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真性"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旅游社会学研究中的一个核心概念,近年来这个概念被广泛地运用到了旅游研究中。研究从旅游者感知的角度,选择了新平大沐浴花腰傣民族文化生态村为案例地,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旅游者对民俗旅游产品的真实性感知,讨论旅游者对民俗旅游产品"本真性"的在乎程度、方式、期望、要求、追求等方面的认识,并假设旅游者对民俗旅游产品的"定制化的本真性"的感知。  相似文献   

2.
品牌延伸是一柄双刃剑,既有许多企业因采取这一策略而蓬勃发展,也有许多企业因之而落入“陷阱”,不可自拔。企业在实施品牌延伸策略时,如何规避风险、跨越陷阱?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品牌声誉日益成为一种巨大的潜在竞争优势。为了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增加市场份额,许多企业采用品牌延伸策略,利用成功品牌的声誉,来推出改进型产品或全新产品。一项针对美国超级市场快速流通商品的研究显示,过去10年来的成功品牌(指年销售额超过 1500万美元),有2/3属于延伸品牌,而不是新上市品牌,品牌延伸已成为西方国家企业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3.
研究分别从政党与政府两个层面考察青年对不同级别党员干部遵纪守法情况与不同职能部门公职人员清廉程度的感知。基于CGSS2015数据发现,相对于其他年龄组,青年群体对于党员干部遵纪守法与公职人员廉政感知均偏低,说明青年对于腐败的容忍度更低。运用ologit回归方法分析青年党政反腐感知,研究发现:在政党腐败感知方面,相对于非党员,青年党员的腐败感知更低,新兴媒介对于青年腐败感知具有显著影响,腐败惩罚力度与党员干部的遵纪守法感知成正比;在政府腐败感知方面,惩罚力度与公职人员的廉洁感知成正比,检察官的专业水平越高,廉洁感知越高,警察/法官的职业道德水平越高,廉洁感知越高。反腐用重典是青年反腐观的普遍共识,青年的反腐观对于反腐败工作具有积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王再华 《人民论坛》2011,(11):202-203
作为近代西方邮政制度在中国的延伸,"客邮"在中国开办的邮政业务,给中国邮政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也为中国近代邮政的发展带来了学习的范本及可供借鉴的经验。通过对广东省档案馆馆藏的档案资料的研究,深入考察"客邮"在中国开办的国际邮政汇票、代收货款包裹、保险信件等主要邮政业务对中国近代邮政业务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群众》2015,(7)
<正>近年来,在国家"一带一路"大背景下,江苏大力实施文化建设工程,以深化中国梦的江苏篇章为引领,着力推动江苏文化走出去,讲好江苏故事,传播好江苏声音,在创新对外宣传方式、丰富对外文化交流内容、提升江苏外宣品牌影响力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和良好的反响。用活外宣品牌,"最特色"文化活动走向世界。在省委宣传部的重点打造下,"感知江苏"文化交流品  相似文献   

6.
刘春英 《青年论坛》2004,(4):126-127
新时期,中国企业应当更多地关注品牌的塑造与整合,在品牌设计、品牌定位、品牌架构、品牌延伸、品牌传播等方面加强管理,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青岛是个出"品牌"的地方,"海尔"、"海信"、"澳柯玛"、"青岛啤酒"等商品品牌不仅誉满全国,而且名扬海外.近几年,青岛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创服务品牌,树青岛形象"战略,创品牌行动迅速向党政机关、各行各业和城乡社区延伸,仅党政机关就推出了几十个政务服务品牌,青岛市民政系统的"爱心飞扬"服务品牌就是其中的一个.  相似文献   

8.
浅析品牌延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钢 《理论月刊》2004,(8):65-67
在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品牌正成为企业赢得竞争的重要武器。品牌延伸可充分利用品牌资源,减少产品进入市场的风险,为企业节省巨额市场开拓费用。品牌延伸是一把双刃剑,延伸不当则容易落于品牌延伸的陷阱。企业只有遵循品牌延伸的原则,正确运用延伸策略,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9.
日本为了实现"日本制造"从"质量低劣"向"质量过硬"海外形象转变和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和品牌大国"的转变,采取了以生产质量过硬的产品和技术创新为基础、重塑国家形象和企业品牌塑造为策略的立体海外形象重塑的策略并获得成功。本文通过分析日本国家形象塑造和企业品牌塑造策略及其对消费者价值感知和购买意愿的影响,阐释了"日本制造"海外形象重塑策略的理论基础,并总结了"日本制造"海外形象重塑的经验,提出"中国制造"海外形象重塑需要从战略高度关注并改善中国国家形象、建立国家机构和机制消除"中国制造"的负面影响、在国际上塑造"中国制造"高端品牌群新形象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作为非传统国际移民国家,随着移民二代在我国的成长,未来将面临更大的挑战。本文利用普林斯顿大学主持的"移民儿童追踪调查(1991-2006)",将研究聚焦于移民二代的融入适应过程。研究发现主观的歧视感知会对移民二代的移入国身份认同有显著负向影响。进而发现,移民二代的身份认同和歧视感知对于其成长期间的学业成绩有显著影响,感知到歧视的移民儿童学业成绩更差;倾向于移入国的身份则有利于其学业成绩。歧视感知对于移民二代的受教育年限没有显著影响,但会通过身份认同影响移民儿童成年后的受教育获得。本文对国内农民工二代和非移民国家的移民二代融入等问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跨文化团队成员态度与沟通行为差异经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渝  范莉莉 《求索》2012,(4):66-68
在跨文化团队的研究中,团队结构和文化特征是影响跨文化团队成员态度和行为的重要因素。本文分别讨论了不同类型的团队结构和"个体主义-集体主义"维度的文化特征对个体态度和沟通行为的不同影响,重点讨论了两类因素的交互作用。行为实验研究发现,对于集体主义文化背景的个体而言,处于自身文化占多数团队中的个体感知到更高水平的正向情感和团队认同,同时表现出更高水平的参与行为和贡献;对于个体主义文化背景的个体而言,处于自身文化占少数团队中的个体感知到较低水平的正向情感和团队认同,同时表现出更高水平的参与行为和贡献。  相似文献   

