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电信集团北方电信有限公司郑州市分公司自2003年7月1日成立以来,以“用户至上,用心服务”为理念,以推进郑州信息化建设为根本,充分利用中国电信的品牌和技术优势,秉承更好、更快的发展精神,在网络运营中不断成长和壮大,固话、宽带用户增长迅速,为推动河南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2.
现代经济生产率的高增长以及由此产生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高增长率,最终可归因于科学技术发展与应用的贡献。中国经济增长的实质是量的增加而不是质的提高,这说明科技成果的应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还很小。推进中国工业技术进步,除必须要重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体制改革研究,还必须从资源配置合理化的角度,对技术传递与扩散所赖以依存的工业产业组织结构进行研究,以从生产组织形式上解决中国工业技术进步障碍问题,使工业产业技术进步得到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3.
二战以后,日本经济快速增长。到了上世纪70年代,日本经济进一步稳定发展。与此同时,欧美发达国家却由于政府长期过分干预经济、低效率的国有福利体系、石油危机等多种原因而陷入了经济停滞。世界范围内,日本经济可谓一枝独秀。1985年,美日英德法签订了著名的广场协议,提升了日元的币值。手里拿着大把美元的日本人开始在美国大肆购买。令美国人感到不安的是日本人对美国企业资产的大量收购,他们担心美国正在变成日本的第四十一个县。  相似文献   

4.
20世纪初,日本花了30年就进入了“列强”行列。二战失败后,也只用了20多年就跃居世界经济次强。而我们以优于日本的“硬件”,经历了30年高速成长,仍与日本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仅此一点,就仍需虚心学习。中国向日本学习,有两个基本点:第一是最大的相同点,第二是最大的相异点。中日国情最大的相同点就是人多,而两国最大的相异点就是“人”的作用不同。  相似文献   

5.
鸠山由纪夫就任首相以后,建设“东亚共同体”构想再次被日本政府作为重要的经济外交方针提出。建设“东亚共同体”的构想是日本为了应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潮流,伴随其经济实力的增长而逐步形成的。体现了日本试图主导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意图。在实践中,建设“东亚共同体”的构想面临来自日本自身东亚意识的摇摆不定、东亚国家间复杂的矛盾竞争以及东亚各国同质化的经济结构等诸多方面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企业的发展,往往受各种环境与条件的制约。但企业员工素质的低下与人才的匮乏,对企业发展形成制约。而日本实现经济起飞就得益于企业对人才的开发。日本企业对人才的培育,随着社会的变迁而采取不同的对策。从过去工业化时代到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的社会环境变化,使得企业战略资源由资本转变为知识,由此企业的核心人才逐步要求转变为科学家、技术开发者。这种核心人才的转变,主要靠对企业管理者及企业员工的能力培育。近年来日本各大企业在人才的培育方面都加快了速度并肯花血本。笔者在日本的松下、三洋、三菱、雅马托等大型企业参观考察…  相似文献   

7.
文章基于2005—201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动态空间面板联立方程模型对碳排放、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空间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并进一步对回归结果进行稳健性检验和异质性分析。研究发现,变量的空间关系表现为经济增长促进碳排放和技术进步,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增长而抑制碳排放,碳排放抑制经济增长。模型估计结果显示技术进步已经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而区域的经济发展驱动力量各异。经济增长的碳排放效应远大于技术进步的二氧化碳抑制效应,区域的能源利用效率相差较大。相比R&D资金投入,企业的R&D人力资本投入对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更强。因此,我们提出提高创新能力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化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以畅通生产要素流动,落实碳排放制度和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以实现碳排放目标,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以减小碳排放强度,维持经济合理增长以推动技术进步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宋鲁郑 《廉政瞭望》2010,(19):50-51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日告别此前黄金十年时代,进入动荡期。从当时的历史背景来看,宴属必然:日本对战争怀有深刻内疚感而对华友好的老一辈政治家退出历史舞台、中国经济迅速增长与日本泡沫破裂进入经济停滞形成鲜明对比、冷战结束后追随美国对华遏制政策。这一时期,不管中日关系如何起伏,均是有迹可寻,有由可踪。然而,发生在今天的钓鱼岛意外,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而不得解。  相似文献   

