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4 毫秒
1.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创新也是我们党领导的统一战线事业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和成功之道。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祖国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中,统一战线也要坚持创新、创新、再创新。从认识和实践的角度说,统一战线领域的创新,包括统一战线的理论创新和工作创新两大方面,其中,统一战线的理论创新是前提、关键,统一战线的工作创新是在统一战线的理论创新的指导和推动下进行的。要使我们党领导的统一战线事业不停…  相似文献   

2.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创新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要求。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要在理念、内容、体制、人才、方法上创新,并在这一实践过程中正确把握创新与继承的关系,科学地创新,为开创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增添光彩。  相似文献   

3.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党的十六大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要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提出了不少新思想、新论断、新思路、新举措,充分体现了我党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品质.全面了解这些新理论、新观点,对于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包含着丰富的道德规范、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代,具有十分重要的精神引领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殷墟遗址时指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未中断,塑造了我们伟大的民族,这个民族还会伟大下去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党创新理论的‘根’,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是‘两个结合’。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5.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动力源泉。中国共产党人作为工人阶级革命政党的先进分子,具有勇于实践、不断创新的固有品格和创新精神。共产党人的创新精神,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崇尚科学,探求新知,发现真理,不断开拓理论新境界的精神;是坚持真理,理论联系实际,勇于实践,富于创造,敢于开辟前进新道路的精神。其本质是一种革命性、科学性、超越性、创造性的品格和内在精神动力。中国共产党人的创新精神,是由  相似文献   

6.
振奋的民族精神是北京申办第29届奥运会成功的重要因素。“申奥”、“办奥”也是我国民族精神弘扬、培育和提升的契机。在“申奥”、“办奥”之际,要以爱国主义精神、和谐、科学和人文精神、创新精神为内涵,构建全球化时代中的中华民族精神。在“申奥”、“办奥”过程中,自觉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先进文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极为重要的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同志指出,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创新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深挖传统节日内涵,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中华传统节日具有独特的民族特征 ,成为民族凝聚力永垣的凝聚点在几千年漫长的岁月里 ,中华民族屡经曲折磨难 ,甚至几临倾覆厄运 ,然而却一次又一次地衰而复兴 ,蹶而复振 ,转危为安 ,巍然屹立 ,原因在于有其民族特性和民族文化。一个民族及其文化一旦失去了他的特性也就失去了他生存的根基和存在的价值 ,中华传统节日继承和发展了这种特性 ,成为中华民族前进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凝聚点。从中华传统节日演变过程来看 ,它大致有三方面内涵 :1、讲求礼仪 ,风俗与礼仪相结合。思想是行为的先导 ,民族成员如果有对伦理性礼节的共同人文精神 ,有…  相似文献   

9.
“改革”与“创新”是当今全国全党的主旋律,“改革”是党的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也是强国之路;“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和活力的源泉。  相似文献   

10.
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精神支柱,是维系本国、本民族人民生存发展的根基。任何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昂扬奋进的民族精神,没有坚韧不拔的民族品格,没有万众一心的民族志向,就不可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拥有自己的地位和影响。中华民族精神随着中华民族的发展而发展,它的发展同中华民族各个时代的时代精神密切联系在一起。时代精神所表现的是,一个民族在一个时代由其特殊的精神需要、精神状态和精神力量所构成的精神特征。这种时代的精神特征,当然随着时代的推移而改变,但在每个具体时代的时代精神中,除了其历史的特殊性以外,同时…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文化与先进文化的融合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民族文化与先进文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社会发展中不断地融合和创新。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先进文化的根基传统文化是指某一地区和民族长期以来所形成的自身文化积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最为突出的体现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自强和宽容精神。它造就了中华民族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顽强生命力,百折不挠、不懈追求的开拓进取精神和勤劳勇敢、艰苦朴素的传统美德;体现了兼容并蓄、胸襟开阔、宽宏大度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2.
管理是科学,也是艺术,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和传统,需要不同的管理思想.创新是创造、创意与创见,是一个将科学技术成果推向商业化方向的过程.在创新中博采众长,创造出适合本企业经营环境特点的管理观念、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推动企业不断发展.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相似文献   

1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历史、民族精神、民族品格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自身的独特气质。挖掘阐发、继承弘扬、创新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现代化文化强国的重要一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建设好"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就要坚持不忘本来,充分挖掘与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吸收外来,正确处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的关系问题;面向未来,明确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与发展的方法路径。  相似文献   

1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坚持先进文化方向,加强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要站在服务国家大局的高度弘扬先进文化;二是要培育以自立创新精神为支撑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的中华民族精神;三是要应对世界文化挑战,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大力塑造人文精神.民族精神与人文精神辩证统一,汇聚于先进文化的潮流之中,共同推动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  相似文献   

15.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面对党建工作的形势和任务,要实现党建工作不断创特色、求突破、上水平,务必在党建工作创新上着力,真正做到敢于创新,善于创新,锐意创新,方能不断增强党建工作内在活力与外在影响力.  相似文献   

16.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基因、民族文化血脉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民族精神的源头和"老根"。优秀传统家风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有效传承,也是一个家庭、家族、民族生生不息的动力源泉。当代家风文化蕴含的宝贵品性与优良品格对于健康家庭单位的形成、良善社会风气的培育、优异民族精神的塑造具有不可低估的时代价值。优秀传统家训家风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进行现代性转换,必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相对接,形成当代家风文化。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的创新已经超出技术经济学的范畴,在更为广泛的社会领域得以展现。创新正在成长为现代社会发展的象征,将成为未来知识经济社会的核心。为此,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创新,包括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和其他创新。江泽民同志的创新思想不但扩  相似文献   

18.
人类即将跨入二十一世纪,迎来崭新的时代,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也展现出勃勃的生机,而要取得我们事业的成功,不断创新是关键。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讲的:“创新意识对于我们二十一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体制创新、机制创  相似文献   

19.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是中华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民族文化总和.统一战线作为一种策略智慧,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文化的人生智慧是统一战线策略原则的思想基础;中华文化的和谐思想,是统一战线团结联合的指导原则;中华文化的人文精神是统一战线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就是要激励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团结凝聚一切热爱祖国的人们和政治力量,将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到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大业上来,推动统一战线工作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20.
先进文化首先体现为民族的文化,而民族文化中最重要的内容,是其中洋溢着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传统的历史沉淀,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在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它是中华民族的共同财富,是中华民族的灵魂,也是中华民族自我认同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