12.
民国时期以梅光迪为代表的"学衡派"知识分子群体,往往因为他们的"文化保守主义"主张而被斥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逆流",受到学界的冷落。近年来,随着一些重要史料的相继发现,人们对"学衡派"的固有观念开始发生转变,对其研究也逐渐升温。从外国文学学科发展的角度看,梅光迪的《近世欧美文学趋势》是继周作人《欧洲文学史》后又一论述西方文学发展的力作。该作以鲜明的新人文主义理论视角展示了梅光迪对于外来文学资源的感知与想象。时隔90余年始被发现,其对于外国文学学科发展史研究、外国文学学术史梳理均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3.
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品牌在应对潮流和消费者偏好的"变"与保持自身本真性的"不变"中动态发展,由此涉及企业品牌管理的一系列决策和行动,也引发学术界有关品牌本真性的诸多研究。品牌"变中求真"的决策在两种情况下最为关键:一是在全球化的过程中进入新的地域文化市场,需要在适应当地风情和保持原有文化元素特色之间求得平衡;二是当品牌自身发生明显的变化,如品牌定位的改变、品牌名称的变化、品牌易主、品牌创新、品牌延伸等情况时,如何在凸显新的特质的同时,保留品牌原有本质和理念精华。营销者面对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潮流,要考虑到消费者对品牌价值观和本质的认同,在求变中求真,满足消费者在后现代化社会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梁旺兵  史雯 《理论月刊》2012,(2):131-133
旅游地居民对入境旅游发展及其所带来的影响具有不同的感知和态度。本文利用2010年9月在敦煌对当地居民所作的200份抽样调查资料,从当地居民对外国游客的态度和对外国游客旅游影响的感知,探析了跨文化因素对旅游地居民心理的影响。研究发现,跨文化旅游对当地居民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文化交往、经济发展和环境变化三个方面。同时,还应注意当地居民对外来文化影响的心理承受力,正确引导居民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让居民真正体会到跨文化旅游带来的"效益"。  相似文献   

15.
根据行为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和品牌生态系统的特点,阐述了品牌延伸的运行机制和实施路径;指出正确实施品牌延伸,要从品牌系统的内在生命力培植与评估入手,着力培育品牌的核心价值.实行企业品牌识别与消费者品牌认同的良好对接;要对拟延伸产品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和可行性分析,合理评估品牌延伸环境,有效扩张品牌延伸风险.  相似文献   

16.
老字号品牌对城市意象影响力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悦 《前沿》2010,(23):96-98
鲜明的城市意象(The Image the City)反映了生活期间的人们对自己城市文化、城市形态(Good City Form)主观的感知。本文评述了国内外学者在城市意象研究中商业老品牌城市符号作用的相关理论阐述,指出未来的研究中可以考虑从商业品牌内在要素对所生存的原生态城市环境内在诸要素的影响,设计相应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群众》2021,(12)
正今年以来,睢宁县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聚焦"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从群众的"急难愁盼"出发,探索打造"速来办"社会治理品牌,有力解决了一大批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真正做到了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办到群众心坎上。构建"速来办"体系,倾心打造民情"直通车"。多渠道延伸感知触角,主动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从"事后应对"向"事前预防"转型。线上诉求"一平台"。整合12345等平台资源,创新搭建"一台对外、上线联动、  相似文献   

18.
现代社会中,教育匹配已成为婚姻关系建构的重要原则,其影响已超过传统婚姻文化中的"门当户对"。夫妻教育匹配程度提高是否有助于改善婚姻质量、促进婚姻关系的和谐稳定?针对这一问题,文章使用1990-2010年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考察了20世纪末以来中国已婚夫妇的教育匹配特征对婚姻关系和谐状况的影响。研究发现,夫妻受教育程度相当有助于双方对婚姻关系形成比较一致的认识。与之相比,夫妻受教育程度不同对双方感知的婚姻和谐性具有不同的影响。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一方认为其婚姻不和谐的可能性增大,其自报夫妻融洽的可能性较低、表示遭受过婚内暴力的可能性显著更高;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一方则相反。这种差异性可能不同程度地影响异质婚中男女双方的婚姻效用。因此,理解和推动整个社会婚姻关系稳定与健康发展,应当正视不同教育匹配现象对婚姻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国潮消费的兴起与盛行,见证了国民开始摆脱对国际品牌的依赖,日趋认同和选择本土品牌,意味着我国开始逐渐打破单一的"制造大国"的国际形象,转向走创新产品和创制文化的发展之路。究其根源,国潮的产生与流行既来源于从政府到媒体通过掌握文化主导权,克服西方式效率性消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走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的不懈努力,也体现了民族企业家通过品牌对中国品味体系的全方面打造所唤起的民族认同和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20.
独立学院:品牌延伸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普通公办高校举办独立学院,这是高校品牌延伸的一种方式。公办高校在进行品牌延伸的过程中,需从知名度、美誉度、核心竞争力等方面权衡自身品牌的强势度,理性决策,量力而行。同时,公办高校还要从优质师资、管理人员、教育教学资源、发展平台等强化公办高校与独立学院教育服务的相关性,从独立学院的校名、校容校貌增强二者视觉上的相似性,为成功延伸高校品牌夯实基础。另一方面,各级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法规,促进独立学院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