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曾进 《人事天地》2008,(10):49-49
在连任三届主席之后,范徐丽泰宣布,不再参加2008年的香港立法委主席选举。这天,距离她就任立法委主席一职有11年了。她一直强调“我不是官”,拿出感性的例证是:当官的是前呼后拥,而她则经常是一个人上超市买菜。  相似文献   

2.
初读张爱玲的小说,便感觉出她那独特的“风味”.她那种关注于女性命运的亲切和执著于日常小事的贴已,让人平生出一份生命的情趣.再研究张爱玲的小说,又疑惑许多评论者把张的作品标榜为早期的“正统海派文学”,是否恰是因了这份“亲切”和.“贴己”呢?这份疑惑终于被张爱玲自己的文章解释了:“我为上海人写了一本香港传奇,写它的时候,无时无刻不想到上海人,因为我是试着用上海人的观点来察看香港的,只有上海人能够懂得我的文不达意的地方.我喜欢上海人,我希望上海人喜欢我的书.”(《流言·到底是上海人》)以“上海人”的观点来写文,文中就自然带上了“上海味”,当尝试着从张爱玲的代表作《传奇》里去识读“海派”风格时,却愈感这种“海派风味”的魅力和诱惑.  相似文献   

3.
1840年鸦片战争,异邦的铁蹄,飘洋过海,惊飞了栖息的海鸥,惊散了香港的春梦:沉重的枷锁,使香港失去了自由,坠入了深渊,生生地被人剥离于母亲的怀抱。屈辱的历史一页页地在时间的熔炉中熊熊燃烧,从那时起,母亲期盼的目光穿过了多少春风秋雨,她的人民为挣脱枷锁牺牲了多少儿女。1925年3月,身在美国纽约的著名诗人闻一多饱含热泪,将被帝国主  相似文献   

4.
谁是元凶     
这是发生在肯塔基州坎顿县的一桩骇人听闻的恶性案件。一九八七年五月三十日,一位年轻妇女急匆匆地走进了康维顿警察局,报告了一件失踪案。失踪的是她的女友:黛博拉玛莎莉,三十七岁。她说:我的女友黛博拉在新港工作,  相似文献   

5.
路过达贝妮开设在淘宝网上的“香港米兰站”时,她正在拍售一辆撞烂了的奔驰,底价8万,并直率地告诚个人不要拍,最好由汽车修理厂直接买走。除了奔驰, 众多世界顶级名牌衣饰, “香港米兰站”出售的还有属于达贝妮的系列豪宅:  相似文献   

6.
正好友很生气地告诉我,她的母亲被骗了。其实也不是什么高明的伎俩,出门买菜遇到骗子,说她眉间有煞气,孩子会有血光之灾。老人自然慌乱,骗子说她认识一位"大师",拿出三千元钱给大师做法开光,完了还给她,"灾难"就化解了。老人从银行取出人民币,"大师"做法后,还回来的却是一摞白纸。我知道朋友的母亲一生节俭,三千元钱几乎是她快半年的生活费,肯定很心疼。我说:"劝劝她老人家,钱  相似文献   

7.
段金花 《工会论坛》2004,10(6):115-115
张爱玲的世纪末思想来源于三个方面 :封建贵族家庭的没落 ,上海的陷落 ,香港之战。她的小说基本主题是描写人在时代沉落中的生存状态 ,通过多种意象表现她的荒凉感。她凭着自己的体验与西方世纪末思潮而接轨 ,而且在许多方面超越了他们。  相似文献   

8.
佚名 《人事天地》2008,(5):32-33
闾丘露薇,凤凰卫视著名记者,上海人,1992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哲学系。后移居香港,1999年在浸会大学获得传播学硕士学位。1997年开始在凤凰卫视担任记者、主持人至今。她多次赴全球不同战区采访,因为她的英文名为rose(玫瑰),她被圈中同道称为“战地玫瑰”。  相似文献   

9.
今年5月我有兴参加了中央统战部主办的“第十二期社院教师赴港研讨班“(在港期间称“第十四期香港特区区情讲座“培训班).作为天津市中华文化学院的一员,我十分关注香港的文化建设与发展.带着浓厚的兴趣,我在香港学习考察期间,特别关注了香港文化建设与发展的情况.通过学习、参观、考察及查阅资料,深感香港主权回归后,文化回归与人心回归的任务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0.
香港刑法在法律渊源上属于普通法系。遵循先例是普通法系刑法的一项基本原则。香港的《英国法律适用范围条例》规定:“普通法和衡平法的原则均在香港有效。”可见,香港现行刑事法律是奉行“遵循先例”原则的。1997年7月1日,香港主权回归祖国,香港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管辖下的特别行政区。根据中英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  相似文献   

11.
我从小对女性就有着一种感激和敬重的心情.不怕见笑,我对于贾宝玉说的“女人是水做的”,“我见到女孩儿就觉得清爽”这样的话,很早就在心里予以认同.我觉得母爱、柔情、温馨、美好这样一些字眼都是因为有了女性才存在的;而奉献、牺牲、苦难,悲剧等又总是和女性相关联的,因而我觉得对于女性的歧视、轻慢和摧残是最不道德、最丑恶和不能容忍的.年轻时我看过一张秋瑾女士就义的照片(也许那是一张画):她被剥去了上衣,露出乳房,一个刽子手在前边用双手牵扯着她的长发,另一个则在一旁举起了鬼头刀.从照片上看不出秋瑾的面部表情,但在我的想象中,她这时所承受的乃是人类最深刻最悲凉的痛苦.她是不能瞑目的.这张照片使我永生难忘.我还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大革命时期一位年轻的女共产党员得知她第二天早晨就要走上刑场告别人  相似文献   