9.
吴贻伙 《党建文汇》2006,(11):44-44
人才在人员和科技方面,日本在战争期间借用巨额军费,培养了比战前多得多的工程技术人员。二战末期,日本有很多十四五岁的娃娃兵和文科大学生,甚至文科教授被迫加入作战而被击毙,但日本数万工科大学生却未上战场而被保存下来。这为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奠定了决定性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当代贵州》2013,(10):10-10
3月12日,日本经济产业省宣布,日本成功从可燃冰层中提取出甲烷,成为世界上首个掌握海底可燃冰采掘技术的国家。采掘试验由日本经济产业省属下的石油天然气金属矿物资源机构实施。该机构利用地球深处探测船“地球”号,  相似文献   

11.
本文构建兵团经济增长的总量生产函数,借助索洛增速方程衡量投入要素对兵团总体经济的贡献,具体测算了资本的投入、劳动投入以及全要素生产率(即技术进步的程度)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当前经济增长更多的是依赖于要素的投入,与技术进步相匹配的人力资本还很缺乏,技术进步对兵团经济发展的贡献还很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战后日本经济的增长率曾让世界震惊.从1950年至1973年,日本GDP年均增长率超过10%,创造了当时世界经济史上的奇迹.近几十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与日本的轨迹相似.例如,两国都充分利用和平的外部环境,吸收技术、专利,并依靠出口加工业赚取外汇,带动经济增长.再如,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两国均遭遇来自美国的货币升值压力乃至"异质社会论"批判.但中日两国却又有不同,这就是两国"中流社会意识"发育速度显著不同.  相似文献   

13.
熊思浩  康逸 《党建文汇》2010,(12):19-19
首先是国内问题一箩筐:通货紧缩、日元升值和巨大的公共开支使日本经济复苏步履沉重。 10月“月度经济报告”显示,日本经济处于“停滞状态”。为防止同内经济继续下滑,11月16日,  相似文献   

14.
王昕  魏玮 《学习月刊》2012,(22):30-30
内生增长理论认为,经济能够不依赖外力推动实现持续增长,内生的技术进步是保证经济持续增长的决定因素。培育内生增长动力对于恩施州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全州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共产党人》2006,(4):I0002-I0002
永宁县职教中心在县委、县政府在正确领导下,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为推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社会效益和经济效果初步显现。学校领导团结齐心,积极带领全体教职工奋发拼搏,务实创新.在短短的几年时间使永宁职教中心发生了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16.
翟德怀 《当代贵州》2009,(21):42-43
工业化、信息化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两个历史过程。从党的十五大提出“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到十六大提出“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再到十七大推进“两化融合”和“五化并举”,反映出在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党和政府对信息化与工业化发展关系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坚定决心。  相似文献   

17.
日本内阁府2月发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日本名义GDP为54742亿美元,比中国少4044亿美元,排名全球第三。去年8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二季度统计数字显示,中国经济总量当时就以13390亿美元超过了日本的12880亿美元。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认为.这组数据意味着中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中国来讲,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  相似文献   

18.
李子 《党员文摘》2008,(11):13-14
二战以舌,日本经济快速增长。到了1970年代,日本经济进一步稳定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可谓一枝独秀。日本制造的工业产品行销世界各地.所向无效一与此同时,欧美发达国家却由于多种厚因而陷入了经济停滞。  相似文献   

19.
冷战结束后的十年中,尤其是90年代中期以来,日美重新定义了其军事联盟关系,日本对其防卫政策、自卫队性质和武器装备等,进行了接二连三、紧锣密鼓的调整与部署,日本新的军事发展战略已然成形。与90年代之前日本以经济的高速增长引起世人的瞩目不同,90年代,日本在“泡沫经济”崩溃、经济增长回天乏术的情况下加快走向军事大国的步伐,引起周边国家的警惕和世人的关注。本文拟就有关冷战后日本走向军事大国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岳倩  薛坤 《世纪桥》2010,(7):46-47
二战后,特别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日本妇女就业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就业人数不断增多,且呈现出典型的"M"型模式。日本经济的快速增长,第三产业的发展;日本政府采取的支持妇女的就业措施,社会家庭模式的转变,生活方式的调整以及日本妇女自身不断的进步都推动了日本妇女就业的发展。但是日本妇女的就业仍然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