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这是一句人人都耳熟能详的话,因为这句话直击人心,把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全盘托出。很多人一生追求名利,殚精竭虑.最后真正让他折服的却是一个“情”字。“情”当然不光指爱情,也包括亲情、友情、家国之情,举凡人伦之情。所谓法、理、情、在我们国人的思维里,鼎足而立。女人,其实是最伟大的情人,因为女人是母亲,是亲密的朋友,为了爱情也往往比男人  相似文献   

2.
1.以“德”树威。“德”就是指道德。领导干部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做一个人民的忠诚公仆,这样群众就会从心底里拥护你,敬佩你。 2.以“情”树威。“情”就是指感情。领导干部对群众要有深厚的感情,用爱心去做工作,倾之以火热的情,注之以深厚的爱,做到“春风风人,夏雨雨人”。这样就会在群众中树立起崇高  相似文献   

3.
麻栗坡县人大常委会在县委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化人大机关工作,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首位,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为人民办好事、实事。在结对帮扶工作中,切实做到:察民之情,体民之苦、知民之盼、解民之忧,努力帮助人民群众解决迫切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把农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作为扶贫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结对帮扶让农民群众真正得到实惠,获得发展。  相似文献   

4.
为官重德者.古而有之,孔子言“为政以德”,他认为做官要“修身正己,正己正人”.为样才能“以德齐家、以德治国”.历史发展到今天.人民群众对党员干部的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一旦失去了道德感召力,即使有“包藏字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群众也不会买帐.又怎能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重任呢?  相似文献   

5.
回顾抗击特大洪灾,有一类新闻至今令人回味:譬如九江市领导巡堤到市乡企局责任段,竞见一位副局长与值班人员在大玩麻将,不筑堤坝“筑方城”,顿时怒火上升,毅然撤其职务,群众拍手称快。 领导生气,群众顺气,这是因为领导的怒气是朝着邪气发的。真可谓嫉恶如仇,怒不可遏。嫉的乃是人民之所嫉,怒的乃是大众之所怒;它长了老百姓的志气,灭了作祟者的威风,人们这才由衷称快。可惜诸如此类的颇有“火气”的领导,平时还不是很多。有的领导者心中写着一个“忍”字,他们“修养”到家,难得发火,一旦遇上难容之事难免要想“恩怨算啦,…  相似文献   

6.
刘静 《观察与思考》2008,(13):27-28
“如果与他并排而行,手里没有握着他的手,今天我还是会不习惯。”这是金梅央在和他的丈夫杨进发结婚16年后,仍然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在很多人看来,两岸咖啡背后的故事,比这个品牌更加让人感动,这里面,书写着一个大大的“情”字。  相似文献   

7.
“情系群众,履职为民”是枣庄市台儿庄区人大常委会换届伊始提出的庄严承诺。去年以来,该区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食、医、学等切身利益问题,加强监督,求实问效,努力让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  相似文献   

8.
“公仆”这个词 ,如今无人不知它的含义。它的表义是为公众服务的人 ,它的喻义则指各级领导干部。这个“仆”字多形象啊 ,使人一接触到脑海里便浮现出从古而来勤勤恳恳的那些长衫短衣们。当干部的若这般地为人民服务 ,那真叫人感动 ,这个“仆”字便有着今非昔比的内涵和意境。然而如今这个“仆”字在一些自诩为“公仆”的官员身上已产生了种种错位 ,其中之一便是沦为“情仆”。一般的人之常情是不足为患的 ,需要警惕的乃是以下三种 : 一种是“亲情”之仆。古来就有“一人得道 ,鸡犬升天”之谚 ;如今又纷纷听到“一人当官 ,家族享福”之谣。…  相似文献   

9.
张朝鸿 《群众》2006,(9):63-63
最近,一个省会城市的主要领导在谈到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时说,身为领导干部,对人民群众要“既怀崇敬之心,又抱歉疚之情”。闻听此言,笔者感慨顿深,忍不住要再唠叨几句。  相似文献   

10.
前不久,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哈尔滨察看松花江水体污染情况,并到居民小区慰问群众。一位市民说:“我们的生活井井有条,社会秩序也很好。谢谢党和政府,把群众放在心里。”温家宝说:“你这话要倒过来说,应该是党和人民政府谢谢你们,谢谢群众的理解、支持和配合。”温总理一席话,让人感慨十分。“感谢”二字表达了一种人与人之间的正常情感,但表现在政府与人民之间,就无形之中带有很强烈的政治色彩了。国人皆知,在共和国历史上,人民群众感谢党和政府由来已久。不仅仅是口头随时感谢,还专门谱成歌曲,进行宣传。有一首唱响祖国大地的歌叫“共产党…  相似文献   

