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欧盟──墨西哥自由贸易协定 于今年7月1日正式生效 后,被视为90年代以来欧盟与拉美经贸关系发展的重要里程碑。这不仅为欧洲产品进入北美市场打开了重要的通道,而且也为欧盟与智利、南方共同市场诸国达成类似的协定开创了先例。 欧盟已成为继美国之后、拉美国家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历史上,拉美曾是欧洲国家的殖民地,双方具有传统的密切关系。90年代以来,欧盟为了遏制美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影响,更加重视发展同拉美国家的关系。尤其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以后,欧盟为抵御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对自己的不利影响,迫切希望同墨…  相似文献   

2.
去年年底在巴西福塔莱萨举行的南方共同市场第11届首脑会议上,南方共同市场正式通过了与玻利维亚签署的一项自由贸易协定,这标志着拉美的经济一体化又有了新的发展。90年代以来,拉美地区一体化重新活跃,尤其最近一两年,正以引人注目的势头向前发展。这种趋势无论对西半球经济一体化还是对世界经济都将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拉美一体化加速发展的具体表现是:  相似文献   

3.
全球要闻     
《瞭望》1999,(28)
首届欧盟-拉美首脑会议举行第一届欧盟-拉美首脑会议经过两天紧张工作,于6月29日在里约热内卢闭幕。会议发表的《里约热内卢声明》和《行动计划》强调拉美国家和欧盟要进一步加强两地区间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领域的联系,建立面向21世纪的战略伙伴关系。来自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32个国家和欧盟15个国家的元首、政府首脑或他们的代表出席了会议。奥贾壮被判死刑土耳其安卡拉国家安全法院6月29日以从事叛国、屠杀和分裂活动罪判处土耳其反政府组织库尔德工人党领导人奥贾兰死刑。奥贾兰在最后的辩词中说,他不接受法院对他的叛国罪判决。根…  相似文献   

4.
对欧盟来说,一个强大的俄罗斯是欧盟不愿看到的,而一个混乱的俄罗斯更是令欧盟害怕的;就俄罗斯而言,它从来就是欧洲国家,其发展有赖于同欧盟的良好关系 今年以来,随着普京出任俄 罗斯代总统和当选总统, 俄的外交政策把恢复同西方的关系作为当前的首要任务。俄同西方冷淡了的关系随之逐渐升温,同欧盟的关系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打破僵局关系升温 5月29日,俄罗斯-欧盟首脑会晤在莫斯科成功举行。欧盟对同俄新总统的首次会晤十分重视,其轮值主席国葡萄牙总理古特雷斯和外长伽马、欧盟常设执行机构──欧盟委员会主席普罗迪以…  相似文献   

5.
3月29日在意大利都灵召开的欧盟特别首脑会议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是一次重要的会议。从都灵会议开始,欧盟15国将举行为期一年的政府间会议,就修改《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改革决策机制、以及共同的外交、防务、货币政策问题协调立场,规划21世纪的发展战略,为欧盟今后的进一步扩大和深化作好准备。 自1992年2月7日,欧盟各国签署《马约》4年来,欧盟一体化取得了重大进展。1993年元旦,欧洲统一大市场开始运行,成员国间相继逐步实行了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流通。1994年元旦,经济货币联盟开始实行第二阶段计划。1995年元旦,奥地利、瑞典和芬兰正式加入,使欧盟成员国增至15个。两年来,欧盟先后制定了向东扩展战略、同地中海沿岸国家建立全面伙伴关系计划、对华新政策。今年3月欧盟15国和亚洲10国领导人举行了亚欧会议,决定建立亚欧新型伙伴关系。欧盟的扩大、深化和对外关系方面的活跃,说明它是有生命力和吸引力的。近几年来,欧盟国家的生产总值已连年超过美国。欧盟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和影响已日益增加。  相似文献   

6.
今年,拉丁美洲有14个国家要举行大选,可以说是这个地区的选举年。5月,有4个国家举行大选,可以说是选举年里的选举月。在5月的大选中,除巴拿马遇到了麻烦以外,巴拉圭、玻利维亚和阿根廷的选举都进行较为顺利。这表明拉美的民主潮流正在继续向前发展。 持续十年 现在说的拉美民主化潮流是指70年代末以来拉美多数国家逐渐实现的军人退出政府、实行自由选举、形成和巩固代议制民主政体的运动。10年来,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巴西、阿根廷,乌拉圭等南美  相似文献   

