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冬 《法制与社会》2011,(6):199-199
当代大学生作为特殊的劳动群体,其在社会发展建设中的作用及地位是不可忽视的。随着不时发生的大学生权益受到侵害事件,大学生就业的法律保护问题也已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由此,通过对大学生就业的法律保护的探讨,来实现对大学生权益的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2.
妇女权益司法保护是关系妇女生存、发展与权利救济的重大问题。司法过程既能反映妇女的社会地位、生活水平、享有与行使权利的现实状态,也能反映现行法律在实现妇女权益方面的实际作用,透视妇女权益保护的整体水平。为总结湖北省妇女权益司法保护方面的情况,省高级人民法院组成课题组,运用座谈、案例研究、统计  相似文献   

3.
由于立法上的欠缺和观念的差异,我国对刑事被害人的权利保护尤其是财产权益保护,在立法和理论上仍有许多滞后,在司法实践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建立刑事被害人财产权益保护机制,不仅是人权保护和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需要,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我国应完善被告人赔偿机制,建立国家补偿机制,健全社会救助制度,使刑事被害人财产权益保护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4.
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凸显。为了尽早地接触社会,获得更多的工作经验和实践机会,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走出校园,从事勤工助学、校外实习等活动,但大学生群体的劳动权益保护问题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拟就高职学生勤工助学、就业过程中的劳动权益保护现状入手,着重探讨高职学生劳动权益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5.
本文立足审判实际和案例,介绍了我国未成年人民事权益司法保护的情况。所用案例多具有代表性或一定疑难性,有些案例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文中贯穿了未成年人民事权益司法审判的价值,并对未成年人民事权益司法保护做了前瞻。  相似文献   

6.
论民事权益——民法保护对象的立法和司法双重确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事权益是民事权利和民事利益的统称。对民法保护对象进行单一的立法确认会遗漏正当利益,必须对其进行立法和司法的双重确认。这种双重确认以民事权益的二元结构为基础。民事权益的立法和司法价值也体现了民法保护对象立法和司法双重确认的意义,同时,民事权益的保护途径也是民法保护对象立法和司法双重确认的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7.
反垄断法是防范和规制垄断行为的法律,也是我国消费者保护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以反垄断为立足点,以保护消费者权益为落脚点,在反不正当竞争视域下来探讨消费者权益保护,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正是从反垄断法与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相关性入手,逐次介绍了反垄断法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现实需要与理论基础,并结合最新颁布的反垄断法,分析了立法上对消费者权益保护尚存在的问题,并从司法与执法角度提出了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目前由于侵害警察权益的现象屡屡发生,对于警察权益的保护问题也随之受到重视。本文指出对于为何要保护警察权益、保护范围和怎样保护都应在立法中作出相应规定,同时公安机关也应改变思路,在现有法律基础上,充分利用司法及行政手段,加强对警察权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9.
陈俊霖 《法制与社会》2012,(20):231-232
本文源于笔者所主持的全国大学生创新性项目《在校大学生实习和兼职面临共同困境下的权益保护体系探讨》的调查报告,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统计,对问题进行了细致分析.当前在校大学生实习和兼职过程中权益受到侵害的现象层出不穷,如何保护其合法权益成为一大难题.法律保护的缺失使得权益保护失去依据,因此迫切需要法律保护的回归,进而构建完整的权益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10.
对未成年人民事权益的司法保护,是对未成年人全面保护的重要内容,为此,江苏省苏州市两级法院的民一庭和执行庭的法官们在维护未成年人权益的审判、执行实务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做到“三个坚持、三个强化”,有效地化解、缓和了社会矛盾,取得了实效。一、在民事审判中坚持高效、公正原则,运用调解手段,加大对未成年人民事权益的保障力度民事案件关系到千家万户,民事案件中往往涉及未成年人权益的保护问题。未成年人是社会和家庭的后继力量,未成年人受年龄、智力、社会经验等方面的限制,属社会弱势群体,他们的权益保护涉及到家庭、社会的安宁与稳…  相似文献   