12.
诗三首     
深情我们之间的爱很深很深象光明那样深比方在漆黑的夜里我犹然能听见她的呼吸落地的声音(莫西芬:原《山东文学》主编) 忆明知道她已远去但是仍然觉得我扶着她的软语走上 天边而她又挽着我的歌声走了回来我们步步踏着快乐完全忘记什么叫生离死别是的生也好死也好千万莫忘了拿快乐去寻找快乐爱也是这样只要时间不倒它就不会断绝所以我几乎每一天都觉出在我的歌声里有她的歌声回荡而在她的血液里有我的爱在漂泊  相似文献   

13.
她做女人的时间并不长,35个春秋便不幸英年早逝。如果,那时没有遇上妇女的克星——难产,或许她也能象她的昔日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同窗好友、《海滨故人》中的“宗莹”程俊英一样活到今日。然而,愿望总是愿望,现实还是现实。她活得很累,活得好苦。她曾经自喻是不堪重负行走在沙漠荒原中的骆驼。翻开她那短暂的生命史和一篇篇用血泪蘸写的文章,我仿佛看到的是一位泪痕满面的哭诉婆形象。她声斯力竭地叫喊着:“我只恨我为什么要作女人,而且是中国的女人!”  相似文献   

14.
今年5月我有兴参加了中央统战部主办的“第十二期社院教师赴港研讨班”(在港期间称“第十四期香港特区区情讲座”培训班)。作为天津市中华文化学院的一员,我十分关注香港的文化建设与发展。带着浓厚的兴趣,我在香港学习考察期间,特别关注了香港文化建设与发展的情况。通过学习、参观、考察及查阅资料,深感香港主权回归后,文化回归与人心回归的任务任重道远。一、香港文化积淀的独特性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意识形态。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经济、政治的反映,作为一个地区一种稳固的文化形态,是…  相似文献   

15.
2004年8月7日,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安厅的邀请,香港战术训练队首次来疆为我区公安机关实战单位警官授课。在为期五天的培训中,我作为一名辅助教官,收益颇多,有以下深刻感受:首先,教官素质高。这次授课的几位香港教官,虽然级别不等、年龄偏大,但他们教学态度、教学质量和敬业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在五天的授课中,香港教官的培训计划周密,每堂课衔接合理,一些道具的使用、场景布置都经过了认真、细致的考虑。他们课前准备工作充分,课间仪表、警姿端庄,特别是课堂演示时,其动作一丝不苟、干净利落。在选择上课场地方面他们因地制宜、因陋就简。…  相似文献   

16.
1997年盛夏的一个上午,原怀化市计生委会议室,建党76周年大会正在热烈进行。发言的是一位刚刚30出头的女干部。她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共产党由无产阶级先进分子所组成,在人数上只有全国人口的5%,而党的大量的工作都在党外的人和事上,我愿意终生在党外做好党交给我的任何工作,更多更好地为人民办事。”她,就是陈书玲。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十几年来,她用自己的智慧与力量、心血与汗水,在平凡的人生道路和岗位上迈出了“心中有党天地宽”的扎实步伐。 一,破难关勇于当先 毕业于湖南女子大学的陈书玲,经自学取得法学专业本科文凭,  相似文献   

17.
第一次踏上香港这片曾在国人眼中谜一样的土地。在资讯高度发达的今天,香港的神秘面纱已被撩开。尽管未曾驻足,对香港我也似乎并不陌生,但毕竟这是第一次零距离的接触:过去的、现在的;经济的、政治的;中式的、西化的;人文的、自然的;港人的、政府的;感性的、理性的……,一切的一切,于我而言,既熟知,却又那般的生疏且模糊。11个上午的课程安排,传递着“香港国际贸易与世界贸易之趋势”、“香港旅游业的发展及趋势”、“香港的经济结构及政府的经济政策”、“香港公务员制度改革”、“香港的法律制度”、“香港与环境保护”、“香港的特殊教育…  相似文献   

18.
香港顺利回归祖国已经一年有余了,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巳成为不可辩驳的事实,她也充分向世人昭示“一国两制”理论首先在香港进行了成功的实践,这个理论是科学的、可行的。 “一国两制”的科学理论首先是由邓小平同志正式提出的。但是这个科学理论的孕育却是经历过一个形成、发展和随着历史环境的不断变化而逐渐演化、完善以至成熟的历史过程的,  相似文献   

19.
姊妹之间     
“如果让我立刻回答,我要说,她简直是蠢极了。”当询问一个年轻女子对其姐姐的感觉时,她说。一会儿她想了想,作了一个更完整的答复:“我们互相制造了那么多麻烦,我对此感到遗憾。但同时,我们之间又有不可言喻的亲密。不管打过多少次架,我想我们总是心心相映……我关心她,为她担  相似文献   

20.
近来,一股回归香港的移民热流正在形成和发展。这股返回本土的移民的主体是前几年由于对香港“97”之后回归中国的种种担心而移居外国的香港人。另外,其他国家的人也越来越多地前往香港工作和居住。 (一)“回流”现状 根据香港的有关报刊披露,近年来人才流失最为严重的银行行业,已由过去外流的20%比例减少到10%。香港人事管理学会在加拿大华人聚居的城市对500名香港移民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有四成移居加拿大的香港人认为当地情况并不好,有一半人已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