7.
第二届欧盟—拉美国家首脑 会议5月18日闭幕。此次 会议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在当前新的国际形势下,欧盟与拉美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关系进一步得到加强,二是两大地区的领导人对美国实行的单边主义政策同声谴责,并将这种谴责写进《马德里宣言》,这在美国、欧盟和拉丁美洲这个大西洋三角关系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欧盟和拉美与美国之间在政治和经济领域的裂痕有所加深。  相似文献   

8.
应英国首相梅杰之邀,巴西总统卡多佐、秘鲁总统藤森和巴拿马总统佩雷斯·巴利亚达雷斯出席了今年2月10日在伦敦召开的旨在推动双边经济关系的研讨会,讨论拉美的改革和贸易机遇,以及“欧洲和拉美:贸易伙伴”等课题.此次会议进一步证明,拉美国家把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拉美的对外关系中,美国历来占据最重要的地位.冷战后,美  相似文献   

9.
跨世纪欧中关系●申义怀首届欧盟与中国首脑会晤4月初在英国伦敦举行。在这之前的3月25日,欧盟委员会通过了《同中国建立全面伙伴关系》的对华新政策文件,建议把欧盟与中国的政治关系升格,每年举行首脑会晤,这些都标志着欧中关系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对未来世...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成立40年来,一贯重视发展同其他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贸易关系,近10年来发展尤快,展望未来,前景也是令人乐观的。 1978年:双方贸易额34亿美元 从新中国成立到70年代末,中国同第三世界国家的经贸关系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50年代和60年代,由于某些大国先后对中国采取封锁或压制政策;中国和多数第三世界国家都建国不久,不少国家还未与我建交;加上中国10年“文革”的动乱;因此在这一时期里,中国是在比较困难的条件下,与各发展中国家建立经贸关系的。尽管如此,经贸关系还是得到了一定发展。在贸易方面,到1978年,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进出口贸易额已达34.09亿美元。在亚洲,与巴基斯坦、斯里兰卡、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五个重要贸易对象国的贸易额1958年共计还只有1.77亿美元,1978年增至8.57亿美元。  相似文献   

11.
今年中国和欧盟迎来了双方建交30周年。9月5日,中欧领导人第八次会晤在北京举行,中欧关系进入了“最具有活力和卓有成效的时期”。作为国际舞台上两支不断上升的力量,中欧在地区和全球事务中的作用与日俱增,在许多重大国际问题上双方都具有相同或相似立场。在双边关系方面,中欧相互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自明的。2004年,扩大的欧盟已经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则跃升为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  相似文献   

12.
哈瓦那专电 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4月初对古巴的正式友好访问,是一次对古苏关系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它对拉美事务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国家关系也有一定的影响。 戈尔巴乔夫4月5日在哈瓦那举行的记者招待会  相似文献   

13.
瑞士全国举行公民投票通过了 瑞士与欧盟在交通、科研、农 业和人员自由往来等七个领域签订的双边协议后,近一个月来瑞士朝野各界多数表示满意,认为随着这些双边协议的获得批准和付诸实施,瑞土和欧盟之间的关系,特别是经济和贸易关系将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加强,瑞士在向欧盟靠近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有人甚至提出应再次把瑞士加入欧盟问题提上议事日程。 瑞士奉行中立政策,自称为“永久中立国”。它战前和战后在交战国之间和在东西方两大阵营的夹缝中求得了生存和发展。然而冷战结束之后,随着国际形势的巨大和急剧变化,传统的中立政策…  相似文献   