11.
共产党人汪洋湖用一生去实践一个承诺,这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官”念。 “人生在世,奉献二字。”这是汪洋湖同志恪守的勤政座右铭。老百姓说:“汪洋湖是什么人?汪洋湖是一个把老百姓捧在心尖上,知冷知热,舍心舍命要让老百姓过好日子的人!”他为群众造福。群众的每一点难点、苦处,都是他心中的痛,全心全意地为人民群众谋取利益,是他永远的追求。  相似文献   

12.
胡锦涛总书记要求,全体共产党员都要积极投身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干部尤其要发挥表率作用。这是因为党员领导干部身居要职,肩负领率之责,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从思想和行动上带头展示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就能对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产生强大的影响力。深怀爱民之心,做情为民系的表率。古人云:“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为民。”作为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的中国共产党人,没有理由不对人民群众怀有赤子之情。党的领导干部更应该是一个对人民群众充满真情实感、时时处处善待百姓的人。近几年来,我们注重用全党楷模周恩来同志热爱人民、服务人民…  相似文献   

13.
唐文 《当代广西》2006,(6):36-36
韦恒常是柳州市柳江县三都镇白见村党支部书记。做了11年的村支书,他体会最深的一点就是:有好“心情”才能带领群众致富。所谓的“心”,就是责任心;所谓的“情”,就是爱民之情。有责任心,才能扛起带领全村群众致富的重任;有爱民之情,才会把群众的冷暖始终放在心上。 1995年以前的白见村一直以种植水稻、玉米为主,就是在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相似文献   

14.
刘广忠 《群众》2013,(11):73-73
党员干部践行群众路线,必须弄懂、弄透并把握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这三个核心问题,让群众观念内化于心。首先是要解决“我是谁”的问题。《党章》明确规定,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可现在有的人竟然“健忘”了、模糊了。我们本是人民群众中的一员,出自平民,来自基层,生活在群众之中,而非在群众之上。树高千尺不忘根。这次教育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5.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为人民群众谋利益是广大党员干部的神圣职责。党员干部要实践好宗旨,履行好职责,就必须心系人民群众。心系人民群众,要满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在对待群众的感情问题上,几代领导人都为我们作出了榜样。毛泽东同志曾把共产党人比作“种子”,把人民比作“土地”。1950年,淮河闹水灾,有人为躲洪水爬到树上,结果人蛇争树,被毒蛇咬死,毛主席得知这一消息后,流下了眼泪,连批三份报告给周总理,提出要根治淮河。三年自然灾害,毛主席听说饿死了人,多次伤心落泪,并带头减少自己的粮食定量。鱼水之情,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同志在“5·31”重要讲话中指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善于组织群众、宣传群众、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贯彻这一思想,就要不断提高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一、以真挚的感情去认识群众。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首先广大干部必须饱含深情地去看待群众,要切实增强与人民群众的鱼水之情。我们党之所以能取得革命斗争的胜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丰硕成果,关键是始终与人民群…  相似文献   

17.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如果把标点改一改,意思就不同了“: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人民认可,就这么办;不认可,也应让他们了解情况。他是说人民群众有决定权和知情权呀!  相似文献   

18.
盘点新世纪第一年即2001年反贪反腐,用战果辉煌四个字来形容毫不为过,特别表现在“大案”与“窝案”的查处上,胡长清成克杰之辈属于前者,远华大案慕马大案属于后者。一个“大”,一个“窝”或是“串”,使巨贪大蠹又创了“新高”,前所未有了。  一年之中挖出这么多重量级的腐败分子,毫无疑问,说明了党和政府反腐倡廉的决心,毫无疑问,得到人民群众的欢呼拥戴,深得人心,可谓有目共睹,并将被载入史册。现在的问题,是该问一问这些“新高”是如何“创”出的时候了。否则,今后还不知道有什么类似的“新高”让人们咋舌呢──虽…  相似文献   

19.
兖州市法院深入开展“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在交通不便的乡镇设立多处便民服务站,让群众走进法律,让法官贴近群众,形成了以法院机关驻地为中心,以派出法庭为平台,以便民服务站为前哨的“全方位、无缝隙”便民审判网络。“在便民工作站审案子,法官多跑腿,群众少受累,很受当地群众欢迎。”院长马庆池深有感慨地说。  相似文献   

20.
高全明 《政策》2004,(2):36-36
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于能够坚持以民为本,做到“心为民想、权为民用、利为民谋、身为民行”,把具有深厚的爱民之情、扎实的为民之行、科学的富民之策、有效的安民之道作为党员干部实践“三个代表”的基本要求,千方百计实践好、发展好、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