进一步的完善,确保我国公证制度又好又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有人认为:社会最能体现诚信的就是公证机构的工作。诚信是内在的无形的。而公证文件是诚信的法律形式。公证文件的出具。体现了不应被怀疑的诚信原则。她的信誉,就是她在社会上的公信力。也正是由于这种公信力。她的效力的范围遍于全世界。可以说,谈诚信,公证机械应当是首当其冲的,请看本期热点聚焦。  相似文献   

5.
关于完善我国公证制度的基本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汉生 《中国司法》2004,(10):49-51
当前,面临公证立法,关于公证制度建设的诸多问题,各方面还有一些认识分歧。重新审视我国公证制度的法律定位和价值取向,研究探索新的制度框架,对进一步完善我国公证制度,明确公证管理部门工作的努力方向,必定有所裨益。一、完善我国公证制度的理论起点和实践基点完善我国公证制  相似文献   

6.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公证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延新  李丹 《行政与法》2004,(6):111-113
中国的公证制度应当在提高经济活动的有序性、安全性、预防和减少社会纠纷和诉讼活动、节约经济成本与时间成本方面,发挥独特的功能和作用。本文拟从市场经济条件下公证制度与经济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角度,寻求进一步发挥公证的功能和作用的有效途径,从而完善我国的公证制度,实现法律公平和经济效率。  相似文献   

7.
用法律维护公证的诚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当前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中,公证工作服从、服务于国家发展、稳定的大局,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为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做出了积极贡献.伴随着时代、社会的变迁,公证法律服务日渐融入百姓的日常生活.公证被赋予了特定的公信力,能够预防纠纷,减少诉讼,维护社会主义法制.  相似文献   

8.
公证法律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公证法律市场 (一)需求规律 供给和需求的分析工具是掌握和分析微观经济学的各个部分的重要工具,正如萨谬尔泰和诺德豪斯所言:"供给和需求分析是经济学所提供的最有用的工具之一.它和瑞士军刀一样几乎可以完成任何简单的任务.  相似文献   

9.
公证诚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姬莉萍 《法制与社会》2010,(17):274-274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诚实信用原则已被法律所确认,公证制度是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公证诚信是公证人的生存之本,命脉所在。  相似文献   

10.
当前面临公证立法,关于公证制度建设的诸多问题,各方面还有一些认识上的分歧.重新审视我国公证制度的法律定位和价值取向,研究、探索新的制度框架,对进一步完善我国公证制度,明确公证管理部门工作的努力方向,必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公证回避制度.是指在公证活动中.公证人员遇到有法律规定的特别情形时.避开或退出办理该公证事项的制度。公证回避制度的设立.有利于维护公证机构的尊严信誉.有利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有助于维护公证员的中立性以实现法律正义.同时也有利于个案的解决以及公证公信力的树立。虽然我国法律对公证回避作了规定,  相似文献   

12.
陈平 《中国司法》2004,(12):37-38
诚信,即诚实守信。诚和信含义相近,常常被互训和联用。信者,诚也;诚者,信也。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里,也是以诚释信,以信释诚。诚信是现代经济正常运转的基础,市场经济秩序进一步规范要求必须切实加强国家信用体系建设。公证制度作为一项重要的信用保障法律机制,是社会信用体  相似文献   

13.
张艳 《法制与社会》2012,(36):46-47
公证是社会信用的可靠保证,也是市场信用制度建立和完善的基础.目前,信用的缺失成为我国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主要障碍,威胁着市场各个信用主体和各个领域.作为一项信用保障法律制度,公证对市场经济信用体系的保障能够发挥特有的功能和明显的效力,因而具有非常重要和突出的地位.本文首先对我国市场经济信用现状进行了概述;其次,对公证法律制度在市场信用体系的重要作用进行了分析;最后对我国公证法律制度的完善更好的保障市场经济信用发表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4.
“诚信”,这两个朴素、亲切的字眼,在市场经济筑起的“物欲横流”中变得越来越陌生渺小,越来越势单力薄了。市场人“唯利是图”的冷漠和不屑使得它几乎在无奈的叹息中被遗忘了,丢弃了——诚信危机,市场的遗憾!市场人的遗憾!  相似文献   

15.
王京 《中国公证》2006,(11):33-36
公证制度不是我国特有的法律制度,是我国从国外学习借鉴过来的一项具有国际性、通用性的法律制度。近现代西方各国的公证制度,由于法律体系和历史渊源的不同,可分为英美公证制度和拉丁公证制度。前者的公证制度采取形式审查,公证人不对证明内容负责。英美法系以判例为主,公证采取自愿原则。此公证制度为英国、美国及英属殖民地所采用,英国更多地保留了中世纪宗教公证的影响。后者将公证制度定位于国家准司法制度,表现为国家法律对公证事项的强制规定和公证执业的组织形式自由化,公证人对公证内容进行实质审查,  相似文献   

16.
吴涛 《中国公证》2005,(11):29-30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主体之间的交易活动日益增多.在交易过程中可能出现各种形式的风险,如自然风险、商业风险、法律风险等.其中法律风险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何谓法律风险?简单地说,就是指基于法律的原因可能发生的危险及其他不良后果,即在法律上是不安全的.通常情况下,法律风险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法律环境因素,包括立法不完备、执法不公正等;二是市场主体自身法律意识淡薄,在经营活动中不考虑法律因素等,甚至故意违法经营等;三是合同相对人的失信、违约或欺诈等.  相似文献   

17.
在公证程序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公证当事人或其他利害关系人的损害,只要有这种损害就应当有相应的救济.救济在经济领域,就是指帮助,使脱离困难或危险的意思.在法学领域,就是指某种权利受到或可能受到某种行为侵害时,如何纠正、矫正或者补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正青海省作为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大省之一,其公证发展状况在少数民族地区公证制度中具有典型性。《公证法》实施之后,青海公证得到长足发展,现全省公证机构44个,公证人员2011年增加103人,~①2012年增加110人,~②公证队伍人数呈现递增趋势,业务素质大大提升,公证业务量持续增长。但总体而言,青海公证工作发展未能完全适应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9.
美国现行《公证示范法》第三编较为全面地规范了美国电子公证运作的基本流程,是目前最为先进的电子公证相关立法之一,体现出定义清晰明确、形式要件鲜明、规范措施严格的特色。我国的电子公证实务刚刚起步.法律法规的针对性规范仍不全面,相关制度仍有待建立。因此.我国有必要根据我国的现实情况有选择地对美国电子公证法律制度进行借鉴.对建立健全我国电子公证法律制度进行有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为了加快公证事业发展,使其更好地契合现代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需求,应对电子商务迅猛蓬勃发展给我国公证行业诚信建设带来的新挑战和新考验,公证工作应当进一步体现与保障公证的"诚信",全行业要形成合力,进一步探索和研究公证诚信制度建设的相关问题,对影响公证诚信评价和公证诚信制度建设的不利因素进行及时、有效的整改,将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相结合,将总结发扬与创新试点相结合,以提升公证公信力,树立公证行业良好的社会形象.完善的公证诚信制度涉及确立公证法制、完善公证体制、建设公证队伍、提高公证质量及设立监督惩戒措施等,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笔者认为,当前公证行业从实际情况出发,探索公证诚信制度构建的方法途径,至少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