14.
在欧盟部长理事会去年12月作出欧盟对亚洲新战略之后,今年7月欧盟委员会又公布了扩大对华关系新政策。这两项重要文件符合欧洲和亚洲人民的共同利益,也符合国际和平和发展的主流。 合作正在日益加强 近些年来,人们经常议论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问题。这里的“区域”,主要是指西欧(欧盟为主体)、北美(以美国为主)和东亚(包括日本)。在这三者之间,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欧美之间、亚美之间的经济贸易联系渠道是相当粗壮的,唯独欧亚之间的关系相对显得单薄。这对欧亚都是不利的。要知道,西欧、北美和东亚大约各占了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25%,西欧和东亚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合计超过50%。 所幸的是,十几年来,欧亚之间的联系渠道已经比过去变得粗壮一些了。远东和东南亚国家地区在欧盟的出口中所占的比重已从1980年的7.1%升至1992年的12.5%;在欧盟进口中的相应份额则为6.9%和15.7%。我国同欧盟经贸关系的发展似乎更快一些;  相似文献   

15.
10月22日,欧盟和俄罗斯举行首脑会晤,会议的中心议题是欧俄关系。本次欧俄首脑会晤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俄罗斯提出了对欧盟的中期战略。苏联解体之后,欧盟在向中欧东扩和发展独联体国家关系的同时,始终把对俄关系放在重要地位。尽管冷战后欧洲发生了变化,但近10年来的事实表明,无论是与欧洲经济相关的俄罗斯金融危机还是在直接关系欧洲安全稳定的科索沃危机中,欧盟和俄罗斯同是欧洲重要的两极。在欧盟逐步实现东扩和深化一体化的进程中,处理好对俄关系十分重要。1994年6月欧俄在希腊签署“伙伴合作关系协定”,1997年12月1日协定生效,…  相似文献   

16.
新春伊始,李先念主席满怀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应邀从三月八日开始对孟加拉国、斯里兰卡、埃及、索马里和马达加斯加五国进行国事访问。这是继赵紫阳总理去年十月至十一月出访拉美四国以后,我国努力增进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友谊和合作的又一重大外交活动。 这五个亚非国家历来与中国关系友好,但中国国家元首  相似文献   

17.
中国同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近年来有较大发展。这种关系正随着相互了解的加深和共同努力的加强,在向前发展。东盟成立于一九六七年,现由文莱达鲁萨兰(简称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等六个国家组成。中国同东盟国家的关系有悠久的历史。远在西方殖民主义入侵东南亚之前,中国人民就同东盟国家人民开始了友好交往,开展了频繁的贸易通商和文化交流活动。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破坏和阻挠,除印尼于一九五○年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外,其他东盟国家一度曾中断同中国的往来。一九七一年十一月东盟外长会议通过《东  相似文献   

18.
九月二十八日和二十九日,西欧和拉美两个地区二十一个国家的外长,在哥斯达黎加首都圣约瑟举行了一次跨地区的大型多边会议,讨论西欧和中美洲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加强合作的问题。中美洲是当今世界局势的热点之一,会议的参加者和讨论的问题都同美国有密切关系,而美国并未受到与会的邀请。这样一来,圣约瑟会议自然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被认为是第一次在美国“后院”举行的没有美国参加的拉美—西欧多边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欧洲经济共同体十国、西班牙、葡萄牙和中美洲五国,孔塔多拉集团四国因正为中美洲和平而工作,也被邀请参加。会议开得时间虽短,但讨论的问题不少。二十  相似文献   

19.
美国媒体一些人,对中国同拉美国家发展经贸关系不是滋味,喋喋不休,说三道四,指责中国在美国同拉美关系疏离之时乘虚而入,对拉美进行渗透,危害美国利益。这些生活在21世纪的美国人,做的却是19世纪的帝国梦。他们的逻辑是,拉美是美国的后院,是美国的势力范围,别人不得插手,“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相似文献   

20.
孙梅 《瞭望》2000,(16)
非欧首脑会议在开罗的春天里 举行。这是由非洲统一组织 和欧洲联盟举办的一次史无前例的会议,也是非欧两大洲之间规模最大、级别最高的聚会。与会的有非洲53个国家中的52个及欧盟15个成员国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或他们的代表。更重要的,这次会议是贫穷的非洲与富裕的欧洲的洲际对话的开始,它们所谋求的是建立一种新型的关系——21世纪的战略伙伴关系。迟来的首脑会议 非欧首脑会议可谓珊珊来迟。如果从葡萄牙1996年提议召开一次这样的会议算起,已经过去4年。倘若从欧盟推出“先经济,后政治”的全球战略,企图通过经济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