11.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社会就业的压力越来越大,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不能回避的社会问题。为了增强自身的实践能力,很多大学生利用节假日时间开始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的校外兼职能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丰富学生的社会经验和实践操作能力。但是实习生、学生兼职在法律是否具有《劳动合同法》上的劳动者的主体资格目前为止还存在争议,如何把大学生兼职行为纳入《劳动合同法》的保护范畴是保护大学生权益的一个焦点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大学生兼职的现状,大学生兼职的法律关系,并提出对大学生权益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王新红  彭玲 《时代法学》2005,3(3):61-64
消费者权益是一种分散的、弱小R权益,对其进行司法保护需要建立特别的诉讼制度。我国台湾地区借鉴西方国家的先进经验,建立了小额诉讼、选定当事人诉讼、团体诉讼和民事公诉制度,形成了消费者、消费者保护团体和政府共同参与维护消费者权益诉讼的司法保护体系。我们应当借鉴台湾地区的作法,完善我国消费者权益司法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涉及信息网络传播权和著作权侵权诉讼的中国QQ珊瑚虫案和美国Napster案进行了比较研究,提出了信息网络传播权和著作权的相关性与不同性,分析了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与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的规制性弊端,对网络环境下如何使用法律,既保护著作权人的权益,又支持创新和保证社会共享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刑事司法进程中,被害人一直是被"遗忘的人",不但缺少实体权利,而且在刑事诉讼中,也没有其应有的诉讼地位和权利。被害人是受犯罪行为直接侵害的人,是刑事诉讼的启动因素之一,也是刑事诉讼保护的中心人物。保障被害人权益的现实必要性几乎不用论证即可视为当然成立,刑事案件的被害人权益保障已经成为任何一个社会都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本文以一个公诉人的视角,针对笔者办案过程中遇到的被害人权益保护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以探析我国刑事被害人权益保护不到位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利害关系标准"模糊性与司法确定性之间的矛盾,是中国行政诉讼引入保护规范理论并进行中国式表述的现实需求,刘广明案的裁判即为一种探索和尝试。该案将保护规范理论中国化并对"利害关系标准"具体化,较好调和了利害关系标准的弹性与保护规范理论的刚性。将"保护规范"从行政行为援引的法条扩展到法律体系相关联的法条,将"规范"变为"规范群";将"主观公权利"从法律保护的权益扩大到值得法律保护、需要法律保护的权益,将更多的实体性权益、程序性权益、参与性权益纳入司法保护范围;将请求权的法律规范与合法性审查所依据的"法"相联接,让两者更加契合。保护规范理论的中国式表述,让原告资格判断更加客观化和精细化,有利于扩大原告范围,还能强化对权利尤其是基本权利的司法保护,并能发挥主观公权利承继性的优点,又能预防滥用诉讼权利。当然,适用保护规范理论,仍应根据个案情况,灵活解释法律,并兼顾原告资格范围逐步扩大的历史趋势。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高校体制改革和社会对大学生的更高要求,大学生做兼职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但是,由于大学生的特殊身份,致使大学生在做兼职的过程中因在法律适用上存在障碍,其合法权益遭到侵害时往往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和救济,因此,探究并解决大学生兼职劳动权益保障问题不仅仅关系到大学生的个人切身利益,也有助于我国和谐法制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7.
张晶 《法制与社会》2014,(7):248-249
快递行业近年来飞速发展的同时,实践中也出现了大量的侵害消费者权益的纠纷,问题的根源在于法律法规在这方面的空白及缺失。本文探讨了快递服务合同的主体及合同内容中的格式条款、超范围经营等相关问题,最后对侵害消费者权益的情形做了针对性探讨,以期更好地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为司法实践中相关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办学实践中出现了一系列学生状告学校侵权的法律纠纷和案件。从刘燕文诉北京大学拒绝颁发博士毕业证书、学位证书案,田永诉北京科技大学拒绝颁发本科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案,再到黄渊虎诉武汉大学学籍与户籍管理案,这些典型行政诉讼案件的出现表明"高校无诉"时代的结束,高等学校内部管理行为开始进入司法审查的视野。坚持依法治校,完善高校管理,保护大学生合法权利,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成为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刘飞  陈金玲 《法制与社会》2013,(25):236-238
在专利权纠纷解决中,存在审理层级过多、确权程序繁冗、审理效率低下等问题,造成大量行政和司法资源的浪费,严重损害当事人权益和社会利益。合理界定专利复审委的地位,明确我国司法复审制度改革的方向,以解决专利权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存在的矛盾和冲突。  相似文献   

20.
张涛 《法制与社会》2010,(30):40-41
如何在刑事司法体系内实现对被害人利益和犯罪人权益的平等保护是当今各国刑事政策中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西方学者在对这一问题的探讨中,提出了崭新的刑事和解理论,并在英、美等国的司法实践中得到了推广和适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